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诊治策略(第三版)

肿瘤内科诊治策略(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进 编
图书标签:
  • 肿瘤内科
  • 肿瘤学
  • 临床指南
  • 诊疗方案
  • 医学教育
  • 肿瘤诊治
  • 内科
  • 最新版
  • 医学参考
  • 肿瘤内科医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25402
版次:3
商品编码:1205830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2
字数:25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近年来,新的肿瘤诊疗手段与抗肿瘤药物不断涌现,不仅改善了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促使我们不断调整与更新我们的诊疗策略。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改变了以往的化疗格局,免疫疗法的兴起使得我们可以预见恶性肿瘤的治疗越来越个体化与精准。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提供了更多循证医学证据,不仅有传统欧美的研究结果,更有许多国内涌现出的高质量研究结果,给予临床治疗新的思路。

内容简介

  《肿瘤内科诊治策略》一书整理了常见恶性肿瘤的基本处理原则,特别是对各分期患者的化疗方案进行了规范而详细的介绍,实用性强。该书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同道的高度关注与认可。为了使临床一线医生能够了解新的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规范化疗,我们邀请了全国的肿瘤学知名专家对本书再次进行修订、编写,并补充了新方案。在全书的修订过程中,秉承以往的风格,尽量精简,以短小篇幅提供尽可能详尽的临床用药方案信息,并对各方案的来源和重要注意事项进行解释说明,使读者更加易于理解。

作者简介

  李进: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主任医师。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筹)副院长,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筹)肿瘤科学科带头人,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首席专家,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肿瘤化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兼任亚洲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家肿瘤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业学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录

第一章头颈部鳞癌/1
第二章鼻咽癌/10
第三章甲状腺癌/17
第四章乳腺癌/24
第五章食管癌/48
第六章肺癌/63
非小细胞肺癌/63
小细胞肺癌/75
第七章胸膜间皮瘤/80
第八章纵隔肿瘤/84
胸腺瘤/84
纵隔生殖细胞瘤/87
神经母细胞瘤/89
第九章胃癌/94
第十章小肠肿瘤/103
第十一章大肠癌/110
第十二章原发性肝癌/122
第十三章胆道系统癌/130
胆管癌/130
胆囊癌/136
第十四章胰腺癌/143
第十五章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151
肾癌/151
膀胱癌/158
前列腺癌/165
睾丸肿瘤/172
第十六章妇科肿瘤/181
卵巢癌/181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189
宫颈癌/190
子宫内膜癌/196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200
阴道癌/205
第十七章淋巴瘤/207
第十八章胃肠间质瘤/220
第十九章神经内分泌肿瘤/227
第二十章恶性黑色素瘤/237
第二十一章软组织肉瘤/246第二十二章癌性疼痛/259
第二十三章抗肿瘤药物的毒副反应及防治/268
第二十四章恶性体腔积液/296
附录一抗肿瘤药物中英文名称和缩写对照表/307
附录二患者体力状况的计分标准/313
附录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314

前言/序言

  近年来,新的肿瘤诊疗手段与抗肿瘤药物不断涌现,不仅改善了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促使我们不断调整与更新诊疗策略。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改变了以往的化疗格局,二代测序和液体活检的兴起使我们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恶性肿瘤的治疗越来越个体化,且更为精准。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提供了更多循证医学证据,不仅有传统欧美的研究结果,更有许多国内涌现出的高质量研究结果,给临床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
  《肿瘤内科诊治策略》一书整理了常见恶性肿瘤的基本处理原则,特别是对各分期患者的化疗方案进行了规范而详细的介绍,实用性强。本书自2007年初版以来,受到广大同道的高度关注与认可,并于2010年修订再版。为了使临床一线医生能够了解最新的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规范化疗流程,我们邀请了全国肿瘤学知名专家对本书再次进行修订,并补充了最新方案。在全书的修订过程中,秉承以往的风格,尽量精简,以短小篇幅提供尽可能详尽的临床用药方案信息,并对各方案的来源和重要注意事项进行解释说明,使读者更加易于理解。
  本书的不断完善,离不开读者的支持和建议,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肿瘤内科诊治策略》(第三版) 内容梗概 本书作为肿瘤内科领域的一部权威著作,聚焦于临床实践中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策略。它并非一本包罗万象的肿瘤百科全书,而是着重于指导临床医生如何科学、系统地制定和执行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全书紧密围绕“策略”二字展开,强调在复杂多变的肿瘤诊疗过程中,医生需要具备的决策能力、技术运用以及人文关怀。 第一部分:肿瘤诊断的精准化 本书开篇即强调诊断的基石作用,但并非仅仅罗列各种诊断方法。它深入探讨了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最有效的诊断手段。 影像学评估的深度解析: 详细阐述了CT、MRI、PET-CT等影像学技术在肿瘤早期发现、定性诊断、分期以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重点不在于技术原理,而是如何解读影像,发现微小病灶,区分良恶性,并结合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判断。书中会提供大量典型病例的影像对比,分析鉴别诊断的关键点。 病理诊断的精准画像: 强调了病理诊断在肿瘤诊断中的“金标准”地位。书中会深入剖析各种病理检查技术(如活检、穿刺、手术切除标本)的规范化流程,以及如何从组织学、细胞学特征,结合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等最新技术,为肿瘤的精确分型、预后评估和靶向治疗提供依据。会特别指出易混淆病理的鉴别要点。 分子诊断的引领作用: 阐述了分子病理检测在肿瘤精准诊疗中的核心价值。书中详细介绍了基因突变检测、基因扩增、染色体异常、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肿瘤突变负荷(TMB)等检测项目,以及这些检测结果如何指导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的选择。会提供具体的基因检测报告解读示例,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临床决策。 液体活检的临床应用: 关注新兴的液体活检技术,如循环肿瘤DNA(ctDNA)、外泌体等,探讨其在肿瘤早期筛查、复发监测、疗效评估以及耐药机制研究中的潜力与局限性。会强调如何解读ctDNA报告,以及在何种临床场景下应用液体活检更为适宜。 第二部分:肿瘤治疗的个体化与多学科协同 本书的核心在于“策略”,因此在治疗部分,作者倾注了大量篇幅来阐述个体化和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围手术期管理: 虽名为肿瘤内科,但本书同样重视手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书中会详细讨论各类肿瘤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如何进行术前评估,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更重要的是,会强调围手术期管理,包括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防治、康复指导等,确保手术的最大疗效和患者的快速恢复。 化疗的优化应用与个体化方案: 深入解析各类常用化疗药物的药理机制、剂量调整、毒副作用管理。重点在于如何根据患者的体力状况(ECOG评分)、器官功能、肿瘤类型、分期以及既往治疗史,制定最适合的化疗方案。会详细介绍方案选择的循证医学依据,以及如何应对常见的化疗毒性。 靶向治疗的精准制导: 详细介绍各类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耐药机制以及联合应用策略。书中会提供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分析不同基因突变与靶向药物疗效的关系。会特别强调如何解读基因检测报告,选择最合适的靶向药物,并指导患者如何监测疗效和应对耐药。 免疫治疗的突破与应用: 重点阐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的作用原理、临床应用范围、疗效预测因子以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管理。会结合大量真实世界数据,分析免疫治疗在不同肿瘤类型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精准放疗的协同增效: 简要介绍现代放疗技术,如立体定向放疗(SBRT)、质子治疗等,以及放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角色。重点在于如何与内科治疗、手术治疗相结合,实现局部控制与全身治疗的协同增效。 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践行: 强调用肿瘤诊疗的复杂性要求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书中会详细阐述MDT模式的优势,如何组建高效的MDT团队,以及在MDT会议中如何充分沟通、集思广益,为患者制定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会通过具体案例展示MDT决策过程。 第三部分:特殊情况下的诊治策略 本书还针对肿瘤治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提供了具体的策略指导。 难治性、复发性肿瘤的应对: 针对一线治疗失败或出现复发的患者,本书会详细讨论二线、三线治疗的选择原则,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重新评估病情,探索新的治疗靶点或联合方案。会强调对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并将其转化为临床策略。 老年肿瘤患者的特殊考量: 关注老年肿瘤患者的生理、病理、社会及心理特点,强调个体化评估的重要性,包括评估患者的体能状况、合并症、认知功能以及社会支持系统,制定既能有效控制肿瘤,又能最大程度保证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案。 晚期肿瘤的姑息与支持治疗: 强调姑息治疗并非放弃治疗,而是贯穿肿瘤全程的,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症状为主要目标的治疗。书中会详细阐述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并发症防治等姑息治疗的关键内容,并探讨如何与抗肿瘤治疗协同进行。 肿瘤的预防与早期筛查: 简要回顾肿瘤的危险因素,并重点介绍各类肿瘤的推荐筛查方法和筛查时机,旨在提高早期诊断率,从而改善预后。 总结 《肿瘤内科诊治策略》(第三版)并非简单地罗列治疗方案,而是强调“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它是一本面向临床肿瘤医生的实战指南,通过深入分析诊断的精度、治疗的个体化、多学科的协作以及对特殊情况的处理,帮助医生在日益复杂和快速发展的肿瘤诊疗领域,做出更明智、更有效的决策,最终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书中内容以严谨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旨在成为肿瘤内科医生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在朋友的推荐下购买这本书的,他是一名肿瘤科的住院医师,说这本书是他学习工作的好帮手。拿到手后,我确实被它的内容所震撼。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目前肿瘤内科最前沿的诊疗理念和技术,无论是对于常见肿瘤的规范化治疗,还是对于罕见病、难治性肿瘤的突破性进展,都有详细的阐述。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在介绍各种治疗方案时,都引用了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包括重要的临床试验数据和指南推荐,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信任。而且,书中不仅关注药物治疗,还对放疗、介入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充分体现了肿瘤治疗的个体化和多学科协作的理念。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治疗策略的章节印象深刻,它详细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复发和转移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这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所有肿瘤内科医生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也能帮助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评分

我是一名在肿瘤内科工作了多年的老兵了,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追寻更精准、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本书的第三版,我早在年初就听说了,一直盼着它能早点上市。拿到书后,第一感觉就是“有料”。它在内容上的更新非常及时,特别是关于基因检测指导下的靶向治疗和新一代免疫治疗的进展,讲解得非常深入,而且逻辑清晰。我最看重的是它在“策略”二字上的体现,不单单是罗列治疗指南,而是深入分析了在不同临床情境下,如何权衡利弊,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书中关于难治性肿瘤的章节,讨论得非常细致,提出了不少新的思路和方法,这对于我们这些面对棘手病例的医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而且,它对不同治疗手段的优缺点分析得非常到位,包括经济成本、患者依从性等实际问题也考虑在内,这让我在和患者沟通时,能够更全面地解释各种治疗选项,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书中的图表和流程图设计得也非常精巧,将复杂的概念和流程可视化,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里面的新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成为我们科室医生们讨论和学习的焦点。

评分

作为一名肿瘤患者家属,我购买了这本书,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家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我必须说,这本书虽然看起来很学术,但它对疾病的描述和治疗方法的介绍,却非常易于理解,即使是没有医学背景的我,也能从中获得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书中对于不同类型肿瘤的发病原因、早期症状、诊断过程的讲解,让我对疾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感到那么迷茫。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还非常重视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如何缓解疼痛、改善营养、进行心理支持等方面都给出了详细的建议。这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医学专著,更是一本充满关怀的书。虽然书中提到的很多治疗药物和技术我并不完全理解,但它清晰的逻辑和条理,让我能够跟着医生的思路走,更好地理解医生所说的内容。我还会继续深入研读这本书,希望能从中获得更多力量,更好地陪伴家人度过难关。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显得非常专业和严谨,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一本厚实的著作。我是一名肿瘤内科的进修医生,之前接触的都是一些零散的文献和教材,总觉得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框架。这本书正好弥补了我的这个需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肿瘤的分类和治疗方法,而是从“策略”这个角度出发,将复杂的诊疗过程梳理得井井有条。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种肿瘤类型时,都先从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入手,然后详细阐述诊断方法、分期标准,最后才进入治疗环节。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一步骤的意义和目的。书中对于各种治疗手段的权衡和选择,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指导,比如在何种情况下优先选择手术,何时考虑放化疗,以及如何合理运用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都有深入的分析。而且,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多学科协作(MDT)的讨论,这对于我们肿瘤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如何有效地与放疗科、外科、病理科等其他科室的医生沟通协作,在这本书里都有提及。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肿瘤内科医生。

评分

这本书我才刚拿到手,还没来得及细看,但光是翻阅目录和前面几章,就感觉分量十足。作为一名刚刚接触肿瘤内科不久的医生,我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本能够系统性梳理诊治思路的书。我一直觉得,肿瘤治疗并非简单的药物堆砌,而是需要一套完整的逻辑框架,从早期筛查、诊断分型,到晚期姑息治疗,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没有像某些教材那样枯燥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将复杂的诊疗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的步骤,并辅以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这让我非常有代入感。尤其是一些关于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的章节,讲解得非常透彻,不仅介绍了药物的作用机制,还详细阐述了其在不同肿瘤类型中的应用指征、剂量、疗程以及不良反应的管理,这对我今后临床实践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不仅关注疾病本身,还强调了患者的整体照护,包括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方面,这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肩负的责任。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研读这本书,相信它一定会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评分

是正品

评分

是正品

评分

知识是进步的力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

京东快递,快人两三步。

评分

非常不错的好东西

评分

是正品

评分

很好的书,希望有用!!

评分

京东快递,快人两三步。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