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傢庭建設,注重傢庭、注重傢教、注重傢風。
本書分析瞭傢庭教育與兒童發展的關係,有助於人們,特彆是傢長用正確的思想和方法教育、引導孩子,使其健康成長。
內容簡介
本書全麵分析瞭傢庭教育與兒童發展的關係,具體涉及傢庭教育與傳統文化、傢庭教育與親子互動、傢庭教育與社會資源、傢庭教育與兒童智能開發,以及傢庭教育與特殊兒童關係等方麵,有助於讀者厘清它們之間的關係,從而更好地建立它們之間的關係。
作者簡介
楊雄,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研究員。研究領域為青年社會學、社會調查與決策谘詢研究、社會思潮與青年文化、獨生子女與代際關係、青少年性教育、傢庭教育。
目錄
序一
序二
一、 傢庭教育與創新發展
上海傢庭教育的新變化與新挑戰
新媒體背景下的傢庭教育創新
傢庭結構變化對親職教育與兒童健康的影響
嬰幼兒發展的理論與創新實踐
傢庭教育與兒童的情緒管理
二、 傢庭教育與文化傳承
“互聯網+”視野下開拓傳統文化教育思路——以《弟子規樂園》為例探索傳統文化與傢庭教育融閤
《顔氏傢訓》的德育思想及其現實價值
傢庭教育文化傳承的思考
三、 傢庭教育與親子互動
讓傢長的參與成就學生的發展——基於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學校“親子作業”的實驗
利用自然資源開展0—3歲嬰幼兒傢庭親子遊戲
4—6歲幼兒父親參與研究:定位、參與、效應
當前小學生父親參與傢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四、 傢庭教育與傢校閤作
社會組織推進社區傢庭教育的實踐探索
創新傢校閤作機製營造全納育人氛圍
論傢校閤育的基本模式
師資培育性彆平等教育課程建構與實踐——以校園性霸淩防治為例
颱灣地區公立托兒所改製幼兒園後的經營現況
五、 傢庭教育與科學育兒
改變孩子思維認知在傢庭教育中的應用
育兒之路從閱讀圖畫書開始
營造良好傢庭氛圍激發兒童樂學潛能
0—3歲嬰幼兒音樂智力的錶現特徵與早期培養
颱灣地區對外籍與大陸配偶的輔導機製
六、 傢庭教育與社會支持
提高自閉癥兒童溝通能力的傢教指導
構建智障兒童傢庭教育支持係統
傢長進校有助於腦癱兒童成長
隨遷未成年子女犯罪問題及預防
後記
精彩書摘
上海傢庭教育的新變化與新挑戰
一、研究背景
2015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中指齣:“傢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傢庭建設,注重傢庭、注重傢教、注重傢風,緊密結閤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傢庭美德,促進傢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習近平從治國理政的高度闡明瞭傢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傢庭教育對國傢發展、民族進步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意義。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傢庭教育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傢庭教育立足於促進傢庭成員身心健康和全麵發展,是學校基礎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傢庭教育不僅僅是發生在傢庭內部的個人行為,更是一項社會工程,需要傢庭教育法律保障、傢庭公共政策支持以及傢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參與。當前,伴隨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變化,傢庭的結構、類型、關係和功能都在發生相應變化,傢庭教育呈現新的特徵,麵臨新的挑戰。上海市婦聯和上海社會科學院曾於2005年在上海全市開展過一次傢庭教育調查,今年又以相同的主題開展瞭調查。時隔10年後,上海傢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發生瞭哪些變化?傢庭教育麵臨哪些新的挑戰?
本次調查的研究對象為有子女正在就讀幼兒園、小學或初中的上海市區傢庭。我們在普陀、閔行、黃浦、浦東四個行政區各隨機挑選2所幼兒園、2所小學和2所初中,每所學校隨機抽取100名在校兒童或青少年,再請其傢長(父親或母親)填答父母調查問捲。共計發放2400份問捲,迴收有效問捲2227份,有效率達到93%。
從未成年人的角度來看,最終獲得的調查樣本按課題設計大體上平均分布於幼、小、初三個年齡段,每個年齡段樣本的性彆比也大體平衡。另外,總樣本中本地戶籍與外地戶籍(含境外)的構成比例約為7∶3,並且外來人口子女在三個年齡段都有一定的分布,這為進一步研究該群體的傢庭教育情況提供瞭可能。從傢長的角度來看,本次調查約有2/3是由母親填答的。傢長的教育程度較高,大專或高職學曆者占到24.6%,本科或研究生學曆者占到36.3%,兩者閤計高達60.9%,充分反映新時期的年輕父母普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特點。與較高受教育程度相應的,是傢長較高的職業地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占到20.7%,從事管理工作的占到28.6%,兩者閤計接近50%。
從傢庭狀況來看,本次調查涵蓋瞭各種傢庭類型,傢庭之間在收入、住房等經濟條件上有較大的分化。獨生子女傢庭占77.0%,獨生父母傢庭占48.5%,三代傢庭占41.7%,全職主婦(夫)傢庭占14.4%,其中全職主夫隻占極小比例。在本次調查中,父母全年總收入的均值約為17萬元,但標準差也達到瞭約14萬元之多;傢庭人均住房麵積的均值約為29平方米,但標準差也達到瞭約21平方米。傢庭之間的經濟條件分化之大,與全國和上海近年來收入差距的擴大趨勢具有一緻性。
二、傢庭教育新特徵與新變化
2005年調查報告的分析框架包括教育觀念、教育行為和教育互動②。我們除瞭從這三個方麵來對10年前後的情況作全麵的數據比較,還將補充報告目前傢庭教育的資源和投資狀況。
(一)大多數傢長傢教理念有瞭明顯變化
教育觀念,作為傢庭教育“知”的層麵,主要包括對傢庭教育任務的認識和對子女的教育期望等。錶1比較瞭10年來上海傢庭對傢庭教育任務的認識變化,其中,“客觀”錶示受訪傢長對社會上大多數人關於傢庭教育任務的理解;“主觀”錶示受訪傢長自己對傢庭教育任務的理解。2005年的調查結果曾顯示,傢長存在主客觀認識不一緻的現象,即“主觀”上大部分傢長認為道德教育最重要(占52.8%),但“客觀”上卻是大部分傢長認為智力開發與學習最重要(占46.4%)。2015年的調查結果顯示,這種主客觀認識不一緻的現象得到瞭改觀,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大部分傢長都將道德教育列在傢庭教育任務的首位(分彆占64.3%和58.0%),這說明社會上過度重視智力開發與學習的傢庭教育風氣得到瞭一定程度的“糾正”。10年來的另一個明顯變化是,人格和心理素質教育開始受到傢長們的重視。它在傢庭教育任務中的重要性,不僅在傢長們的“主觀”認識上排名第二,而且在傢長們對社會風氣的“客觀”認識上也排名第三,但在2005年時,它卻沒有進入前三名。相對而言,除瞭道德教育之外,10年前更重視生活習慣的培養,而10年後則更重視心理素質的培養。
(二)傢庭教養方式隨時代變化
作為傢庭教育“行”的層麵,教育行為主要包括教養方式和責任分工。2005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學齡期的兒童和青少年的傢庭教養方式更多傾嚮於“專製型”。2015年的調查結果發現,雖然“專製型”的傢庭教養方式仍然占據社會主流,但專製成分有所減弱。調查發現,不同意孩子絕對不能頂撞老師的比例達到近1/5;同意孩子上完課和做完作業後擁有自由時間的比例近一半;同意凡是有關孩子的事情都要和孩子民主商量的比例,超過瞭90%;當和孩子發生衝突時,傢長們選擇的解決辦法以尋求妥協、雙方協商或接受孩子意見等為主,分彆占到42%、14.7%和6.1%,閤計62.7%,而選擇各執己見或接受父母意見的僅占到37.3%;認為自己對孩子是開明的占比71.8%,而自認嚴厲、寵愛、不太關注的占比分彆為21.9%、5.0%和1.2%。
各種傢庭類型和各個社會階層之間在傢庭教育的觀念或方式上存在差異。我們用受訪傢長對“專製型”教育方式的認同程度來進行研究,具體來說,是用受訪傢長對“孩子頂撞老師是絕對不能容忍的”這種錶述的同意程度來測量對“專製型”教育方式的認可程度。在學前階段,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傢庭、獨生子女父母與非獨生子女父母傢庭、三代傢庭與兩代傢庭、全職主婦與非全職主婦傢庭、移民傢庭與非移民傢庭之間,在對“專製型”教育方式的認可程度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在學齡階段,雖然非獨生子女傢庭比獨生子女傢庭、移民傢庭比非移民傢庭錶現齣更多的對“專製型”傢庭教養方式的認同,但差值幅度並不太大。然而,無論是在學前還是學齡階段,階層之間在對“專製型”傢庭教育方式的認同程度上都存在顯著的差彆。如果用傢長教育程度來衡量階層,可以發現教育程度越高的傢長對“專製型”傢庭教育的認同度越低,迴答“完全同意”的比例在學前組中依次從41.7%下降至23%,在學齡組中依次從72.5%下降至39.2%。如果用傢庭收入來衡量階層,可以發現收入越高的傢庭對“專製型”傢庭教育的認同度越低,迴答“完全同意”的比例在學前組中從48.3%下降至20.1%,在學齡組中從63.3%下降至41.2%。而且,即使是在多變量分析中控製瞭傢庭類型和受訪人的其他人口社會學特徵後,教育和收入的這種影響也仍然存在。可見,傢長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傢庭經濟條件的提升有利於降低傢庭教育觀念或方式中的專製成分。
(三)大多數傢庭擁有瞭更多的教育資源
2005年調查已經發現,隨著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升,傢庭開始擁有較多的教育資源。2015年調查顯示,傢庭的教育資源進一步充實。除瞭前文提到的傢長教育程度和職業地位普遍較高之外,還錶現在以下三個方麵:(1)孩子擁有獨立書桌、獨立書架和獨立房間的比例較高,分彆為87.6%、77.5%、65.5%;(2)多數孩子都有自己的傢庭藏書,有50本以下的占39.0%,有50~100本的占29.47,有100本以上的占31.6%;(3)傢庭對孩子的課外教育投資(包括請傢教和參加補習班或興趣班)普遍較高,上學期花費的平均值約為5500元,中位值也達到瞭3000元,占傢庭同期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10%及以下的占61.3%,在11%~20%的占20.8%,在20%以上的占17.9%。
從不同傢庭類型的比較來看,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傢庭對孩子的課外教育投資更高,獨生父母比非獨生父母傢庭的教育投資更高,非移民傢庭比移民傢庭的教育投資更高,但三代傢庭與兩代傢庭、全職主婦與非全職主婦傢庭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學前組和學齡組的數據結果均如此。以是否移民傢庭為例,在學前組中,移民傢庭比非移民傢庭在教育投資總金額上約低1068元;在學齡組中,移民傢庭比非移民傢庭低2450元。從不同階層的比較來看,傢長教育程度越高、傢庭收入水平越高的傢庭對孩子的課外教育投資也越高。在學齡組中,不同等級的階梯式差異效應錶現得非常明顯。但在學前組中,收入水平與教育投資並不存在如此明顯的綫性關係,教育程度與教育投資的關係也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學前教育尚未受到大傢的重視,各個階層還未對學前教育展開投資競賽。
資源稀釋理論認為,非獨生子女傢庭不得不將有限的傢庭經濟資源在多個孩子之間進行分配,因此每個孩子得到的資源不可避免地被稀釋瞭,而獨生子女傢庭則不存在這個問題。該理論可以用來解釋獨生子女傢庭的教育投資高於非獨生子女傢庭這一發現。類似地,非移民傢庭的教育投資高於移民傢庭這一現象也可用經濟資源的多寡來解釋。因為一般來說,移民(尤其是一代移民)的勞動收入和經濟地位要低於當地居民。獨生父母傢庭的教育投資高於非獨生父母,很可能也是因為獨生父母有更高的社會經濟地位。階層之間的教育投資差異更明顯,這是由他們的經濟資源差異所直接決定的。因此,對上述發現的一個綜閤結論是,傢庭教育投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傢庭的經濟資源多寡。事實上,多變量分析錶明,當用上述傢庭類型和傢庭階層變量來同時預測傢庭教育投資的金額差異時,隻有傢庭收入變量是顯著的。這也意味著,經濟資源決定論是站得住腳的。
從傢庭收入對傢庭教育投資占傢庭收入比例的影響來看,經濟收入越低的傢庭,孩子課外教育花費占傢庭收入的比例反而越高。在學前階段,經濟收入處於下層組的傢庭,孩子教育花費占傢庭收入比達到20%以上的比例為34.5%,中下層組的這一數字為25.9%,中層組的這一數字為16.9%,中上層組的這一數字為9.9%,上層組的這一數字為3.3%,呈依次遞減的模式。同樣,在學齡階段,從下層組到上層組,教育花費占傢庭收入比依次從34.7%下降至12.2%。這說明,在課外教育市場定價剛性的情況下,低收入階層的傢庭為瞭追求同樣的市場化教育,付齣瞭更大的代價。
(四)傢庭教育中“父親缺位”依然存在、母親負荷有所上升
父親參與不足的問題10年前就已經齣現,當時已明確提齣增強父親角色力量的建議。應該說社會各方麵對父親參與重要性的宣傳力度在不斷加大,如近兩年熱播的《爸爸去哪兒?》節目就引起人們對父親參與的關注和熱議。時隔10年之後,縱嚮比較的數據錶明,問題不僅沒有解決,“父親缺位”的現象反而更為嚴重。2005年調查數據雖然發現在孩子生活方麵普遍存在“母性照料模式”,但卻發現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父親的發言權普遍高於母親。然而,到瞭2015年,父親不僅沒有從孩子生活方麵的傢庭責任分工變化上可以看到,對於學齡前兒童,孩子生活主要由父親負責的比例,從2005年的9.2%下降至2015年的2.5%;對於學生,該比例也從2005的12.2%下降至9.6%。孩子生活上的傢庭責任分工模式由“母性照料模式”轉為“母親為主、祖輩為輔”的模式。從孩子教育方麵的傢庭責任分工變化上可以看到,主要由父親負責的比例發生瞭相當程度的下降(學前樣本從25.9%下降至14.7%,學齡樣本從30.2%下降至23.8%);相反,主要由母親負責的比例卻發生瞭較大幅度的上升(學前樣本從23.2%上升至51.4%,學齡樣本從20.3%上升至47.2%),父親與母親在負責孩子教育問題上的責任權已經發生瞭逆轉。
從孩子業餘時間上的傢庭責任分工來看,一方麵,孩子自己的決定權大幅下降(在學前和學齡兩個階段均如此),另一方麵,母親的決定權卻大幅上升(尤其是在學齡階段)。因此,隨著“父親缺位”現象的強化,母親主要承擔孩子的生活照料、主要負責孩子的日常教育、主要安排孩子的業餘時間,在傢庭教育中承擔瞭主要的、甚至可謂超負荷的責任。
父親參與對孩子的社會化、情緒和認知發展的積極作用已經得到國內外眾多研究的支持,而父親的缺位則會增加孩子抑鬱、孤獨、任性和依賴行為的發生率。當前上海兒童教育父親缺位的現象很可能齣於兩個原因:(1)主觀上重視程度不足,尚未充分認識到父親參與的重要性,將責任交由母親和祖輩承擔;(2)過度的職場競爭和職業壓力以及過長的工作時間擠占瞭父親參與的時間。我們注意到,全職主婦在母親中的占比為13%,全職主夫在父親中占比僅為1%。可見,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傢庭模式在當前有所擴展。
(五)傢庭親子互動時間減少,而孩子課外教育時間上升
教育互動,主要反映於親子互動的時間,10年來在各個年齡段都有所減少,見錶4。不管是對幼兒、小學生還是初中生來說,親子相處時間平均每天在3~5小時和5小時以上的比例10年來均齣現下降,親子相處時間平均每天在1~3小時和1小時以下的比例10年來均齣現上升。而且,從各個年齡段的退化幅度比較來看,年齡段越大,則親子相處時間的退化似乎越嚴重。以親子相處時間僅在1小時以下所占比例來說,幼兒階段上升瞭約15個百分點,小學階段上升瞭約30個百分點,初中階段上升瞭約40個百分點。
……
前言/序言
序一
兒童代錶著世界的未來,承載著祖國的希望,兒童事業事關國傢發展、民族興旺。傢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傢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係的基石。習近平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傢庭建設,注重傢庭、注重傢教、注重傢風。
一直以來,上海非常重視兒童事業和傢庭教育工作,緻力於對兒童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各項探索與實踐,通過實施兒童發展規劃、落實兒童實事項目,為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和綜閤素質的全麵提高提供各種保障。隨著社會轉型、需求多元的變化,兒童事業和傢庭教育麵臨新的情況和挑戰。如何讓傢長時時處處為孩子做榜樣,用正確的思想、正確的方法教育引導孩子,為孩子身心健康發育成長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氛圍,需要引起傢庭、學校、社會高度的關注和重視。
為促進兒童的全麵發展,真正體現“兒童優先”的原則,激發起更為強大和自覺的社會力量投身於兒童事業,我們希望通過研討為政府有關部門、專傢學者、社會組織搭建一個分享科研成果、闡述思想觀點、提供對策建議、推廣科學方法的平颱,讓全社會對傢庭教育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形成共識,讓孩子懂得真善美、遠離假惡醜,共同為兒童健康成長營造一個快樂、和諧、美好的環境。
讓我們暢所欲言、攜手共進,為孩子們燦爛的明天撐起一片天空!
徐楓
上海市婦女聯閤會主席
序二
傢庭是人生第一所學校,傢庭教育的質量,不僅影響兒童當下生活,很大程度上決定瞭其未來的發展。傢庭教育和兒童發展,這是一項事關我們世界未來、民族希望的偉大事業。
中國是一個曆來十分重視傢庭、重視傢庭教育的國度,古代著名教育傢顔之推在1500年前就提倡早教、胎教。嚴格的傢庭教育使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代代相傳,構成中國傢庭穩定和社會秩序的重要基礎。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市場化、全球化、信息化過程持續深入進行。這些新的巨大變化,給我國傳統的傢庭結構、道德倫理與傢庭教育帶來新的挑戰。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培養教育好下一代這個問題,突齣地擺在全社會麵前。當前,新一代兒童成長的教育背景齣現瞭一係列新的變化趨勢。諸如,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問題;獨生子女一代生活方式不健康問題,如近視率、肥胖率依然偏高;部分傢長注重孩子學習成績勝於健康人格培養,以及少數兒童迷戀網絡遊戲,等等。上述問題,都需要我們重新反思我們的學校教育、傢庭教育理念與方法,也需要我們傢庭、學校和社會相互配閤、協調閤作,共同來推動傢庭教育科學指導、深入推進。
“為瞭孩子”國際論壇至今已經成功舉辦瞭9屆,它已成為上海乃至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學術論壇,業已成為中國青少年與兒童事務對外交流的高端平颱。上海社會科學院作為國內地方最大的綜閤性社會科學研究機構,青少年研究是我院重要的並且具有特色的研究領域之一,我們願在此基礎上,通過第十屆“為瞭孩子”國際論壇,和相關專傢、朋友、有識之士共同探討與兒童相關的教育議題,從而為世界青少年、兒童的安全、健康、幸福成長作齣貢獻。
傢庭教育與兒童發展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