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靜脈用藥集中調配基礎操作指南》上篇對靜脈用藥調配的質量控製、PIVAs重大事件處理應急預案、PIVAS常見差錯事故及其防範措施、PIVAs整體工作分析研究,如新技術開展、藥物調配中的細化操作及注意事項等方麵都做瞭大篇幅論述,同時還對在PIVAs工作運行中的職業防護、風險防範及持續改進策略等方麵作瞭詳細論述。下篇則著重介紹瞭PIVAS常見的靜脈用藥混閤調配特性、混閤調配操作及注意事項,《靜脈用藥集中調配基礎操作指南》重在突齣靜脈用藥集中調配的基礎操作,後續我們還編寫瞭《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基礎知識問答》《靜脈用藥集中調配基礎管理與進階實踐》係列書籍,其內容與《靜脈用藥集中調配基礎操作指南》相輔相成,相信對PIVAS的建立與工作開展具有較大的指導意義。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第一章 輸液發展史
第一節 靜脈藥物治療的發展
第二節 輸液産品的發展
第三節 靜脈輸液調配方式的發展
第二章 優質輸液與靜脈用藥安全調配
第一節 優質輸液的理念
第二節 優質輸液劑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優質輸液劑的鑒彆
第三章 PIVAS與靜脈用藥安全調配
第一節 PIVAS對靜脈用藥安全調配的意義和作用
第二節 PIVAS與臨床相關術語
第三節 正確給藥相關知識
第四章 調配安全保障係統
第一節 環境準備
第二節 儀器設備及相關用物準備
第三節 人員準備
第四節 混閤調配用物品
第五章 安全調配操作流程
第一節 水平層流潔淨颱操作流程
第二節 生物安全櫃操作流程
第三節 腸外營養液混閤調配操作流程
第四節 危害藥品及毒性藥品混閤調配操作流程
第五節 試驗用藥混閤調配操作流程
第六節 機械配液泵操作流程
第六章 調配質量控製與持續改進策略
第一節 調配質量控製
第二節 質量持續改進案例
第三節 與混閤調配相關應急預案
第七章 PIVAS職業防護
第一節 頸椎損傷的防護
第二節 脊柱損傷的防護
第三節 下肢靜脈麯張的防護
第四節 手指損傷的防護
第五節 手腕損傷的防護
第六節 職業聽力損傷的防護
第七節 視力損傷的防護
下篇
概述
第八章 抗感染藥物
第一節 青黴素類
1.青黴素
2.氟氯西林
第二節 頭孢菌素類
1.頭孢唑林鈉
2.頭孢硫脒
3.頭孢呋辛
4.頭孢替安
5.頭孢麯鬆鈉
6.頭孢他啶
7.頭孢唑肟鈉
8.頭孢吡肟
第三節 氧頭孢烯類
拉氧頭孢鈉
第四節 頭黴素類
……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pharmacy intra 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將原來分散在各個病區、非潔淨環境中進行的調配靜脈用藥轉變為在藥學監護下並在潔淨的環境中(萬級潔淨區、局部百級潔淨區)集中調配靜脈用藥的管理模式,可為臨床提供更安全、有效的靜脈藥物治療服務,是現代醫院藥學工作的重要內容。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建立可以加強對藥品使用環節的質量控製,保證靜脈藥物的無菌性,防止微粒汙染;同時可解決不閤理用藥現象,確保藥物相容性和穩定性,將給藥錯誤降至最低;實現醫院藥學由單純供應保障型嚮技術服務型轉變,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藥學服務理念,是醫院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是“以病人為中心,以處方為重心”的藥物治療管理服務部門,在現代醫院藥學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對大多數藥學人員和護理人員來說,PIVAS的藥學服務是一項新的課題,要求藥護人員必須具有紮實的藥學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知識技能,並且能夠在工作實踐中不斷認識、不斷積纍,充分發揮藥師護士的職業潛能,協助臨床醫師閤理安全用藥,提供藥學服務。
近幾年來,全國醫院PIVAS工作發展得很快,已經有1200餘傢PIVAS開展工作,在集中調配規範化、標準化、同質化建設方麵都做齣瞭突齣成績。由於我國過去沒有開展PIVAS這項工作,經驗積纍相對較少,隨著越來越多醫院的開展,也齣現瞭許多專業性的問題。大多數PIVAS藥師和護理人員對靜脈用藥集中調配的認識仍處於初級階段,對其中的內涵及風險理解不夠,在基礎的調配操作中難免齣現這樣或那樣的疑問,同時,許多新開展PIVAS工作的醫院對藥師和護理人員的規範化培訓也有許多睏惑和需求。針對上述亟待解決的難題,我們組織全國開展這項工作較好的醫院,由有經驗的藥師和護理人員編寫瞭本部書籍。
本書上篇對靜脈用藥調配的質量控製、PIVAS重大事件處理應急預案、PIVAS常見差錯事故及其防範措施、PIVAS整體工作分析研究,如新技術開展、藥物調配中的細化操作及注意事項等方麵都做瞭大篇幅論述,同時還對在PIVAS工作運行中的職業防護、風險防範及持續改進策略等方麵作瞭詳細論述。下篇則著重介紹瞭PIVAS常見的靜脈用藥混閤調配特性、混閤調配操作及注意事項,本書重在突齣靜脈用藥集中調配的基礎操作,後續我們還編寫瞭《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基礎知識問答》《靜脈用藥集中調配基礎管理與進階實踐》係列書籍,其內容與本書相輔相成,相信對PIVAS的建立與工作開展具有較大的指導意義。希望此係列書籍能夠對我國從事PIVAS工作的廣大藥學、護理人員及相關專業的學生給予更多的幫助和啓發,同時也希望對促進PIVAS這一新興領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藥師視角下的臨床用藥安全: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從藥師的專業視角齣發,深入剖析臨床用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並提供切實可行的理論指導與實踐建議,以期全麵提升患者用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本書並非關注某一種特定劑型或給藥途徑的常規操作,而是將視野聚焦於整個臨床用藥的生命周期,從患者入院的用藥評估,到醫囑的審核與執行,再到藥物監測與不良反應管理,以及最終的患者教育與齣院指導,力求做到麵麵俱到。 第一部分:用藥評估與醫囑審核的基石 在臨床用藥的伊始,準確而全麵的用藥評估是保障用藥安全的第一道防綫。本部分將詳細闡述藥師在患者入院時,如何係統地收集患者的用藥史、過敏史、疾病史、生理功能狀態(如肝腎功能)、以及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飲食等),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個體化的風險評估。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識彆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藥物-食物相互作用、以及藥物-疾病相互作用,並重點講解如何對老年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兒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藥進行特彆考量。 醫囑審核是藥師的核心職責之一,本書將係統地介紹藥師進行醫囑審核的理論框架與實踐要點。這包括對醫囑的字跡清晰度、處方規範性、劑量閤理性、用法用量準確性、給藥途徑適宜性、以及藥品選擇的恰當性等進行細緻的核查。我們將深入分析常見的不閤理用藥模式,例如:劑量過大或過小、用藥療程不足或過長、重復用藥、聯閤用藥禁忌、以及藥物選擇不當等,並提供相應的糾正方案。此外,本書還將強調藥師在審核過程中與醫生、護士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信息係統輔助審核,提升效率與準確性。 第二部分:藥物不良反應的識彆、監測與管理 藥物不良反應(ADR)是臨床用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戰。本書將 devote extensive discussion to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AD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from a pharmacist's perspective. 我們將詳細介紹ADR的定義、分類、常見類型及其發生機製,並重點講解藥師在主動監測與被動報告ADR方麵的職責。 主動監測部分,我們將介紹多種藥師可行的監測策略,例如:基於特定高風險藥物(如抗凝藥、抗腫瘤藥、免疫抑製劑等)的係統性監測計劃,以及針對特定臨床科室(如ICU、腎內科、肝內科等)的重點監測項目。本書將提供詳實的案例分析,演示藥師如何通過分析患者的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及用藥情況,早期發現潛在的ADR。 被動報告部分,我們將強調藥師在鼓勵醫護人員及患者報告ADR方麵的重要作用,並介紹完整的ADR報告流程與規範。更重要的是,本書將深入探討藥師在ADR管理中的關鍵角色,包括:評估ADR的嚴重程度,確定ADR的可能原因,製定相應的處理策略(如調整劑量、更換藥物、停藥等),以及對患者進行必要的乾預與教育,以減輕ADR的危害並預防其再次發生。 第三部分:特殊人群用藥的精準化管理 臨床用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在麵對特殊人群時,往往需要更加精細化的考量。本書將專門闢齣章節,深入探討藥師在特殊人群用藥管理中的專業職責與技術要求。 老年用藥: 老年患者常常伴有多種慢性病,多重用藥情況普遍,同時其生理功能(如肝腎功能、體液量、血漿蛋白結閤率等)發生顯著變化,使得其對藥物的反應與青壯年人存在顯著差異。本書將重點介紹老年人用藥的風險評估,如 Beers Criteria 的應用,以及如何識彆和管理老年人用藥的潛在問題,如跌倒、認知功能下降、便秘等。我們將強調個體化給藥方案的製定,藥物劑量的調整原則,以及如何簡化用藥方案,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兒童用藥: 兒童是特殊的生理群體,其藥物代謝、分布、排泄均與成人不同。本書將係統闡述兒童用藥的劑量計算方法(如按體重、按體錶麵積等),藥物劑型的選擇原則,以及如何識彆和管理兒童特有的藥物不良反應。我們將強調藥師在兒童用藥安全中的監測作用,特彆是對於新生兒和嬰幼兒,以及如何在兒科臨床實踐中為兒童提供用藥指導。 妊娠與哺乳期婦女用藥: 妊娠與哺乳期婦女的用藥關乎母嬰雙方的健康。本書將深入剖析藥物對胎兒和嬰兒可能産生的影響,介紹妊娠期藥物風險分類係統(如FDA的A、B、C、D、X類),並提供在特殊情況下,如何權衡藥物的治療效益與潛在風險,選擇相對安全的藥物,以及對母嬰進行密切監測的策略。 肝腎功能不全患者用藥: 肝髒和腎髒是藥物代謝與排泄的主要器官。本書將詳細介紹肝功能不全和腎功能不全對藥物動力學的影響,提供常用的肝腎功能評估指標,並重點講解如何根據患者的肝腎功能損害程度,調整常用藥物的劑量與用法。我們將提供針對不同藥物的肝腎功能損害患者的用藥指導手冊,並強調定期監測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臨床藥學服務與患者用藥教育 臨床藥學服務是提升用藥安全與療效的重要支撐。本書將從藥師的角度,係統闡述臨床藥學服務的內涵與實踐。這包括:藥學谘詢服務、藥物治療管理(MTM)、多學科會診(MDT)中的藥師參與、以及藥師在臨床路徑中的作用。我們將重點講解藥師如何通過與患者的直接溝通,提供詳實的用藥知識,解答患者的疑慮,識彆並解決患者在用藥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與治療效果。 患者用藥教育是保障用藥安全的關鍵環節。本書將詳細闡述藥師在患者用藥教育中的職責與方法。我們將提供一套完整的患者用藥教育框架,涵蓋:如何嚮患者解釋藥物的名稱、作用、用法、用量、療程、常見不良反應、注意事項,以及如何處理漏服、過量等情況。本書將強調個性化教育的重要性,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認知能力、以及疾病特點,采用易於理解的語言和方式進行溝通。我們還將探討如何利用多樣化的教育工具(如宣教單、手冊、多媒體等),提升教育的趣味性與有效性。 第五部分:用藥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與倫理考量 本書的最後部分,將著眼於用藥安全背後的法律法規與倫理考量。我們將介紹與藥品管理、藥師執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幫助讀者理解藥師在法律框架內的權利與義務。同時,本書還將深入探討藥師在臨床實踐中可能麵臨的倫理睏境,例如:知情同意、保密原則、以及在資源有限情況下的閤理用藥決策等。我們將強調藥師應始終將患者的最佳利益放在首位,並以高度的職業道德,踐行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 結論 《藥師視角下的臨床用藥安全:理論與實踐》力求為廣大臨床藥師、醫生、護士以及其他醫藥衛生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個全麵、深入、實用的臨床用藥安全指導。本書不拘泥於單一的學科界限,而是整閤瞭藥學、藥理學、臨床醫學、流行病學等多方麵的知識,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閤。我們相信,通過深入學習與應用本書的內容,能夠顯著提升臨床用藥的安全性,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不良事件,最終為廣大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本書的目標是成為每一位緻力於提升臨床用藥安全水平的專業人士的案頭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