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供高中学生配合平时学习使用,也可用于开展专题讲座或组织专题研讨,有利于了解物理中常用的各种数学方法,提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本书也非常适合作为高中物理高考复习时的专题参考,有利于进一步全面熟悉处理物理问题时涉及的各种数学方法。本书对中学物理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也极有参考研究价值。
王溢然,男,物理特级教师。1938年9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62年毕业于。曾任江苏省中学物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编上海市和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目录】
前言
第1讲 比和比例
1.1 比和比例的基础知识
1.2 比和比例在物理中的作用
1.3 比例关系的制约条件
1.4 物理公式中的比例系数
1.5 比例知识的解题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2讲 平均
2.1 平均的基础知识
2.2 平均在物理中的作用
2.3 平均的应用要点(一)
2.4 平均的应用要点(二)
2.5 平均的应用要点(三)
2.6 平均在解题中的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3讲 矢量
3.1 矢量的基础知识
3.2 矢量在物理中的作用
3.3 矢量合成与分解的讨论
3.4 矢量知识的解题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4讲 方程
4.1 方程的基础知识
4.2 方程在物理中的作用
4.3 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的功能
4.4 关于方程的解与根的讨论
4.5 方程知识的解题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5讲 不等式
5.1 不等式的基础知识
5.2 不等式在物理中的作用
5.3 不等式知识的解题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6讲 指数与对数
6.1 指数与对数的基础知识
6.2 指数与对数在物理中的作用
6.3 指数与对数知识的解题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7讲 数列
7.1 数列的基础知识
7.2 数列在物理中的作用
7.3 数列与递推方法
7.4 数列知识的解题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8讲 极限
8.1 极限的基础知识
8.2 极限在物理中的作用
8.3 极限与极端推理方法
8.4 极限知识的解题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9讲 函数与图像
9.1 函数及其图像的基础知识
9.2 函数及其图像在物理中的作用
9.3 函数及其图像知识的解题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10讲 极值
10.1 极值的基础知识
10.2 极值问题的数学方法
10.3 极值问题的物理方法
10.4 极值知识的解题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11讲 几何
11.1 几何学的基础知识
11.2 几何学知识在物理中的作用
11.3 几何学知识的解题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12讲 解析几何
12.1 解析几何的初步认识
12.2 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基础知识
12.3 解析几何知识在物理中的作用
12.4 解析几何知识的解题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13讲 导数
13.1 导数的基础知识
13.2 用导数方法研究物理极值问题
13.3 微积分思想与微元法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14讲 近似计算与估算
14.1 近似计算的基础知识
14.2 近似计算在物理中的作用
14.3 近似计算知识的解题应用
14.4 估算的作用与基本步骤
14.5 估算知识的解题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15讲 有效数字
15.1 有效数字的基础知识
15.2 有效数字的运算
15.3 测量中有效数字的记录
15.4 有效数字知识的解题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第16讲 误差分析
16.1 误差分析的基础知识
16.2 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16.3 误差分析在物理中的作用
16.4 误差分析知识的解题应用
练习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提示
附录:概率与数理统计初步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坦白说,我并不是一个在物理学领域有着深厚功底的学生,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好奇和探索的精神来接触这本书的。我对物理学的兴趣,更多来源于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好奇,而我总觉得,这些规律的背后必然有着一套精妙的数学语言来支撑。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对这种“语言”的好奇心。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更高级的数学概念,比如如何运用复数来分析交流电的电路问题,或者如何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理解一些宏观现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循序渐进,从基础的数学工具入手,逐步引导读者去理解它们在不同物理分支中的应用。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展示如何一步步地将数学模型构建起来,再运用这些模型来得出物理结论,那对我来说将是巨大的收获。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打破物理与数学之间的壁垒,看到它们之间更加融洽的连接。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太多花哨的插图,只有简单的标题和作者信息。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比较细腻,印刷字体也清晰,翻阅起来没有刺鼻的油墨味,这一点让我觉得很舒服。我本来是抱着学习一些基础物理概念的心态来选这本书的,但翻开目录才发现,它似乎更侧重于讲解物理问题背后所应用的数学工具。我个人对数学并不是特别排斥,但高中阶段的数学应用题对我来说确实是个挑战,所以当看到书中很多章节都详细解析了如何运用微积分、向量、傅里叶变换等工具来解决物理问题时,我感到了一丝新奇。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看前几章的例题和解析,我就觉得这本书的思路可能和我之前接触过的很多习题集不太一样,它更像是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抽象的数学理论和具体的物理现象。这种“方法论”的讲解方式,或许能帮助我更透彻地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公式的记忆和套用上。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提升我对物理问题的分析能力,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和解决。
评分这本书的外包装给我一种踏实的感觉,没有华而不实的设计,内容页纸质优良,印刷清晰,字迹工整,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在物理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找到一些不同于课本讲解的视角。我一直认为,物理和数学是相辅相成的,严谨的数学推导是物理理论的基石。然而,在中学阶段,我们往往侧重于对物理概念和现象的直观理解,而对数学工具的深入运用了解不足。这本书的名字就直接点明了它的核心内容——“数学方法”。这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预示着它将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关于如何将数学理论应用于解决物理问题的指南。我很好奇书中会如何讲解像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这些在高中物理中可能出现但通常不会被深入探讨的数学工具。我希望它能够清晰地阐释这些数学概念与物理定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提供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有效思路和方法,让我不再畏惧那些看似难以逾越的数学难题。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人一种专业且严谨的学术氛围,书页的纸张质量上乘,印刷清晰,排版合理,阅读体验十分流畅。我一直觉得,中学物理的教学往往侧重于对基本概念的灌输和公式的记忆,而对于支撑这些概念和公式的数学逻辑,讲解得相对较少。这使得很多学生在面对更复杂的物理问题时,会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下手。而这本《中学物理数学方法讲座》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物理问题背后数学根源的窗口。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如何运用微积分来处理速度、加速度、功、能等概念的瞬时变化,以及如何使用向量来描述力和位移等矢量物理量。如果书中还能涵盖一些关于解微分方程的方法,那将是我梦寐以求的内容。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掌握一套解决物理问题的通用数学框架,从而能够更自信、更深入地去探索物理学的奥秘。
评分我是一名对物理有着浓厚兴趣的高中生,最近一直在寻找能够拓展我视野的读物。在浏览了许多物理科普书籍后,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中学物理数学方法讲座》。虽然书名听起来有些学术化,但从内容介绍来看,它似乎着力于揭示物理世界中那些隐藏在数字背后的规律。我一直觉得,物理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现象本身,更在于那些能够精确描述和预测这些现象的数学语言。很多时候,我们死记硬背的物理公式,其实只是复杂数学推导的简略结果,而这本书,恰恰给了我一个深入了解这些推导过程的机会。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如何运用数学模型来分析运动学、动力学,甚至是电磁学问题的部分。想象一下,能够用清晰的数学逻辑来解释万物运动的轨迹,用向量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用微积分来描述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物理学习的“催化剂”,激发我对数学在物理应用上的更多思考,从而建立起更牢固、更深刻的物理知识体系。
评分这个能看懂,我好好学习一波,不#了,脸被打了。
评分书是好书,送的也快。各位要买的快下单吧,我高二买来拓展训练。
评分书很好,是正版,值得一看!
评分服务周到,价廉物美,送货员辛苦了!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这本书很好,实战性很强。
评分不错,不错,相当不错!讲的很详细,深刻!!
评分相信中科大的实力,孩子爱读!
评分老师推荐买的,非常不错,就是有的地方看不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