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采暖通风施工图识图新手快速入门

建筑采暖通风施工图识图新手快速入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子佳,孙靖立 编
图书标签:
  • 建筑施工
  • 暖通空调
  • 施工图
  • 图纸识读
  • 采暖通风
  • 新手入门
  • 工程技术
  • 建筑工程
  • 实操指南
  • HVAC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921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7366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1
字数:35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内容简单易懂,图样清晰易读,可供从事建筑工程相关的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建筑类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
《建筑采暖通风施工图识图新手快速入门》根据建筑工程中暖通以及燃气工程的特点,结合工程施工的需要,以常见的安装、布线工程实例介绍识图的基本要领,学习并掌握国家制图标准、暖通以及燃气工程施工规范等方面的知识,这是确保暖通以及燃气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暖通以及燃气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关键。《建筑采暖通风施工图识图新手快速入门》内容简单易懂,图样清晰易读,是施工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必备案头参考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以建筑工程为主,简明扼要地介绍采暖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燃气工程中的相关问题和图样的识读。全书共13章,内容包括: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轴测投影;组合体;形体的表达方法;房屋建筑施工图;采暖工程图;通风与空调工程图;展开图;燃气工程图;螺纹及螺纹连接件等。
本书内容简单易懂,图样清晰易读,可供从事建筑工程相关的人员学习使用,也可作为建筑类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知识 / 1
1.1制图的基本规定1
1.1.1图纸幅面和标题栏1
1.1.2图线3
1.1.3比例4
1.1.4字体6
1.1.5建筑材料图例7
1.1.6尺寸标注7
1.2平面图形的绘图方法和步骤10
1.2.1绘图前的准备工作10
1.2.2绘制底稿线11
1.2.3标注尺寸11
1.2.4加深图线12
1.2.5填写标题栏12
第2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 13
2.1投影法13
2.1.1投影的形成及概念13
2.1.2投影的基本要素14
2.1.3投影的分类14
2.1.4平行投影的基本特性14
2.2形体的三面投影图16
2.2.1三面投影图的形成16
2.2.2三面投影图的特性18
2.2.3绘制简单形体的三面投影图18
2.2.4阅读简单形体的三面投影图18
2.2.5投影图在工程中的应用19
第3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 21
3.1点的投影21
3.1.1点的三面投影及其特性21
3.1.2点与坐标的关系23
3.1.3两点的相对位置23
3.2直线的投影25
3.2.1一般位置直线25
3.2.2特殊位置直线26
3.3平面的投影28
3.3.1平面的表示法28
3.3.2一般位置平面28
3.3.3投影面平行面28
3.3.4投影面垂直面30
第4章立体的投影 / 32
4.1立体的形成及分类32
4.1.1立体的形成32
4.1.2立体的分类32
4.2平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的点33
4.2.1棱柱及其表面的点33
4.2.2棱锥及其表面的点34
4.3曲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的点36
4.3.1圆柱及其表面的点36
4.3.2圆锥及其表面的点38
4.3.3圆球及其表面的点40
4.4平面与立体相交41
4.4.1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41
4.4.2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44
第5章轴测投影 / 51
5.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51
5.1.1轴测投影的特点51
5.1.2轴测投影的概念52
5.1.3轴测投影的分类52
5.1.4轴测投影的特性53
5.2绘制正等测轴测投影53
5.2.1正等测轴测投影的绘图要素53
5.2.2绘制正等测轴测投影的方法53
5.3圆及圆柱的正等测轴测投影57
5.3.1平行于坐标面圆的正等测图57
5.3.2圆柱组合体的正等测图58
5.4斜轴测投影59
5.4.1斜二轴测投影的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59
5.4.2斜二测图的画法61
5.4.3圆及圆柱的斜二测图的画法62
第6章组合体 / 64
6.1组合体的构成及分析方法64
6.1.1组合体的构成方式64
6.1.2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65
6.2如何选择确定组合体投影图66
6.2.1选择正面投影图方向66
6.2.2确定投影图数量67
6.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68
6.3.1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68
6.3.2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69
6.3.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70
6.4绘制和阅读组合体投影图72
6.4.1绘制组合体投影图72
6.4.2阅读组合体投影图73
第7章形体的表达方法 / 85
7.1视图85
7.1.1基本视图85
7.1.2辅助视图87
7.2剖面图90
7.2.1基本概念90
7.2.2剖面图的标注91
7.2.3绘制剖面图的相关规定92
7.2.4剖面图的分类92
7.3断面图97
7.3.1基本概念97
7.3.2断面图的标注97
7.3.3断面图的分类98
7.3.4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区别100
7.4国家标准规定的其他表达方法102
7.4.1对称形体102
7.4.2相同要素的画法102
7.4.3折断画法103
7.4.4形体局部不同省略画法103
7.5形体实例的表达与识图103
7.5.1分析阅读立面图103
7.5.2识读平面图(剖面图)103
7.5.3识读左侧立面图(剖面图)105
7.5.4尺寸分析105
第8章房屋建筑施工图 / 106
8.1概述106
8.1.1房屋的组成及作用106
8.1.2房屋建筑图的功能108
8.1.3房屋建筑图的构成及分类108
8.2建筑总平面图109
8.2.1图示方法及作用109
8.2.2图示内容的有关规定110
8.2.3阅读总平面图113
8.3建筑平面图114
8.3.1图示方法及作用114
8.3.2图示内容及有关规定114
8.3.3阅读建筑平面图118
8.4建筑立面图119
8.4.1图示方法及作用119
8.4.2图示内容的有关规定120
8.4.3阅读建筑立面图120
8.5建筑剖面图122
8.5.1图示方法及作用122
8.5.2图示内容的有关规定122
8.5.3阅读建筑剖面图124
8.6建筑详图125
8.6.1概述125
8.6.2外墙剖面详图125
8.6.3楼梯间详图126
8.6.4门、窗详图129
8.6.5其他详图132
8.7建筑施工图的绘制方法及步骤133
8.7.1建筑施工图的绘制方法133
8.7.2绘制建筑施工图的步骤133
8.8建筑实例的表达与识图136
8.8.1分析阅读平面图136
8.8.2分析阅读剖面图136
8.8.3分析阅读楼梯详图138
8.8.4分析阅读其他详图141
第9章采暖工程图 / 142
9.1采暖工程图的组成及其分类142
9.1.1室内采暖系统的组成142
9.1.2采暖工程图的特点143
9.1.3采暖工程图的一般规定144
9.2室内采暖平面图145
9.2.1采暖平面图145
9.2.2采暖系统图147
9.2.3详图148
9.2.4散热器的安装要求149
9.3阅读室内采暖工程图150
9.3.1阅读设计施工说明150
9.3.2阅读室内采暖平面图151
9.3.3阅读采暖系统图153
9.4地热采暖155
9.4.1地热铺设方式156
9.4.2地热系统156
9.4.3阅读地热采暖平面图157
9.4.4地热铺设与安装的要求158
第10章通风与空调工程图 / 162
10.1概述162
10.1.1通风与空调工程图的组成162
10.1.2通风系统的组成162
10.1.3空调系统的组成163
10.2通风工程图164
10.2.1通风工程图的特点164
10.2.2通风工程图的分类165
10.2.3通风工程图的一般规定165
10.2.4通风工程图的图示内容166
10.2.5管道和设备布置平面图的绘图步骤168
10.2.6通风系统剖面图168
10.2.7通风系统图169
10.2.8详图170
10.3空调工程及施工图170
10.3.1空调工程的分类及施工图171
10.3.2建筑用空调安装174
10.4阅读通风与空调工程图175
10.4.1阅读设计施工说明及设备材料表175
10.4.2通风空调平面图176
10.4.3阅读通风空调剖面图178
10.4.4阅读通风空调系统图179
第11章展开图 / 181
11.1平面立体的展开图181
11.1.1棱柱的展开181
11.1.2三棱锥、四棱台的展开183
11.2曲面立体的展开图185
11.2.1圆柱的展开186
11.2.2其他曲面立体的展开188
11.2.3常用连接管件的展开191
第12章燃气工程图 / 194
12.1燃气工程图的内容194
12.1.1燃气工程图的组成194
12.1.2燃气工程图的特点195
12.1.3燃气平面图195
12.1.4燃气系统图197
12.1.5燃气系统节点详图198
12.2燃气工程的相关设备200
12.2.1燃气具及设备200
12.2.2常用燃气管道节点安装要求201
12.2.3燃气系统的检验206
第13章螺纹及螺纹连接件 / 208
13.1螺纹208
13.1.1螺纹的形成208
13.1.2螺纹的要素209
13.1.3螺纹的分类211
13.1.4螺纹的绘制方法211
13.1.5螺纹的标注213
13.2螺纹连接件214
13.2.1常用螺纹连接件的标注215
13.2.2常用螺纹连接件的绘制方法216
13.2.3其他螺纹连接件图样的识读219
参考文献 / 221

精彩书摘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坚实的快速发展,对于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掌握有关建筑工程系列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世纪岗位能力,以适应建筑工程相关各个环节生产一线的施工与管理。
在编写过程中参照《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50001-2010);《建筑制图标准》(GB50104-2010);《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50114-200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93 2002版)《采暖通风国家标准图集》等。
《建筑采暖通风施工图识图新手快速入门》根据建筑工程中暖通以及燃气工程的特点,结合工程施工的需要,以常见的安装、布线工程实例介绍识图的基本要领,学习并掌握国家制图标准、暖通以及燃气工程施工规范等方面的知识,这是确保暖通以及燃气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提高暖通以及燃气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的关键。
以理解和学会为目标。以识图与规范相结合,以实例与安装学操作,进一步达到学会、够用、提升的目的。
《建筑采暖通风施工图识图新手快速入门》的特点是:理论知识少而精,通俗易懂;图样选择简而易,便于识读;安装实例多而详,利于掌握。通读本书,完全可以从零开始学习制图理论和绘图技能;掌握施工技术和操作程序;提高识图水平和管理能力。

前言/序言

对于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应掌握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建筑工程相关岗位基本能力,以适应建筑工程相关各个环节生产一线的施工与管理。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照的规范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 50001—2010)、《建筑制图标准》(GB 50104—2010)、《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 50114—20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1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及相关图集规范。
本书根据建筑工程中暖通与空调以及燃气工程的特点,结合工程施工的需要,以常见的安装、布线工程实例介绍识图的基本要领,学习并掌握国家制图标准、暖通以及燃气工程施工规范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知识少而精,通俗易懂;图样选择简而易,便于识读;安装实例多而详,利于掌握。通读本书,可以从零开始学习制图理论和绘图技能,通过学习,可提高识图水平、掌握施工技术和操作程序。
本书编写工作分工:孙靖立,第1章、第2章、第8章;王凤维,第6章、第9章;王子佳,第4章、第7章、第11章;孙大伟,第10章、第12章、第13章;孙红立,第3章、第5章。
在编写过程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请阅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2017年1月
好的,以下是一份针对不同领域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涵盖了建筑结构设计、室内设计、可持续建筑技术、工程项目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均不涉及您提到的《建筑采暖通风施工图识图新手快速入门》的主题。 --- 图书简介系列 1. 《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分析》 本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现代土木工程领域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分析与施工实践。内容侧重于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变形控制以及抗震设计理论的应用。 核心内容聚焦: 第一部分:材料与基本原理 详细阐述了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性能、材料试验方法以及配合比优化。重点解析了钢筋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受弯、受拉和受压构件的极限状态分析方法,为后续的结构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结构构件设计 系统介绍了梁、板、柱、墙体等主要承重构件的设计规范与计算流程。涵盖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以及筒体结构在常规荷载和特殊作用下的设计要点。特别关注了基于性能的设计理念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结构分析与建模 深入讲解了结构力学在复杂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包括有限元分析(FEA)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软件(如 Midas Civil/Gen 或 ETABS)的操作流程。探讨了结构动力反应分析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施工与质量控制 讨论了钢筋的选型、绑扎、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标准,以及混凝土浇筑、养护的关键技术。强调了施工阶段的质量检验与评估体系,确保结构安全与耐久性。 目标读者: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构工程师、结构设计院从业人员以及对建筑结构设计有深入学习需求的工程技术人员。 --- 2. 《室内空间规划与人体工程学设计实践》 本书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室内空间规划方法论,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指导读者如何创造出既美观、功能完善又高度舒适宜居的室内环境。 核心内容聚焦: 第一部分:设计基础与流程 阐述了室内设计项目的启动流程、需求分析、功能分区策略以及概念深化过程。强调了设计思维在解决空间局限性问题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应用 详尽介绍了人体尺寸数据、动态与静态的活动范围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功能空间(如办公、居住、零售)中家具、设备与人体相互作用的最佳尺度关系,确保设计的科学性与人性化。 第三部分:材料、色彩与光环境 深入探讨了装饰材料(地面、墙面、顶面)的选择标准,包括防火、环保、耐用性考量。色彩心理学在空间氛围营造中的应用,以及自然光与人工照明在提升空间品质方面的协同作用。 第四部分:功能空间专项设计 提供了针对厨房、卫生间、卧室、客厅、商业展示空间等不同类型空间的具体设计案例与技术要点。涵盖了动线组织、储物系统集成以及无障碍设计规范的实施。 目标读者: 室内设计师、空间规划师、建筑学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室内装饰行业从业者。 --- 3. 《绿色建筑与低能耗技术导论》 本书系统介绍了可持续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技术路径与评估标准,重点聚焦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效率提升和环境影响最小化。 核心内容聚焦: 第一部分:可持续建筑理论基础 界定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阐述了从被动式设计到主动式技术整合的整体设计策略。 第二部分:建筑围护结构优化 详细分析了墙体、屋面和门窗等围护结构的传热、蓄热和气密性性能。讨论了高性能保温材料、低辐射玻璃的应用,以及热桥的消除技术。 第三部分:建筑物理与自然能源利用 深入研究了建筑的热工性能、采光性能和声学性能。重点介绍了自然通风组织、太阳能被动式利用(如集热墙、遮阳系统)的设计方法。 第四部分:低能耗系统集成 探讨了高效的暖通空调(HVAC)系统选择、热回收技术、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原理。同时涵盖了可再生能源(如光伏发电)在建筑中的集成技术。 第五部分:绿色建筑评估标准 解析了国内外主流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如 LEED, BREEAM 或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核心指标和认证流程。 目标读者: 建筑师、工程师、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节能顾问以及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科研人员。 --- 4. 《工程项目全过程进度控制与风险管理》 本书聚焦于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实践,特别是针对工期进度的精细化控制和潜在风险的识别、预防与应对策略。 核心内容聚焦: 第一部分:进度计划编制与优化 讲解了网络计划技术(如 PERT 和 CPM)在项目启动阶段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工作分解结构(WBS)的构建,以及关键线路法在确定项目最短工期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进度监控与动态调整 引入挣值管理(EVM)方法,用于实时评估项目绩效。探讨了施工现场的进度信息收集、数据分析与报告系统。针对进度偏差,提供了科学的调整和赶工策略。 第三部分:施工风险识别与量化 系统分类了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类型,包括技术风险、资源风险、环境与政策风险。运用概率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工具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第四部分:风险应对与应急预案 重点阐述了风险规避、转移、减轻和接受四大应对策略的具体实施步骤。指导项目经理如何构建有效的应急响应计划(Contingency Plan)以应对突发事件对进度的影响。 目标读者: 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管理专业人士、施工企业管理者。 --- 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详解与实例》 本指南旨在帮助读者准确理解和执行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有效减少返工和争议。 核心内容聚焦: 第一部分:质量管理体系与法律法规 概述了国家及地方的建筑工程质量法律框架。详细解释了项目质量保证体系(QA)和质量控制体系(QC)的建立与运行机制。 第二部分: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系统梳理了主体结构工程(基础、主体框架)、装饰装修工程(抹灰、饰面、涂料)、屋面与防水工程的施工工艺要点及关键质量控制点(KQC)。 第三部分:关键工序的检验方法 详细说明了针对不同材料和工序(如混凝土强度评定、钢筋连接验收、隐蔽工程验收)的标准取样方法、检测设备要求和数据判定准则。 第四部分:质量通病分析与预防 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实际案例,剖析了常见的施工质量缺陷(如墙体空鼓、渗漏、构件尺寸偏差等)的成因,并提供了针对性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目标读者: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监理工程师、工程技术院校师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案例分析”部分。它并没有简单地给出一堆图纸让我们去模仿,而是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工程案例,从整体的系统设计思路出发,逐步深入到具体的图纸细节。它会先介绍项目的背景和设计要求,然后讲解暖通系统的整体布局和主要设备的选型,接着再逐一分析相关的施工图纸,比如系统图、平面图、剖面图等。在这个过程中,它会详细解释图纸上每一个关键元素的含义,以及它们是如何支撑整个系统设计的。我最喜欢的是它会对比不同图纸之间的信息,比如在平面图上看到一个风口,然后通过系统图去了解这个风口连接的是哪条风管,风管的尺寸是多少,风量是多少,以及它最终与哪个风机盘管或者新风机组相连。这种“溯源”式的分析方法,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图纸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信息是如何传递和关联的。书中还包含了一些“易错点提示”,提醒我们在识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比如管道连接时的坡度问题、设备安装时的标高问题、风管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碰撞问题等等。这些提示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在实际工作中犯下低级错误。通过这些案例分析,我不仅学会了看懂图纸,更学会了如何去思考图纸背后的设计意图。

评分

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性”。它没有讲太多理论上的东西,而是直击暖通施工图的实际应用。它从一开始就强调,识图的目的在于能够指导施工,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符号。因此,书中大部分的篇幅都用于讲解如何在实际施工中运用图纸。它会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类型,比如住宅、写字楼、商场等,介绍不同项目的暖通系统特点以及图纸上的差异。例如,它会详细讲解住宅项目中的分户计量采暖系统,以及在图纸上如何表示用户端的采暖设备和管道。对于写字楼和商场,它会重点介绍中央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等,并且会详细说明图纸上如何体现各种风口、送回风管道、水系统管路以及相关的控制阀门。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常见问题解答”环节,针对新手在识图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困惑,给出条理清晰的解答。比如,为什么同一根管道在不同图纸上的标注会有差异?如何区分供水管和回水管?如何理解管道的穿墙、穿楼板的处理方式?这些都是我以前非常头疼的问题,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它还提到了很多在施工现场会遇到的实际情况,比如管道安装的避让原则、设备基础的要求等等,这些细节的补充,让我在阅读图纸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平面图的层面。

评分

作为一个建筑行业的新手,我之前对暖通施工图的理解几乎是零。那些密密麻麻的线条、符号和数字,对我来说简直像天书一样。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没想到真的给了我巨大的惊喜。它并没有直接讲解施工图的每一个细节,而是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层层递进。一开始,它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解释暖通系统在整个建筑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让我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图纸,它们解决的是什么实际问题。然后,它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各种常见的暖通设备,比如风机、水泵、阀门、管道等等,并且会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解释它们的原理和功能。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用“建筑的呼吸系统”来比喻通风系统,用“建筑的血液循环系统”来比喻供暖和制冷系统,这种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概念。接着,它开始讲解图纸中常用的线条、符号和标注的含义,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不懂图纸,就是卡在了这些最基础的“语言”上。它不像其他很多专业书籍那样枯燥地罗列,而是通过大量的图例和对比,把这些抽象的符号变得直观易懂。例如,对于不同材质的管道,它会通过颜色、线型甚至纹理的细微差别来区分,并且会清晰地标注出管道的直径、材质、连接方式等信息。对于风管,它也会详细解释不同形状、尺寸的风管所对应的不同功能,以及如何通过风管的连接方式来判断气流的方向。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认识暖通施工图的一扇门,让我不再觉得它们遥不可及,而是开始能够捕捉到其中的逻辑和信息。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循序渐进,触类旁通”。它并没有试图在一本书里涵盖所有暖通施工图的知识点,而是非常有策略地选择了一些最核心、最基础的内容进行讲解。它就像一座引路人,把我从完全陌生的领域,一步一步地带入到暖通施工图的世界。它不会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专业概念,而是从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开始,比如各种管道的材质、颜色、线型,以及最基础的符号含义。然后,随着内容的深入,它逐渐引入更复杂的概念,比如系统的原理、设备的参数、管道的连接方式、风口的设置等等。让我觉得特别棒的是,它在讲解完某个知识点后,会立即提供相应的练习题或者思考题,让我有机会去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这些练习题的设计也非常巧妙,不会太难,也不会太简单,正好能够激发我的思考。而且,书中还经常会穿插一些“行业小贴士”,分享一些在施工现场积累的经验,这些信息对于新手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感觉这本书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它充分考虑到了新手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和需求。它让我觉得学习暖通施工图是一件有意思、有成就感的事情,而不是一件枯燥、困难的任务。这本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耐心指导一个完全不懂的新手。它没有使用太多生涩的专业术语,即使偶尔出现,也会立即给出详细的解释或者举例说明。这一点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时候,我们学习一门新知识,最怕的就是被那些晦涩难懂的词汇吓退。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用一种非常平缓的节奏,一点一点地把知识灌输进来。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各种制冷、供暖、通风设备时,不仅仅是给出设备名称和技术参数,而是会深入浅出地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它们所扮演的角色。比如,在介绍冷凝水管时,它会非常清晰地解释为什么会产生冷凝水,以及冷凝水的排放对设备运行的重要性,并且会详细说明冷凝水管在图纸上的表示方式、坡度要求以及排水点的设置。它还花费了不少篇幅来讲解各种图纸之间的关联性,比如暖通施工图与建筑平面图、结构图之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图纸来理解整个建筑的系统构成。这点非常重要,因为暖通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与建筑的其他专业相互协调。它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识图技巧,比如如何快速定位关键设备,如何识别管道的走向和连接,以及如何通过标注信息来推断系统的参数。这些技巧对于节省识图时间、提高识图效率非常有帮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识图”,更是在教我“理解图纸背后的逻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