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是一个可以让你在自己的物理服务器上创建私有云或者公有云平台的开源框架。你可以构建定制化的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服务,而不用担心专有的云平台的费用和厂商锁定问题。拥有一个OpenStack私有云,你可以增强安全性、增加可控性、提高可靠性,并降低成本。
本书提供了真实环境使用案例和如何构建你自己的云平台的一步步的指导。本书能为你提供所需要的物理硬件集群和基础设施服务设计指导。你将会学到如何选择和设置虚拟服务器和物理服务器,如何实现软件定义网络以及在企业内部设计、部署和运营一个OpenStack云的技术细节,还会探索如何针对自己的环境对OpenStack部署做出zui佳的定制。zui后,你还会学到自己的云是如何提供面向用户的软件和基础设施服务的。
本书主要内容
●开发和部署企业级私有云。
●从IT的角度来看私有云技术。
●自助型云计算对企业的影响。
阅读本书不需要拥有OpenStack或其他云开发经验。
本书的主题是通过OpenStack来部署企业私有云。本书不只是像技术手册一样介绍如何部署OpenStack,还会解释各个步骤涉及的原理以及这项技术对业界的影响。
本书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第1章~第4章)是入门指南,先介绍OpenStack云操作系统,然后让读者直接通过一个快速部署工具和zui小化的基础设施来快速体验OpenStack,再介绍OpenStack命令行工具(CLI),并通过使用OpenStack来理解组件的功能和整个OpenStack框架里各个组件之间的交互;第二部分(第5章~第8章)关注整个生态系统,深入介绍OpenStack的一个核心项目,并带领读者进行多节点环境下的OpenStack手动部署;第三部分(第9章~第12章)阐述在生产环境中如何使用OpenStack,重点介绍与生产环境中OpenStack部署相关的架构、组织和策略决策,Ceph存储的基本部署和操作,使用Fuel来进行OpenStack自动化HA(高可用)部署,以及通过OpenStackHeat和UbuntuJuju进行云编排。此外,还有一个附录介绍从裸设备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详细步骤。
作者简介
V.K.CodyBumgardner现在是一家公立大学的首席架构师(CTA),主要负责OpenStack私有云以及云计算的其他前沿技术的架构、部署和长期战略规划。
译者简介
颜海峰,目前就职于HPE,在云计算研发部门担任软件工程师。华南农业大学学生IT研发中心首届成员,也正是在此实验室开始了云计算的奇幻之旅。曾任唯品会企业私有云计算平台、网宿弹性计算服务的首批研发工程师。
第一部分 入门指南
第1章 介绍OpenStack 2
1.1 OpenStack是什么 4
1.2 理解云计算和OpenStack 7
1.3 关联OpenStack及其控制的计算资源 8
1.3.1 OpenStack和hypervisor 9
1.3.2 OpenStack和网络服务 11
1.3.3 OpenStack和存储 12
1.3.4 OpenStack和云专业术语 13
1.4 OpenStack组件介绍 14
1.5 OpenStack发展历史 14
1.6 小结 15
第2章 体验使用OpenStack 16
2.1 DevStack是什么 17
2.2 部署DevStack 18
2.2.1 搭建服务器 20
2.2.2 准备服务器环境 21
2.2.3 准备DevStack 22
2.2.4 执行DevStack 24
2.3 使用OpenStack
Dashboard 30
2.3.1 Overview界面 32
2.3.2 Access & Security界面 32
2.3.3 Images & Snapshots界面 35
2.3.4 Volumes界面 38
2.3.5 Instances界面 39
2.4 访问第一个私有云服务器 43
2.4.1 为实例分配浮动IP 44
2.4.2 允许到达浮动IP的网络访问 45
2.5 小结 45
第3章 OpenStack基本操作 46
3.1 使用OpenStack CLI 47
3.2 使用OpenStack API 49
3.3 租户模型操作 50
3.3.1 租户模型 50
3.3.2 创建租户、用户和角色 52
3.3.3 租户网络 55
3.4 配额 67
3.4.1 租户配额 67
3.4.2 租户用户配额 69
3.4.3 额外配额 70
3.5 小结 71
第4章 理解私有云构建模块 72
4.1 OpenStack组件间如何关联 72
4.1.1 理解组件间交互 73
4.1.2 分布式计算模型 78
4.2 OpenStack与厂商技术的关系 82
4.2.1 OpenStack使用厂商存储系统 82
4.2.2 OpenStack里使用厂商提供的网络系统 86
4.3 为什么要手动部署 93
4.4 小结 94
第二部分 手动部署
第5章 控制器部署 96
5.1 部署控制器必备软件 97
5.1.1 准备环境 99
5.1.2 配置网络接口 99
5.1.3 更新安装包 102
5.1.4 安装软件依赖 103
5.2 部署共享服务 106
5.2.1 部署身份认证服务(Keystone) 107
5.2.2 部署镜像服务(Glance) 116
5.3 部署块存储(Cinder)服务 123
5.3.1 创建Cinder数据存储 123
5.3.2 配置Cinder的Keystone用户 125
5.3.3 创建Cinder服务和端点 126
5.3.4 安装Cinder 127
5.4 部署网络(Neutron)服务 128
5.4.1 创建Neutron数据存储 128
5.4.2 配置Neutron的Keystone用户 129
5.4.3 安装Neutron 131
5.5 部署计算(Nova)服务 133
5.5.1 创建Nova数据存储 133
5.5.2 配置Nova的Keystone用户 134
5.5.3 分配角色给nova用户 135
5.5.4 创建Nova服务和端点 135
5.5.5 安装Nova控制器 136
5.6 部署Dashboard(Horizon)服务 138
5.6.1 安装Horizon 139
5.6.2 访问Horizon 139
5.6.3 调试Horizon 139
5.7 小结 140
第6章 网络节点部署 141
6.1 准备网络节点部署环境 142
6.1.1 准备环境 143
6.1.2 配置网络接口 143
6.1.3 更新安装包 147
6.1.4 软件和配置依赖 147
6.1.5 安装Open vSwitch 149
6.1.6 配置Open vSwitch 152
6.2 安装Neutron 154
6.2.1 安装Neutron组件 155
6.2.2 配置Neutron 155
6.2.3 配置Neutron ML2插件 156
6.2.4 配置Neutron L3代理 157
6.2.5 配置Neutron DHCP代理 158
6.2.6 配置Neutron元数据代理 158
6.2.7 重启和验证Neutron代理 159
6.2.8 创建Neutron网络 159
6.2.9 关联Linux、OVS和Neutron 168
6.2.10 检查Horizon 170
6.3 小结 171
第7章 块存储节点部署 172
7.1 准备块存储节点部署环境 173
7.1.1 准备环境 174
7.1.2 配置网络接口 175
7.1.3 更新安装包 178
7.1.4 安装和配置逻辑卷管理器 178
7.2 部署Cinder 182
7.2.1 安装Cinder 183
7.2.2 配置Cinder 184
7.2.3 重启和验证Cinder代理 185
7.3 测试Cinder 186
7.3.1 创建Cinder卷:命令行 186
7.3.2 创建Cinder卷:Dashboard 188
7.4 小结 190
第8章 计算节点部署 191
8.1 准备计算节点的部署环境 192
8.1.1 准备环境 193
8.1.2 配置网络接口 193
8.1.3 更新安装包 196
8.1.4 软件和配置依赖 196
8.1.5 安装Open vSwitch 197
8.1.6 配置Open vSwitch 198
8.2 安装hypervisor 200
8.2.1 验证作为hypervisor平台的主机 200
8.2.2 使用KVM 201
8.3 在计算节点安装Neutron 203
8.3.1 安装Neutron软件 203
8.3.2 配置Neutron 204
8.3.3 配置Neutron ML2插件 204
8.4 在计算节点安装Nova 205
8.4.1 安装Nova软件 205
8.4.2 配置核心Nova组件 206
8.4.3 检查Horizon 207
8.5 测试Nova 208
8.6 小结 211
第三部分 构建生产环境
第9章 设计自己的OpenStack架构 214
9.1 替换现有的虚拟服务器平台 214
9.1.1 部署选择 216
9.1.2 使用何种类型的网络 217
9.1.3 使用何种类型的存储 218
9.1.4 使用何种服务器 220
9.2 为什么要构建私有云 221
9.2.1 公有云规模经济的观念 222
9.2.2 全球规模或严格控制 222
9.2.3 不公开的数据引力 222
9.2.4 混合云 223
9.3 构建私有云 223
9.3.1 OpenStack部署工具 224
9.3.2 私有云的网络 225
9.3.3 私有云存储 226
9.4 小结 227
第10章 部署Ceph 228
10.1 准备Ceph节点 228
10.1.1 节点认证与授权 229
10.1.2 部署Ceph软件 232
10.2 创建一个Ceph集群 233
10.2.1 创建初始配置 233
10.2.2 部署Ceph软件 234
10.2.3 部署初始配置 235
10.3 添加OSD资源 236
10.3.1 准备OSD设备 237
10.3.2 创建OSD 239
10.4 Ceph基本操作 240
10.4.1 Ceph存储池 240
10.4.2 对Ceph集群进行基准测试 241
10.5 小结 244
第11章 使用Fuel进行自动化的高可用OpenStack部署 245
11.1 准备你的环境 246
11.1.1 网络硬件 246
11.1.2 服务器硬件 249
11.2 部署Fuel 255
11.3 基于Web的基本Fuel OpenStack部署 257
11.3.1 服务器发现 258
11.3.2 创建Fuel部署环境 259
11.3.3 为环境配置网络 260
11.3.4 分配主机到你的环境 261
11.3.5 完成设置和验证 263
11.3.6 部署变更 264
11.4 小结 264
第12章 利用OpenStack进行云编排 265
12.1 OpenStack Heat 265
12.1.1 Heat模板 266
12.1.2 Heat演示 268
12.2 Ubuntu Juju 272
12.2.1 为Juju准备OpenStack 273
12.2.2 安装Juju 274
12.2.3 部署charms CLI 277
12.2.4 部署Juju GUI 279
12.3 小结 283
附录 安装Linux 284
评价五 我是一名在高校从事IT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人员,一直关注着开源云计算技术的发展,OpenStack作为其中的佼佼者,自然是我们研究和实践的重点。《OpenStack实战》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学习平台。它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份详细的实践报告。书中对OpenStack的各个组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从其设计理念到具体实现,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OpenStack与其他技术栈的融合性内容。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将OpenStack与Ceph集成,构建一个高性能、高可用、可扩展的分布式存储系统,这对于我们进行大规模数据存储和管理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探讨了OpenStack在容灾备份、性能监控和安全加固方面的实践经验。这些内容对于构建一个稳定、可靠、安全的云平台至关重要。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一些高级主题的讲解,比如多租户的安全隔离、资源配额的管理以及服务水平协议(SLA)的实现。这些都是在实际部署和运营中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总的来说,《OpenStack实战》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OpenStack的技术细节,更重要的是,它帮助我们理解了如何在实际环境中构建、管理和优化一个企业级的云计算平台。它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宝贵资料。
评分评价二 作为一名正在学习云原生技术的开发者,我一直对OpenStack这个强大的开源云计算平台感到好奇,但又觉得它的学习门槛较高。偶然间看到了《OpenStack实战》这本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入手,结果却惊喜连连。《OpenStack实战》并非那种只讲理论的“空中楼阁”,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落地”。书中的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OpenStack环境进行操作。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关于服务治理和自动化运维的部分。在快节奏的开发环境中,如何高效地管理和维护OpenStack集群至关重要。作者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工具,比如如何利用Ansible进行自动化部署和配置,以及如何通过Prometheus和Grafana实现对OpenStack组件的监控和告警。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的开发者来说,不仅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OpenStack的内部运作,还能提升我部署和管理云环境的效率。书中对各个组件的讲解也相当深入,例如Keystone的身份认证、Glance的镜像管理、Nova的计算服务以及Horizon的Web界面。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API,而是通过详细的命令行操作和配置文件解析,让我们一步步掌握这些核心组件的配置细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多区域部署和高可用的讲解,这对于构建稳定可靠的私有云至关重要。
评分评价一 拿到《OpenStack实战》这本书,我怀着极大的期待,因为它承诺将OpenStack这个庞大的云平台“落地”。我平时主要负责企业私有云的运维,接触OpenStack也有一段时间了,但总感觉有些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鸿沟。这本书的标题“实战”二字,无疑直击痛点。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章节结构,从部署环境的准备,到核心组件的安装配置,再到高级特性的应用,循序渐进,非常适合我这种希望深入理解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读者。尤其是在部署部分,作者不仅列出了必要的硬件和软件要求,还详细介绍了各种部署工具的优劣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这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无疑是省去了大量踩坑的时间。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常见问题的排查和解决方案也有着相当的篇幅,这对我这种经常需要解决突发状况的运维人员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网络(Neutron)和存储(Cinder)的部分,因为这两个组件往往是部署和运维中最容易出现瓶颈的地方。作者在讲解时,不仅解释了概念,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实际的配置案例和性能调优的建议。读完这几章,我感觉我对Neutron的 Overlay 网络、Underlay 网络以及各种网络插件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对Cinder卷的管理、快照和迁移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整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严谨,但又不失可读性,不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评分评价三 《OpenStack实战》这本书,对于我这样的技术经理来说,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宏观视角和微观细节的结合。在企业引入私有云的决策过程中,我们不仅仅需要了解技术的可行性,更需要知道如何将其落地并转化为实际的业务价值。这本书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安装”OpenStack,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样安装”,以及“安装好了之后如何使用和优化”。书中对OpenStack的架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能够理解不同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在设计和规划私有云方案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在资源调度、容量规划和安全策略方面,作者给出了很多富有洞察力的建议。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OpenStack与其他开源项目集成的内容,例如与Kubernetes的结合,这代表了未来云计算的发展方向。书中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将OpenStack作为底层基础设施,为Kubernetes提供强大的计算、存储和网络支持。这对于我们构建混合云或多云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书中对OpenStack的生态系统也进行了介绍,让我们能够了解到除了核心组件之外,还有哪些相关的项目能够为我们的云平台增加更多功能。整体而言,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构建和运营现代化云计算平台的战略指南。
评分评价四 《OpenStack实战》这本书,真的让我对OpenStack这个曾经觉得高不可攀的系统,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是一名IT运维工程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处理各种云平台的部署和维护工作,OpenStack一直是我想要深入了解的领域。这本书的“实战”二字,让我看到了希望。它的内容非常接地气,从最基础的环境搭建,到各个核心服务的安装、配置和优化,都进行了详尽的讲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Neutron的网络配置部分,作者通过大量的图示和命令示例,将复杂的网络概念解释得非常清楚,比如VLAN、VXLAN、SDN等,并且提供了不同场景下的网络拓扑设计方案。这对于我来说,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的网络难题。另外,书中关于Glance镜像的管理和Nova实例的生命周期管理,也写得非常细致。作者不仅教我们如何上传、注册镜像,还详细讲解了如何创建、启动、停止、销毁虚拟机实例,以及如何进行自动化部署和弹性伸缩。特别是关于性能调优的部分,书中给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例如如何优化Nova的调度器、如何配置Cinder的I/O性能等。这些内容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宝贵的经验。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带着我深入OpenStack的腹地,让我不再感到迷茫。
评分等待看,内容未知
评分这本讲解的不错。。新手也可以看
评分这本讲解的不错。。新手也可以看
评分OpenStack实战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对于我这初学者很有帮助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还好,还好,还好啦
评分很好很基础的一本书
评分还好,还好,还好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