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与组网实战指南

网络综合布线与组网实战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治国,李颖 著
图书标签:
  • 网络布线
  • 综合布线
  • 网络组网
  • 实战
  • 通信工程
  • 弱电工程
  • 布线规范
  • 网络工程
  • 信息技术
  • 工程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229139
版次:1
商品编码:1210108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6
字数:52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透彻阐述搭配翔实图解;夯实基础与实战技能并驾齐驱。
注重实践与动手能力培养,81个综合布线实验案例精挑细选。
综合布线与组网技巧双管齐下,为网管员典藏书架再添宝典。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详细、系统地介绍了网络综合布线的相关标准、网络综合布线材料、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线缆布线技术、设备间与机房环境、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网络布线系统的验收、局域网规划与组建、无线局域网规划与组建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81个实验案例,帮助读者积累实战经验,缩短从理论到现实的距离。

作者简介

黄治国,2000年6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与管理专业,长期从事网络管理工作,现任职于长沙赛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工程师,从事网络管理工作。在工作之余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参与写作了多部IT图书。
李颖,2009年6月毕业于解放军工程兵学院计算机应用与科学专业,大学本科。现任职于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信息科,助理工程师,从事网络管理工作。

目录

第1章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概述
1.1 网络综合布线简介 1
1.1.1 网络综合布线的定义 1
1.1.2 网络综合布线的特点 2
1.2 网络综合布线的相关标准 3
1.2.1 TIA/EIA标准 3
1.2.2 ISO/IEC11801国际标准 4
1.2.3 欧洲标准 5
1.2.4 国内标准 6
1.3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 7
1.4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8
1.5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实施 10
【实验1-1】网络综合布线的流程 10
【实验1-2】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要求 12
第2章 网络综合布线材料
2.1 双绞线 13
2.1.1 双绞线的分类 13
2.1.2 大对数双绞线 16
【实验2-1】识别双绞线的标识和代码 17
【实验2-2】双绞线的选购技巧 17
2.1.3 水晶头 18
【实验2-3】水晶头的选购技巧 19
【实验2-4】电话线水晶头(RJ-11接口)制作 19
【实验2-5】双绞线水晶头(RJ-45接口)的制作 20
【实验2-6】双绞线的测试 22
2.2 光纤 23
2.2.1 光纤的分类 23
2.2.2 光缆的分类 24
2.2.3 光纤连接器 25
2.2.4 光纤连接器件 28
2.3 配线架 28
2.3.1 双绞线配线架 28
2.3.2 光纤终端盒 29
2.3.3 光纤适配器 30
2.4 信息插座 31
【实验2-7】信息插座的类型 31
【实验2-8】信息插座的组成 32
2.5 跳线 34
【实验2-9】认识双绞线跳线及应用 34
【实验2-10】认识光纤跳线及应用 34
2.6 配线机柜/机架 35
2.6.1 机柜 35
2.6.2 机架 36
2.7 线槽和管道 36
2.7.1 线槽 36
2.7.2 管道 37
2.7.3 桥架 37
2.8 布线材料整理工具 38
2.8.1 理线器 38
2.8.2 扎带 38
2.8.3 标签 39
第3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
3.1 总体设计 40
3.1.1 网络布线工程设计简介 40
3.1.2 信道和线缆长度 41
3.1.3 选择布线材料 44
3.1.4 设计系统应用 45
3.1.5 网络布线方案的设计准则 46
【实验3-1】设计办公室布线方案 49
【实验3-2】设计工业级布线方案 49
3.2 设计工作区子系统 50
3.2.1 工作区子系统简介 50
3.2.2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原则 51
3.3 水平子系统设计 53
3.3.1 水平子系统结构 53
3.3.2 设计水平子系统的原则 54
3.3.3 设计水平子系统的线缆 55
3.4 设计主干子系统 57
3.4.1 主干子系统结构 57
3.4.2 设计主干子系统的原则 58
3.5 设计管理子系统 59
3.5.1 配线架连接方式 59
3.5.2 设计管理子系统的原则 62
3.6 设计设备间 62
3.7 设计电信间 63
3.8 设计进线间 64
3.9 设计建筑群子系统 65
3.9.1 设计建筑群干线子系统的步骤 65
3.9.2 建筑群干线布线方法 66
【实验3-3】保护电缆的方法 67
3.10 管理设计 68
3.10.1 设计规范 68
3.10.2 标记方式 69
3.10.3 管理标记 70
第4章 双绞线布线技术
4.1 双绞线布线的技术要求 72
4.2 网络布线线槽铺设技术 75
4.2.1 敷设金属管 75
4.2.2 敷设金属桥架 79
【实验4-1】金属桥架敷设施工现场的注意事项 81
4.2.3 敷设塑料管槽 82
4.3 双绞线布线工具 85
4.3.1 双绞线敷设工具 85
4.3.2 双绞线压接工具 86
【实验4-2】端接信息插座 87
【实验4-3】端接配线架 88
【实验4-4】制作跳线 89
4.4 双绞线布线施工 91
4.4.1 建筑物内水平布线 91
【实验4-5】建筑物内水平布线 93
4.4.2 建筑物主干布线 93
【实验4-6】向下垂放线缆 93
【实验4-7】向上牵引线缆 94
4.4.3 建筑物间布线 94
【实验4-8】单条双绞线牵引 96
【实验4-9】多条双绞线牵引 96
【实验4-10】打环式牵引双绞线 97
第5章 光缆布线技术
5.1 光缆布线施工的准备工作 100
5.2 光缆施工的一般要求 101
5.2.1 光缆敷设要求 101
5.2.2 室外光缆敷设要求 102
5.2.3 室内光缆敷设要求 105
5.2.4 管道填充率 105
5.3 光缆布线施工 105
5.3.1 建筑物内光缆敷设 105
【实验5-1】垂直敷设光缆 106
【实验5-2】水平子系统敷设光缆 107
5.3.2 建筑群光缆布线 108
【实验5-3】直埋敷设光缆 109
5.4 光缆端接技术 112
5.4.1 机械接续 112
5.4.2 熔接 112
【实验5-4】光纤熔接 114
5.4.3 盘纤 120
第6章 机房环境要求与设计实践
6.1 机房环境要求 121
6.1.1 机房场地要求 121
6.1.2 机房的环境条件 123
6.1.3 媒体的使用和存放 126
6.1.4 供电与接地 126
6.1.5 建筑结构 129
6.1.6 空气调节 130
6.1.7 消防与安全 132
6.2 机房环境设计实践 133
6.2.1 工程概述 133
6.2.2 土建装修 134
6.2.3 供配电系统 137
6.2.4 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 139
6.2.5 防雷接地 139
6.2.6 消防 141
6.3 接地 142
【实验6-1】设计接地工程要求与实践 142
6.3.1 屏蔽布线时的接地要求 144
【实验6-2】机房接地设计与施工实践 144
6.3.2 布线接地注意事项 145
第7章 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
7.1 电缆测试标准 147
7.2 电缆测试方法 149
7.2.1 电缆链路的测试方法 149
7.2.2 电缆链路的验证测试 151
7.2.3 电缆链路的认证测试 152
7.3 光缆测试工具与方法 157
7.3.1 光缆测试仪 157
7.3.2 光缆测试方法 159
7.3.3 选择光缆的测试方法 162
7.4 链路连通性测试实践 163
7.4.1 链路连通性测试工具 163
7.4.2 双绞线连通性测试 164
【实验7-1】测试跳线连通性 164
【实验7-2】测试水平布线 166
【实验7-3】测试整体链路 166
【实验7-4】测试以太网端口 167
【实验7-5】查看单独结果 167
【实验7-6】使用多个远程ID定位器 168
【实验7-7】NVP值的指定与测试 168
【实验7-8】使用简易网线测试仪测试 169
7.4.3 光缆链路连通性测试 169
【实验7-9】两种方法对光缆链路进行连通性测试 169
7.5 链路性能测试实践 170
7.5.1 链路性能测试工具 170
【实验7-10】设置测试工具Fluke DTX的语言 171
【实验7-11】测试工具Fluke DTX自校准 171
【实验7-12】设置测试工具Fluke DTX的参数 172
7.5.2 测试双绞线性能 174
【实验7-13】利用测试工具Fluke DTX测试双绞线性能 175
7.5.3 测试光纤链路性能 178
【实验7-14】利用Fluke DTX测试光纤链路性能 178
第8章 网络布线系统的验收与鉴定
8.1 验收的依据和原则 181
8.2 验收的要求和验收组织 182
8.3 验收的项目和内容 184
8.3.1 环境检查 184
8.3.2 器材线缆检查 184
8.3.3 设备安装检查 187
8.3.4 线缆的布放 188
8.3.5 线缆保护方式检查 190
8.3.6 线缆终接检查 192
8.3.7 工程电气测试 193
8.3.8 管理系统验收 194
8.3.9 工程验收 195
【实验8-1】系统性能检测单项合格判定 197
【实验8-2】竣工检测综合合格判定 197
8.4 综合布线系统的鉴定 198
第9章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实例
9.1 某检察院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199
9.1.1 办公楼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分析 199
9.1.2 设计标准与依据 200
9.1.3 网络布线设计原则与需求调查 200
9.1.4 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202
9.1.5 办公楼布线设计 202
9.2 某小区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208
9.2.1 小区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分析 208
9.2.2 设计标准与依据 209
9.2.3 系统设计原则 210
9.2.4 小区布线系统设计 211
9.3 某企业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214
9.3.1 企业办公楼综合布线设计 215
9.3.2 企业厂区综合布线设计 220
9.4 某学院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222
9.4.1 某学院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分析 222
9.4.2 建筑群子系统设计 223
9.4.3 图书馆布线设计 224
9.4.4 行政楼布线设计 227
9.4.5 实验楼布线设计 228
9.4.6 教学楼布线设计 229
9.4.7 学生公寓布线设计 230
9.4.8 校园网中心设计 230
9.5 智能家居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231
9.5.1 智能家居布线设计原则 231
9.5.2 智能家居布线设计 232
第10章 局域网规划与组建
10.1 局域网概述 235
10.1.1 局域网的组成 235
10.1.2 局域网拓扑结构 236
10.2 局域网组建方案规划 238
10.2.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238
10.2.2 网络设备设计 238
10.2.3 网络操作系统设计 240
10.2.4 规划用户和IP地址 240
10.3 连接网络设备 240
10.3.1 连接交换机 241
【实验10-1】光纤跳线的交叉连接 241
【实验10-2】光电收发转换器的连接 241
【实验10-3】双绞线Up link端口级联 243
【实验10-4】使用普通端口级联 244
10.3.2 连接路由器 244
【实验10-5】连接集线设备和路由器 245
10.3.3 连接安全设备 245
10.4 局域网布线系统的连接 246
10.4.1 连接双绞线布线系统 246
【实验10-6】双绞线链路的连接方式 246
【实验10-7】配线架与交换机的放置 246
【实验10-8】整理桥架中的线缆 248
【实验10-9】整理配线架中的线缆 248
10.4.2 连接光缆布线系统 250
【实验10-10】连接光缆 250
【实验10-11】连接光缆链路 252
【实验10-12】管理光缆 253
10.5 网络设备连接检测 253
10.5.1 交换机/路由器工作状态判断 253
【实验10-13】通过LED指示灯判断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状态 254
10.5.2 网卡工作状态判断 255
【实验10-14】通过LED指示灯判断网卡的工作状态 255
【实验10-15】使用IPconfig命令判断 255
10.5.3 网络连通性测试 258
【实验10-16】使用ping命令测试 258
【实验10-17】使用Tracert命令测试 260
10.6 配置服务器和客户端 260
10.6.1 配置服务器 261
【实验10-18】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261
【实验10-19】配置域控制器 266
【实验10-20】配置DNS服务器 276
【实验10-21】配置DHCP服务器 292
【实验10-22】创建用户账户 303
【实验10-23】创建用户组 305
10.6.2 设置客户端 307
【实验10-24】设置网络ID 307
【实验10-25】登录服务器 313
10.6.3 资源共享 315
【实验10-26】文件夹共享 315
第11章 无线局域网规划与组建
11.1 无线局域网典型连接方案 322
11.1.1 对等无线局域网方案 322
11.1.2 独立无线局域网方案 322
11.1.3 无线局域网接入以太网 323
11.1.4 无线漫游方案 324
11.1.5 局域网连接方案 325
11.2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326
11.2.1 网桥连接型 327
11.2.2 基站接入型 327
11.2.3 集线器接入型 327
11.2.4 无中心结构 327
11.3 无线局域网组建方案规划 328
11.3.1 企业无线局域网组建方案设计 328
11.3.2 家居无线局域网组建方案设计 329
11.4 网络设备的连接 330
11.4.1 连接无线网卡 330
【实验11-1】安装无线网卡 330
11.4.2 连接无线路由器 333
【实验11-2】连接无线路由器 333
11.5 配置无线路由器和客户端 334
11.5.1 配置无线路由器 334
【实验11-3】配置无线路由器 334
11.5.2 配置客户端 337
【实验11-4】在Windows 7系统中连接无线网络 337
【实验11-5】在Windows 8系统中连接无线网络 340

精彩书摘

  《网络综合布线与组网实战指南》:
  3.记录和报告
  综合布线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管理信息记录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1)记录应包括管道、线缆、连接器件及连接位置、接地等内容,各部分记录中应包括相应的标识符、类型、状态、位置等信息。
  (2)报告应包括管道、安装场地、线缆、接地系统等内容,各部分报告中应包括相应的记录。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如采用布线工程管理软件和电子配线设备组成的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应按专项系统工程进行验收。
  8.3.9工程验收
  1.竣工技术文件
  竣工技术文件是指为了便于工程验收和今后管理,施工单位应编制工程竣工技术文件,按协议或合同规定的要求,交付所需要的文档。
  工程竣工技术文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或竣工后应及早编制,并在工程验收前提交建设单位。竣工技术文件通常为一式三份,如果有多个单位需要时,可适当增加份数。竣工技术文件和相关资料应做到内容齐全、资料真实可靠、数据准确无误、文字表达条理清楚、文件外观整洁、图表内容清晰,不应有互相矛盾、彼此脱节和错误遗漏等现象。
  竣工技术文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编制:
  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在工程验收以前,将工程竣工技术资料交给建设单位。
  竣工技术文件要保证质量,做到外观整洁,内容齐全,数据准确。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竣工技术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装工程量。
  (2)工程说明。
  (3)竣工图纸。总体设计图、施工设计图,包括配线架、色场区的配置图、色场图、配线架布放位置的详细图,配线表、点位布置竣工图。
  (4)工程核算。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主要安装工程量,如主干布线的线缆规格和长度,装设楼层配线架的规格和数量等。
  (5)设备、器材明细表。设备、机架和主要部件的数量明细表,将整个工程中所用的设备、机架和主要部件分别统计,清晰地列出其型号、规格、程式和数量。
  ……

前言/序言

本书全面、详细、系统地介绍了网络综合布线的相关标准、网络综合布线材料、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线缆布线技术、设备间与机房环境、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网络布线系统的验收、局域网规划与组建、无线局域网规划与组建等方面的知识。
在内容方面,首先介绍网络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如网络综合布线的标准、网络综合布线材料、系统工程设计等,让用户快速入门,打下扎实的基础;其次介绍线缆布线技术和实施方法,如双绞线布线技术、光缆布线技术、设备间与机房环境、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网络布线系统的验收等。同时,详细介绍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实例,在设计网络综合布线时,做到有的放矢;后重点介绍了网络综合布线与组网技术有机结合的方法和技巧,如局域网规划与组建、无线局域网规划与组建等,让用户领会网络综合布线在组网中具体运用的精髓。
本书特色
在写作方面,本书以实战为线,以理论为面,线面结合,让用户在实战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另外,全书以当前主流技术为载体,如光纤布线等。
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翔实
全书共计11章,从布线基础、材料、设计方案和实例等方面全面解析了综合布线技术。
(2)源自实践,技术主流
本书紧跟网络综合布线的技术发展,介绍了网络综合布线与组网的主流技术软件。同时,本书站在网络综合布线员的角度上,全面介绍了网络综合布线员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3)新手入门,逐步精通
内容从零起步,新手可以在没有任何基础的前提下,根据由浅入深的理论、循序渐进的实例,逐步精通网络综合布线的核心技术,帮助用户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网络综合布线与组网的操作技巧,从新手成为网络综合布线与组网高手。
(4)两种线缆布线技术
讲解了双绞线布线技术和光缆布线技术的技巧与方法。

(5)81个经典实验
注重现场实战经验的训练,提供了81个经典实验,让读者通过实验操作全面提升网络管理实战技能。
读者定位
本书内容翔实、知识全面、突出实用性和实战性,采用图文结合方式进行叙述,旨在帮助网络管理员系统了解综合布线的实用知识与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同时也是各类计算机培训中心、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优选专业教材。

















《数字基建:现代通信网络部署与维护全攻略》 内容简介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高效、稳定、安全的通信网络已成为社会运行的基石。从庞大的企业数据中心到遍布城市的智慧社区,从连接全球的互联网骨干网到支撑物联网应用的传感器网络,其背后都离不开精密的网络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维护。《数字基建:现代通信网络部署与维护全攻略》一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实践导向的现代通信网络构建与管理知识体系。本书不涉及具体的产品品牌,而是聚焦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技术、通用原则、最佳实践以及故障排除方法,帮助读者掌握构建强大、可靠数字通信系统所需的关键技能。 本书共分为八个部分,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从宏观的网络规划,到微观的线缆管理,再到最终的网络优化与安全。 第一部分:网络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 此部分将首先探讨网络规划的重要性,强调在项目启动前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包括带宽需求、用户数量、业务类型、未来扩展性等。我们将深入讲解不同规模网络的架构设计原则,例如星型、总线型、环型拓扑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本书将详细阐述物理布局规划,包括机房选址、空间划分、设备安装区域、线缆路由设计、接地系统等,确保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此外,还将介绍不同类型网络(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无线局域网WLAN、数据中心网络)在设计上的共性与差异,帮助读者建立全面的网络设计思维。 第二部分:高性能传输介质的选择与应用 传输介质是网络通信的“血管”,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整体效率。《数字基建》将详尽介绍各种主流传输介质的特性、优势和局限。铜缆部分,我们将重点讲解超五类、六类、超六类、七类及以上屏蔽和非屏蔽双绞线的电气特性、传输速率、频率限制以及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标准。光纤部分,则会深入探讨单模光纤(OS1/OS2)和多模光纤(OM1/OM2/OM3/OM4/OM5)的区别,包括纤芯直径、工作波长、传输距离、损耗特性,以及它们在长距离传输、高带宽需求场景下的优势。同时,本书还将涵盖传输介质的选型依据,如成本、性能、环境适应性、安全性等,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标解读方法。 第三部分:物理连接点的部署与管理 无论传输介质如何,最终都需要通过各种连接点将设备互联。《数字基建》将聚焦于线缆的端接、连接与管理。我们将详细讲解网线(双绞线)的端接标准(T568A/T568B),包括制作水晶头(RJ45连接器)和打线到配线架(Patch Panel)的正确方法,强调线序的准确性和牢固性。光纤连接部分,将介绍冷接、热熔以及预端接光纤跳线(Patch Cord)的原理和应用,讲解光纤连接器(如SC、LC、ST、FC)的特点,以及光纤适配器(Adapter)的安装与使用。此外,本书还将深入讲解配线架、光纤配线盒(ODF)、信息插座(Keystone Jack)的安装、标签管理和日常维护,以确保线缆系统的整洁、有序和易于追踪。 第四部分:机房与设备安装规范 网络设备的集中部署离不开专业的机房环境。《数字基建》将全面解析标准机房的建设要求。内容包括:机房选址的安全性考量(防震、防火、防水、电磁干扰等);机房内部的装修标准(地面、墙面、天花板的材料选择与施工工艺);动力与配电系统(UPS、PBA、接地系统、PDU的选配与安装);环境控制系统(空调、温湿度监控、漏水检测);消防系统(火灾报警、灭火器、气体灭火);安防系统(门禁、监控);以及机柜(Rack)的选型、安装、走线管理和设备上架规范。我们将强调遵守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以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 第五部分:基础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本部分将深入讲解实现网络连接所需的核心设备。首先,我们将介绍交换机(Switch)的功能与类型,包括非网管型与网管型交换机的区别,以及VLAN(虚拟局域网)的划分原理与配置方法,用以实现网络流量的隔离与优化。其次,我们将详细讲解路由器(Router)的作用,包括IP地址规划、子网划分(VLSM/CIDVLM)、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协议(如RIP, OSPF, BGP的基本概念),以及NAT(网络地址转换)的应用。此外,还将触及防火墙(Firewall)的基本功能,如访问控制列表(ACL)和端口转发。本书将以通用命令行的配置逻辑为基础,讲解设备的基本网络配置,如IP地址、网关、DNS等,并提供配置检查与备份的方法。 第六部分:无线网络部署与优化 无线网络已成为现代通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字基建》将聚焦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规划与部署。我们将详细介绍无线技术标准(如802.11 a/b/g/n/ac/ax),包括其速率、频段(2.4GHz/5GHz/6GHz)和覆盖范围的特点。本书将讲解无线接入点(AP)的选型、数量规划、覆盖范围估算、信道规划与功率控制,以最大化覆盖面积并减少同频干扰。此外,还将探讨无线安全机制,如WPA2/WPA3加密、SSID隐藏、MAC地址过滤等。无线网络漫游(Roaming)的实现原理与优化技巧也将被深入讲解,以确保用户在不同AP之间无缝切换。 第七部分: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 无论设计多么完善,网络故障都难以完全避免。《数字基建》将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流程。我们将介绍常用的诊断工具,如ping、traceroute、ipconfig/ifconfig、netstat等命令的使用方法,以及网络抓包工具(如Wireshark)的初步应用。本书将针对常见故障类型(如连接中断、速度慢、丢包、无法访问特定资源)进行深入分析,讲解如何从物理层(线缆、接口)到应用层(协议、服务)逐层排查问题。此外,还将介绍如何利用日志分析、性能监控工具以及设备诊断功能来定位和解决问题,培养读者独立解决网络故障的能力。 第八部分:网络安全基础与维护 网络安全是数字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数字基建》将从基础层面探讨网络安全。我们将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如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以及各种网络威胁(如病毒、木马、DDoS攻击、端口扫描)的原理。本书将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防护措施,包括防火墙规则的配置、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的基本原理、VPN(虚拟专用网络)的应用,以及安全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同时,我们将强调定期进行安全审计、漏洞扫描,更新设备固件,以及用户安全意识的培训,以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 《数字基建:现代通信网络部署与维护全攻略》是一本面向网络工程师、IT管理员、系统集成商以及对现代通信网络技术感兴趣的各类读者。本书通过清晰的结构、详实的理论讲解和贴合实际的案例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掌握构建、优化和维护高效、可靠、安全的数字通信基础设施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为数字时代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打开了我对网络世界的新视角!我一直觉得家里的网络速度时快时慢,路由器摆放的位置总是不对,Wi-Fi信号更是经常断断续续,尤其是在厨房或者卧室,简直是信号的“死亡地带”。买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一切都可以通过“综合布线”来解决。书里详细地讲解了各种线材的选择,什么超五类、六类、超六类,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在不同场景下应该如何选择。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如何在装修时就考虑布线问题,甚至是如何自己动手铺设网线,连接水晶头。我之前对这些技术都一窍不通,感觉非常高深,但这本书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一步步引导我理解,让我感觉不再畏惧。而且,书里还介绍了各种网络设备,比如交换机、路由器、无线AP等的选择和配置。我之前一直觉得路由器就是插上网线、设置个密码就完事了,没想到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比如QoS设置、端口聚合、VLAN划分等等,虽然有些内容我还在摸索,但书里的讲解确实让我对如何优化家庭网络有了清晰的思路。现在,我正在尝试根据书里的指导,重新规划家里的网络布局,希望能够彻底告别信号不佳的烦恼,畅享流畅的网络体验。

评分

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怎么做”,更是关于“为什么这么做”。它在讲解技术的同时,非常注重对背后原理的阐述。比如,在讲到IP地址分配时,它不仅介绍了DHCP的原理,还讲解了静态IP地址的适用场景,以及子网划分的意义,让我不再是盲目地填写IP地址,而是真正理解了网络中数据通信的流程。对于防火墙和网络安全方面的内容,书中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各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以及如何通过配置防火墙、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L)来保护网络安全。这对于我这种对网络安全一直有些模糊概念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科普。书里还介绍了一些网络诊断和故障排除的方法,比如如何使用ping、tracert等命令来检测网络连通性和定位问题。这些工具虽然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非常实用,让我以后在遇到网络问题时,不再束手无策,能够有条理地进行排查。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网络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操作层面。

评分

这本书在网络设备的选择和配置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一直认为,网络设备就是买最贵的、功能最多的就对了,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要么是配置复杂用不上,要么是买了不适合。这本书却从“需求导向”的角度出发,教我如何根据实际场景来选择最合适的设备。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类型路由器的性能差异,家庭用和企业用的有什么区别,路由模式和桥接模式的优劣势等等。对于交换机,它也区分了非管理型和管理型交换机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端口数量、速率、PoE供电需求来选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无线网络部署的部分,详细讲解了如何计算覆盖范围,如何避免信号干扰,以及如何利用Mesh组网技术来解决大户型或者复杂户型的Wi-Fi死角问题。我之前一直纠结于家里的Wi-Fi信号覆盖问题,尝试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佳,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是我的设备选择和部署方式有问题。现在,我已经根据书里的建议,开始考虑升级我的无线路由器,并计划引入Mesh系统,相信一定能大大改善家里的网络体验。

评分

我之前对“综合布线”这个词总觉得很高大上,好像只有专业的网络工程师才会接触到,离我这种普通用户很遥远。《网络综合布线与组网实战指南》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亲民的方式,让我看到了它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它从最基础的线缆类型讲起,比如我们家庭里常见的网线,它详细介绍了不同等级的网线在传输速度和稳定性上的差异,以及在家庭装修过程中,如何预埋网线,如何选择合适的线槽和接头。书里还有很多关于弱电箱的知识,告诉我如何合理地规划弱电箱的空间,将网络、电话、电视等线缆集中管理,这样不仅美观,还能有效避免信号干扰。我之前一直对家里的各种线缆杂乱无章感到头疼,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通过合理的布线,是可以让家里的网络环境变得井井有条的。书里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在家中实现Wi-Fi全覆盖的方案,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无线AP,以及如何进行AP之间的漫游设置,这些内容对我这种居住面积较大或者家里有多个房间的用户来说,非常有参考价值。

评分

作为一个刚踏入IT行业的小白,我对“组网”这个概念既好奇又有些迷茫。市面上关于网络技术的书籍很多,但很多都偏重理论,让人感觉枯燥乏味,或者直接就是各种专业术语堆砌,根本看不懂。《网络综合布线与组网实战指南》这本书,确实做到了“实战”二字。它没有给我灌输一大堆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从实际应用出发,教我如何去构建一个可用、稳定、高效的网络。书里对于不同规模的网络环境,比如家庭网络、小型办公室网络、甚至一些基础的企业网络,都给出了相应的组网方案和实施步骤。我特别喜欢它对于各种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等)的讲解,以及在实际中如何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拓扑。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很丰富,比如如何为一个初创公司搭建一套基础的网络环境,如何解决办公室的网络拥堵问题,如何部署无线覆盖等等。这些案例让我能够更好地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也让我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组网挑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虽然有些配置我还没来得及实践,但书里的指导和建议,已经为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工作。

评分

很快很不错。非常满意。点赞。用起来很满意。不错,不错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可以还不错

评分

不错的选择,说明很详细,需实践了。

评分

介绍的比较详细了,但是对于专业网络施工还是相差很远。小企业局域网布线是够了

评分

买了好多书,要多学习多看

评分

对于小白非常实用,还附送了一张光盘,拿道手上,我就你先看到了70页。

评分

读了一下这书内容还是挺不错的,是我要学习的内容,但可惜服务器不是2012版本。

评分

书很好?给力还没来得及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