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制图·结构与形式

家具设计:制图·结构与形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庆瀛,罗爱华,副主编 著,叶翠仙,陈庆瀛,罗爱华,副 编
图书标签:
  • 家具设计
  • 制图
  • 结构
  • 形式
  • 设计原理
  • 木工
  • 室内设计
  • 建筑设计
  • 手绘
  • 工业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8420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1682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8
字数:54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家具制图规范速查手册使用,是一本行业实践必备的工具书,也适合作为各高等院校家具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供相关专业与行业的教学工作者、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业余爱好者自学参考。
书中图例均为实际生产设计案例,可操作性强。
依据新的制图标准绘制,保证了全书内容的时效性。

内容简介

作为家具制图规范速查手册,本书的编写结合了现代工程与家具设计制图的新方法,力求将制图理论知识与家具图样表达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书的内容包括家具制图与识图基础知识,家具设计程序与设计表达以及不同材料、不同结构、不同类型家具的图样表达实例。书中图例均以企业生产实践中常用的设计案例为主,可操作性强,具有非常高的实际参考价值。本书依据新的制图标准《技术制图投影法》(GB/T 14692—2008)和《家具制图标准》(QB/T 1338—2012)绘制,保证了全书内容的时效性。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家具设计程序与图样表达1
第一节家具设计程序与图样1
一、前期调研与策划阶段的图样1
二、设计定位与初步设计阶段的图样2
三、深化设计与方案呈现阶段3
四、产品制造与评价阶段5
五、营销推广阶段5
第二节家具设计不同阶段的图样特点5
第三节家具图样的绘制方法6
一、手绘6
二、尺规作图7
三、计算机绘图8
第二章家具制图标准与规范11
第一节《家具制图》标准简介11
一、图纸幅面、图框与标题栏11
二、比例13
三、字体13
四、图线种类及其画法14
第二节家具制图常用材料剖面符号与图例15
第三节家具尺寸标注17
一、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17
二、家具尺寸种类17
三、尺寸标注的基准选择18
第四节家具制图简化画法21
一、投影关系的简化画法21
二、某些结构的简化画法21
三、孔位的简化画法21
四、相同要素的简化画法22
五、对称图形的简化画法22
第三章家具图样绘制基础23
第一节家具平面图的绘制23
一、视图与投影规律23
二、组合体27
第二节家具立体图的绘制30
一、轴测图30
二、透视图32
三、透视图简捷画法与应用41
第三节家具内部结构图的绘制45
一、剖视图45
二、剖面47
三、局部详图48
第四章木家具常见结构基本图样画法50
第一节榫接合50
一、基本概念51
二、榫接合类型与特点51
三、中国传统家具中的榫接合示例53
第二节连接件接合56
一、螺旋式连接件56
二、偏心式连接件56
三、拉挂式连接件58
四、其他类型59
第三节柜类背板结构61
第四节柜内层板结构62
一、活动层板的安装结构62
二、挂衣装置的安装结构64
第五节柜门结构65
一、柜门类型65
二、对开门的安装结构66
三、翻门的安装结构69
四、移门72
五、卷门72
第六节抽屉结构73
一、抽屉的功能73
二、抽屉的类型73
三、抽屉的结构73
四、抽屉的安装74
第七节脚架结构76
一、脚架的功能与类型76
二、框架式脚架的结构76
三、包脚式脚架结构78
第五章家具设计图绘制80
第一节家具测绘80
第二节设计图类型与画法81
一、设计草图81
二、家具设计图84
三、模型88
第六章木家具施工图绘制89
第一节实木家具图样89
一、柜类家具91
二、桌类家具97
三、椅类家具109
四、床类家具121
第二节板式家具图样142
一、柜类家具143
二、桌类家具153
三、椅类家具159
四、床类家具165
第三节板木家具图样181
一、板木家具类型181
二、板木家具材料特点181
三、板木家具施工图实例183
第七章其他材料家具结构213
第一节金属家具213
一、概述213
二、金属家具概念214
三、金属家具分类214
四、金属材料216
五、金属家具的结构及连接方式219
第二节塑料家具223
一、概述223
二、基本概念224
三、塑料家具的结构设计225
第三节软体家具结构228
一、软体家具分类228
二、软体家具结构231
三、软体家具实例240
第八章单体家具图册设计245
第一节图册页面内容及编排245
第二节单体家具图册示例245
第九章系列家具设计254
第一节32mm系统原理与应用254
一、概述254
二、“32mm系统”的应用256
第二节系列家具设计手册实例260
一、产品外形结构与细节分析260
二、产品外观尺寸264
三、侧板孔位设计266
四、柜门设计267
五、抽屉设计268
六、原材料、辅助材料及常规五金参数272
七、应用示例274
第十章典型风格家具赏析275
第一节明式家具275
一、造型简练、以线为主275
二、结构严谨、做工精细276
三、装饰适度、繁简相宜276
四、木材坚硬、纹理优美276
第二节意大利古典式家具277
第三节法国乡村式家具278
第四节英国传统式家具279
一、齐彭代尔式279
二、赫普尔怀特式279
三、亚当式279
四、谢拉顿式280
五、邓肯·法伊夫式280
第五节美式家具281
一、仿古风格281
二、新古典风格281
三、美式田园风格283
第六节北欧风格家具283
第七节日本和式家具284
第八节后现代式家具286
参考文献288

前言/序言

家具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对家具设计人才的培养,既要有文化艺术的熏陶沉淀,也要有科学技术、技能的知识积累。学生只有兼备专业知识的宽广与专项技能的精湛,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社会适应性。本书的编写充分考虑了社会就业对设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本书适合作各高等院校的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与行业的教学工作者、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业余爱好者自主学习、参考。
本书内容注重家具结构设计的专业性与系统性、广泛性与典型性的有机结合,书中图例针对家具生产实践常用的结构设计形式,从国家制图标准的角度,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家具的常用结构设计方法与图样表达的形式,而且均以生产实践中的成套设计案例为主,严格按照专业制图标准进行绘制、排版,可以满足不同专业读者的需要。书中关于家具结构设计理论的阐述,尽量采用典型作品案例与结构细节图解的形式,图文并茂、直观逼真、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旨在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读者自主学习。
本书的出版得到福建省家具协会、好事达(福建)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喜盈门家具制品有限公司、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等单位的热情帮助,得到化学工业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同时得到福建农林大学教材出版基金的资助。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的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产品设计系陈祖建教授为本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全系教师参加了大纲讨论,使教材以更全面、更专业的角度阐述理念,更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全书由福建农林大学叶翠仙编写大纲,并进行全书的统稿和整理。第一章~第九章由叶翠仙编写,其中第七章第一节由龙岩学院于再君副教授编写,第十章由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陈庆瀛设计师编写,罗爱华设计师为第六章的编写做了大量的绘图与修改工作。参加绘图的学生:孟菊、聂茹楠、王拓雨、刘立志、赵超凡、王孙杰、李静、金昌玉等。再次感谢大家的齐心协力。
由于家具设计涉及多个相关领域,书中引用了大量家具图片,有国内外著名设计师的经典之作,有家具公司、企业的产品,还有兄弟院校同仁、学生及我院学生课程作业的案例,特此表达由衷的感谢,部分作品来源因资料不全未能详细注明,特此致歉,待修订时再补正。由于作者学识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当和遗漏,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不吝指正。

2016.4.16
《光影之下:老房子的灵魂重塑》 本书并非一部关于家具设计理论的著作,而是聚焦于一项充满温情与智慧的改造工程——对老旧住宅进行翻新与重生。我们并非探讨如何创造全新的家具,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房屋,探寻其隐藏的价值,并以现代的视角赋予其新的生命。 内容概述: 《光影之下:老房子的灵魂重塑》是一本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精妙的设计与修复,让一座座被时光遗忘的老房子焕发新生,重现其独特魅力的实践指南。本书摒弃了冰冷的理论分析,而是通过丰富的案例、细致的步骤以及充满人文关怀的叙述,展现了老屋改造的艺术与科学。 章节细览: 第一章:凝视过往,倾听老屋的低语 本章旨在引导读者如何“看见”一座老房子。我们将一同学习如何进行细致入微的现场勘测,识别建筑的结构特点、材料构成、空间布局以及潜在的缺陷。更重要的是,我们将鼓励读者去感受老房子的“灵魂”——那些由时间沉淀下来的痕迹,如斑驳的墙皮、褪色的木纹、老旧的窗棂,它们都是故事的讲述者。我们将探讨如何从建筑的历史、地域文化以及居住者的记忆中汲取灵感,为后续的设计奠定情感基础。 第二章:结构之基,生命的脊梁 在外观之下,是支撑起整座房屋的骨架。本章将聚焦于老屋的结构安全与加固。我们会介绍不同年代建筑的常见结构体系,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隐患,并提供科学的评估方法。我们将探讨如何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如钢筋加固、植筋、新增支撑等,在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房屋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同时,也会强调在结构改造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让修缮的痕迹与原有结构和谐共存,形成新的对话。 第三章:空间魔法,重塑生活流线 老房子的空间往往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采光不足、动线拥堵、功能区划分模糊等。本章将围绕空间改造的核心——“流线”展开。我们将分析如何通过墙体拆改、隔断设置、开窗通风等手法,优化室内空间布局,打破原有的束缚,创造更符合现代生活习惯的通透、流畅的空间体验。我们会探讨如何巧妙地引入自然光,解决阴暗角落的问题,让光影成为空间的主角。同时,也会关注居住者的生活习惯,为不同家庭成员的需求量身定制合理的空间功能划分。 第四章:材质对话,温度与质感 材料是构建房屋的肌理,也是影响居住感受的关键。本章将深入探讨老屋改造中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我们将区分不同时期建筑常用的材料,如老砖、老木、瓦片等,并介绍如何对其进行修复、再生利用,使其重现昔日的光彩。同时,也会探讨如何将现代环保、高性能的材料融入设计,实现新旧材质的和谐统一。我们将关注材料的触感、视觉效果以及对室内氛围的影响,让每一个细节都散发出温暖与质感。 第五章:光影交织,氛围的营造大师 光与影是空间表情最重要的塑造者。本章将重点阐述如何通过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共同营造出富有层次和情感的空间氛围。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灯具及其应用场景,以及如何通过灯光的色彩、强度和投射方式,突出建筑的结构美、材质的纹理,以及空间的深度。同时,也会再次强调自然光的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开窗设计、反射材料的应用,最大化地引入自然光,让室内空间与室外景观产生联动。 第六章:细节之处,匠心独运 老屋的魅力往往体现在那些不经意间流露的细节之中。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那些“隐藏的角落”,发掘细节的价值。我们将关注门窗的修复与改造,探索金属构件、石材雕刻、木饰面的精细处理。同时,也会探讨如何巧妙地隐藏现代化的设备,如空调管道、电线线路等,使其与老屋的整体风格融为一体。本书将通过大量的实景图片,展现工匠们精湛的技艺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读者感受“匠心”的力量。 第七章:可持续新生,责任与未来 老屋改造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责任。本章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老屋改造。我们将讨论如何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同时,也会探讨如何通过节能设计,如保温隔热、高效通风等,降低房屋的能源消耗。本书还将关注老屋改造对社区文化的影响,鼓励读者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的更新与发展。 本书特色: 故事性叙事: 以真实的老屋改造案例为线索,穿插居住者的故事和设计师的心路历程,让阅读过程充满情感共鸣。 图文并茂: 大量精美的实景图片、施工细节图和示意图,直观展现改造前后的对比,以及设计理念的落地过程。 实践指导: 提供切实可行的改造思路和技术要点,帮助读者理解老屋改造的复杂性与可行性。 人文关怀: 强调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居住者需求的关注,展现改造工程背后的人文温度。 《光影之下:老房子的灵魂重塑》是一本献给所有热爱生活、珍视历史,并渴望为老房子注入新活力的读者的指南。它将带领你走进一个充满惊喜与发现的改造世界,让你重新认识家的意义,以及那些被时光打磨得愈发珍贵的旧时光。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家具设计:制图·结构与形式》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深入的家具设计学习平台。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设计哲学、创新思维和人文关怀的著作。我能够从书中汲取到知识,获得启发,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家具设计这一领域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并激发了我亲自去尝试、去创造的欲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复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指导,并最终赋能读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家具设计的世界中来。

评分

而谈到“形式”,这本书更是将家具设计的美学层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停留在对流行趋势的描述,而是深入探讨了形式与功能、形式与材料、形式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书中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某些形式会让人感到舒适、亲切,而另一些则会显得突兀、不协调。通过对人体工程学原理的阐释,让我明白,一件家具的设计,最终是为人服务的,其形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使用者的体验。书中对不同风格家具的解构分析,如简约主义、工业风、复古风等,也让我看到了形式的多样性和演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比例与韵律”的讨论,如何通过黄金分割、斐波那契数列等数学原理来构建和谐的视觉感受,以及如何通过重复、对比等手法来营造形式的韵律感。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形式的美,并非主观臆断,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孤立地看待家具,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设计语境中进行探讨。例如,在讲解“制图”时,书中会提及如何与其他室内设计图纸进行配合,如何考虑家具与空间的关系;在讲解“结构”时,会涉及材料的环保性、可持续性,以及生产工艺对结构的影响;在讲解“形式”时,则会触及文化背景、历史传承以及社会发展趋势对设计风格的塑造。这种宏观的视野,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学习了家具设计的具体技术和理论,更能体会到设计作为一种综合性学科的魅力。它让我明白,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要懂技术、懂美学,还要有对社会、对生活、对环境的深刻洞察。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提供知识,更在于它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创造力。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理论与我所见过的家具进行对照,分析其设计中的优劣之处。同时,书中提供的各种设计案例,也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让我看到了家具设计无限的可能性。例如,书中对模块化家具的设计理念的阐述,就让我思考到,如何通过组合和变形,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空间的需求。这种启发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个良师益友,在不断引导我去探索和发现。

评分

在“结构”的讲解中,本书引入了材料科学的知识,让我理解了不同材料(如实木、板材、金属、塑料、玻璃等)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如何影响家具的结构设计和使用寿命。书中详细分析了各种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并给出在不同家具类型中应用这些材料的建议。例如,对于需要承受较大载荷的椅子腿,应该选择哪些材料,以及如何通过结构设计来增强其承重能力。这种跨学科的融合,让我对家具的“内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材料的选择是结构设计不可或缺的一环。

评分

《家具设计:制图·结构与形式》在阐述“制图”部分时,非常注重细节和规范。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图纸类型的功能和绘制要求,例如,为什么需要绘制剖面图,剖面图中的剖切线应该如何表示,以及剖切位置的选择如何影响信息的传递。它还强调了图纸的标准化,包括尺寸标注的精度、公差的表示方法、以及图纸的比例选择等。这些细节对于一个想要将设计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书中对这些细节的强调,让我明白,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才能确保设计的可执行性和最终产品的质量。

评分

书中对于“形式”的探讨,也非常具有前瞻性。它不仅仅停留在对传统美学的解读,还关注了当前设计领域的新趋势,如可持续设计、智能化设计等,以及这些趋势如何影响家具的未来形式。书中通过分析一些前沿的设计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材料选择和生产工艺中,如何利用新技术(如3D打印)来创造更具创新性的家具形式,以及如何将智能技术与家具相结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这种对未来的展望,让我觉得这本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我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

评分

我尤其欣赏的是,这本书在讲解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方式。对于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部分,书中会配以大量的插图、表格和示意图,将抽象的原理形象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即使我对某些技术术语不熟悉,也能通过图示和生动的文字解释,逐渐掌握其含义。例如,在讲解不同连接方式的受力模型时,书中会绘制详细的力线图,清晰地展示受力点和传力路径,让我对结构的稳固性有了直观的认识。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积极性,而不是被枯燥的理论所压倒。

评分

作为一个对家居环境充满热情,尤其是对家具背后蕴含的智慧和美学深深着迷的读者,我最近有幸拜读了《家具设计:制图·结构与形式》这本书,并被其深度和广度深深吸引。它并非一本仅仅罗列了市面上各种流行家具样式的图册,更像是一本打开家具设计殿堂的钥匙,带领我一步步探索其内在的逻辑与灵魂。 这本书最让我赞叹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将家具设计局限于视觉的呈现,而是将“制图”作为设计的基石,进行了极其详尽的阐述。从基础的二维图纸,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到更复杂的轴测图、透视图,书中都以清晰的图例和严谨的文字进行了解释。我以前总觉得画图只是一个技术活,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精准的制图不仅仅是为了准确传达设计意图,更是设计师思考问题、梳理思路、优化方案的重要工具。书中对比例、尺寸标注、图例符号的规范化要求,以及如何通过图纸反映材质、工艺等细节,都让我对“设计”这两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它教会我,好的设计,首先要有清晰的表达,而精准的制图,正是这种清晰表达的基础。例如,对于一个简单的椅子,书中会详细讲解如何绘制其各个部件的分解图,如何标注连接方式,如何预留加工余量,这些细节看似繁琐,实则直接关系到家具的最终实现和使用体验。

评分

《家具设计:制图·结构与形式》在“结构”这一章节的处理上,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家具的结构无非就是木材、金属的拼接组合,但这本书却系统地梳理了家具结构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从受力分析,到连接方式的选择,再到材料的特性与应用,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了不同结构形式如何影响家具的稳定性、承重能力以及整体的美感。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榫卯结构”的讲解印象深刻,那种古老而精妙的技艺,在书中被以现代的视角进行解读,并将其与现代材料和工艺相结合,展现了跨越时空的智慧。此外,书中对现代连接件的使用,如各种螺丝、胶合剂、焊接技术等,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家具类型中的适用性。这种将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对家具的“骨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一个坚固耐用的家具,其结构的巧妙设计至关重要。

评分

一次买了四本书,正在学习中!

评分

包装差点 其他都挺好

评分

包装差点 其他都挺好

评分

一般般把

评分

发货快,印刷质量好。

评分

书是新的,字也清晰,就是薄

评分

可以可以...书应该是正版的...就是这本书应该不是新的,塑料薄膜都没有

评分

一次买了四本书,正在学习中!

评分

一次买了四本书,正在学习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