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口》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论诗论文而知溯流别,则可以探源经籍,而进窥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矣。
——清章学减《文史通义》
★钟嵘《诗品》,是我国现存 zui 早的一部诗论专著,它评论汉魏迄齐梁的五言诗人,显其优劣,定其品第,论述很有系统,发表了不少精辟的见解,与《文心雕龙》可称为南朝两大文论名著。
——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
《诗品》的写成在什么年代呢?《诗品序》称梁武帝为“方今皇帝”,可知此书撰于梁武帝时。又说“其人既往,其文克定;今所寓言,不录存者”,说明此书所评述的没有活着的作家。沈约卒于天监十二年(513),则此书的撰成,当在天监十二年以后了。《诗品序》有一段文字详细叙述写作《诗品》的宗旨和背景,文云:今之士俗,斯风(指写诗)炽矣。才能胜衣,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骛焉。于是庸音杂体,各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独观谓为警策,众睹终沦平钝。次有轻薄之徒,笑曹刘为古拙,谓鲍照羲皇上人,谢朓今古独步。而师鲍照,终不及“日中市朝满”,学谢朓,劣得“黄鸟度青枝”,徒自弃于高听,无涉于文流矣。观王公播绅之士,每博论之余。何尝不以诗为口实。随其嗜欲,商榷不同。
淄渑并泛,朱紫相夺,喧议竞起,准的无依。近彭城刘士章,俊赏之士,疾其淆乱,欲为当世诗品,口陈标榜,其文未遂,感而作焉。昔九品论入,《七略》裁士,校以宾实,诚多未值。至若诗之为技,较尔可知。以类推之,殆均博弈。序中指出当时士人写作五言诗的风气很盛,但是各人的嗜好不同,意见纷歧,没有准则。一些“轻薄之徒”,见识卑下,以鲍照、谢朓为古今独步,学习他们,也只得其皮毛;而轻视曹植、刘桢,笑为古拙。《诗品》的写作,目的就在通过对诗人的品评,树立良好的准则,对诗歌创作发生指导作用。在这方面,钟嵘的意图和刘勰写《文心雕龙》的意图,有其相似之处。
……
一、绪说
钟嵘《诗品》是现存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它对汉魏至南朝齐、梁时代的五言诗作了系统的论述,很多精辟的见解,对后代的诗论产生较大的影响。《诗品》和《文心雕龙》常常被人们相提并论,被称为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两大专门著作。清代章学诚从史学家的立场,曾对《诗品》作了很高的评价:《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
论诗论文而知溯流别,则可以探源经籍,而进窥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矣。此意非后世诗话家流所能喻也。(《文史通义·诗话篇》)钟嵘(约468-518),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生活于齐梁时代。齐时官至司徒行参军,梁时官至西中郎晋安王记室。《梁书》本传说他卒官于西中郎晋安王记室,考《梁书·简文帝纪》,简文(萧纲)于天监五年封为晋安王,天监十七年征为西中郎将,领石头戍军事,不久改官。
这本《诗品》的装帧设计,简直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的代名词。那种温和而内敛的布面,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过于张扬的皮革或光滑封面,它带来的是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和复古韵味。手指滑过,能感受到纤维的细密纹理,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淀。而内页的排版,更是让人惊喜。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留白合理,没有丝毫的压抑感,让双眼在阅读时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松。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装订也非常牢固,每一页都翻阅起来都很顺畅,不会有书页散落的担忧。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国学经典的尊重和用心。我一直认为,好的内容需要好的载体来呈现,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让我觉得,阅读本身,也可以是一种仪式感,一种与古人对话的庄重体验。
评分拿到这本《诗品》精装版,心情着实是激动了一番。拿到手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厚重感和淡淡的纸张清香,就足以让人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布面精装的封面,质感细腻,触感温润,在光线下呈现出一种低调而华丽的光泽,与内文的古朴典雅相得益彰。翻开书页,纸张的厚实度和柔韧度都恰到好处,墨色印刷清晰,字迹隽秀,阅读起来赏心悦目。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捧起这样一本精心制作的国学经典,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它不仅仅是文字的集合,更是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重量,让人在指尖与书页的每一次触碰中,都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怀。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素有向往的读者,这样的出版质量,足以让我对它充满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去领略那些穿越千年的诗意与风骨。
评分这本《诗品》的精装版,真的给了我一种“惊喜”的感觉,并且这种惊喜贯穿了从拆开包装到翻阅每一页的过程。布面封面,不是那种廉价的合成材料,而是真实细腻的布艺,触感非常舒适,而且颜色也是那种耐看又显档次的。打开书,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淡淡的油墨香,让人倍感安心。我特别在意书籍的内页纸张,这本的纸张质量绝对是上乘的,厚实而有质感,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而且墨色印在上面非常清晰,一点也没有晕染的迹象。书的装订更是让我赞叹,每一页都缝合得严丝合缝,翻阅起来非常顺畅,而且书本可以完全平摊,这点对于精读来说非常重要。总而言之,这本《诗品》的物理形态,完全不输于任何一本我收藏的珍贵古籍,它让我觉得,每一次翻开它,都是一次对文化的致敬。
评分说实话,我在挑选古籍类书籍时,对版本和装帧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很多时候,即便是内容再好,如果装帧粗糙,也实在难以提起阅读的兴致。《诗品》这本书,在这一点上,是让我非常满意的。布面精装的设计,既有古籍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质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值得信赖的感觉。我尤其喜欢它内页纸张的选择,那种略带米黄色的哑光纸,不会反光,对眼睛非常友好,而且墨色印在上面,显得特别沉稳,有一种“字字珠玑”的视觉感受。翻页的触感也很舒服,不会像有些纸张那样过于光滑或者粗糙。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整体呈现,给人一种“内秀”的感觉,不追求浮夸的外在,而是注重内在的品质和阅读体验,这恰好是我所欣赏的。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就被它那种低调的华丽所吸引。布面材质的质感,不像某些精装书那样冰冷,而是带有一种温暖而实在的触感,让人忍不住想一再抚摸。整体的颜色搭配也显得格外有品味,不会过于鲜艳,也不会暗淡无光,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了“国学经典”应有的沉静与厚重。翻开书页,我更是被里面的细节所打动。纸张的厚度适中,有韧性,摸起来有一种高级的质感,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容易损坏的纸。印刷的字迹清晰锐利,每一个笔画都仿佛带着生命力,让阅读的过程充满愉悦。装订更是不用说,非常的牢固,我特意翻看了几页,感觉每一页都能完美地展开,阅读起来丝毫没有不便。这本书,无疑是送给自己或者送给热爱国学的朋友的绝佳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