1、他是國民黨內能打的一代將星;人稱抗日悍將;他是連對手都無比嘆服的“老虎仔”。
2、 “戰神”粟裕都曾這樣評價他:“薛嶽用兵機敏果斷,是一員乾將。”
3、陳納德認為“薛嶽在戰略和戰地指揮方麵都勝過史迪威”,如果薛嶽能夠掌握到跟史迪威一樣多的物資,那麼中國足以單獨戰勝日本。
4、中、美、日多方麵史料解讀,真實還原薛嶽的跌宕起伏的一生,真實批露國民黨高層恩怨過往。
5、對抗戰期間中日雙方高層將領、士兵素質、情報運用、武器配置及國傢層麵的戰略部署等方麵進行瞭深入的挖掘和對比,既有大量感性的曆史細節,又有精彩到位的理性解讀,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薛嶽,號稱國民黨序列戰將中,能打的一員虎將。連他的對手,有“戰神”之謂的粟裕都曾這樣評價他:“薛嶽用兵機敏果斷,是一員乾將。”抗日戰爭中他指揮瞭四次長沙會戰等著名會戰,被認為是“抗戰中殲滅日軍多的中國將領”。其綽號“老虎仔”便很好地說明瞭他的戰場實力。
本書運用多方麵的史料,包括美國和日本等國傢的相關資料,客觀而精彩地記述瞭薛嶽跌宕起伏的一生,尤其是對他在抗日戰爭期間傑齣的作戰錶現,進行瞭濃墨重彩地還原,對他的性格長短闆、戰場指揮藝術以及國民黨高層之間的恩怨糾葛、國民黨無法剋服的緻命缺陷,進行瞭頗為精到的評點。
另外本書以人物視角切入,對抗戰期間中日雙方高層將領、士兵素質、情報運用、武器配置及國傢層麵的戰略部署等方麵進行瞭深入的挖掘和對比,為讀者真實瞭解和體會這場關乎中國國運之戰,提供瞭豐富的參照資料。既有大量感性的曆史細節,又有精彩到位的理性解讀,給讀者帶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周龍,筆名“明河在天”,孔子同鄉。少有述史之誌,博通文學、哲學、曆史、經濟、軍事等。曾撰寫過各類作品,其中古代史部分包括《韓信傳奇》《硃元璋大傳》《聖者為王:王陽明的超凡之路》等,民國史部分包括《大轉摺1937:中日全麵戰爭爆發始末》、三捲本《南京政府那十年》《中國軍神孫立人》等。
王翊民,七零後北京人,自幼在傢庭影響下留心國史,欲為民族存信史,與著名抗戰史學者薩蘇比鄰而居。
在此關鍵時刻,薛嶽又一次果斷行事:一麵報告,一麵使用。閤格的大將就應該機斷專行,“由此看來,薛嶽確是一位有膽識、有魄力的將軍,他的機智、果斷和敢於負責的品質,是國民黨很多高級將領,如顧祝同、鬍宗南之輩所不具有的”。
薛嶽之所以為薛嶽,並不僅僅在於他確保瞭長沙的安全,主要的意義,正在於他使用苦心孤詣的“天爐戰法”重創瞭日軍,嚴重地打擊瞭日軍的囂張氣焰,從而大長瞭國人的誌氣以及抗戰必勝的信心。
薛嶽完全具備一種強烈求勝的信念,以及英勇無畏、不屈不撓的意誌力。此種氣質與長期抗戰所要求的艱苦奮鬥精神是相契閤的,因此,抱持著“苦鬥必生,苦乾必成”信條的薛嶽能夠成就為抗戰第一名將,絕不是偶然的。
薛嶽此番功高震主,自然也不是好事,明顯會增加蔣介石對於第九戰區的乾預——這對於兵傢用兵是大忌。當然薛嶽因功而驕,也會藉機擴張個人勢力, 由此引來蔣對他的反製。不過需要我們注意的是,薛嶽抗戰積極、不怕消耗,但蔣介石卻顧慮頗多,不可能由著薛嶽的性子去拼。
縱觀薛嶽在整個抗日戰爭中的作為,應該說明顯是功大於過的,其事功值得中華民族永遠銘記!薛嶽作為一個軍事將領,有著過人的大智大勇和堅忍不拔的意誌,但也有他自身的一些弱點和不足,固執、驕傲往往使他的軍事指揮濛羞,使他走上的是一條一蹶一振的起伏路。
對於薛嶽的離職,作為對手的粟裕曾評論道:“薛嶽用兵機敏果斷,是一員乾將。而顧祝同則曆來是我軍手下敗將,以庸纔代替乾纔,在高級軍事指揮人員上的更迭,正象徵著國民黨的日暮途窮,最後必然走嚮崩潰。”
薛嶽在戰場上有種堅忍不拔的氣概,一般不會輕易改變已經決定的行為。有一次在前綫指揮作戰時,薛嶽不幸被流彈擊中左胸,隨行人員趕緊找來擔架要把他抬下去治療,但薛嶽看見擔架就罵道:“哪個說我受瞭傷,以緻動搖軍心的,就殺!”結果他躺在山頂一日一夜,直至部隊最後取得勝利。
薛嶽非常重視對地理地圖的研究,對於地圖上的地名、地形、路綫、河流等無不是瞭然於胸,他指揮作戰,正得益於平日對於地圖的研究和把握。有一次在湖南的行軍中,地圖上標示齣有三條路,但薛嶽卻認為還有一條捷徑,隻是此地圖由於是舊圖未標齣而已,事後查證果然確有此路。
第一章 抗戰前的薛嶽
薛嶽綽號“老虎仔”,可見一股子勇猛之氣,但張發奎的那種“拼命三郎”精神也是可圈可點的,對此,張發奎自己解釋說:“薛嶽毫無疑問是有纔乾的,但他經常輕率莽撞。”張氏的這個評論還算靠譜,薛嶽可以在逆境中創造奇跡,也可以在順境中齣現敗績;他的個性不夠深沉,因此很容易被勝利衝昏頭腦。
三年的牢獄生活 // 002
從三劍客到主力師師長 // 007
由反蔣到投蔣 // 015
三萬裏長途追擊 // 020
第二章 轉戰大江南北
日本士兵的素質應該算是世界一流,隻是其將領水平、裝備水平尤其作戰思維還不算真正一流,對於後勤補給的輕視所造成的供給能力不足也是日軍的一大緻命缺陷;日軍注重拼刺刀的訓練、十分依賴步槍,其實也是彈藥缺乏、補給缺乏的錶現。
淞滬驚魂 // 026
遊擊戰的嘗試 // 031
土肥原賢二其人 // 033
圍攻土肥原師團 // 042
花園口決堤 // 051
第三章 江西戰場上的得失
蔣介石起初沒有采納薛嶽的這一建議,薛嶽以荀子所道“逆命而利君國者謂之忠”以自勉,為瞭國傢存亡,當仁不讓,以保衛德安、萬傢嶺之戰,堅決嚮蔣據理上諫。經過三個晝夜的軟磨硬泡,蔣介石終於采納瞭薛嶽的建議,並令其“戰勝於外,功成於內”,以揚名韆古相囑。
保衛南潯綫 // 056
岡村寜次其人 // 068
岡村兵行詭道 // 076
萬傢嶺大捷 // 081
特設師團的隱秘 // 088
岡村的得意之筆 // 094
第四章 第一次長沙會戰
小諸葛被薛老虎如此一頓搶白,麵子上很過不去,也沒心思兜售自己的那套遊擊戰理論瞭。這個梁子就此算結下瞭,以後同為桂係的軍令部次長劉斐沒少給薛嶽小鞋穿。可是,薛嶽此舉也是做給陳誠看的,桂係與蔣介石同床異夢,殺瞭小諸葛的威風,便是蔣最樂見的。蔣介石名義上依靠、重用小諸葛,但是又不希望將領們跟他走得太近,這就是蔣馭下的權術。
薛大將軍坐鎮湖南 // 104
誓死堅守長沙 // 111
力戰退敵 // 121
一場鼓舞人心的平局 // 128
日軍在中國遭遇嚴鼕 // 133
第五章 第二次長沙會戰
盡管遭到瞭優勢敵軍的分割包圍,但頑強的第五十八師官兵還是大部突圍而齣。第五十八師師長廖齡奇與副師長張靈甫皆一時令人稱嘆的猛將,在此役中第五十八師利用手榴彈反復進行肉搏攻擊,令日軍第三師團損失不小,給日軍留下瞭“敵軍抵抗極為猛烈”的深刻印象,也愈加敬畏這支鐵血的“三五部隊”(第七十四軍三個師都是“五”字頭)。
薛嶽對於敵情的判斷失誤 // 142
日軍對第七十四軍的圍攻 // 148
二戰長沙失利的教訓 // 154
第六章 第三次長沙會戰
第三次長沙會戰從戰略部署、誘敵深入過程以及圍追堵截等方麵看, 都算是抗戰期間正麵戰場上打得比較成功的一次戰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戰役其作戰計劃與作戰經過基本一緻,在戰爭史上也是較為罕見的。
日軍的牽製作戰計劃 // 164
日軍被引入長沙 // 171
第十軍堅守長沙 // 176
全綫大追擊 // 181
長沙大捷的重大意義 // 188
第七章 血戰長衡
不過小諸葛的桂軍是狡猾的,其保存實力的念頭比之蔣介石還要嚴重,因為保存實力即可作為戰後的政治資本……麵對日軍強大的打援兵團,第六十二、第四十六、第七十九、第七十四軍各部都已經近乎絕望瞭,加上自保心態,因此與日軍雖不時發生戰鬥,但各部均未用盡全力。彈盡援絕的衡陽城和第十軍的命運,就這樣決定瞭——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所暴露齣來的正是國民黨軍整個係統最尖銳的問題。
日軍實施一號作戰 // 196
不易阻擋的日軍攻勢 // 206
薛嶽敗走麥城 // 210
蜚聲中外的衡陽保衛戰 // 215
日軍在衡陽孤注一擲 // 221
會戰成敗的檢討 // 229
第八章 上馬治軍,下馬治民
最能體現薛嶽治軍風格、與士卒同甘共苦精神的是行軍訓練。薛嶽重視行軍訓練,所以他認為“三個月的行軍,要當六個月的訓練”,因此他對整個行軍過程都是極為負責的,組織非常嚴密。從頭天夜裏命令的下達,到善後、行進路綫確立、收容掉隊人員、宿營檢查等,他都親力親為,一絲不苟。而且在整個行軍過程中,薛嶽與下層軍官都是步行的,“不如此,不知部下之甘苦”。
薛嶽的治軍風格 // 240
民事民政方麵的貢獻 // 246
第九章 內戰浮沉
共産黨軍隊的強項就在於其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這一能力不僅保證瞭其兵員、糧源的充足,也保證瞭其運動作戰上的優勢;而且由於中共宣傳、組織上的優勢,也令國民黨在抗戰時期不嚴重的間諜問題、情報問題乃至部隊被策反問題,變得異常嚴峻。
徐州綏靖 // 254
不光彩的離職 // 260
在廣東支撐危局 // 264
名將餘生 // 270
關於“戰將薛嶽”這個名字,它本身就承載著一種傳奇色彩,一種在危難時刻挺身而齣的英雄氣概。在我接觸到這個書名的時候,腦海裏瞬間湧現的是那些關於抗戰勝利的宏大敘事,以及其中不可或缺的英雄人物。我對於那些在民族危亡之際,能夠憑藉一己之力,甚至以弱勝強的軍事奇纔,總是充滿瞭敬意和好奇。我想知道,這位被譽為“戰神”的將領,究竟是憑藉怎樣的膽識和智慧,在一次又一次的戰役中扭轉乾坤?他的戰術思想中有哪些獨到之處?書中是否會詳盡地剖析他那些著名的戰役,比如長沙會戰,去解析他如何利用地形、兵力、天氣等多種因素,製定齣令人稱道的作戰方案?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宏觀的層麵,而是能夠深入到戰術的細節,讓讀者能夠像親臨戰場一樣,去感受那份智慧的碰撞和勇氣的較量。通過對戰役的深入解讀,我希望能更直觀地理解這位將軍的軍事魅力,以及他為國傢民族做齣的巨大貢獻。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有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墨色的底紋搭配燙金的“戰將薛嶽”幾個大字,瞬間就勾起瞭我對那位傳奇將軍的好奇心。在翻開這本書之前,我的腦海裏浮現的,是他那被廣泛傳頌的“十次圍剿,十次勝利”,特彆是那場在長沙戰役中,他如何以劣勢兵力,巧妙周鏇,最終逼退日軍的輝煌事跡。我特彆想知道,在那些硝煙彌漫的戰場背後,這位被譽為“戰神”的將軍,究竟是如何煉成的?他的軍事纔能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麵?是策略上的深謀遠慮,還是戰場上的臨危不亂?亦或是他對部下的知人善任,激發齣瞭士兵們無窮的戰鬥力?我渴望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去深入瞭解他的戎馬生涯,體會他為國傢民族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感受那位鐵血硬漢內心深處的智慧與情懷。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位將軍的生平,更可能是一段波瀾壯闊的中國近代史的縮影,充滿瞭傢國情懷與民族脊梁的堅韌。
評分當我看到“戰將薛嶽”這個書名時,一種對時代背景和人物命運的探究欲望便油然而生。在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無數英雄人物湧現,他們身上都肩負著國傢的命運,個人的榮辱。我尤其對那些在逆境中崛起,在絕境中求生,最終書寫傳奇的將領們充滿瞭濃厚的興趣。薛嶽將軍,作為抗日戰場上的一位重要軍事人物,他的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和非凡的軍事纔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他波瀾壯闊的一生,不僅僅是那些戰功赫赫的戰役,更希望能夠瞭解他早期的人生經曆,他的成長軌跡,是什麼樣的經曆塑造瞭他日後堅毅果敢的性格?他又是如何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一步步成長為一名備受尊敬的戰將?我期待書中能夠描繪齣他身邊的人物群像,他的戰友、部下,以及他與他們的互動,這些都能幫助我更全麵地理解他作為一個個體,在曆史洪流中的位置和意義。
評分我一直認為,對於曆史人物的評價,絕不能隻停留在功績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去探尋其決策背後的邏輯和人性。這本書,在我初步瞭解其題材後,讓我對這一點有瞭更深的期待。薛嶽將軍,在抗戰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但他的人生軌跡必然充滿瞭抉擇與掙紮。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展現他作為軍事指揮官的卓越纔能,更能深入挖掘他作為一個人,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所經曆的內心鬥爭、情感糾葛以及他所堅持的信念。他是否也曾有過迷茫,是否也曾麵臨艱難的取捨?他與同僚、與長官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那些被曆史塵埃掩埋的細節,那些足以展現他性格側麵的故事,纔是我真正想要去觸碰的。我期待這本書能以一種更立體、更具人情味的方式,為我勾勒齣薛嶽將軍的形象,讓我不僅僅是仰望他作為“戰神”的光輝,更能走進他,理解他,感受到他身上那種復雜而又真實的生命力量,從而對那段曆史産生更深刻的共鳴。
評分“戰將薛嶽”這個書名,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在我的認知裏,這位將軍是近代史上為數不多的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軍事天纔。他不僅是戰場上的勇猛悍將,更是一位深諳戰略之道,富有遠見卓識的指揮官。我一直對那些能夠深刻洞察戰機,並且能夠將抽象的戰略轉化為具體行動的軍事傢們充滿瞭敬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地剖析薛嶽將軍的軍事思想,不僅僅是那些耳熟能詳的戰役,更希望能夠挖掘齣他那些獨到的戰術理念和指揮藝術。比如,他是否在戰爭中發展齣瞭獨特的戰術體係?他的用兵之道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書中能否通過具體的案例,來展現他如何在復雜多變的戰場形勢下,做齣最有利的選擇,並且成功地將其付諸實施?我渴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領略到他作為一位傑齣軍事傢,其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從而對中國近代軍事史上的那些輝煌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評分還好吧!內容的來源比較廣,作者參考的資料多!
評分戰爭軍事類的書籍一直都是我的最愛。
評分好書,朋友推薦的,很不錯!
評分書非常好,感受到瞭足不齣戶就能享受購物的快感,謝謝京東的快遞員
評分包裝很仔細,物流速度很快,不錯的,滿意的啊啊啊啊
評分正品好書,非常值得推薦!
評分很好的一本書,搞活動買的。多看看,很有好處喔
評分去年看瞭兩遍那個長沙保衛戰對血將軍還是挺佩服的
評分看看這類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