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与影视制作系列丛书--摄像基础(单光磊)

摄影与影视制作系列丛书--摄像基础(单光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瑞利,吴小明,谢金勇,副主编 著,单光磊,高瑞利,吴小明,谢金勇,副 编
图书标签:
  • 摄影
  • 摄像
  • 影视制作
  • 基础
  • 单光磊
  • 技术
  • 入门
  • 光影
  • 构图
  • 后期制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145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731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摄影与影视制作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33
字数:21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摄像基础一书从摄像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着手,分五大模块来展开讲解,具体为:摄像基础知识、摄像机的结构和操作、摄像造型、电视画面调度及组接规律、综合训练项目等。摄像基础一书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于一体,重视对学习者摄像艺术造型的训练和培养。通过实际工作中积累的许多经典实例来深入地讲解相关专业知识,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掌握专业知识的要点。摄像基础一书适合于普通高等院校艺术、影视、新闻、文秘等专业学生使用,同时可以作为电视台、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人员、电教人员,以及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单光磊,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副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高校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山东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水利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二届中国摄影教育教育优 秀教学奖获得者,第三届中国摄影教育德艺双馨奖获得者,第六届中国摄影教育终身成就奖“红烛奖”获得者。现任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
长期从事摄影、摄像及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拍摄、编导教学录像片10部,其中2部获山东省优 秀电教教材三等奖。拍摄、编导电视专题片12部,有2部在山东教育电视台播出。

目录

模块一 摄像基础知识 001
单元一 摄像概述 002
一、摄像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002
二、摄像工作特点和要求 003
三、摄像技术的应用 004
四、摄像师的基本素质 004
思考与练习 006
单元二 电视画面 007
第一节 电视画面概念 007
第二节 电视画面的地位和作用 008
第三节 电视画面的特点 008
思考与练习 012
模块二 摄像机的结构和操作 013
单元一 摄像机的结构和原理 014
第一节 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014
第二节 摄像机的结构和功能 015
一、镜头 015
二、摄像单元 018
三、录像单元 020
四、寻像器 021
五、附件 022
六、输入与输出接口 022
七、按钮、开关 023
第三节 摄像机的分类及其主要性能指标 023
一、摄像机的分类 023
二、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026
思考与练习 026
实训项目 027
单元二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028
第一节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028
一、拍摄前的准备 028
二、摄像操作程序 029
第二节 主要功能的运用技巧 030
一、白平衡调整 030
二、光圈的运用 030
三、调整焦距的方法 031
四、聚焦 032
第三节 摄像机的操作要求 033
第四节 摄像机的维护 035
思考与练习 036
实训项目 036
模块三 摄像造型 037
单元一 摄像构图 038
第一节 摄像构图的概念 038
第二节 摄像构图的特性 038
第三节 摄像构图的结构要素 039
一、主体 039
二、陪体 040
三、环境 040
第四节 摄像构图的形式要素 042
一、光线 042
二、色彩 042
三、影调 044
四、线条 046
五、质感和立体感 046
第五节 摄像构图景别的划分 047
一、景别的定义 047
二、景别的划分和特点 047
第六节 拍摄角度对构图的影响 052
一、水平角度 052
二、垂直角度 054
第七节 摄像的构图形式 055
一、根据构图的内在性质分类 055
二、根据构图的外形结构分类 057
思考与练习 060
实训项目 060
单元二 摄像用光 061
第一节 摄像用光的作用 061
第二节 光的基本知识 062
一、光的本质 062
二、光的计量单位 063
三、色温与显色性 065
第三节 摄像用光与造型 066
一、摄像用光的种类 066
二、光质与造型 067
三、光位与造型 068
四、光型与造型 070
五、光色与造型 072
六、光比与造型 073
第四节 摄像用光的方法 073
一、自然光的运用 073
二、人工光的运用 075
三、三点布光法 075
四、混合光的运用 077
思考与练习 078
实训项目 078
单元三 固定画面 080
第一节 固定画面的概念 080
第二节 固定画面的特点和功用 081
一、固定画面的特点 081
二、固定画面的功用 082
第三节 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082
第四节 固定画面的局限和不足 083
思考与练习 083
实训项目 083
单元四 运动画面 085
第一节 运动画面的概念 085
第二节 运动摄像的种类和特点 086
一、推镜头 086
二、拉镜头 088
三、摇镜头 090
四、移镜头 092
五、升降镜头 094
六、跟镜头 096
第三节 运动摄像的综合运用 098
一、画面特点和作用 098
二、拍摄注意事项 099
思考与练习 099
实训项目 100
模块四 摄像场面调度以及画面组接规律 101
单元一 摄像场面调度 102
第一节 摄像场面调度的概念 102
第二节 摄像场面调度的作用和特点 103
一、摄像场面调度的作用 103
二、摄像场面调度的特点 104
第三节 轴线以及规律的运用 105
一、轴线的概念 105
二、轴线的规律 105
第四节 三角形机位布局方法 110
一、三角形原理 110
二、机位布局方法 110
思考与练习 115
实训项目 115
单元二 电视画面组接规律 116
第一节 蒙太奇 116
一、蒙太奇的概念 116
二、蒙太奇的主要功能 117
三、蒙太奇的种类 117
四、蒙太奇句型 119
第二节 画面组接的原则 120
一、画面内容的逻辑性 120
二、位置、方向和运动的匹配性 120
三、景别和角度的流畅性 121
四、动接动、静接静 121
五、影调和色彩的统一性 122
第三节 画面组接的技巧 122
一、无技巧组接 122
二、技巧组接 127
思考与练习 128
实训项目 128
模块五 专题摄像实训 129
项目一 日常活动摄像 130
一、实训目的 130
二、学时 130
三、实训条件 130
四、实训内容 130
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 130
项目二 微电影创作 131
一、实训目的 131
二、学时 131
三、实训条件 131
四、实训内容 131
五、实训步骤 131
六、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 132
七、实训考核成绩 132
参考文献 133

精彩书摘

  《摄影与影视制作系列丛书——摄像基础(单光磊)》:
  如果是肩扛摄像机操作,应当利用画面中景物的垂直线,站立的人物或水平线条作为参考,校正寻像器边框与这些线条相平行,大体就可以做到“平”。如果是使用三脚架拍摄,确保画面地平线的关键是摆平三脚架。
  3.清
  清,即保证画面的清晰,主要是保证主体物的清晰,不是要求画面上的任何物体都清晰。
  要获得清晰的图像,首先在拍摄前要检查镜头的清洁度,如果镜头上有污点,应用专业的镜头清洁工具进行清理。其次,要保证聚焦准确。为了获得聚焦准确的画面,可采用长焦聚焦法。长焦聚焦法,即无论主体远近,都要先把镜头推到焦距最长的位置,调整聚焦环使图像清晰,因为这时的景深短,调出的焦点准确,然后再拉到所需的合适的焦距位置进行拍摄。
  当被摄物体沿纵深运动时,为保证物体始终清晰,一是随着被摄物体的移动相应地不断调整镜头聚焦;二是按照加大景深的办法做一些调整,如缩短焦距、加大物距、减小光圈等;三是采用跟摄,始终保持摄像机和被摄物之间的距离不变。
  4.准
  准,包含三层意思:构图准;聚焦准;色彩还原准。
  构图准:取景构图准是对准的要求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聚焦、光圈、白平衡调整都是硬的标准,而构图则不同,自动化程度再高也无法代替摄像人员的取景。
  构图的准又包含很多内容,具体如下。
  ①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的布局安排。
  ②形状、线条、色彩、质感、立体感等构图要素的表现(构图要素)。
  ……

前言/序言

本书是根据摄像教育的实际需要,结合摄像技艺的最新发展,针对影视艺术类专业编写的一门专业基础教材;是结合多年的影视教学研究和影视制作生产实践,本着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的原则,编排内容,其目的是满足新形势下的影视艺术教学发展的需要。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先进,学以致用
内容传统与现代融合,学以致用。本书的编写以传统摄像理论为基础,注重对各种新技术、新知识的介绍,将数字设备作为重点,不管是原理部分,还是对各种具体操作技巧的介绍,都是以数字摄像知识为主线,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精神。
2.图文并茂,编排新颖
书中引用了大量典型实用的影视图例,选用了经典影片的片段,做到了图文并茂,会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内容编排,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将摄像技艺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按照模块化格式编排,也会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3.理论够用,注重实践
本书打破传统教材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必要理论知识阐述基础上,加大了实践性、技能型知识讲解,并在每个单元后面,设计了实训内容,最后一个模块,安排了综合专题实训环节,通过多个不同层级项目的实践,提升学习者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本书由中国摄影教育“红烛奖”获得者、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单光磊副教授进行前期书稿框架设计和最后统稿,并负责模块一、模块二和模块五内容的撰写。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高瑞利副教授负责模块三中单元一、单元三、单元四内容的撰写。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吴小明副教授负责模块四内容的撰写。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影视专业谢金勇教师负责部分图例的编排以及模块三中单元二内容的撰写。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关玉峰撰写了专题摄像实训部分,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韩娜撰写了单元实训部分。
本书邀请了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影视艺术方向硕士导师董丛斌副教授以及山东东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制片人牟军,对本书进行了认真审阅,并提出许多修改意见。

编 者
2016年11月于山东·日照











《光影的秘密:镜头语言与视觉叙事》 本书并非《摄影与影视制作系列丛书--摄像基础(单光磊)》的组成部分,而是独立的一部关于摄影与影视制作领域深度探索的著作。它将带您进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视觉世界,揭示镜头背后的语言,以及如何用画面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 内容概述: 本书致力于系统地解析摄影与影视制作的核心理念与实践技巧,重点在于如何通过镜头语言的构建,实现高效且富有感染力的视觉叙事。我们并非从最基础的设备操作讲起,而是直抵创作的灵魂——如何运用摄影机这一“眼睛”,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 第一部分:视觉语言的构建——镜头背后的思考 观察的艺术与选题的洞察: 在按下快门或启动录制键之前,您看到了什么?本书将引导您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识别题材的潜力,并学习如何将平凡的现实转化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内容。我们将探讨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故事,如何根据不同的创作目标(纪录片、剧情片、广告等)来确立核心创意。 构图的哲学与视觉引导: 画面如何安排才能最有效地传达信息和情感?本书将深入探讨经典的构图法则,如三分法、黄金分割,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超越简单的规则,去理解构图如何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深度、节奏和平衡,甚至暗示角色的心理状态或场景的氛围。 光影的魔术与情绪的渲染: 光与影是摄影与影视制作的生命线。本书将详细阐述不同光源(自然光、人造光)的特性,以及它们如何被巧妙运用以塑造形体、烘托氛围、暗示时间流逝甚至表达角色的内心冲突。我们将分析高调、低调、侧光、逆光等照明方式对画面质感和情感传达的影响,并提供丰富的实践案例。 色彩的语言与情绪的导航: 色彩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强大的叙事工具。本书将深入剖析色彩心理学,探讨不同色调(冷暖色、对比色、邻近色)如何影响观众的情绪感知。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影片的主题和风格,运用色彩搭配来营造特定的氛围,突出重点,甚至预示剧情的走向。 第二部分:动态叙事的艺术——镜头运动与场面调度 镜头运动的语法与节奏控制: 推、拉、摇、移、跟、甩——这些看似简单的镜头运动,承载着丰富的叙事功能。本书将详细解读每一种镜头运动的含义与目的,例如,推镜头如何营造压迫感或拉近人物关系,摇镜头如何展现广阔场景或转移观众焦点。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镜头运动的组合来控制影片的节奏,增强观赏的沉浸感。 景别的学问与信息传递: 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不同的景别承载着不同的信息量和情感浓度。本书将分析不同景别在叙事中的作用,如特写如何聚焦人物情感,全景如何交代环境信息。我们将学习如何在同一场戏中,根据叙事需求灵活运用景别变化,从而引导观众的情感和理解。 镜头切换的逻辑与时空转换: 剪辑是影视制作的灵魂,而镜头切换则是剪辑的基础。本书将探讨不同镜头切换方式(硬切、叠化、淡入淡出等)的视觉效果与叙事功能。我们将分析如何通过合理的镜头组合,实现时间的跳跃、空间的转换,并保持叙事的连贯性与张力。 场面调度的智慧与空间叙事: 镜头内的空间安排——人物的位置、道具的摆放、背景的虚实,都蕴含着丰富的叙事信息。本书将深入探讨场面调度如何通过空间关系来暗示人物关系、烘托戏剧冲突,并创造视觉上的趣味性。我们将分析如何利用前景、中景、后景的层次感,以及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来丰富画面的叙事内涵。 第三部分:叙事策略与风格探索 故事板的绘制与视觉预演: 在正式拍摄之前,故事板是连接创意与实践的桥梁。本书将介绍故事板的绘制方法与功能,以及它在沟通创意、规划拍摄、控制成本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故事板来预演镜头的运动、构图的设计,以及整体的叙事流程。 视觉风格的形成与统一: 不同的影片需要不同的视觉风格来匹配其主题与情感。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光影、色彩、构图、镜头语言等元素的有机结合,来塑造独特的视觉风格。我们将分析经典影片的视觉风格案例,并引导读者思考如何为自己的创作找到最合适的视觉表达方式。 技术与创意的平衡: 尽管本书侧重于艺术层面的探讨,但我们也认识到技术是实现创意的基础。我们将适时地提及一些关键的技术概念,但绝不以枯燥的技术参数为重心,而是强调技术如何为创意服务,如何成为表达的助推器。 本书的价值: 《光影的秘密:镜头语言与视觉叙事》旨在为摄影爱好者、影视制作的初学者以及从业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技术手册,而是一部关于如何“用眼睛说话”,如何用画面讲好故事的思考录。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不再仅仅是按下快门的执行者,而是能够成为一个有意识的、有策略的视觉叙事者。您将学会如何让您的镜头充满力量,让您的画面能够触动人心,让您的作品在众多视觉信息中脱颖而出。 这本书是对摄影与影视制作创作过程的一次深度梳理与提炼,它将帮助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视觉思维体系,从而在您未来的创作道路上,拥有更清晰的方向和更强大的表现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对于声音在影视制作中的作用,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这部分内容是我之前接触到的摄影书籍中很少见的。我一直以为声音只是配角,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声音才是真正能够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元素之一。它详细介绍了现场录音、后期对白录音(ADR)、音效设计以及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环境音”的讲解,作者指出,真实而富有表现力的环境音能够极大地增强画面的代入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比如,雨声的细微差别,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人群嘈杂的对话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能为画面增添丰富的细节和真实感。书中还分析了如何利用声音来制造悬念,比如在恐怖片中,突然的静默或者诡异的音效都能让人心生恐惧。同时,它也讲解了如何通过音乐来烘托气氛,加强情感的表达。这部分内容让我意识到,一个优秀的影视作品,声音与画面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时刻,声音能够起到比画面更强大的作用。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构图方面的分析,真的是我读过的所有同类书籍中最深入细致的。它不仅仅是罗列了经典的构图法则,比如三分法、黄金分割点、对称构图等,更重要的是,它详细阐述了这些法则背后的逻辑,以及在实际拍摄中如何灵活运用,而不是死板地套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视觉引导线”的章节,它教我如何利用画面中的线条,比如道路、河流、建筑物的轮廓,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画面主体。书中的案例非常丰富,通过分析不同电影、电视节目的截图,来展示这些构图法则的实际应用效果。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一个画面好看,其实就是因为它巧妙地运用了这些构图技巧。作者还强调了“负空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留白来增强画面的呼吸感和意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构图不仅仅是“摆”画面,更是一种“思考”的过程,需要根据拍摄的主题和想要表达的情感来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评分

这本书中关于镜头语言的讲解,真是让我茅塞顿开。我一直觉得摄像机就像是观众的眼睛,而不同的镜头选择和运动方式,则决定了观众“看到”什么,以及“如何看到”。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焦距的镜头,比如广角镜头可以带来夸张的空间感和透视效果,长焦镜头则可以压缩空间,突出主体,并且营造一种“窥视”感。更让我惊叹的是,书中对镜头运动的分析,比如推轨(Dolly)、摇镜头(Pan)、升降镜头(Crane Shot)等等,不仅仅是介绍了这些运动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分析了它们在叙事中起到的作用。例如,推轨镜头可以逐渐拉近与人物的距离,增强代入感;摇镜头可以展现环境的全貌,或者跟随人物的移动;升降镜头则可以营造一种宏伟的视觉效果,或者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书中通过大量经典影视片段的截图和解析,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这些镜头语言是如何服务于故事叙述的,以及如何通过镜头的选择和运动来引导观众的情绪。

评分

这本书中关于色彩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简直打开了我新的视野。我之前对色彩的认知仅限于“好看”与“不好看”,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色彩是具有强大表现力和情感传达功能的。它详细介绍了色彩的心理学原理,以及不同颜色在视觉上会对观众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比如,暖色调(如红色、黄色)常常会带来温暖、热情、积极的感觉,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则可能营造出冷静、忧郁、神秘的氛围。书中还分析了不同电影中如何运用色彩来塑造人物性格、暗示剧情发展、或者营造特定的叙事风格。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色彩倾向”(Color Palette)的讲解,作者指出,一部电影通常会有一个主导的色彩倾向,这种倾向贯穿于整个影片,能够形成统一的视觉风格,并且强化影片的主题。书中还讲解了如何利用色彩对比来突出主体,或者在画面中制造视觉焦点。这部分内容让我认识到,色彩不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叙事元素。

评分

这本书在介绍拍摄器材方面的知识,做到了既全面又深入。我之前总以为摄像机就是越多越好,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选择合适的器材才是关键。它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摄影机的特点,比如数字摄影机、电影摄影机,以及它们在画质、宽容度、感光度等方面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器材的参数介绍,而是结合了实际拍摄的需求,分析了在不同拍摄场景下,哪种器材更适合。比如,在低光环境下拍摄,需要选择感光度更高的摄影机;在需要细腻景深效果时,可能需要搭配更大的传感器或者特定的镜头。书中还介绍了各种类型的镜头,包括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以及它们在拍摄中的优势和劣势。此外,书中还对稳定器、三脚架、监视器等辅助设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了解到,一套完整的拍摄系统,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这部分内容对于想要升级器材或者刚开始接触专业器材的读者来说,绝对是宝贵的参考。

评分

这本书在灯光运用方面的内容,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总以为打光就是让画面亮起来,但这本书告诉我,灯光不仅仅是照明工具,更是塑造画面氛围、引导观众情绪的重要手段。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的灯光设备,比如柔光灯、聚光灯、LED灯等等,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三点布光法”的原理和实际运用,解释了为什么它能够自然地勾勒出人物的面部轮廓,并且在不同光线下会产生什么样的视觉效果。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光比”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画面看起来有层次感,有些则显得扁平。通过调整主光、辅光和轮廓光的强弱,可以有效地控制画面的明暗对比,从而营造出不同的戏剧张力。书中还举例分析了在不同场景下如何运用灯光,比如在室内访谈中如何创造柔和、亲切的氛围,在表现阴谋论的场景中如何运用低调光来制造神秘感。这种对灯光艺术化的解读,让我对拍摄过程中的许多细节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好的灯光设计能够极大地提升影像的质感和表现力。

评分

我一直对慢动作和快动作在影视叙事中的运用感到好奇,总觉得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速度调整,背后一定有更深的学问。这本书恰好有一部分内容详细地探讨了这个问题。它解释了为什么慢动作可以放大情感的张力,让观众有更多的时间去体会角 ' 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转折点或者情感爆发的时刻,慢动作的加入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过来,快动作又可以用来营造紧张、急促的氛围,加快叙事的节奏,或者表现时间的流逝。书中给出了很多具体的案例,比如在动作场面中,如何利用快动作来增强画面的冲击力;或者是在表现一段忙碌的生活片段时,如何通过快动作来传达信息的密度。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分析了不同帧率(Frame Rate)对慢动作和快动作效果的影响,以及在后期剪辑时如何进行精确的速度控制。这部分内容让我受益匪浅,它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而是上升到了艺术表达的层面,让我看到了速度在影像语言中的强大力量。我迫不及待地想在下一次拍摄中尝试运用这些技巧,看看能否为我的作品增添新的维度。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光是目录就让我眼前一亮,很多我之前只在实践中模模糊糊感知到的概念,在这本书里都有了清晰的阐述。比如关于景深的讲解,它不仅仅是介绍了光圈、焦距和物体距离这三个基本要素,更深入地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这三者来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焦点透视”的章节,它解释了为什么近景会显得放大,远景会显得缩小,以及这在构图上的应用。作者用了很多图例来辅助说明,这些图例非常直观,让我这个光学基础相对薄弱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而且,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影视拍摄实例,比如在表现人物情感时,如何利用浅景深来突出主体,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演员的表演上;或者是在拍摄宏大场景时,如何利用大景深来展现广阔的空间感。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起来非常有成就感,也更有信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拍摄中去。我之前也看过一些摄影的书籍,但总觉得缺少一些“连接”,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将我零散的知识点串联了起来,让我对摄像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这本书在对“叙事性”的探讨上,可以说是我读过的所有同类书籍中最具深度和前瞻性的。它不仅仅是教授拍摄技巧,更是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拍”。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镜头语言、构图、灯光、色彩、声音等各种元素,来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镜头与情感连接”的章节,它解释了为什么某些镜头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比如通过特写镜头放大人物的微表情,或者通过广角镜头展现人物在环境中的渺小和孤独。书中还强调了“留白”和“暗示”在叙事中的重要性,认为很多时候,未说出口的故事比直接呈现的故事更能引发观众的想象和共鸣。这种从宏观叙事角度出发的讲解,让我对影视制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人文的关怀。阅读这本书,就像是接受了一次专业的影视叙事培训,让我对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在后期剪辑方面的讲解,非常系统且具有指导性。我一直觉得剪辑是让影片“活”起来的关键环节,但具体如何操作,如何做到流畅而富有节奏感,一直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这本书从剪辑的基础概念讲起,比如镜头的连接方式、转场效果的运用,到更深层次的叙事性剪辑,都做了非常清晰的说明。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蒙太奇”的讲解,它不仅介绍了不同类型的蒙太奇,比如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等,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案例分析了这些蒙太奇手法是如何在不同的电影中用来营造特定的叙事效果,比如加快节奏、制造对比、或者暗示时间流逝。书中还强调了剪辑中的“节奏感”,解释了如何通过镜头的长短、画面的切换速度来控制影片的整体节奏,从而影响观众的情绪。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色彩校正(Color Correction)和调色(Color Grading)的重要性,这部分内容让我意识到,后期制作不仅仅是技术的叠加,更是对影片最终视觉风格的塑造。

评分

挺好的,希望可以学到东西,不断进步。

评分

挺好的 物流快的一批

评分

没有包装,书面还有点脏

评分

纸张质量一般,目前还在学习中,暂不做评价

评分

买了超级多的和摄影相关的书籍,准备放假补一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买啦,还没有看过但还不错

评分

虽然封面设计很烂,但是书的内容还不错,很耐心细致

评分

还行。要慢慢的研究。推荐

评分

N“哦呵呵婆婆来了吗丁啉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