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细则: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中级)》是新大纲的具体细化。其内容涵盖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四类20个专业(中级、初级师、初级士三个层次)、50个考试学科。《大纲细则》以20个专业分类,分别装订成书。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细则: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中级)》既是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命题用书,也是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专业即将晋升为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考生临床实践、复习备考的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大纲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
内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温病学
中药学
方剂学
第二部分 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诊断学
诊断学基础
药理学
传染病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第三、四部分 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大纲细则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第二单元 阴阳学说
第三单元 五行学说
第四单元 藏象
第五单元 气血津液
第六单元 病因
第七单元 发病
第八单元 病机
第九单元 防治原则
内经
第一单元 气·阴阳·五行
第二单元 藏象
第三单元 病机
第四单元 病证
第五单元 诊法
第六单元 论治
第七单元 养生
伤寒论
第一单元 太阳病辨证论治
第二单元 阳明病辨证论治
第三单元 少阳病辨证论治
第四单元 太阴病辨证论治
第五单元 少阴病辨证论治
第六单元 厥阴病辨证论治
第七单元 霍乱病辨证论治
第八单元 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辨证论治
金匮要略
第一单元 痉湿喝病篇
第二单元 中风历节病篇
第三单元 血痹虚劳病篇
第四单元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
第五单元 胸痹心痛短气病篇
第六单元 腹满寒疝宿食病篇
第七单元 痰饮咳嗽病篇
第八单元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
第九单元 黄疸病篇
第十单元 妇人妊娠病篇
第十一单元 妇人杂病篇
温病学
中药学
方剂学
中医诊断学
诊断学基础
药理学
传染病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前言/序言
为进一步贯彻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全国卫生专业中(初)级技术资格考试的有关精神,进一步体现中医药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目标要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于2011年组织有关专家,对2006年版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以及2007年版全科医学(中医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011年版《全国中医药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
新大纲体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培养优秀临床人才“读经典,做临床”的思想导向;突出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四类临床专业中(初)级技术人员基础知识的临床综合运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测试;合理调整了考试科目设置,合理增加了与各专业相关学科的内容。
新大纲在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层面与本科层次,以及中药3个级别、中医护理2个级别层次在考试科目设置及内容上均体现了差别。
新大纲注重了考试专业作为一个整体的表现形式。将20个专业考试大纲以“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四个考试科目进行学科排序,并在具体内容上进行了4个方面的标识。
为了配合新大纲的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组织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依据新大纲编写了与之相配套的《2011年版临床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中(初)级考试大纲细则》(以下简称大纲细则)。
本书是新大纲的具体细化。其内容涵盖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四类20个专业(中级、初级师、初级士三个层次)、50个考试学科。《大纲细则》以20个专业分类,分别装订成书。
本书既是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命题用书,也是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专业即将晋升为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考生临床实践、复习备考的权威性参考书。
借此机会,感谢王永炎院士、张伯礼院士、李连达院士、石学敏院士以及其他十几位专业主审,对《大纲细则》书稿严格把关,提出精辟意见,对保证书稿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个专业主编、55个学科主编及其编委在本次《大纲细则》编写中起到了主体作用,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时间仓促,2011年版《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细则》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识之士不吝斧正,以便我们适时修订完善。
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细则: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中级)2018年沿用此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