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Android Studio開發實戰:從零基礎到App上綫》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指導手冊,它幾乎包含瞭 Android Studio 所有的實用功能和操作技巧,適閤放在你的電腦旁經常翻閱。
本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描述工具的使用技巧,並且每個操作都有實例演示,讓讀者感覺是在跟一個有經驗的人聊天。
本書以近 1500 張圖片詳細描述 Android Studio 的使用,是真正的圖文並茂。
本書以解決問題為目的,講述如何使用工具來解決實際問題。
本書專注於操作技巧的講解,對於 Android 開發的基礎知識略有提及,但不是本書的重點。
本書以 macOS 上的操作為例進行演示,不同操作係統上 Android Studio 的操作差異不大,對於快捷鍵會區分 macOS / Windows / Linux。
本書的大部分操作技巧同樣適用於 IntelliJ IDEA。
內容簡介
《Android Studio開發實戰:從零基礎到App上綫》是一部Android開發的實戰教程,由淺入深、由基礎到高級,帶領讀者一步一步走進App開發的神奇世界。
全書共分為16章。其中,前8章是基礎部分,主要講解Android Studio的環境搭建、App開發的各種常用控件、App的數據存儲方式、如何調試App並將App發布上綫;後8章是進階部分,主要講解App開發的設備操作、網絡通信、事件、動畫、多媒體、融閤技術、第三方開發包、性能優化等。書中在講解知識點的同時給齣瞭大量實戰範例,方便讀者迅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開發中。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能夠掌握3類主流App的基本開發技術,包括購物App(電子商務)、聊天App(即時通信)、打車App(交通齣行)。另外,能夠學會開發一些趣味應用,包括簡單計算器、房貸計算器、萬年曆、日程錶、手機安全助手、指南針、衛星渾天儀、摳圖工具、動感影集、影視播放器、音樂播放器、WIFI共享器等。
本書適用於Android開發的廣大從業者、有誌於轉型App開發的程序員、App開發的業餘愛好者,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與培訓機構的Android課程教材。
作者簡介
歐陽燊 同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士,浙江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工程碩士,先後就職於福建新大陸軟件工程公司、亞信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研發中心、福建福諾移動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曆任係統分析師、高級軟件工程師。具有12年以上軟件開發經驗,熟悉C/C++、Java及相關軟件架構,兩年Android開發經驗,從事一款用戶量超韆萬的App項目開發,對Android開發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目錄
目 錄
第1章 Android Studio環境搭建 1
1.1 Android Studio簡介 2
1.2 Android Studio的安裝 2
1.2.1 開發機配置要求 2
1.2.2 安裝依賴的軟件 3
1.2.3 安裝Android Studio 5
1.3 運行小應用Hello World 7
1.3.1 創建新項目 7
1.3.2 編譯項目/模塊 10
1.3.3 創建模擬器 10
1.3.4 在模擬器上運行App 11
1.4 App的工程結構 12
1.4.1 工程目錄說明 12
1.4.2 編譯配置文件build.gradle 13
1.4.3 App運行配置AndroidManifest.xml 15
1.4.4 在代碼中操縱控件 15
1.5 準備開始 17
1.5.1 使用快捷鍵 17
1.5.2 安裝SVN工具 18
1.5.3 安裝常用插件 19
1.5.4 導入ADT工程 21
1.6 小結 22
第2章 初級控件 23
2.1 屏幕顯示 24
2.1.1 像素 24
2.1.2 顔色 25
2.1.3 屏幕分辨率 26
2.2 簡單布局 27
2.2.1 視圖View的基本屬性 27
2.2.2 綫性布局LinearLayout 30
2.2.3 滾動視圖ScrollView 32
2.3 簡單控件 34
2.3.1 文本視圖TextView 34
2.3.2 按鈕Button 38
2.3.3 圖像視圖ImageView 39
2.3.4 圖像按鈕ImageButton 43
2.4 圖形基礎 45
2.4.1 Drawable 46
2.4.2 狀態列錶圖形 47
2.4.3 形狀圖形 48
2.4.4 九宮格圖片 51
2.5 實戰項目:簡單計算器 52
2.5.1 設計思路 53
2.5.2 小知識:日誌Log/提示Toast 54
2.5.3 代碼示例 55
2.6 小結 58
第3章 中級控件 59
3.1 其他布局 60
3.1.1 相對布局RelativeLayout 60
3.1.2 框架布局FrameLayout 64
3.2 特殊按鈕 65
3.2.1 復選框CheckBox 65
3.2.2 開關按鈕Switch 66
3.2.3 單選按鈕RadioButton 67
3.3 適配視圖基礎 68
3.3.1 下拉框Spinner 68
3.3.2 數組適配器ArrayAdapter 69
3.3.3 簡單適配器SimpleAdapter 70
3.4 編輯框 71
3.4.1 文本編輯框EditText 72
3.4.2 自動完成編輯框AutoCompleteTextView 77
3.5 Activity基礎 78
3.5.1 Activity的生命周期 78
3.5.2 使用Intent傳遞消息 82
3.5.3 嚮下一個Activity傳遞參數 84
3.5.4 嚮上一個Activity返迴參數 85
3.6 實戰項目:登錄App 88
3.6.1 設計思路 88
3.6.2 小知識:AlertDialog 89
3.6.3 代碼示例 91
3.7 小結 94
第4章 數據存儲 95
4.1 共享參數SharedPreferences 96
4.1.1 基本用法 96
4.1.2 實現記住密碼功能 97
4.2 數據庫SQLite 98
4.2.1 SQLite的基本用法 98
4.2.2 SQLiteOpenHelper 100
4.2.3 優化記住密碼功能 106
4.3 SD卡文件操作 108
4.3.1 SD卡的基本操作 108
4.3.2 文本文件讀寫 110
4.3.3 圖片文件讀寫 111
4.4 Application基礎 112
4.4.1 Application的生命周期 112
4.4.2 利用Application操作全局變量 113
4.5 實戰項目:購物車 115
4.5.1 設計思路 115
4.5.2 小知識:菜單Menu 116
4.5.3 代碼示例 119
4.6 小結 125
第5章 高級控件 126
5.1 日期時間控件 127
5.1.1 日期選擇器DatePicker 127
5.1.2 時間選擇器TimePicker 128
5.2 列錶類視圖 129
5.2.1 基本適配器BaseAdapter 129
5.2.2 列錶視圖ListView 133
5.2.3 網格視圖GridView 138
5.3 翻頁類視圖 142
5.3.1 翻頁視圖ViewPager 142
5.3.2 翻頁標題欄PagerTitleStrip/PagerTabStrip 145
5.3.3 簡單的啓動引導頁 147
5.4 碎片Fragment 150
5.4.1 靜態注冊 150
5.4.2 動態注冊/碎片適配器FragmentStatePagerAdapter 154
5.4.3 改進的啓動引導頁 157
5.5 Broadcast基礎 159
5.5.1 發送/接收臨時廣播 159
5.5.2 定時器AlarmManager 162
5.6 實戰項目:日曆/日程錶 163
5.6.1 設計思路 163
5.6.2 小知識:震動器Vibrator 165
5.6.3 代碼示例 165
5.7 小結 170
第6章 自定義控件 171
6.1 自定義視圖 172
6.1.1 聲明屬性 172
6.1.2 構造對象 175
6.1.3 測量尺寸 176
6.1.4 繪製視圖 179
6.2 自定義動畫 184
6.2.1 任務Runnable 184
6.2.2 下拉刷新動畫 185
6.2.3 圓弧進度動畫 186
6.3 自定義對話框 190
6.3.1 對話框Dialog 190
精彩書摘
第13章 多 媒 體
本章介紹App開發常見的多媒體技術,主要包括如何使用各種圖像控件實現自定義相冊、如何使用視頻相關控件實現視頻播放器,另外介紹四大組件之一的ContentProvider的基本概念與常見用法。最後結閤本章所學的知識演示一個實戰項目“音樂播放器——浪花音樂”的設計與實現。
13.1 相 冊
本節介紹自定義相冊的實現過程,首先說明使用畫廊或循環視圖如何實現簡單相冊;接著闡述使用圖像切換器如何實現相冊的左右滑動功能;然後分彆介紹卡片視圖與調色闆的用法,並結閤上述圖像控件完成一個圖片查看器——青青相冊。
13.1.1 畫廊Gallery
前幾章使用文件對話框打開圖片時隻能看到圖片的文件名,看不到圖片的縮略圖,對用戶來說很不方便,因為光看文件名怎麼知道這張圖片什麼模樣呢?如果是在電腦上,就可以查看一組圖片的縮略圖列錶,很容易找到想要的圖片。在手機上可以使用相應的圖像控件做齣縮略圖展示的相冊效果。
畫廊Gallery是專門用於展示圖片列錶的控件,左右滑動手勢即可展示內嵌的圖片列錶,畫麵效果類似於一個平麵萬花筒。盡管Android將Gallery標記為Deprecation(錶示已廢棄),建議開發者采用HorizontalScrollView或ViewPager代替,不過Gallery用來輪播圖片是一個挺好的選擇。不妨瞭解一下Gallery控件,並結閤其他控件加深對圖像開發的理解。
下麵是Gallery的常用方法說明。
? setSpacing:設置圖片之間的間隔大小,對應的XML屬性是spacing。
? setUnselectedAlpha:設置未選定圖片的透明度,對應的XML屬性是unselectedAlpha。取值範圍為0.0~1.0,0.0錶示完全透明,1.0錶示完全不透明。
? setAdapter:設置畫廊的適配器。
? getSelectedItemId:獲取當前選中的視圖序號。
? setSelection:設置當前選中第幾個視圖。
? setOnItemClickListener:設置單項的點擊監聽器。
使用畫廊看起來很簡單,接下來試著用Gallery結閤ImageView實現觀看畫廊的相冊效果。首先在布局文件中放置一個框架布局FrameLayout,裏麵放一個畫廊控件與一個圖像視圖控件,ImageView設置為充滿整個屏幕,Gallery放在屏幕下方;然後監聽Gallery控件的單項點擊事件,當用戶點擊指定圖片項時,使用ImageView控件填充該圖片,也就是點小圖看大圖。
下麵是通過Gallery與ImageView實現簡單相冊的代碼:
public class Gallery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implements OnItemClickListener {
private ImageView iv_gallery;
private Gallery gl_gallery;
private int[] mImageRes = { R.drawable.scene1, R.drawable.scene2, R.drawable.scene3,
R.drawable.scene4, R.drawable.scene5, R.drawable.scene6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gallery);
iv_gallery = (ImageView) findViewById(R.id.iv_gallery);
iv_gallery.setImageResource(mImageRes[0]);
int dip_pad = Utils.dip2px(this, 20);
gl_gallery = (Gallery) findViewById(R.id.gl_gallery);
gl_gallery.setPadding(0, dip_pad, 0, dip_pad);
gl_gallery.setSpacing(dip_pad);
gl_gallery.setUnselectedAlpha(0.5f);
gl_gallery.setAdapter(new GalleryAdapter(this, mImageRes));
gl_gallery.setOnItemClickListener(this);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ItemClick(AdapterView parent, View view, int position, long id) {
iv_gallery.setImageResource(mImageRes[position]);
}
}
Gallery相冊的畫麵效果如圖13-1和圖13-2所示。其中,圖13-1所示為展示相冊第一張圖片時的畫麵;圖13-2所示為點擊第二張小圖時,屏幕展示第二張大圖的畫麵。
圖13-1 畫廊展示第一張圖片 圖13-2 畫廊展示第二張圖片
如果想用其他控件替代Gallery,就可以考慮使用功能強大的循環視圖RecyclerView。具體實現時主要是定義一個水平方嚮的綫性布局管理器,然後通過適配器填入圖片列錶。
使用RecyclerView與ImageView實現相冊的代碼很簡單,舉例如下:
public class RecyclerView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implements OnItemClickListener {
private ImageView iv_photo;
private RecyclerView rv_photo;
private int[] mImageRes = { R.drawable.scene1, R.drawable.scene2, R.drawable.scene3,
R.drawable.scene4, R.drawable.scene5, R.drawable.scene6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recycler_view);
iv_photo = (ImageView) findViewById(R.id.iv_photo);
iv_photo.setImageResource(mImageRes[0]);
rv_photo = (RecyclerView) findViewById(R.id.rv_photo);
LinearLayoutManager manager = new LinearLayoutManager(this);
manager.setOrientation(LinearLayout.HORIZONTAL);
rv_photo.setLayoutManager(manager);
PhotoAdapter adapter = new PhotoAdapter(this, mImageRes);
adapter.setOnItemClickListener(this);
rv_photo.setAdapter(adapter);
rv_photo.setItemAnimator(new DefaultItemAnimator());
rv_photo.addItemDecoration(new SpacesItemDecoration(20));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ItemClick(View view, int position) {
iv_photo.setImageResource(mImageRes[position]);
rv_photo.scrollToPosition(position);
}
}
使用RecyclerView方式實現的相冊效果如圖13-3和圖13-4所示。其中,圖13-3所示為展示相冊第3張圖片時的畫麵;圖13-4所示為點擊第4張小圖時,屏幕展示第4張大圖的畫麵。
圖13-3 循環視圖展示第3張圖片 圖13-4 循環視圖展示第4張圖片
13.1.2 圖像切換器ImageSwitcher
可能讀者已經發現,前麵Gallery相冊在切換大圖時比較生硬,前後兩張圖片閃一下就切過去瞭,用戶體驗不夠友好。有沒有辦法讓圖片切換自然一些呢,比如通過漸變動畫的方式?答案肯定是有的,就是把占據整個屏幕的圖像視圖ImageView換成圖像切換器ImageSwitcher,然後通過ImageSwitcher實現前後圖片的切換動畫。
ImageSwitcher繼承自視圖動畫器ViewAnimator,用於承載前後兩個圖像的變換動畫;與之對應的是,文本切換器TextSwitcher承載前後兩個文本的變換動畫;第11章介紹的飛掠視圖ViewFlipper是從ViewAnimator派生而來,讀者已經知道它用來承載前後兩個視圖的變換動畫。
下麵介紹ImageSwitcher的常用方法。
? setFactory:設置一個視圖工廠。該視圖工廠由ViewFactory派生而來,需重寫makeView方法返迴工廠的具體視圖。對於ImageSwitcher來說,工廠返迴的是ImageView對象。
? setImageResource:設置當前圖像的資源ID。該方法與下麵的setImageDrawable方法和setImageURI方法為三選一操作,調用瞭其中一個方法,就無須調用另外兩個方法。
? setImageDrawable:設置當前圖像的Drawable對象。
? setImageURI:設置當前圖像的URI地址。
? setInAnimation:設置後一個圖像的進入動畫。
? setOutAnimation:設置前一個圖像的退齣動畫。
這裏運用的動畫技術跟第11章和第12章的飛掠視圖類似。首先,對前後圖片的切換動畫可以事先設置好集閤動畫,通過setInAnimation和setOutAnimation方法完成動畫調用;其次,前後圖片的切換操作不但可由Gallery控件的點擊操作齣發,而且可由手勢的左滑和右滑操作觸發,這要藉助於手勢檢測器GestureDetector,通過檢測左滑手勢和右滑手勢自動輪播 圖片。
按照以上的設計思路使用ImageSwitcher實現相冊切換動畫的代碼如下:
public void onItemClick(AdapterView parent, View view, int position, long id) {
is_switcher.setInAnimation(AnimationUtils.loadAnimation(this, R.anim.fade_in));
is_switcher.setOutAnimation(AnimationUtils.loadAnimation(this, R.anim.fade_out));
is_switcher.setImageResource(mImageRes[position]);
}
public class ViewFactoryImpl implements View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View makeView() {
ImageView iv = new ImageView(ImageSwitcherActivity.this);
iv.setBackgroundColor(0xFFFFFFFF);
iv.setScaleType(ScaleType.FIT_XY);
iv.setLayoutParams(new ImageSwitcher.LayoutParams(
LayoutParams.MATCH_PARENT, LayoutParams.MATCH_PARENT));
return iv;
}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Touch(View v, MotionEvent event) {
mGesture.onTouchEvent(event);
return true;
}
前言/序言
前 言
移動應用開發又稱App開發,是近年來的新興軟件開發行業。基於手機設備的特性,App開發與服務器開發、網頁開發等傳統軟件開發有很大不同,將App開發相關技術稱為一門新興學科也不為過。
作為一門學科,必然要求建立一套理論體係,這個理論體係應當具有普遍性與適用性,不會隨著工具的變遷而消亡。App開發就是如此,無論使用Android開發還是iOS開發,所采用的技術、要實現的功能都大同小異,區彆在於需要使用不同的編程工具進行開發。對於用戶來說,華為手機上的微信與蘋果手機上的微信都是社交App,這兩個微信在功能和使用上並沒有顯著區彆。
筆者從事軟件開發工作十幾年,期間經曆瞭多次編程方嚮的轉型,先從C/C++開發轉嚮Java開發,再從Java開發轉嚮Android開發,而Android開發先用ADT後用Android Studio。在多次轉型過程中,筆者深深體會到,無論是編程語言還是開發工具,變化的都是技術實現手段,而不是人類願景和係統原理。人類願景是讓生活更加便捷、讓娛樂更加豐富,係統原理是讓軟件界麵更加美觀、讓運行速度更加流暢。
本書的寫作目的是教會讀者Android開發,帶領讀者走進一個嶄新的學科領域。市麵上的Android開發書籍林林總總,寫作風格各有韆鞦,不過講解的基本是編程開發,有的還會講解項目管理。本書除瞭介紹常規的Android開發外,還嘗試從兩方麵加以拓展,一方麵從産品經理的角度仔細分析App技術能幫用戶做什麼事情、能帶給用戶什麼收獲;另一方麵從設計師的角度詳細論述如何把韆篇一律的頁麵變得生動活潑,如何讓某個功能實現得更閤理、高效。
全書的內容編排采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章節體例,不但考慮初學者的學習連續性,而且可以建立一個統一、連貫的學科體係。這麼編排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讀者隻要按照順序學習,就能在學習過程中對已學部分不斷復習鞏固,同時提前預習後麵的技術點,一方麵銜接自然,另一方麵提高學習效率。比如第3章末尾介紹實戰項目“登錄App”,緊接著第4章開頭介紹如何實現登錄頁麵的記住密碼功能;第12章介紹“動畫”,一方麵為前一章的飛掠橫幅補充動畫效果,另一方麵為後一章的相冊切換動畫埋下伏筆。
全書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8章,主要介紹Android Studio的環境搭建,App開發的各種常用控件,App的數據存儲方式。如何調試App並將App發布上綫,這部分囊括瞭App開發的基礎知識,特彆詳細說明App從開發到調試再到上綫的企業級開發流程。第二部分是第9~16章,主要介紹App開發的高級部分,包括設備操作、網絡通信、事件、動畫、多媒體、融閤技術、第三方開發包、性能優化等,這部分涵蓋App開發的進階內容,與第一部分相比就像是“鳥槍換炮”,讓開發者完成從遊擊隊到正規軍的華麗轉變。
建議初學者和在校學生完整學習第1~8章內容,因為這部分包含App開發的必備技能,隻有打好基礎,纔能進一步學習。至於第9~16章內容,根據前麵的學習情況和個人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章節學習即可。如果傾嚮於學習工具類App的開發,就可以選擇學習“第9章 設備操作”“第11章 事件”“第12章 動畫”“第13章 多媒體”;如果傾嚮於學習企業類App的開發,就可以選擇學習“第10章 網絡通信”“第14章 融閤技術”“第15章 第三方開發包”“第16章 性能優化”。
對於有經驗的開發者來說,可以自行選擇不熟悉的知識點拾遺補缺。另外,本書講述的部分知識點很具特色,如衛星導航、Socket通信、多點觸控、百葉窗動畫、音樂播放器、藍牙技術、支付SDK、圖片緩存原理等,這些內容在同類Android入門書籍中鮮有論述,有興趣的讀者可重點關注。
當然,本書麵嚮的讀者不僅是開發人員和計算機專業學生,也包括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其他從業人員。對於産品經理來說,可以瞭解一下某個功能使用的技術,看似簡單的功能,也許並不容易實現。對於設計師來說,“他山之石,可以改玉”,可以參考一下彆人的實現方式,也許正好可以激發你的靈感,其實不無裨益。對於測試人員來說,可以熟悉一下每項技術的優缺點,從而製訂齣更全麵的測試方案,也許能發現更多BUG。
本書所有代碼都基於Android Studio 2.2.3開發,並使用API 25的SDK(Android 7.1.1)編譯與調試通過。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若對書中內容有疑問,可在筆者的博客(http://blog.csdn.net/aqi00)留言。
本書範例的素材和代碼下載地址為:http://pan.baidu.com/s/1dFEFEhF(注意區分數字和英文字母大小寫)。如果下載有問題,請發送電子郵件至booksaga@126.com,郵件主題設置為“求從零基礎到App上綫下載資源”。
最後,感謝王金柱編輯的熱情指點,感謝我的傢人一直以來的支持,沒有他們的鼎力相助,本書就無法順利完成。
歐陽燊
2017年1月
《Android Studio開發實戰:從零基礎到App上綫》 序言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移動應用已成為連接人與世界的橋梁,而Android憑藉其開放的生態係統和龐大的用戶群體,穩居移動操作係統的主導地位。對於有誌於投身App開發領域的開發者而言,掌握Android Studio這一官方集成開發環境(IDE)是邁齣堅實第一步的關鍵。本書正是應運而生,旨在為零基礎的初學者提供一條清晰、係統、實用的學習路徑,從最基本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復雜的開發技巧,最終帶領讀者完成一個完整的App從構想到上綫的全過程。 本書並非僅僅羅列技術知識點,而是著力於“實戰”。我們相信,理解最佳實踐、學習如何解決實際問題、掌握項目管理和上綫流程,與單純學習API調用同等重要。因此,本書貫穿始終的不僅僅是代碼,更是開發思維、工程習慣以及對整個App生命周期的認知。 第一部分:Android開發基礎入門 在這一部分,我們將奠定堅實的Android開發基礎。 第一章:搭建你的第一個Android開發環境 Android Studio的安裝與配置: 詳細介紹如何下載、安裝最新穩定版的Android Studio,並進行必要的SDK組件下載和配置。我們將演示如何在不同操作係統(Windows, macOS, Linux)上完成這一過程,並講解關鍵的設置選項,例如SDK Manager的使用,以確保開發者能夠順利搭建起可用的開發環境。 創建第一個Android項目: 引導讀者創建一個“Hello, World!”級彆的應用程序。我們將深入剖析項目創建過程中的各項設置,包括應用名稱、包名、目標API級彆、以及項目模闆的選擇。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開始,更是理解Android項目結構的關鍵。 Android Studio界麵導覽: 全麵介紹Android Studio的各個主要窗口和麵闆,包括項目視圖、代碼編輯器、布局編輯器、Logcat、Gradle構建工具窗口等。我們會講解它們的功能以及在日常開發中的作用,幫助讀者熟悉IDE的操作邏輯,提高開發效率。 模擬器與真機調試: 介紹如何創建和配置Android虛擬設備(AVD),並在模擬器上運行和調試應用程序。同時,講解如何連接真實的Android設備,並開啓USB調試模式,實現真機調試。我們將討論模擬器和真機調試各自的優缺點,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 Gradle基礎: 簡要介紹Gradle作為Android項目構建工具的重要性,並講解其基本概念,如`build.gradle`文件的作用,以及如何添加項目依賴。 第二章:Android應用程序的基本組件 Activities: 深入理解Activity作為Android應用界麵的核心組件。我們將講解Activity的生命周期(onCreate, onStart, onResume, onPause, onStop, onDestroy),以及如何通過Intent在Activity之間進行導航和數據傳遞。學習如何處理Activity的配置變更(如屏幕鏇轉),是保持應用穩定性的關鍵。 Intents: 詳細講解Intent的兩種用途:啓動其他Activity(顯式Intent)和觸發係統級彆的操作(隱式Intent)。我們將演示如何使用Intent傳遞數據,以及如何處理Activity返迴的結果。 Services: 介紹Service作為在後颱執行長時間運行操作的組件。我們將區分前颱Service和後颱Service,並講解如何啓動、停止Service,以及Service的生命周期。 Broadcast Receivers: 講解Broadcast Receiver如何響應係統級或應用級廣播。我們將學習如何注冊和發送廣播,以及如何處理不同的廣播類型,例如設備啓動、網絡狀態改變等。 Content Providers: 概述Content Provider的作用,作為應用程序間共享數據的機製。我們將講解其基本原理,以及如何通過ContentResolver訪問數據。 第三章:用戶界麵(UI)設計與布局 XML布局基礎: 學習使用XML文件來定義用戶界麵的結構。我們將介紹各種視圖(View)組件,如TextView、EditText、Button、ImageView、CheckBox、RadioButton等。 常用布局容器: 詳細講解LinearLayout、RelativeLayout、ConstraintLayout等布局容器的使用。ConstraintLayout作為現代Android開發中推薦的首選布局,我們將花費重點進行講解,演示如何通過約束來靈活地創建復雜的UI。 響應式UI設計: 介紹如何創建適應不同屏幕尺寸和方嚮的UI。我們將講解尺寸單位(dp, sp),以及如何使用資源限定符(如`layout-land`, `values-sw600dp`)來提供不同配置的布局和資源。 Material Design基礎: 簡要介紹Material Design設計語言,以及如何在應用中使用Material Design組件,如`MaterialButton`, `TextInputLayout`等,以創建美觀且用戶體驗一緻的界麵。 第四章:用戶交互與事件處理 事件監聽器: 學習如何響應用戶的交互事件,如按鈕點擊、文本輸入變化等。我們將演示如何為視圖設置`OnClickListener`、`OnTouchListener`等,以及如何處理迴調方法。 列錶與適配器(RecyclerView): 深入講解RecyclerView的使用,這是顯示大量數據列錶的推薦方式。我們將詳細講解Adapter、ViewHolder的設計,以及如何高效地更新列錶數據。 對話框(Dialogs): 學習如何創建和使用AlertDialog、DatePickerDialog、TimePickerDialog等常用的對話框組件,以收集用戶輸入或提供信息。 菜單與導航: 介紹如何在Activity中創建選項菜單(OptionsMenu)、上下文菜單(ContextMenu),以及使用Toolbar和Navigation Component進行更現代的導航設計。 第二部分:Android開發進階與核心技術 在掌握瞭基礎知識後,我們將深入探索更高級的Android開發技術。 第五章:數據存儲與持久化 SharedPreferences: 學習使用SharedPreferences存儲少量鍵值對數據,適用於存儲用戶偏好設置等。 內部存儲與外部存儲: 講解如何訪問應用的內部存儲(私有)和外部存儲(共享),以及不同存儲方式的安全性與適用場景。 SQLite數據庫: 詳細講解如何在Android應用中集成SQLite數據庫,包括數據庫的創建、錶的定義、CRUD(增、刪、改、查)操作。我們將介紹SQLiteOpenHelper的使用,以及如何進行數據庫版本管理。 Room Persistence Library: 重點介紹Google推薦的Room庫,它提供瞭SQLite的抽象層,使得數據庫操作更加簡單、安全且易於維護。我們將學習如何定義Entity、DAO(Data Access Object)和Database類。 第六章:網絡通信與API交互 HTTP協議基礎: 簡要迴顧HTTP協議的基本概念,為理解網絡請求打下基礎。 Retrofit網絡請求庫: 重點講解Retrofit,一個強大的、類型安全的HTTP客戶端。我們將學習如何定義API接口、配置Retrofit實例,以及如何處理網絡請求和響應,包括GET、POST請求,以及JSON數據解析。 OkHttp: 簡要介紹OkHttp作為Retrofit底層網絡庫的作用,以及其在網絡請求中的高級功能。 JSON數據解析: 介紹使用Gson或Jackson等庫進行JSON數據的解析與序列化,這是與服務器交互的常用方式。 網絡權限與連接管理: 講解如何在`AndroidManifest.xml`中聲明網絡訪問權限,以及如何檢測網絡連接狀態,並處理無網絡連接的情況。 第七章:多綫程與異步編程 理解多綫程: 講解為什麼需要在Android中進行多綫程編程,以避免阻塞主綫程(UI綫程)。 Handler與Message機製: 詳細介紹Handler、Message、MessageQueue、Looper的配閤,實現跨綫程通信,將耗時操作的結果更新到UI綫程。 AsyncTask(已棄用,但理解原理有益): 簡要迴顧AsyncTask的工作原理,作為理解異步任務的墊腳石,並強調其在現代開發中的限製。 Coroutines(Kotlin協程): 重點深入講解Kotlin協程,這是現代Android開發中推薦的異步編程方式。我們將學習協程的啓動、作用域、調度器,以及如何使用`launch`和`async`進行異步操作,並處理異常。 RxJava/RxKotlin(可選): 簡要介紹響應式編程的概念,以及RxJava/RxKotlin在處理復雜異步事件流方麵的強大能力,為有興趣的讀者提供拓展方嚮。 第八章:後颱任務與工作調度 WorkManager: 詳細講解WorkManager,Google官方推薦的用於執行可延遲、保證執行的後颱任務的庫。我們將學習如何創建`Worker`類,定義`WorkRequest`,以及處理約束條件(如網絡連接、設備充電等)。 AlarmManager: 介紹AlarmManager用於在指定時間觸發特定操作,例如定時提醒。 JobScheduler(Android 5.0+): 簡要介紹JobScheduler,理解其在係統層麵優化後颱任務的機製。 第九章:權限管理與後颱限製 運行時權限: 詳細講解Android 6.0及以上版本引入的運行時權限模型。我們將學習如何請求危險權限,以及如何處理用戶授予或拒絕權限的場景。 後颱限製與優化: 介紹Android係統對後颱進程的限製策略(如Doze模式、App Standby),以及開發者如何優化應用以在這些限製下仍能正常運行,例如使用WorkManager、JobScheduler等。 Battery Optimization(電池優化): 講解如何讓用戶瞭解並選擇不將您的應用排除在電池優化之外,以確保後颱任務的可靠性。 第三部分:構建高質量App與上綫準備 完成核心功能的開發後,我們將關注應用的質量、發布以及長期的維護。 第十章:調試、測試與性能優化 Android Studio調試技巧: 深入講解斷點設置、單步執行、變量監視、錶達式求值等高級調試工具的使用。 Logcat分析: 學習如何有效地使用Logcat來查看應用運行日誌,過濾信息,以及分析錯誤。 單元測試(Unit Testing): 介紹Android JUnit測試,以及如何為業務邏輯編寫單元測試,確保代碼的正確性。 集成測試(Instrumentation Testing): 講解如何使用Espresso等框架進行UI測試,模擬用戶操作,驗證界麵的行為。 性能分析工具: 介紹Android Studio自帶的性能分析工具,如CPU Profiler, Memory Profiler, Network Profiler,幫助開發者檢測和優化應用的性能瓶頸。 內存泄漏檢測: 講解如何使用LeakCanary或Android Studio的Memory Profiler來檢測和修復內存泄漏問題。 第十一章:App打包與簽名 APK與AAB(Android App Bundle): 講解APK(Android Package)和AAB(Android App Bundle)的區彆與聯係,以及AAB如何幫助減小應用體積。 構建變體(Build Variants): 介紹如何配置不同的構建變體(如Debug和Release),以及如何為不同變體配置不同的應用ID、API密鑰等。 簽名密鑰生成: 詳細講解生成簽名密鑰(Keystore)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生成用於發布應用的簽名文件。 APK/AAB簽名: 演示如何使用簽名密鑰對構建好的APK或AAB進行簽名,這是發布到Google Play Store的必要步驟。 第十二章:Google Play Store發布流程 Google Play Console介紹: 介紹Google Play Console的各項功能,包括應用上傳、版本管理、商店列錶編輯、用戶反饋等。 創建開發者賬號: 指導讀者如何注冊Google Play開發者賬號。 編寫商店列錶(Listing): 講解如何撰寫吸引人的應用名稱、描述、截圖、預覽視頻等,以提高應用的可見度和下載量。 內容分級: 講解如何為應用進行內容分級,確保應用適閤其目標用戶。 價格與分發: 配置應用的價格(免費或付費)以及可分發國傢/地區。 發布應用: 演示如何上傳簽名後的APK或AAB到Google Play Console,並提交審核。 版本更新與管理: 講解如何進行應用的增量更新和版本管理。 第十三章:持續集成與持續部署(CI/CD)基礎(可選) CI/CD概念介紹: 簡要介紹持續集成(CI)和持續部署(CD)的理念,以及它們如何幫助自動化構建、測試和發布流程。 常用CI/CD工具: 提及Jenkins, GitHub Actions, GitLab CI等常用工具,為讀者提供進一步學習的方嚮。 第十四章:App上綫後的維護與迭代 監控與分析: 講解如何利用Firebase Crashlytics、Google Analytics等工具監控應用的崩潰率、用戶行為,為後續優化提供數據支持。 用戶反饋收集與處理: 強調收集和響應用戶反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Play Store評論、應用內反饋等渠道。 迭代更新策略: 討論如何根據用戶反饋、市場變化和技術發展,規劃應用的迭代更新。 安全最佳實踐: 再次強調安全的重要性,包括數據加密、API安全等,以及如何在開發中規避常見的安全漏洞。 附錄 常用Android開發資源推薦 常見問題解答(FAQ) 術語錶 結語 本書旨在成為您 Android Studio 開發旅程中的忠實夥伴。我們不僅傳授技術,更希望能激發您對App開發的熱情,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願本書能幫助您自信地邁入Android開發的廣闊天地,並成功地將您的創意轉化為真正有價值的應用。祝您學習愉快,開發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