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发现 黄金时代的花卉图谱

植物大发现 黄金时代的花卉图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西莉亚·费希尔(Celia Fisher) 著,董文珂 译
图书标签:
  • 植物学
  • 花卉
  • 植物图鉴
  • 历史
  • 艺术
  • 园艺
  • 自然科学
  • 植物绘画
  • 古典
  • 黄金时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579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689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17-18世纪植物大发现黄金时代的名家之作,梅里安、桑顿、班克斯等诸多植物猎人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插画展示,画作珍贵、经典、精美
讲述了100多种花卉在植物大发现黄金时期的发现故事
随书附赠精美花卉拉页图谱

内容简介

17世纪和18世纪被认为是植物学图谱的兴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植物学图谱巨著,包括:巴西利厄斯?贝斯莱尔的《艾希施泰特园艺词典》、玛利亚?西比拉?梅里安的《苏里南昆虫变形记》、罗伯特?约翰?桑顿的《花神庙》、约翰?西布索普和费迪南德?鲍尔的《希腊植物志》,等等。

在这本美丽的著作中,作者精选了那个时代的100多幅出色的花卉插画,每种花卉都附有简介,包括它是如何被发现的,以及首次命名和栽培的背景信息。本书中的许多花卉今天已经很普遍,但也有些花卉依旧不寻常,且多以其原始野生类型的形态出现。书中的图谱纯粹且精美,大多数图谱依然具有科学精准性,它们仍然是艺术与科学互补的*好证明之一。

本书适合所有喜欢花卉和自然史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西莉亚?费希尔,在考陶尔德艺术学院获得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她深入研究了15世纪绘画和手抄本中的花卉,以及关于植物和花园艺术的历史。她此前出版的著作包括:《花卉与水果》(英国国家美术馆,1998年)、《中世纪花卉手册》(大英图书馆,2007年)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卉》(弗朗西斯?林肯出版社,2011年)。

内页插图

目录

引 言 8
植 物 22
Acacia 金合欢属 24
Agapanthus 百子莲 25
Aloe 芦荟属 26
Alstroemeria 六出花属 27
Amaryllis 朱顶红 28
Anemone 冠状银莲花 30
Arctotis 熊耳菊 32
Argemone 蓟罂粟 33
Arum 天南星科 34
Aster 紫菀属 36
Auricula 耳叶报春花 37
Babiana 狒狒花 38
Banksia 班克木 39
Bombax 木 棉 40
Bromeliad 凤梨科 41
Cactus 仙人掌 42
Gossypium 棉 花 82
Grevillea 银桦属 83
Haemanthus 网球花 84
Hamamelis 北美金缕梅 86
Hedychium 姜 花 87
Heliconia 蝎尾蕉 88
Helleborus 铁筷子属 89
Hermodactylus 黑花鸢尾 90
Hibiscus 木槿属 91
Ipomoea 牵牛花属 92
Ir is 鸢尾属 94
Kalmia 山月桂 96
Kniphof ia 火炬花 97
Lathyrus 香豌豆 98
Lavendula 薰衣草属 99
Lilium 百合属 100
Liriodendron 北美鹅掌楸 101
Magnolia 木兰属 102
Monarda 美国薄荷 104
Narcissus 水仙花属 105
Nelumbo 荷 花 106
Nepenthes 猪笼草 107
Ner ine 娜丽花 108
Nerium 夹竹桃 109
Nymphaea 蓝睡莲 110
Opuntia 梨果仙人掌 111
Paeonia 牡 丹 112
Papaver 罂 粟 113
Passif lora 西番莲属 114
Pelargonium 天竺葵属 116
Phaius 鹤顶兰 118
Phlox 厚叶福禄考 119
Plumeria 鸡蛋花 120
Prosthechea 扇贝兰 121
Protea 帝王花 122
Rhododendron 杜鹃花属 124
Rose 月季属 126
Rudbeckia 裂叶金光菊 128
Sarracenia 瓶子草 129
Selenicereus 蛇鞭柱 130
Sprekelia 龙头花 131
Stapelia 豹皮花属 132
Strelitzia 鹤望兰 133
Teleopea 红火球帝王花 134
Tropaeolum 旱金莲属 135
Tulip 郁金香属 136
Vanda 万代兰 138
Zantedeschia 马蹄莲 139
Zinnia 百日草属 140
译后记 142
延伸阅读 143
远古秘境:失落的史前植物志 本书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深入地球生命演化的早期阶段,探索那些在恐龙时代繁盛,却最终销声匿迹的史前植物。我们聚焦于那些构成了地球早期生态系统的核心物种,它们的形态、生理特征及其对当时环境的适应性。 第一部分:地球的绿色黎明——先秦植物的崛起 本章追溯植物生命的起源,从最简单的藻类到早期陆地植物的艰难转型。详细描绘了蓝藻和原核生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改变大气成分,为更复杂的生命形态铺平道路。 早期殖民者: 详细考察最早登上陆地的苔藓和地钱。通过对现存化石记录和现代物种的对比分析,重建它们在贫瘠土壤和高紫外线辐射下的生存策略,包括角质层、气孔的早期结构演化。 巨型林地的形成: 重点探讨泥盆纪的古蕨类植物。描绘描绘那些高达数十米的无性繁殖的森林景象,例如鳞木(Lepidodendron)和芦木(Calamites)的内部结构和生长模式。分析它们如何通过巨大的木质化茎干支撑身体,并探究它们在碳固存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石炭纪的煤炭工厂: 详尽阐述石炭纪雨林生态系统的特点。介绍石松类植物在形成巨大森林中的作用,以及它们死亡后如何在地质压力下转化为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炭资源。我们对比了热带沼泽环境下的水分调节机制与现代热带雨林的差异。 第二部分:裸子植物的统治与巨兽的共生 进入石炭纪末期和二叠纪,裸子植物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标志着植物对干燥环境适应能力的飞跃。 苏铁与银杏的祖先: 深入研究早期裸子植物,如种子蕨类(Pteridosperms)。这些迷人的“开花前”的植物,如何通过保护性的种皮和花粉管机制,摆脱对水的依赖进行繁殖。图解展示了它们的叶序和雄球花结构。 会走路的森林: 探讨早期针叶树的出现。分析长叶松柏类(Cordaites)的巨大形态如何适应较长的冬季和更干燥的内陆气候。我们对特定化石点的孢粉分析结果进行了展示,以重建特定区域的优势植被。 三叠纪的适应性竞赛: 描述在二叠纪末大灭绝后,幸存下来的植物群落如何迅速重新占领生态位。重点分析早期苏铁类和银杏类在资源竞争中的优势,以及它们如何发展出更耐旱的蜡质叶片。 第三部分:中生代的奇观——被子植物的低语 本部分将目光投向侏罗纪和白垩纪,探讨被子植物——现代开花植物的先驱们——如何悄然进入舞台,并最终改变全球植物界的面貌。 早期开花的线索: 考察已知最早的、具有争议性的开花植物化石证据。我们审视了“中华古果”(Archaefructus)等关键物种的结构,试图确定它们的授粉机制和花朵的原始形态。分析这些早期被子植物在结构上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特别是子房和胚珠的保护方式。 适应性辐射与协同演化: 重点研究白垩纪中期被子植物的爆炸性多样化。通过分析昆虫化石群,探讨早期传粉昆虫与被子植物之间建立的“军备竞赛”式协同演化关系。例如,探讨甲虫和早期蜂类是如何促进不同花型的快速分化。 适应气候的策略: 详细比较了白垩纪高光合效率的阔叶植物与传统针叶树在碳循环和生物量积累方面的差异。通过同位素分析重建了这些植物应对白垩纪暖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的生理机制。 第四部分:消逝的生态系统——大灭绝与植物遗迹 本章聚焦于重大地质事件对植物群落的毁灭性影响,并探讨我们如何通过地质学证据来理解这些损失。 白垩纪-古近纪(K-Pg)事件的冲击波: 详细记录了小行星撞击后,全球范围内植物群落的瞬间崩溃。分析在撞击层中发现的煤灰、撞击物和大量微化石,重建了撞击后数年内“黑暗时期”的植被结构。 幸存者的重建: 考察少数成功度过K-Pg界线的物种类型,如耐受性强的孢子植物(蕨类)和部分裸子植物。分析它们在灾后生态恢复过程中展现出的快速生长和适应性。 化石的语言: 总结研究史前植物的科学方法,包括古植物学、孢粉学、木材解剖学和分子钟技术。强调了对这些失落世界的探索,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现代生物多样性的脆弱性与适应性。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地球早期生命史的宏大而严谨的视角,揭示那些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塑造了我们星球面貌的古老生命形式的壮丽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视觉呈现上简直是艺术品。当我第一次看到那些精美的花卉插图时,我几乎屏住了呼吸。每一幅画都堪称鬼斧神工,色彩搭配大胆而和谐,细节描绘一丝不苟,连花瓣的脉络、叶片的纹理都清晰可见。这些插图不仅仅是写实的记录,更蕴含着画家对植物生命力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表达。我尤其钟爱那些描绘稀有兰花和异域植物的篇章,它们仿佛将我带入了另一个神秘的世界,让我看到了自然界令人惊叹的多样性和创造力。而且,书中并没有将这些插图孤立地呈现,而是将其与相关的文字内容紧密结合,讲述了这些植物是如何被发现、被命名、被研究的。有些植物的发现背后,竟然有着惊心动魄的探险故事,充满了未知的风险和挑战。阅读这些章节,我仿佛也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发现之旅,对那些默默奉献的植物学家和探险家充满了敬意。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植物图谱,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探索精神和自然之美的史诗。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以让人眼前一亮,复古的插画风格,色彩浓郁却不失典雅,仿佛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旧纸张和墨水的混合香气。书脊上的烫金字体“植物大发现”在灯光下闪烁着低调的光泽,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珍藏的古老文献。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它,第一感觉就是“厚重”。不是指物理上的重量,而是那种知识的厚重感。书页的纸质也相当考究,触感细腻,即使是黑白印刷的图版,也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细节和层次。我特别喜欢它在内容编排上的用心,不是简单地罗列植物的名字和特征,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将植物的发现、传播,以及它们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娓娓道来。比如,书中关于咖啡如何从非洲走向世界,如何改变了欧洲的社交方式的章节,就写得栩栩如生,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咖啡馆,听着人们围绕着这神奇的豆子进行讨论。这种将历史、地理、文化与植物学巧妙融合的叙事方式,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也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思考和联想。即使我对植物学并不十分专业,但也能被其中蕴含的智慧和趣味深深吸引。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绝对超乎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对植物的简单介绍,而是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将植物的分类、演化、生态、药用价值、文化意义等等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作者并没有使用过于专业和晦涩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知识娓娓道来。即使是对于植物学“小白”的我来说,阅读起来也毫不费力,反而充满了乐趣。书中关于植物与人类社会相互影响的分析,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它揭示了植物在农业、医药、工业乃至艺术领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植物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时不时地停下来,思考书中提到的某个植物,然后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它的踪迹,这种将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的体验,是我以前很少获得的。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视野,更激发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好奇心。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视角。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图鉴,而是一部融合了科学、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百科全书。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植物命名背后故事的挖掘,那些充满智慧和趣味的名称,往往蕴含着发现者对植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例如,某个植物的学名可能源于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或是与其发现地相关的神话传说。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让原本冰冷的科学术语变得鲜活起来,也让我对植物背后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书中对植物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从古埃及的草药,到中世纪的香料贸易,再到近代植物学的发展,都展现了植物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远影响。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穿越时空的旅程,领略植物世界的奇妙,也感受人类智慧的闪光。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座古老的植物园,里面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每一株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她善于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并将其放大,从而展现出植物的独特魅力。我喜欢书中关于植物“迁徙”的故事,讲述了它们是如何跨越山川湖海,在不同的土地上扎根生长的。这些故事充满了生命的韧性和顽强,也让我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植物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探讨,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所代表的高洁品质,以及西方文化中,玫瑰所象征的爱情。这种跨文化的视角,让我更加认识到植物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重要地位。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大自然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每一次翻页,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力量。

评分

在京东买书太方便了,我现在买书要先到京东查查有没有货,服务一级棒!

评分

手绘图谱总是让人遐想万千,植物大发现的时代神奇迷人激动人心。谢谢京东送货师傅的优质服务。

评分

在京东买书太方便了,我现在买书要先到京东查查有没有货,服务一级棒!

评分

喜欢,特别有趣

评分

66666666666

评分

喜欢,特别有趣

评分

66666666666

评分

喜欢,特别有趣

评分

66666666666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