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3米标准对数视力表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6-01 |
| 作者:尹树国 | 译者: | 开本: 其它 |
| 定价: 3.00 | 页数:0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06775663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3米标准对数视力表》适合家庭、幼儿园、学校、医院等的视力检查。室内空间适合3米距离视力表,避免了5米视力表需要用平面镜反射检查。
《3米标准对数视力表》使用说明:1.检查距离:3米。2.视力表安放位置:距离被检查者3米。5.0(1.0)行和被检查者眼睛同高。3.视力表照明:直接照明照度200~7001x。自然光照明,需要明亮,光线充足,避免阳光直射。
这本《3米标准对数视力表》简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的一股清流。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一直对自己的视力情况有些模糊的概念,总觉得“好像还行”,但又不太确定。市面上各种视力表琳琅满目,各种尺寸、各种单位,看得我眼花缭乱。直到偶然间翻开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测量视力可以这么“标准化”,而且这个“3米”的标准,瞬间就让我在家里的空间里找到了一个模拟检测的参照点。书的装帧设计很朴实,没有花哨的封面,更像是教科书的严谨,这反而让我觉得内容会更加扎实可靠。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对数视力表”的解释部分,虽然我不是视光专业的,但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原本抽象的对数概念和视力下降的关联解释得一清二楚,让我这个“小白”也能恍然大悟。以前总觉得视力表上的E字和C字形状的缺口是随机的,现在才知道它们是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排列的,而这种规律恰恰能更精确地反映我们眼睛的辨别能力。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视力衰退的常见误区,比如“用眼过度一定会导致近视加深”之类的,这些信息对于我这样的上班族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让我对如何保护眼睛有了更科学的认识。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方法,在家里的走廊里,用卷尺量出3米的距离,然后将书中的视力表打印出来,对照着进行了一次“自我体检”。虽然可能不如专业机构精确,但至少让我对自己的视力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知道了一些可以立即着手改善生活习惯的地方。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么惊心动魄的故事,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清晰、科学、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认识并可能改善我们与“看世界”这个最基本的能力的关系。
评分《3米标准对数视力表》这本书,它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重新定义了我对“视力表”的认知。我之前一直认为,视力表就是一个用来检查视力的工具,仅此而已。但这本书,却像一个引路人,带领我走进了视力测量背后更深邃的科学世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3米”这个简单的数字上,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是3米,以及这个距离是如何确定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光学原理和人类视觉生理特性。书中关于对数视力表的介绍,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过去对“对数”这个概念只有模糊的印象,但这本书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图示,让我明白了它在视力表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它如何使得视力测量结果更加科学、准确和具有可比性。它解释了为什么视力表上的刻度不是线性的,而是遵循着一种特殊的“对数”规律,而这种规律恰恰能够更精细地反映我们眼睛的分辨能力。而且,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理论科普,它还提供了非常详尽的实践指导。作者非常细心地列出了在家进行视力检测的步骤,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测试环境、如何精确测量3米距离、如何打印和悬挂视力表,甚至连测试时的光线条件都考虑到了。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说明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导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掌握这项技能。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对视力测量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如何科学地保护自己的视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拿到《3米标准对数视力表》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是有点忐忑的。因为“视力表”这三个字,总是让我联想到体检时的紧张,以及那些模糊不清的字母。但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张打印出来的视力表,而是一个关于“看见”的科学探究。作者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3米”这个看似简单的距离,拆解成了无数个科学的细节。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视力表发展历史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标准,是经过了多少代人的探索和改进。而“对数”的引入,更是让整个视力评估体系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书中对对数视力表的工作原理的解释,简直是让我这个文科生都豁然开朗。它不再是枯燥的数学公式,而是与我们眼睛感知光线、分辨细节的能力息息相关。通过书中的图示,我能清晰地看到,为什么视力表上的缺口会越来越小,为什么辨认的难度会逐渐增加,而这一切,都与我们大脑对视觉信号的解读紧密相连。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指导读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个“3米标准”进行自我检测,甚至还给出了一些关于如何解读测试结果的建议。这让这本书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不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而是真正能帮助到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它让我明白,原来保护视力,可以从最基础的“看清楚”开始,并且有科学的方法作为支撑。
评分我拿到《3米标准对数视力表》这本书的时候,以为它只是一本关于视力测试的简单手册,但很快我就发现,它的内容远比我最初的想象要丰富和深入得多。作者并没有满足于简单地介绍视力表的功能,而是将“3米”这个关键的测量距离,上升到了一个科学的高度来探讨。书中详细阐述了3米标准背后的光学和生理学依据,解释了为什么这个距离能够最有效地反映人眼的正常屈光状态,以及为什么偏离这个距离会影响测试的准确性。让我感到非常惊奇的是,书中对“对数视力表”的讲解,简直是让我对视力测量有了全新的认识。过去,我总觉得视力表的刻度是随意排列的,但这本书揭示了对数原理在视力表设计中的重要性,它如何使得视力评估更加精细化,也使得不同个体之间的视力水平有了更科学的比较基础。作者用非常形象化的语言,将抽象的对数概念,与我们眼睛感知到的模糊程度巧妙地联系起来,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可操作性极强。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提供了详细的步骤,指导读者如何在家庭环境中,准确地搭建一个“3米标准”的视力测试场景。从测量距离、打印视力表,到选择合适的测试环境和光线,书中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技能的传授,它赋予了我自己监测和了解视力的能力。
评分我必须说,《3米标准对数视力表》这本书,它不像是那种随便翻翻就能丢到一边的快餐读物,而更像是一份细致入微的生活指南,尤其对于那些关注自身健康,特别是眼部健康的人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我之前总觉得视力表嘛,不就是一张图,拿起来看就行了?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它非常深入地探讨了“标准”这个概念的意义,尤其是“3米”这个距离,在视力检测中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它是如此关键。书中花了相当大的篇幅,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解释了不同距离下视力检测结果的差异,以及为何3米被广泛接受为标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对数”的科普,虽然这个词听起来就有点头大,但作者巧妙地将它与视力表的刻度联系起来,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视力表上的数字不是等差的,而是按照一种更精细的逻辑来变化的,这使得视力的测量更加客观和具有可比性。而且,书中并没有止步于理论,它还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操作建议,比如如何在家庭环境中模拟3米的测试距离,如何选择合适的打印纸张和尺寸,以及在进行测试时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这些都体现了作者的细心和对读者的关怀。我按照书中的指导,在家里的客厅里布置了一个临时的测试点,虽然过程有些繁琐,但当看到自己能够清晰辨认出表上特定行数的字母时,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视力保护并非总是要依赖于昂贵的仪器或专业的医生,有时候,掌握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并且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让我不再对自己的视力状况感到茫然,而是有了一种更主动、更科学的认知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