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精美的文字带给你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
☆贴心的小贴士给您的旅行带来完美的体验
☆时尚高清的图片给你带来视觉冲击,犹如身临其境
内容简介
全书以中国各省和直辖市及地理位置为纲,生动介绍世界各地精彩纷呈的方方面面。用简洁的文字生动展现出各地的地理景观、人情风俗、历史文化等各个侧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震撼力。从整体到细节,都力求将“360°”这个概念发挥到,并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该编辑部带头人为资深驴友、著名图书策划人,是由多名有丰富旅行经验、长期编写旅游书的专职编辑,以及一批热爱行走、有着丰富撰稿经验的兼职撰稿人组成的专业编写团队。
目录
第一章 东北地区
12 辽宁 共和国长子
20 吉林 白山黑土
28 黑龙江 林海雪原
第二章 华北地区
38 北京 祖国心脏
48 天津 畿辅门户
54 河北 燕赵遗韵
64 山西 三晋大地
72 内蒙古 穹庐沃野
第三章 华东地区
82 上海 东方明珠
88 山东 孔孟故乡
96 江苏 吴韵汉风
104 浙江 诗画江南
114 安徽 吴头楚尾
120 福建 锦绣八闽
126 江西 物华天宝
第四章 中南地区
136 河南 九州心脏
142 湖北 千湖之省
148 湖南 三湘四水
158 海南 椰林飘香
164 广东 璀璨岭南
172 广西 壮美八桂
第五章 西南地区
180 重庆 火热山城
186 四川 天府之国
196 云南 彩云之南
204 贵州 天然公园
212 西藏 雪域圣地
第六章 西北地区
222 陕西 关中胜地
230 宁夏 塞上江南
236 甘肃 丝路锁钥
242 青海 海藏咽喉
250 新疆 玉石之邦
第七章 港澳台地区
264 香港 动感之都
270 澳门 东方赌城
276 台湾 七省藩篱
精彩书摘
《国家地理精华(中国卷)》:
沈阳
沈阳是辽宁省省会,因地处古沈水(今浑河)之北而得名,是清王朝的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历史风云过后,就显示出了这个城市的平实与朴素,猪肉炖粉条、风趣的东北话,让沈阳回到了市井之间。
沈阳故宫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171号,占地6万多平方米,全部建筑为10个院落,房屋300余间,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在建筑上颇具特色。沈阳故宫建筑群以崇政殿为核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中轴线,分为东路、西路、中路三个部分。清朝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留都宫殿”,后来又称“沈阳故宫”。沈阳故宫由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历时100年修建完成,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
老虎滩海洋公园
老虎滩海洋公园位于大连南部海滨中部,公园以展示海洋文化、突出滨城特色为主题,主要由珊瑚馆、极地馆、鸟语林、群虎雕塑以及马驷骥根雕艺术馆等景点组成,另外还有全国最长的火型跨海宅中索道、四维影院、海盗船、蹦极等游乐设施。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极地海洋动物馆,可在此登临极地科考船“雪龙号”参观,种类繁多的极地动物以及它们妙趣横生的表演,引得游客阵阵惊呼。
兴城海滨
兴城海滨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兴城市城东南,是集山、海、岛、泉、城为一体的游览疗养胜地。主要景点有被称为“兴城五宝”的首山、觉华岛、温泉群、明清古城和海滨浴场。
首山以形似人首而得名,古时为兵家必争之地。每当青云缭绕三峰时,峰峦时隐时现,就像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为兴城“三首云冠”佳景。觉华岛为辽东湾最大的岛屿,风光优美,被海浪雕出的石像惟妙惟肖,奇异无比。兴城现有温泉12眼,已建成疗养院30多座。汤沙垂钓、温泉漾碧和湖泊采莲为这里的三大景观。另有致爽亭、汤泉寺等建筑。兴城古城古称宁远,始建于1428年,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完整的四座古代城池之一。古城自古为边防重地,明将袁崇焕曾在此驻兵,屡败清兵,击伤努尔哈赤致其身亡的宁远之役就发生在这里。城内现有明代祖氏石坊、钟鼓楼和文庙等古迹。海滨浴场绵延14千米,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天然浴场。这里潮稳波清,碧树银沙,风景如诗如画。海面上三块巨大礁石与亭桥连为一体,构成了著名的“三礁览胜”佳景。
红海滩
红海滩位于盘锦市西南端,绵延于双台子河口人海口两岸沿海滩涂上,覆盖着盐碱地中特有的植被——碱蓬草。碱蓬草属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花,花小,果实多汁,为碱土指示植物。初为绿色,在太阳的照射和海水的冲刷下由绿变红,由红变紫,犹如一块红色的地毯铺展在绵延50余千米的平阔海滩上,景色蔚为壮观,因而有“红地毯”的美誉。红海滩一带还栖息着236种鸟类,其中有丹顶鹤、黑嘴鸥等多种珍稀品种,区内还建有观鹤台。每当潮退滩阔,簇簇碱蓬如天边的红霞,与苇洲绿涛遥相呼应,时而有水鸟翔于天际,美景如画。
长山群岛
长山群岛位于辽东半岛东侧的黄海北部海域,共由200多个海岛组成,属我国八大群岛之一,是我国黄海最大岛群和重要的渔业基地,盛产鱼类、海参、牡蛎等。群岛海域总面积约170平方千米,原隶属辽宁省长海县管辖,2004年9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大连市长海县的石城乡和王家镇(石城列岛)划归庄河市管辖。
其各岛屿中,大长山岛陆域面积最大,面积约318平方千米;海洋岛最高,海拔388米。长山群岛海蚀地貌发育典型,有大小不等、深浅不同、形状各异的海蚀洞;壮观的海蚀桥在群岛上比比皆是;海蚀柱更是千姿百态。海蚀地貌为长山群岛增添了无限风光,是长山群岛拥有的独特的海滩旅游景观。
辽河
辽河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的最大河流,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其干流全长约1430千米,流域面积约23万平方千米,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发源于与辽宁省交界的河北省平泉县,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和辽宁4个省区,在辽宁省盘山县注入渤海。辽河全流域由两个水系组成:一为东、西辽河,于福德店汇流后为辽河干流,经双台子河由盘锦盘山县人海,干流长516千米;另一为浑河、太子河于三岔河汇合后经大辽河由盘锦、营口两市分界处入海,大辽河长94千米。
鸭绿江
鸭绿江位于辽宁省和朝鲜半岛之间,是中朝边境的一条界江。它发源于长白山南麓,流经长白、集安、宽甸、丹东等地,沿中朝边界向西南流,汇集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支流,在辽宁丹东的东港市附近向南注入黄海,干流全长795千米,流域面积6.4万多平方千米。鸭绿江两岸青峰耸立,风光旖旎,江水蜿蜒曲折,急流险滩不断,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建有电站。在鸭绿江4个梯级电站云峰、渭原、水丰、太平湾形成的人工湖,犹如四颗明珠,构成了鸭绿江国境旅游区和鸭绿江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风景区。
……
前言/序言
《诗经?商颂》有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神州大地,广袤无边,风光秀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生活在这片上天赐予的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先民们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流传着讲不完的美丽传说、说不尽的沧桑故事;无数中华儿女为了保卫每一寸土地,为了让神州大地变得更好而努力拼搏着,奋斗着。这里一山一水都饱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一石一木都寄寓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让人自豪,展望这片土地,让人心醉。
艾青有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这片土地,就要熟悉她,了解她。我国不仅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多种多样,而且各地风光景致不同,气候悬殊巨大,有万里平原,有千丈高峰;有荒凉大漠,有粉黛江南;一处春光乍好,另一处依然冰雪连天;一处晴空万里,另一处却霪雨绵绵。关于各地风情景物介绍的著作自古不乏,从虚幻离奇的《山海经》《博物志》,到《水经注》《徐霞客游记》《肇域志》,再到无数近代地理读本,其中都精彩地记载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山川河湖。当我们读到这些著作时,没有一次不被祖国的山水之美所感动,没有一次不为壮丽的神州而自豪,故而苏东坡在赤壁吟唱,“江山如画”;毛主席不禁在登高观雪时感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本书选取了各地地理景物之精华,以地区划分,分省区介绍全国各地地貌特色,挑选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地理风貌、特色城市,使读者真切领会祖国山河之奇,江海之壮,大漠草原之雄伟,湖泊丘陵之秀丽,做到“读一卷书,如行万里之路”,真正享受如画江山之美。
《丝路风华:中国古文明的辉煌足迹》 历史的厚重,文明的传承,尽在这幅磅礴的画卷之中。 自古以来,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便孕育了无数璀璨的文明,它们如同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珠,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丝路风华:中国古文明的辉煌足迹》并非仅仅是一部历史叙事,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深度探索,带领读者亲身走进那些塑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面貌的伟大时代与辉煌成就。本书聚焦于中国古代文明在地理、文化、科技、艺术、经济等多个维度的深远影响,尤其是丝绸之路这条古老商道所承载的文明交流与互鉴。 第一章:东方的摇篮——孕育中华文明的地理基因 本书的起点,是对孕育中华文明的伟大地理环境的描绘。从巍峨的昆仑山脉到奔腾的黄河长江,从肥沃的关中平原到广袤的草原地带,地理的塑造赋予了中华文明独特的基因。我们将深入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了早期人类的迁徙、农业的起源、早期王朝的形成以及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river system as the cradle of civilization,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geographical features on early human settle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读者将了解到,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如何并驾齐驱,又如何相互影响,共同构筑了中华文明最初的骨架。书中还将描绘古代中国人民如何因地制宜,创造出适应不同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技术,例如北方地区的农耕与游牧文化,南方地区的稻作农业与水乡泽国,以及西南地区独特的山地文化。我们还将考察古代地理学家对中国疆域的认知演变,以及地理知识在军事、贸易和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第二章:诸子百家——思想的星辰,智慧的光芒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长河中,诸子百家如同璀璨的星辰,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本书将深入剖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主要学派的精髓,追溯它们产生的社会背景,解读它们的思想主张,并探讨它们如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政治、伦理、教育和个人修养。从孔子的仁爱与礼制,到老子的道法自然与无为而治,再到墨子的兼爱与非攻,每一位思想家的深刻洞见都将以生动的方式呈现。书中不仅会介绍这些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论著,还会通过引人入胜的案例分析,展示这些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实际应用和演变。例如,儒家思想如何在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道家思想如何影响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和艺术审美,法家思想如何为统一国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本书还将关注那些相对小众但同样重要的学派,以及不同学派之间的辩论与融合,展现中国古代思想界的勃勃生机与活力。 第三章:长城内外,丝路驼铃——沟通世界的文明动脉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丝路风华》将带领读者踏上这条举世闻名的古道,探寻它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篇章。我们将详细介绍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的经济、文化、宗教、科技交流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从汉唐盛世的繁荣景象,到宋元时期的商业扩张,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辉煌,以及中国文明的对外传播。书中将描绘驼队如何在漫天黄沙中前行,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商品如何远销海外,同时,佛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如何传入中国,并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本书还将探讨丝绸之路沿线的城市文明,如长安、敦煌、喀什等,这些曾经繁华的节点,如今依然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我们还将分析丝绸之路在促进技术传播方面的作用,例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中国四大发明如何通过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第四章:匠心独运,艺韵千年——中华艺术的璀璨明珠 中国古代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丝路风华》将遴选中国古代艺术的璀璨明珠,涵盖绘画、书法、雕塑、陶瓷、建筑、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展现中华民族卓越的审美情趣和精湛的工艺水平。从唐宋山水画的雄浑壮丽,到明清宫廷绘画的精致细腻;从秦汉时期兵马俑的雄伟气势,到敦煌石窟艺术的绚丽多彩;从青铜器的神秘古朴,到陶瓷的温润如玉;从古建筑的宏伟壮观,到丝竹管弦的悠扬婉转,每一件艺术品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本书将深入解读这些艺术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审美意蕴,并追溯其在历史上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将探究古代艺术家们如何将自然、哲学、宗教、生活融入艺术创作,如何通过精湛的技艺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对世界的理解。书中还将关注那些被历史尘封的艺术瑰宝,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工匠们所付出的心血。 第五章:科技先驱,智慧之光——古代中国的创新与发明 中华文明不仅在哲学思想和艺术文化上成就斐然,在科学技术领域也曾扮演着世界领先的角色。《丝路风华》将回顾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农业、工程、军事技术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它们如何改变了中国,又如何影响了世界,本书将进行详细的阐述。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发明的科学原理,以及它们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例如,造纸术如何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普及,指南针如何引领了航海事业的发展,火药如何改变了战争的格局,活字印刷术如何加速了信息的复制和思想的交流。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古代中国在数学上的成就,如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在医学上的贡献,如《黄帝内经》的深远影响;在农业技术上的创新,如都江堰的宏伟工程;在工程建筑上的杰出表现,如赵州桥的精巧设计。这些科技成就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更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六章:盛世回响,文明基因的传承 《丝路风华》的最后一章,将目光投向古代中国文明的深远影响及其在当代的传承。我们将探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教育思想、伦理道德等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中国社会,以及它们在当今世界依然存在的价值。本书将强调,理解中国古代文明,不仅是回顾历史,更是理解中国当下和未来的重要钥匙。我们还将思考,在快速变化的现代世界中,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如何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精华,共同创造人类文明更加美好的未来。本书旨在唤醒读者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自豪感,激发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并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认识中国,认识世界。 《丝路风华:中国古文明的辉煌足迹》,是一次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致敬,是一次对历史真相的追溯,是一次对智慧遗产的挖掘。它将带领您穿越历史的烟尘,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领略那份源远流长的文化,品味那份经久不衰的智慧。无论您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对中华文化充满好奇的读者,这本书都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古代中国辉煌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