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用一块软陶泥打开立体塑形的世界
★从简单的混色技法到无限创意的中国风高阶教程
★知名创意导师为你开启奇妙的手工之旅
内容简介
软陶是一种很接地气的手作材料,可塑性强,易于操控,稳定性高,烧制后的成品经久耐用。知名泥塑创意导师寒涵亲自编写,带你走进充满想象和颇具创意的软陶立体塑形世界。快快打开本书,开启一段奇妙的3D手工之旅吧!
作者简介
寒涵(本名于惠),泥塑创意导师,担任人气网站泥塑专栏撰稿人已近9年,同时还担任各大美术教室的客座指导教师,培养了大量泥塑原创人。她的泥塑作品风格广泛多样,充满奇思妙想。已出版6本有关泥塑的手工类图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认识软陶
1. 软陶的特点
2. 与中国元素的融合
3. 软陶的应用与保存
第二章 准备工作
1. 工具
2. 材料
3. 烤制
4. 基本技法
第三章 初级教程
1. 转印法水墨书签
2. 仿玉鱼群
3. 粽叶果盘
4. 祥云纹杯垫
5. 青花装饰片
6. 凤鸟纹衣帽挂
7. 黑板上的面食钟表
8. 波浪纹门牌
9. 剪纸餐巾环
10. 油纸伞杯盖
11. 庭院门楼书挡
12. 凤凰装饰盘
第四章 高级教程
1. 玄鱼风铃
2. 民俗风格纸巾盒
3. 旗袍女子摆件
4. 莲花烛台
5. 花式笔记本封皮
6. 蓝印花布储物篮
7. 水晶荷花卡片夹
8. 花好月圆宴会桌牌
精彩书摘
软陶是一种人工低温聚合黏土,需要放进烤箱才能烘烤成型。由于它具备高度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且颜色丰富,可以形成千万种缤纷灿烂的图案和造型,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创作欲望,很快便风靡世界。时至今日,软陶依然是DIY一族的最爱。软陶材料丰富的色彩与独特的质感能够美化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不同品牌的软陶泥配方不同,在烧制过后,有些会变得坚硬,可用来制作装饰、摆件、玩偶、首饰等;而有些则会质地偏柔软,可以任意卷曲,用来制作鼠标垫方便收纳存储。请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喜好,选择适合的软陶泥。
1.软陶的特点
软陶无毒、无味、无刺激性,略带些油性和光泽度,在空气中不会干燥,防水、防霉、不破损,也不怕虫咬,可以永久保存。与其他材料相比,它具备许多特性,这些特性反过来也造就了软陶作品不同于其他工艺品的一些特质,使得软陶成为手工世界中别具一格的成员。
颜色丰富。传统的雕塑泥只有很少的几种单色泥,而软陶从一开始仅有的几种颜色,发展至如今已有上百种颜色。这些颜色可以任意搭配,互相调和,一生二,二生三,任何你所需要的颜色都可以通过调配而来,而且这些颜色能够长期保存不会有变化。这样一来,你的手中就好似握有一张专业的色谱,彻底解决了其他材质所存在的颜色局限性。你的创意也不会再有任何的阻碍,没有你做不到的,只有你没有想到的。
可塑多变。软陶具备很强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拉成长条,也可以揉成一个圆球;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通过适度的切割、排列、组合,再辅以扭、搓、揉、捏,一块平白无奇的软陶泥就可以变幻出千万种造型,这些造型又可以排列组合成更多的作品。其实,这也正是软陶创作最大的乐趣所在。它的可塑性和多变性孕育了作品内在的无限创意。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融入软陶作品中,释放自我个性。
创意无限。上述颜色丰富与可塑多变这两种软陶特性,为其第三种特性奠定了基础。创意来源于每个人的生活和经历,将这些融入软陶的创作,就可以造就独一无二的作品。软陶可以与布类、木头、金属片、玻璃等材质结合使用,制作成为玩偶、首饰、家居用品、摆件等,同时赋予它们不同的风格,比如可爱风、简约风、古典风等;还可以用油性颜料等对烤制后的软陶作品加以彩绘。软陶的创意范围可见一斑。
2.与中国元素的融合
软陶虽是源于西方的材料,但是将中国元素渗透其中,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国元素不单单是中国的符号和风格,也可以是中国的传统技法和艺术。传统泥塑与面塑。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前者常常以各种人物或者动物的泥胚来表现,灵感往往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和神话,待阴干后,涂上底粉,施以彩绘,造型逼真,颜色鲜艳。后者则用面粉等制成,既可食用也可收藏,其造型常常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两种民间艺术的材质同软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论是配色还是技法,都可以借鉴。古老的艺术和现代的材料重新结合,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国画。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按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按技法可分为工笔和写意。中国画在观察认知、形象塑造以及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原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画注重神韵,有一些显著的特点,比如大量用线条,与书法一样,随意挥洒;注重意境,不讲究透视法;不重背景,常有较大的留白,虚实交织,如画梅花,只画一枝悬挂空中,旁无他物,宛若幻境。软陶质地厚实,但若能跳出惯性思维,巧用配色和技法,也可以将软陶制作出和中国画一样空灵的独特意境。
节日文化。节日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俗和习惯,其背后或许是某一重要历史人物,又或许是某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而为了庆祝节日而衍生出的诸多元素又成为了这个民族的符号和象征。中国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比如春节要放鞭炮,元宵节要赏灯、吃汤圆,端午节要赛龙舟、包粽子,中秋节则要赏月、吃月饼。将这些东方元素融入软陶创作中,不但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还能了解许多异域的文化。
吉祥寓意。远古时代,先民对神秘莫测的宇宙万象和诸多飞禽走兽充满敬畏与好奇,便通过借喻、双关、谐音等手法,将美好的诉求寄托于各种图形、人物、动物、神话题材、器物等。这些寓意不但具有历史渊源,还富有生活特色,表达了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幸福平安的追求。比如鱼,音同“余”,寓意年年有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许多以鱼为主题而制成的软陶作品(请参考第34和71页)。凤凰象征祥瑞,根据它的造型制作一款软陶作品,显得大气又高贵。
3.软陶的应用与保存
软陶可以制作成许多精美的饰品、玩偶、摆件等,用来装饰家居环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与装饰性。但是软陶是一种低温热固的塑胶材质,并不能耐受太高的温度,且由于本身的高可塑性及高弹性,其硬度与瓷器和玻璃相比差很多,若直接盛装热的物体,会造成软陶变形。所以软陶制成的作品,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温度高的物品或者食品。
软陶在常温下不会变质,由于其本身不含水分,所以不会被风干。软陶泥以及未烘烤的半成品,可以用铝箔纸、纸巾、蜡纸或保鲜膜包好,放置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以免软陶受紫外线及高热发生变质。
烧制后的软陶作品可以用清水清洗和擦拭,不用担心褪色或者破裂。清洗之后还可以再上亮光剂,使表面更加光滑。
……
前言/序言
软陶是一种“土”,有很多种颜色,经过高温烘烤后可以定型。
用软陶材料可以塑造出千变万化的图样和造型,作为在国外兴盛和发展的新兴材料,软陶这几年开始走进中国。
本书作者寒涵(于惠)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大爆炸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她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寒涵一直在思索,如何利用软陶这种材料创新出不落俗套的中国味道:如何在软陶带进来的欧美风中融入中式风格;添加什么样的中国味道才能更适应这个时代的审美;细腻唯美的中国禅意,潇洒的中国画构图技巧,如何在立体塑形中表现出来;怎样对高温加热的材质定型才能使作品更完美……
思索的方向有很多,答案从来不唯一。相信只要有一颗热爱艺术与生活的心,就能拥有无限探索的可能,不断思索和实践终会迸发出灿烂的惊喜。
本书作为创作引导,旨在打开创作者创作方向的思路。在某些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结合了许多传统的雕塑手法,还巧妙地跟面塑相结合,力图在传统文化中寻求可以引入的各种元素。例如,与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关的粽子;把春节时的民俗活动浓缩成软陶年画,憨厚的人物造型中透出一丝俏皮;用荷花作为作品主题,辅以时下流行的手工材料水晶滴胶,在水晶一般的剔透感中体现出中国水墨画的构图风格与意境,将传统与时尚完美结合。除此之外,书中还介绍了十二生肖、传统面食、民间花布等各种民俗元素的表现手法。
希望这些简单、质朴、有民族元素的软陶作品,为大家打开一扇大门,在创作中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软陶 手工时光 一场关于色彩、创意与指尖温度的奇妙邂逅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是否常常渴望一方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软陶 手工时光》这本书,正是为你精心准备的这场关于色彩、创意与指尖温度的奇妙邂逅。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是一扇通往充满无限可能的艺术世界的大门,邀请你一同沉浸在这份柔软的泥土带来的治愈与惊喜之中。 重新认识软陶:不只是儿童玩具 提起软陶,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孩子们色彩斑斓的简单捏塑,或是某些商业化生产的装饰品。然而,这本书将带你深入探索软陶的真正魅力。软陶,又称聚合物黏土,是一种柔韧性极佳、色彩丰富、易于塑形并可通过烘烤定型的艺术材料。它的可塑性近乎于无限,无论是细腻的写实风格,还是天马行空的抽象造型,都能在你灵巧的双手下栩栩如生。它没有玻璃的易碎,没有木材的沉重,更没有金属的冰冷,只有温润的触感和无限的色彩可能性,仿佛大自然中最柔软的泥土,却又被赋予了超乎想象的艺术生命力。 从入门到精通:循序渐进的创作之旅 《软陶 手工时光》摒弃了枯燥冗长的理论讲解,以“实践出真知”的理念,为你铺就了一条清晰明了的学习路径。 基础功篇:让双手掌握魔法 认识你的伙伴: 书中将详细介绍各种软陶的品牌、特性、颜色选择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创作需求进行挑选。从基础的单色软陶,到闪光、珠光、透明、半透明等特殊效果软陶,让你对这个材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工具的智慧: 各种塑形工具、切割工具、压纹工具、烘烤工具等,它们并非简单的辅助,而是你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魔法棒”。我们会一一为你介绍这些工具的名称、功能、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效工具,让你事半功倍。 捏、揉、压、塑: 最基础的塑形手法,如同画家调色、雕塑家运刀。书中会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演示如何将软陶泥揉捏至最佳状态,如何均匀施力进行压制,如何用指尖和工具塑造出基本的几何形状,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叠加和连接,搭建出作品的雏形。 色彩的魔法: 软陶最大的魅力之一在于其丰富的色彩。本书将深入讲解色彩的搭配原理,如何将基础色进行混合调出你想要的精确色彩,如何运用冷暖色对比、邻近色搭配等技巧,让你的作品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从简单的三原色混合,到高级色彩学在软陶创作中的应用,你将成为色彩的魔法师。 烘烤的定格: 软陶的“定格”时刻,便是通过烘烤赋予其永久的生命。书中会详细讲解烘烤的温度、时间、方法,以及如何避免因烘烤不当而造成的作品变形或烧焦。掌握了烘烤的技巧,你的作品才能真正“活”起来,并长久保存。 打磨与抛光: 即使是粗糙的作品,经过精心的打磨和抛光,也能焕发迷人的光泽。本书将介绍不同的打磨工具和方法,让你的作品表面更加光滑细腻,触感更加温润,呈现出专业级的质感。 技法精进篇:解锁无限可能 基础塑形: 从最简单的球形、柱形、片形开始,学会如何精准地控制形状和尺寸,为更复杂的造型打下基础。 切片与混色: 学习如何将软陶切出均匀的薄片,以及如何将不同颜色的软陶通过揉捏、卷曲、叠加等方式,创造出独特的纹理和色彩过渡效果,如大理石纹、豹纹、迷彩纹等。 模具的应用: 软陶模具是快速复制精致图案和形状的利器。本书将介绍不同材质、不同图案的模具,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模具,让你的创作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作品的细节感也更上一层楼。 压花与印纹: 利用各种压花工具和天然物品(如树叶、布料),在软陶表面压制出细腻的纹理和图案,为作品增添质感和艺术气息。 微缩技巧: 软陶尤其适合创作微缩模型。书中将分享制作微缩食物、微缩花朵、微缩动物等精巧物件的独门秘籍,让你见识到指尖上的精致世界。 混合材料的融合: 软陶并非孤立存在。本书还将探讨如何将软陶与其他材料(如金属配件、珠子、丝线、亮片)巧妙地结合,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作品,如耳环、项链、胸针、钥匙扣等。 主题创作篇:从灵感到实物 萌趣小物: 学习制作各式各样可爱的卡通人物、动物造型、表情包,这些小巧精致的软陶作品,无论是作为摆件还是赠送给朋友,都能带来满满的惊喜和欢乐。 生活实用器: 将艺术融入生活,制作独一无二的手机壳、杯垫、笔筒、首饰盒、冰箱贴等,让你的生活空间充满个性和艺术气息。 精致饰品: 从简单的耳钉、吊坠,到复杂的项链、手链,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各种风格的软陶饰品,让你成为人群中最闪耀的焦点。 创意礼品: 亲手制作的礼物,饱含着心意与温度。本书将提供多种创意礼品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方法,让你在重要的日子里,送出最特别的祝福。 节日主题: 结合各类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情人节),学习制作符合节日氛围的软陶装饰品和摆件,让你的节日更加充满仪式感。 自然写意: 模仿自然界的色彩和形态,创作逼真的花朵、水果、植物,或是写意的山水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生机。 不仅仅是制作,更是心灵的疗愈 《软陶 手工时光》倡导的,绝不仅仅是制作出精美的物件。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与自我对话的方式。 专注与沉静: 在捏塑软陶的过程中,你需要全神贯注,将杂念抛诸脑后。这份专注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心灵冥想,能帮助你暂时忘却烦恼,找回内心的平静。 释放与表达: 软陶为你提供了一个安全而自由的表达平台。你可以将心中的喜怒哀乐、奇思妙想,全部倾注于手中的泥土,用色彩和形状诉说你的故事,释放你的情感。 成就感与自信: 从一块普普通通的泥土,到一件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惊喜和成就感。每一次成功的创作,都在悄悄地累积你的自信,让你发现自己无限的潜力。 连接与分享: 软陶创作也是一种社交方式。你可以与同样热爱手工的朋友交流心得,分享作品,互相启发。将亲手制作的礼物送给亲朋好友,更是传递爱意和温暖的绝佳方式。 慢生活的美学: 在这个“快”时代,《软陶 手工时光》鼓励你放慢脚步,享受过程。它告诉你,生活的美学,恰恰体现在那些慢下来的时光里,体现在每一次用心的创作中。 为谁而写? 这本书适合所有对生活充满热爱,渴望用双手创造美好的人们: 零基础的初学者: 无论你是否有过任何手工经验,本书都会从最基础的内容讲起,让你轻松入门。 寻求新爱好的人: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能够放松身心、激发创意的新爱好,软陶无疑是绝佳的选择。 希望提升动手能力的父母: 与孩子一起制作软陶,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更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热爱生活、追求品质的你: 希望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和个性,或是想制作独一无二的礼物,这本书将满足你的需求。 心灵疗愈的探索者: 寻找一种能够帮助自己缓解压力、找回内心宁静的方式,软陶创作将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治愈力量。 《软陶 手工时光》:邀请你,与柔软的色彩一同,雕刻属于你的幸福时光。 本书不仅仅教授制作技巧,更传递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用双手去触摸,用心灵去感受,用色彩去点亮,用创意去编织。在这里,每一块软陶都将承载着你的情感与故事,每一件作品都将是你生活中的一段美好印记。翻开这本书,让指尖的温度,在柔软的软陶中,绽放出属于你的“手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