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發現 黃金時代的花卉圖譜

植物大發現 黃金時代的花卉圖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西莉亞·費希爾(Celia Fisher) 著,董文珂 譯
圖書標籤:
  • 植物學
  • 花卉
  • 植物圖鑒
  • 曆史
  • 藝術
  • 園藝
  • 自然科學
  • 植物繪畫
  • 古典
  • 黃金時代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45797
版次:1
商品編碼:1205689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精選17-18世紀植物大發現黃金時代的名傢之作,梅裏安、桑頓、班剋斯等諸多植物獵人藝術與科學結閤的插畫展示,畫作珍貴、經典、精美
講述瞭100多種花卉在植物大發現黃金時期的發現故事
隨書附贈精美花卉拉頁圖譜

內容簡介

17世紀和18世紀被認為是植物學圖譜的興盛時期,在這一時期齣現瞭一些植物學圖譜巨著,包括:巴西利厄斯?貝斯萊爾的《艾希施泰特園藝詞典》、瑪利亞?西比拉?梅裏安的《蘇裏南昆蟲變形記》、羅伯特?約翰?桑頓的《花神廟》、約翰?西布索普和費迪南德?鮑爾的《希臘植物誌》,等等。

在這本美麗的著作中,作者精選瞭那個時代的100多幅齣色的花卉插畫,每種花卉都附有簡介,包括它是如何被發現的,以及首次命名和栽培的背景信息。本書中的許多花卉今天已經很普遍,但也有些花卉依舊不尋常,且多以其原始野生類型的形態齣現。書中的圖譜純粹且精美,大多數圖譜依然具有科學精準性,它們仍然是藝術與科學互補的*好證明之一。

本書適閤所有喜歡花卉和自然史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西莉亞?費希爾,在考陶爾德藝術學院獲得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她深入研究瞭15世紀繪畫和手抄本中的花卉,以及關於植物和花園藝術的曆史。她此前齣版的著作包括:《花卉與水果》(英國國傢美術館,1998年)、《中世紀花卉手冊》(大英圖書館,2007年)和《文藝復興時期的花卉》(弗朗西斯?林肯齣版社,2011年)。

內頁插圖

目錄

引 言 8
植 物 22
Acacia 金閤歡屬 24
Agapanthus 百子蓮 25
Aloe 蘆薈屬 26
Alstroemeria 六齣花屬 27
Amaryllis 硃頂紅 28
Anemone 冠狀銀蓮花 30
Arctotis 熊耳菊 32
Argemone 薊罌粟 33
Arum 天南星科 34
Aster 紫菀屬 36
Auricula 耳葉報春花 37
Babiana 狒狒花 38
Banksia 班剋木 39
Bombax 木 棉 40
Bromeliad 鳳梨科 41
Cactus 仙人掌 42
Gossypium 棉 花 82
Grevillea 銀樺屬 83
Haemanthus 網球花 84
Hamamelis 北美金縷梅 86
Hedychium 薑 花 87
Heliconia 蠍尾蕉 88
Helleborus 鐵筷子屬 89
Hermodactylus 黑花鳶尾 90
Hibiscus 木槿屬 91
Ipomoea 牽牛花屬 92
Ir is 鳶尾屬 94
Kalmia 山月桂 96
Kniphof ia 火炬花 97
Lathyrus 香豌豆 98
Lavendula 薰衣草屬 99
Lilium 百閤屬 100
Liriodendron 北美鵝掌楸 101
Magnolia 木蘭屬 102
Monarda 美國薄荷 104
Narcissus 水仙花屬 105
Nelumbo 荷 花 106
Nepenthes 豬籠草 107
Ner ine 娜麗花 108
Nerium 夾竹桃 109
Nymphaea 藍睡蓮 110
Opuntia 梨果仙人掌 111
Paeonia 牡 丹 112
Papaver 罌 粟 113
Passif lora 西番蓮屬 114
Pelargonium 天竺葵屬 116
Phaius 鶴頂蘭 118
Phlox 厚葉福祿考 119
Plumeria 雞蛋花 120
Prosthechea 扇貝蘭 121
Protea 帝王花 122
Rhododendron 杜鵑花屬 124
Rose 月季屬 126
Rudbeckia 裂葉金光菊 128
Sarracenia 瓶子草 129
Selenicereus 蛇鞭柱 130
Sprekelia 龍頭花 131
Stapelia 豹皮花屬 132
Strelitzia 鶴望蘭 133
Teleopea 紅火球帝王花 134
Tropaeolum 旱金蓮屬 135
Tulip 鬱金香屬 136
Vanda 萬代蘭 138
Zantedeschia 馬蹄蓮 139
Zinnia 百日草屬 140
譯後記 142
延伸閱讀 143
遠古秘境:失落的史前植物誌 本書帶領讀者穿越時空,深入地球生命演化的早期階段,探索那些在恐龍時代繁盛,卻最終銷聲匿跡的史前植物。我們聚焦於那些構成瞭地球早期生態係統的核心物種,它們的形態、生理特徵及其對當時環境的適應性。 第一部分:地球的綠色黎明——先秦植物的崛起 本章追溯植物生命的起源,從最簡單的藻類到早期陸地植物的艱難轉型。詳細描繪瞭藍藻和原核生物如何通過光閤作用改變大氣成分,為更復雜的生命形態鋪平道路。 早期殖民者: 詳細考察最早登上陸地的苔蘚和地錢。通過對現存化石記錄和現代物種的對比分析,重建它們在貧瘠土壤和高紫外綫輻射下的生存策略,包括角質層、氣孔的早期結構演化。 巨型林地的形成: 重點探討泥盆紀的古蕨類植物。描繪描繪那些高達數十米的無性繁殖的森林景象,例如鱗木(Lepidodendron)和蘆木(Calamites)的內部結構和生長模式。分析它們如何通過巨大的木質化莖乾支撐身體,並探究它們在碳固存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石炭紀的煤炭工廠: 詳盡闡述石炭紀雨林生態係統的特點。介紹石鬆類植物在形成巨大森林中的作用,以及它們死亡後如何在地質壓力下轉化為我們今天使用的煤炭資源。我們對比瞭熱帶沼澤環境下的水分調節機製與現代熱帶雨林的差異。 第二部分:裸子植物的統治與巨獸的共生 進入石炭紀末期和二疊紀,裸子植物開始占據主導地位,標誌著植物對乾燥環境適應能力的飛躍。 蘇鐵與銀杏的祖先: 深入研究早期裸子植物,如種子蕨類(Pteridosperms)。這些迷人的“開花前”的植物,如何通過保護性的種皮和花粉管機製,擺脫對水的依賴進行繁殖。圖解展示瞭它們的葉序和雄球花結構。 會走路的森林: 探討早期針葉樹的齣現。分析長葉鬆柏類(Cordaites)的巨大形態如何適應較長的鼕季和更乾燥的內陸氣候。我們對特定化石點的孢粉分析結果進行瞭展示,以重建特定區域的優勢植被。 三疊紀的適應性競賽: 描述在二疊紀末大滅絕後,幸存下來的植物群落如何迅速重新占領生態位。重點分析早期蘇鐵類和銀杏類在資源競爭中的優勢,以及它們如何發展齣更耐旱的蠟質葉片。 第三部分:中生代的奇觀——被子植物的低語 本部分將目光投嚮侏羅紀和白堊紀,探討被子植物——現代開花植物的先驅們——如何悄然進入舞颱,並最終改變全球植物界的麵貌。 早期開花的綫索: 考察已知最早的、具有爭議性的開花植物化石證據。我們審視瞭“中華古果”(Archaefructus)等關鍵物種的結構,試圖確定它們的授粉機製和花朵的原始形態。分析這些早期被子植物在結構上與裸子植物的根本區彆,特彆是子房和胚珠的保護方式。 適應性輻射與協同演化: 重點研究白堊紀中期被子植物的爆炸性多樣化。通過分析昆蟲化石群,探討早期傳粉昆蟲與被子植物之間建立的“軍備競賽”式協同演化關係。例如,探討甲蟲和早期蜂類是如何促進不同花型的快速分化。 適應氣候的策略: 詳細比較瞭白堊紀高光閤效率的闊葉植物與傳統針葉樹在碳循環和生物量積纍方麵的差異。通過同位素分析重建瞭這些植物應對白堊紀暖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的生理機製。 第四部分:消逝的生態係統——大滅絕與植物遺跡 本章聚焦於重大地質事件對植物群落的毀滅性影響,並探討我們如何通過地質學證據來理解這些損失。 白堊紀-古近紀(K-Pg)事件的衝擊波: 詳細記錄瞭小行星撞擊後,全球範圍內植物群落的瞬間崩潰。分析在撞擊層中發現的煤灰、撞擊物和大量微化石,重建瞭撞擊後數年內“黑暗時期”的植被結構。 幸存者的重建: 考察少數成功度過K-Pg界綫的物種類型,如耐受性強的孢子植物(蕨類)和部分裸子植物。分析它們在災後生態恢復過程中展現齣的快速生長和適應性。 化石的語言: 總結研究史前植物的科學方法,包括古植物學、孢粉學、木材解剖學和分子鍾技術。強調瞭對這些失落世界的探索,如何幫助我們理解現代生物多樣性的脆弱性與適應性。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關於地球早期生命史的宏大而嚴謹的視角,揭示那些在人類齣現之前就已塑造瞭我們星球麵貌的古老生命形式的壯麗史詩。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之豐富,絕對超乎我的想象。它不僅僅是對植物的簡單介紹,而是構建瞭一個龐大的知識體係,將植物的分類、演化、生態、藥用價值、文化意義等等方方麵麵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我最欣賞的一點是,作者並沒有使用過於專業和晦澀的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復雜的科學知識娓娓道來。即使是對於植物學“小白”的我來說,閱讀起來也毫不費力,反而充滿瞭樂趣。書中關於植物與人類社會相互影響的分析,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它揭示瞭植物在農業、醫藥、工業乃至藝術領域所扮演的關鍵角色,讓我們重新認識到植物對於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性。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時不時地停下來,思考書中提到的某個植物,然後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它的蹤跡,這種將書本知識與現實世界聯係起來的體驗,是我以前很少獲得的。可以說,這本書不僅拓展瞭我的知識視野,更激發瞭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好奇心。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座古老的植物園,裏麵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植物,每一株都承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曆史。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他/她善於捕捉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並將其放大,從而展現齣植物的獨特魅力。我喜歡書中關於植物“遷徙”的故事,講述瞭它們是如何跨越山川湖海,在不同的土地上紮根生長的。這些故事充滿瞭生命的韌性和頑強,也讓我對生命的意義有瞭更深的理解。而且,書中還穿插瞭許多關於植物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徵意義的探討,比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蘭、竹、菊所代錶的高潔品質,以及西方文化中,玫瑰所象徵的愛情。這種跨文化的視角,讓我更加認識到植物在人類精神世界中的重要地位。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大自然進行一次深入的對話,每一次翻頁,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力量。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以讓人眼前一亮,復古的插畫風格,色彩濃鬱卻不失典雅,仿佛能聞到一股淡淡的舊紙張和墨水的混閤香氣。書脊上的燙金字體“植物大發現”在燈光下閃爍著低調的光澤,讓人聯想到那些在曆史長河中被珍藏的古老文獻。我迫不及待地翻開它,第一感覺就是“厚重”。不是指物理上的重量,而是那種知識的厚重感。書頁的紙質也相當考究,觸感細膩,即使是黑白印刷的圖版,也展現齣令人驚嘆的細節和層次。我特彆喜歡它在內容編排上的用心,不是簡單地羅列植物的名字和特徵,而是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將植物的發現、傳播,以及它們在人類文明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娓娓道來。比如,書中關於咖啡如何從非洲走嚮世界,如何改變瞭歐洲的社交方式的章節,就寫得栩栩如生,仿佛置身於古老的咖啡館,聽著人們圍繞著這神奇的豆子進行討論。這種將曆史、地理、文化與植物學巧妙融閤的敘事方式,讓原本可能枯燥的知識變得鮮活起來,也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産生新的思考和聯想。即使我對植物學並不十分專業,但也能被其中蘊含的智慧和趣味深深吸引。

評分

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深厚的底蘊和獨特的視角。它不是一本簡單的圖鑒,而是一部融閤瞭科學、曆史、文化和藝術的百科全書。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植物命名背後故事的挖掘,那些充滿智慧和趣味的名稱,往往蘊含著發現者對植物的細緻觀察和深刻理解。例如,某個植物的學名可能源於一位偉大的科學傢,或是與其發現地相關的神話傳說。這種充滿人情味的故事,讓原本冰冷的科學術語變得鮮活起來,也讓我對植物背後的故事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此外,書中對植物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進行瞭詳盡的描述,從古埃及的草藥,到中世紀的香料貿易,再到近代植物學的發展,都展現瞭植物對人類文明進程的深遠影響。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穿越時空的旅程,領略植物世界的奇妙,也感受人類智慧的閃光。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在視覺呈現上簡直是藝術品。當我第一次看到那些精美的花卉插圖時,我幾乎屏住瞭呼吸。每一幅畫都堪稱鬼斧神工,色彩搭配大膽而和諧,細節描繪一絲不苟,連花瓣的脈絡、葉片的紋理都清晰可見。這些插圖不僅僅是寫實的記錄,更蘊含著畫傢對植物生命力的深刻理解和情感的錶達。我尤其鍾愛那些描繪稀有蘭花和異域植物的篇章,它們仿佛將我帶入瞭另一個神秘的世界,讓我看到瞭自然界令人驚嘆的多樣性和創造力。而且,書中並沒有將這些插圖孤立地呈現,而是將其與相關的文字內容緊密結閤,講述瞭這些植物是如何被發現、被命名、被研究的。有些植物的發現背後,竟然有著驚心動魄的探險故事,充滿瞭未知的風險和挑戰。閱讀這些章節,我仿佛也經曆瞭一場跨越時空的發現之旅,對那些默默奉獻的植物學傢和探險傢充滿瞭敬意。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植物圖譜,更是一部關於人類探索精神和自然之美的史詩。

評分

66666666666

評分

手繪圖譜總是讓人遐想萬韆,植物大發現的時代神奇迷人激動人心。謝謝京東送貨師傅的優質服務。

評分

喜歡,特彆有趣

評分

在京東買書太方便瞭,我現在買書要先到京東查查有沒有貨,服務一級棒!

評分

喜歡,特彆有趣

評分

手繪圖譜總是讓人遐想萬韆,植物大發現的時代神奇迷人激動人心。謝謝京東送貨師傅的優質服務。

評分

在京東買書太方便瞭,我現在買書要先到京東查查有沒有貨,服務一級棒!

評分

在京東買書太方便瞭,我現在買書要先到京東查查有沒有貨,服務一級棒!

評分

在京東買書太方便瞭,我現在買書要先到京東查查有沒有貨,服務一級棒!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