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Linux编程

嵌入式Linux编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克里斯·西蒙兹(Chris Simmonds) 著,王春雷,梁洪亮,朱华 译
图书标签:
  • 嵌入式Linux
  • Linux编程
  • 嵌入式系统
  • C语言
  • 驱动开发
  • 设备树
  • Bootloader
  • Yocto
  • ARM
  • 开发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6128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5255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Linux/Unix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嵌入式Linux编程》引导你遍历整个嵌入式linux产品的周期,并提供在每个阶段可用组件和选项的深入描述。首先,你将学习关于工具链、引导加载程序、Linux内核,以及如何配置根文件系统。然后,你将学习如何使用两个常用的构建系统,即Buildroot和Yocto项目,以加快和简化开发过程。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下面的章节考虑如何佳地使用rawNAND/NOR闪存和托管闪存eMMC芯片,包括增加器件寿命的机制以及进行可靠的现场更新。然后,我们将探讨POSIX线程的使用,这对终设备的响应能力和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本书的结尾部分探讨使用perf和ftrace剖析和跟踪应用程序以及内核代码的技术。

目录

译者序
推荐序
审校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概述 1
1.1 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 2
1.2 参与者 3
1.3 项目生命周期 4
1.4 开放源码 5
1.5 嵌入式Linux系统硬件 6
1.6 本书使用的硬件 7
1.7 本书使用的软件 9
1.8 总结 9
第2章 学习工具链 10
2.1 工具链是什么 10
2.2 工具链类型:本地工具链和交叉工具链 11
2.3 选择C库 13
2.4 寻找工具链 14
2.5 工具链解析 17
2.6 工具链中的其他工具 20
2.7 查看C库的组件 21
2.8 链接库:静态和动态链接 21
2.9  交叉编译艺术 24
2.10 交叉编译的问题 28
2.11 总结 29
第3章 引导加载程序 30
3.1 引导加载程序都做了些什么 30
3.2 引导序列 31
3.3 使用UEFI固件引导 32
3.4 从引导加载程序到内核 33
3.5 设备树介绍 34
3.6 选择引导加载程序 38
3.7 U-Boot 39
3.8 Barebox 49
3.9 总结 51
第4章 移植与配置内核 52
4.1 内核做了什么 52
4.2 选择内核 53
4.3 内核构建 55
4.4 编译 60
4.5 清理内核源 63
4.6 启动你的内核 63
4.7 将Linux移植到新板上 66
4.8 延伸阅读 69
4.9 总结 69
第5章 构建根文件系统 71
5.1 根文件系统是什么 71
5.2 根文件系统的程序 75
5.3 根文件系统库 78
5.4 设备节点 79
5.5 proc与sysfs文件系统 80
5.6 内核模块 81
5.7 把根文件系统转移到目标 81
5.8 创建启动内存磁盘 82
5.9 init程序 85
5.10 配置用户账号 86
5.11 启动守护进程 87
5.12 管理设备节点的更好方法 88
5.13 配置网络 89
5.14 借助设备表创建文件系统映像 90
5.15 使用NFS挂载根文件系统 92
5.16 使用TFTP加载内核 94
5.17 延伸阅读 95
5.18 总结 95
第6章 选择构建系统 96
6.1 不再手动创建嵌入式Linux 96
6.2 构建系统 96
6.3 包格式和包管理器 98
6.4 Buildroot 98
6.5 Yocto项目 104
6.6 延伸阅读 116
6.7 总结 116
第7章 创建存储策略 117
7.1 存储器选择 117
7.2 从引导加载程序访问闪存 121
7.3 从Linux中访问闪存 122
7.4 闪存文件系统 127
7.5 NOR和NAND闪存的文件系统 128
7.6 托管闪存的文件系统 134
7.7 只读压缩文件系统 138
7.8 临时文件系统 138
7.9 使根文件系统为只读 139
7.10 文件系统选择 140
7.11 现场更新 140
7.12 延伸阅读 142
7.13 总结 143
第8章 设备驱动程序介绍 144
8.1 设备驱动程序的作用 144
8.2 字符设备 145
8.3 块设备 147
8.4 网络设备 147
8.5 在运行时寻找驱动程序 149
8.6 找到正确的设备驱动程序 153
8.7 用户空间中的设备驱动程序 153
8.8 编写内核设备驱动程序 158
8.9 加载内核模块 163
8.10 查找硬件配置 163
8.11 延伸阅读 166
8.12 总结 167
第9章 启动初始化程序 168
9.1 在内核启动后 168
9.2 初始化程序简介 169
9.3 BusyBox init 169
9.4 System V init 171
9.5 systemd 176
9.6 延伸阅读 181
9.7 总结 181
第10章 学习进程和线程 182
10.1 进程还是线程 182
10.2 进程 183
10.3 线程 191
10.4 调度 196
10.5 延伸阅读 200
10.6 总结 200
第11章 内存管理 201
11.1 虚拟内存基础 201
11.2 内核空间内存布局 202
11.3 用户空间内存布局 205
11.4 进程内存映射 206
11.5 交换 207
11.6 用mmap映射内存 208
11.7 我的应用程序使用了多少内存 209
11.8 每个进程的内存使用情况 210
11.9 识别内存泄漏 213
11.10 内存耗尽 215
11.11 延伸阅读 217
11.12 总结 217
第12章 使用GDB调试 218
12.1 GNU调试器:GDB 218
12.2 准备调试 218
12.3 使用GDB调试应用程序 219
12.4 使用gdbserver远程调试 219
12.5 开始调试 221
12.6 调试共享库 224
12.7 即时调试 225
12.8 调试分叉和线程 226
12.9 核心文件 226
12.10 GDB用户界面 228
12.11 调试内核代码 230
12.12 延伸阅读 237
12.13 总结 237
第13章 剖析和跟踪 238
13.1 观察者效应 238
13.2 开始剖析 239
13.3 使用top进行剖析 240
13.4 介绍perf 241
13.5 其他剖析器:OProf?ile和gprof 245
13.6 跟踪事件 247
13.7 介绍Ftrace 247
13.8 使用LTTng 252
13.9 使用Valgrind剖析应用程序 256
13.10 Callgrind 256
13.11 Helgrind 256
13.12 使用strace显示系统调用 257
13.13 总结 259
第14章 实时编程 260
14.1 什么是实时性 260
14.2 确认非确定性的来源 262
14.3 理解调度延迟 263
14.4 内核抢占 263
14.5 实时Linux内核(PREEMPT_RT) 264
14.6 线程化中断处理程序 264
14.7 可抢占的内核锁 266
14.8 获得PREEMPT_RT补丁 266
14.9 高精度定时器 267
14.10 在实时应用中避免页面错误 268
14.11 中断屏蔽 269
14.12 测量调度延迟 2

前言/序言

  Preface 前  言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设备,它的里面有一台微控制器。洗衣机、电视机、打印机、汽车、飞机和机器人都是由一个或多个微控制器控制的。随着这些设备变得越来越复杂,以及我们对于这些设备所拥有功能期望的提高,对于一个强大的操作系统来控制它们的需求不断增长。Linux逐渐成为首选的操作系统。   Linux的优势来源于它的开源模型,它鼓励代码共享。这意味着,具有众多背景并且经常由不同竞争公司雇用的软件工程师们,可以合作创建最新的操作系统内核并且跟踪硬件开发。这样一个代码库,可以对上至最大的超级计算机下至手表提供支持。Linux只是操作系统的一个组件。要创建一个工作系统,还需要许多其他组件,从基本的工具,如命令外壳,到具有Web内容并且与云服务通信的图形用户界面。Linux内核与众多其他的开源组件一起,可以构建一个在广泛的领域中发挥作用的系统。   然而,灵活性是一把双刃剑。尽管它可以针对一个特定问题给系统设计师提供广泛的备选解决方案,但是它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需要知道哪个方案是最好的选择。本书的目的是详细描述如何使用免费的开源项目构建一个嵌入式Linux系统,以生成一个健壮、可靠、高效的系统。基于作者作为一名咨询顾问和培训师的多年经验,本书将使用实例来说明最佳实践。   本书内容本书是按典型的嵌入式Linux项目的生命周期线组织的。前6章介绍如何建立项目,组织、Linux系统,以及选择合适的Linux构建系统。下一步,到达需要对系统架构和设计选择做出某些关键决策的阶段,包括闪存、设备驱动程序和init系统。接着,是利用已构建的嵌入式平台编写应用程序的阶段,其中有两章是关于进程、线程和内存管理的。最后,来到调试和优化平台的阶段,这是在第12章和第13章讨论的。最后一章描述如何为实时应用程序配置Linux。   第1章 通过描述系统设计师在项目开始时的可行选择来设置场景。   第2章 描述工具链的组件,特别是交叉编译。本章描述从何处获取一个工具链,并且提供从源代码构建工具链的细节。   第3章 以U-Boot和Bareboot为例,解释引导加载程序在初始化设备硬件中的作用。本章还描述设备树,这是一种在许多嵌入式系统中使用的硬件配置编码方式。   第4章 提供关于如何针对一个嵌入式系统选择Linux内核以及为设备内部硬件配置Linux内核的信息。本章还包括如何将Linux移植到新的硬件。   第5章 通过一个关于如何配置根文件系统的分步指南,介绍关于嵌入式Linux实现的用户空间部分所隐含的思想。   第6章 包括两个嵌入式Linux构建系统,通过构建系统可以自动化前面4章描述的步骤,并且总结本书第一部分。   第7章 讨论闪存管理所引起的挑战,包括raw f?lash芯片和嵌入式MMC或eMMC封装。本章描述适用于每种技术类型的文件系统。本章还包括如何现场更新设备固件的技术。   第8章 通过一个简单的驱动程序实例描述内核设备驱动程序如何与硬件交互。本章还描述从用户空间调用设备驱动程序的各种方法。   第9章 说明第一个用户空间程序init如何启动系统的其余部分。本章描述init程序的三个版本,每个版本适用于一组不同的嵌入式系统,从BusyBox init到systemd复杂性递增。   第10章 从应用程序员的角度描述嵌入式系统。本章讨论进程和线程、进程间通信和调度策略。   第11章 介绍虚拟内存背后的思想,以及如何将地址空间划分为内存映射。本章还介绍如何检测正在使用的内存和内存泄漏。   第12章 介绍如何使用GNU调试器GDB,以交互方式调试用户空间和内核代码。本章还描述内核调试器kdb。   第13章 涵盖可用于测量系统性能的技术,从全系统分析开始,然后聚焦特定的区域,该区域通常是造成性能不佳的瓶颈。本章还描述Valgrind工具,用于检查应用程序是否正确使用线程同步和内存分配。   第14章 提供关于Linux实时编程的详细指南,包括内核配置和实时内核补丁,还提供关于测量实时延迟的工具描述。本章还包括关于如何通过锁定内存来减少页面故障数量的信息。   本书所需配套环境本书中使用的软件完全是开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版本是在本书写作时可用的最新的稳定版本。尽管我试图以一种不针对特定版本的方式描述主要特性,但是不可避免地,在命令实例中包含的一些细节将无法在后来的版本中工作。我希望与它们相关的描述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从而可以将同样的原则应用到软件包的后期版本中。   在创建一个嵌入式系统时涉及两个系统:用于交叉编译软件的主机系统和用于运行软件的目标系统。对于主机系统,我使用的是Ubuntu 14.04,但是大多数Linux发行版只需要很小的修改即可工作。同样地,需要选择一个目标系统来表示嵌入式系统。我选择了两个:BeagelBone Black和QEMU CPU仿真器,用于仿真ARM目标。后者意味着你可以试验这些实例,而不必为一个实际的目标设备来投资硬件。同时,通过对特定细节的修改,例如设备名称和内存布局,应该有可能将实例应用到范围更广泛的目标。   ……
穿越微观世界的脉络:嵌入式系统开发深度解析 本书并非一本浅尝辄止的入门指南,而是一次深入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心脏的探索之旅。它旨在为那些渴望理解和掌握构建现代智能设备底层逻辑的开发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学习框架。从最基础的硬件交互到复杂的操作何系统裁剪,再到高并发的网络通信和高效的存储管理,我们将层层剥茧,揭示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的精髓。 一、 精准把握硬件脉搏:底层驱动与交互艺术 在嵌入式世界里,软件与硬件的界限模糊,二者如同唇齿相依,紧密相连。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带领你深入理解这一核心关系。我们将从微处理器的架构、内存管理单元(MMU)和内存保护单元(MPU)的工作原理入手,剖析CPU如何控制和访问外部设备。随后,我们将聚焦于硬件抽象层(HAL)的设计理念,理解为何它成为连接裸机代码与上层应用的桥梁。 针对各种常见的外围设备,如GPIO(通用输入输出)、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SPI(串行外设接口)、I2C(集成电路互联)以及ADC(模数转换器)和DAC(数模转换器),我们将提供详尽的驱动程序编写指导。这不仅仅是API的简单罗列,而是深入到寄存器级别的操作,让你明白每一个控制位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精确的时序和配置来实现可靠的硬件交互。例如,在讲解UART通信时,我们不仅会介绍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的设置,还会深入探讨中断处理机制,以及如何通过DMA(直接内存访问)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减轻CPU负担。 此外,内存管理在嵌入式系统中至关重要,本书将详细阐述DDR内存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刷新机制、行/列地址访问、时序参数的含义以及如何优化内存访问以提升性能。对于Flash存储器,我们将解析其擦写原理、磨损均衡技术,以及如何设计高效的固件更新(OTA)机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二、 操作系统之魂:实时性与资源调度的艺术 操作系统的选择与裁剪是嵌入式项目成功的关键。本书第二部分将深入探讨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核心概念,并以实际案例分析其在嵌入式领域的应用。我们将详细讲解任务调度策略,包括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调度、轮询调度等,并分析不同策略在功耗、响应速度和资源占用方面的权衡。 信号量、互斥锁、消息队列、事件标志组等IPC(进程间通信)机制的原理与应用,是实现多任务协作的关键。本书将通过生动的图示和代码示例,清晰地阐述这些机制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并发环境下如何避免死锁、竞态条件等常见问题。例如,在讲解互斥锁时,我们将深入分析其内部实现,以及如何使用优先级继承或优先级天花板协议来解决优先级反转问题。 内存管理单元(MMU)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将详细讲解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页表结构,以及MMU如何实现内存保护和进程隔离。对于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内存管理单元(MPU)提供了另一种更轻量级的内存保护机制,本书也将对其原理进行深入剖析,并对比MMU与MPU的优劣。 此外,我们还将重点关注RTOS的裁剪技术,如何根据项目需求,精简内核功能,减小代码体积,优化启动时间和内存占用。这包括对内核模块的选择、中断处理函数的优化、以及动态内存分配策略的调整。 三、 应用层面的精雕细琢:网络、文件与高效编程 构建功能丰富的嵌入式应用,离不开强大的网络通信能力和高效的文件系统管理。本书第三部分将带领你进入应用开发的广阔天地。 对于网络通信,我们将从TCP/IP协议栈的基本原理讲起,深入分析HTTP、MQTT、CoAP等应用层协议在嵌入式场景下的应用。本书将重点讲解Socket编程,包括同步和异步IO模型,以及如何使用多线程或多进程技术来处理高并发的网络连接。我们还将探讨嵌入式设备常用的通信方式,如Wi-Fi、蓝牙、Zigbee等,并分析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劣。 文件系统的选择与优化是嵌入式存储管理的核心。我们将详细介绍YAFFS、JFFS2、UBIFS等日志型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其在Flash存储上的优势,以及如何进行文件系统的挂载、读写、同步等操作。同时,本书还将探讨嵌入式设备常用的嵌入式数据库,如SQLite,以及如何进行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查询。 在代码实现层面,本书将强调“高效”与“健壮”并存的编程哲学。我们将深入讲解C语言的高级特性,如指针的高级应用、位操作的巧妙运用、以及如何编写可重用、模块化的代码。针对性能瓶颈,我们将介绍代码性能分析工具的使用,如gprof、perf等,并指导读者如何进行性能优化,包括算法的选择、数据结构的优化、以及对编译器优化选项的深入理解。 四、 系统级别的优化与安全:从启动到稳定运行 一个稳定、高效、安全的嵌入式系统,离不开对整个系统生命周期的深入理解。本书的第四部分将聚焦于系统级别的优化与安全。 我们将详细解析嵌入式系统的启动流程,从Bootloader的初始化到内核的加载,再到用户空间的应用程序启动。对于Bootloader,我们将剖析其作用,包括硬件初始化、内存检测、以及如何加载操作系统。读者将了解U-Boot等常用Bootloader的原理和定制方法。 系统日志的分析与调试是定位问题、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配置和管理系统日志,并分享一些常用的调试技巧,包括使用GDB进行远程调试,以及利用printf和log宏进行断点调试。 安全性在如今的嵌入式设备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本书将探讨嵌入式系统的常见安全威胁,如缓冲区溢出、SQL注入、未授权访问等,并介绍相应的防御策略,包括代码审计、输入验证、权限控制、以及数据加密等。我们还将初步接触嵌入式安全框架,如TrustZone技术,为构建更加安全的嵌入式系统打下基础。 五、 实践出真知:项目案例与前沿探索 理论的海洋需要实践的船只才能抵达彼岸。本书的最后一章将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案例,将前面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些案例将涵盖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等多个领域,让读者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能会构建一个基于网络控制的LED灯系统,需要编写GPIO驱动、TCP/IP网络通信程序,并将其部署在一个微型计算机模块上。或者设计一个简单的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上传平台,涉及ADC驱动、数据存储、以及MQTT通信协议的应用。 除了项目实践,本书还将展望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未来趋势,包括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以及更高级别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这旨在激发读者的思考,引导他们站在技术的最前沿,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指明方向。 总而言之,本书是一次对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的深度溯源与全面解析,它不仅教授“做什么”,更注重讲解“为什么”和“怎么做”,旨在培养出能够独立设计、开发和优化复杂嵌入式系统的优秀工程师。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太棒了!作为一名一直对嵌入式领域充满好奇,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入门书籍的读者,我终于遇到了《嵌入式Linux编程》。我之前尝试过阅读一些零散的技术博客或者视频教程,但总是感觉知识点碎片化,不成体系。这本书却完全不一样,它就像一本精心编排的百科全书,将嵌入式Linux的方方面面都梳理得井井有条。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概念时,总是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贴切的例子,将抽象的技术原理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在讲解Linux内核的引导过程时,作者将其类比为一个“启动仪式”,一步步地描述了CPU初始化、内存分配、设备注册等关键环节,让我不再感到枯燥和晦涩。即使是一些初学者可能觉得头疼的硬件相关的知识,比如GPIO、I2C、SPI等通信接口的驱动编写,书中也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讲解和实例,让我能够逐步掌握。 而且,这本书的内容更新非常及时,涵盖了当前嵌入式Linux开发中最主流的一些技术和工具。比如,关于Yocto Project和Buildroot这两个常用的嵌入式Linux构建系统的介绍,就非常详细,而且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导,这对于想要构建定制化嵌入式Linux发行版的开发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书中对于容器化技术在嵌入式领域的应用也进行了探讨,这让我看到了未来嵌入式系统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书中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对调试技术的深入剖析。在嵌入式开发过程中,调试往往是最耗时、最令人头疼的环节。《嵌入式Linux编程》中专门开辟了章节来讲解如何有效地利用GDB、Valgrind等工具进行代码调试和性能分析,并且提供了大量实用的调试技巧和经验,这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真正从读者角度出发,兼顾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的优秀著作。它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做”,更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做。这本书为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学习视角,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提升我嵌入式Linux开发能力的图书,终于让我找到了《嵌入式Linux编程》。市面上关于嵌入式Linux的书籍不少,但很多要么停留在基础概念层面,要么就过于晦涩难懂,难以入门。这本书则完全突破了这些限制,它以一种更加务实和进阶的方式,带领读者深入理解嵌入式Linux的内核和应用开发。 书中对于Linux内核的讲解,并没有止步于表面,而是深入到内核源码层面,讲解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中断处理等核心模块的实现原理。作者在解释这些复杂概念时,善于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并结合实际的内核配置和裁剪过程,让读者能够真正地“看到”内核是如何工作的。对于想要深入理解Linux内核,进行内核定制和优化的开发者来说,这部分内容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另外,这本书在驱动开发方面的讲解也非常到位。它不仅介绍了Linux设备驱动模型(LDD)的基本框架,还详细讲解了字符设备、块设备、网络设备等不同类型驱动的编写方法。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与硬件的结合,通过大量的实例,让读者能够理解如何与具体的硬件设备进行交互,如何编写高效、稳定的驱动程序。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高级的驱动开发技术,比如异步I/O、DMA以及设备树的应用,这对于我提升驱动开发能力非常有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在性能优化和系统调优方面也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指导。嵌入式系统往往对资源有严格的限制,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提升系统的性能,是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嵌入式Linux编程》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性能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系统参数的调整和代码的优化,这对于我打造高性能的嵌入式产品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佳作。它不仅仅是教授技术,更是在传递一种严谨的开发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要在嵌入式Linux领域深耕的开发者,这本书一定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分

终于找到一本真正能够点燃我学习热情的书了!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讲解嵌入式Linux开发的书籍,市面上确实有不少,但大多数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知识点零散,要么就是年代久远,跟不上最新的技术发展。而这本《嵌入式Linux编程》则完全不同,它以一种非常平实的语言,循序渐进地将我带入了嵌入式Linux的世界。 首先,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Linux环境搭建和基础命令开始,到内核裁剪、驱动开发,再到应用程序开发,每个章节都像一块精心打磨的基石,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概念,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让我亲手去实践,去感受代码的魅力。尤其是在讲解交叉编译工具链的搭建时,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出命令,而是详细解释了每个步骤的原理,让我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死记硬背。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各种常用嵌入式Linux组件的讲解也相当深入,比如文件系统、网络通信、设备驱动模型等等。它不是简单地罗列API,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组件的工作机制,以及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场景。我特别喜欢关于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的部分,它让我理解了如何为一个新的硬件平台定制一个专属的Linux系统,这对于我理解整个嵌入式系统的生命周期至关重要。 另外,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注重实践性。书中提供的代码示例都经过了作者的精心验证,并且附带了详细的说明,可以直接在真实的嵌入式开发板上运行。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让我能够快速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常见问题的排查和解决方案也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这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是无价之宝。 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嵌入式Linux开发世界的大门。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迷茫时给予指引,在我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它激发了我对嵌入式Linux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我相信凭借这本书打下的坚实基础,我一定能在嵌入式Linux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评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可以说《嵌入式Linux编程》是我近几年来读过的最令人满意的技术书籍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启发思考、培养良好编程习惯的“方法论”。我对书中那些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尤为赞赏,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系统级概念时,作者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和最精炼的语言来解释清楚。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嵌入式Linux系统构建的讲解,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交叉编译和根文件系统的一些模糊认知。它详细讲解了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完整的嵌入式Linux发行版,从内核的配置和编译,到bootloader的选择和移植,再到根文件系统的生成和优化,每一步都清晰明了,并且提供了非常实用的脚本和配置参数。这让我明白了,原来构建一个嵌入式Linux系统并非想象中那样困难,关键在于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流程。 此外,这本书在网络编程和通信协议方面的讲解也相当深入。在嵌入式系统中,网络通信是必不可少的功能。《嵌入式Linux编程》系统地介绍了TCP/IP协议栈的原理,以及Socket编程在嵌入式Linux上的应用。书中还讲解了MQTT、CoAP等物联网通信协议,并提供了相应的应用实例,这对于我开发物联网相关的嵌入式设备非常有指导意义。 而且,本书在安全方面的考虑也十分周全。在嵌入式系统日益重要的今天,安全性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嵌入式Linux编程》中专门探讨了嵌入式Linux系统的安全加固技术,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文件系统加密、网络安全防护等,这让我能够更有意识地去构建安全可靠的嵌入式产品。 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且实用的嵌入式Linux开发指南。它让我不仅掌握了技术,更培养了对系统底层原理的深刻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我坚信,这本书将成为我在嵌入式Linux开发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评分

我对《嵌入式Linux编程》这本书的评价只能用“惊艳”来形容。作为一名在嵌入式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开发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突破瓶颈,提升技术深度的书籍,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智慧的结晶,它所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对我而言是具有启发性的。 书中关于实时Linux的研究,是我之前很少接触到的一个领域。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PREEMPT_RT补丁来构建实时Linux内核,以及如何进行实时性的分析和优化。这对于那些对系统响应时间有极高要求的嵌入式应用,例如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书中提供的具体配置步骤和测试方法,让我能够亲自去实践,去感受实时Linux的魅力。 此外,这本书在图形用户界面(GUI)开发方面的讲解也相当出色。在很多嵌入式产品中,用户界面是用户直接交互的窗口。《嵌入式Linux编程》不仅介绍了Qt for Embedded等主流的GUI开发框架,还深入讲解了FrameBuffer、DirectFB等底层图形库的原理和应用。通过书中的实例,我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实现美观、流畅的嵌入式GUI,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开发用户体验的能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嵌入式Linux的部署和维护也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仅需要开发出功能强大的嵌入式产品,还需要考虑如何将其高效地部署到目标硬件上,以及如何在产品生命周期中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嵌入式Linux编程》提供了关于OTA升级、远程监控、日志管理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和策略,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思考嵌入式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所涵盖的内容,从底层的内核机制到上层的应用开发,再到系统级的部署和维护,都做到了深入浅出,并且充满了前沿性和实用性。我非常庆幸能够读到这本书,它不仅提升了我的技术能力,更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嵌入式Linux开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

654321654321654321

评分

好书,要言不烦

评分

书还是不错的,对学习很有帮助!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挺好的

评分

有点薄,冲着yocto买的

评分

难得的大优惠,买到了心爱的专业书,学习工作两用佳品

评分

逻辑性不错,值得一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