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会计新手、在职会计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培训及咨询人员、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师生阅读和使用。 《新手学会计从入门到精通》根据国家新的财务政策、税务政策、会计准则及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营改增政策编写而成。新增了营改增的有关内容,并给出了100多套经典的实账示范,能助会计新手快速入门,掌握会计技能,成为企业会计高手。
☆让会计新手,一本书了解国家新政策和行业新规定。
☆各种技巧帮助会计新手从零学习财会工作基本知识、业务流程。
☆建账、记账、报账、查账、结账、调账即学即会,轻松上手。
☆图文结合+企业做账经典实例+100多套实账示范,让你轻松入门,快速成为会计高手。
内容简介
《新手学会计从入门到精通》先从会计人员应知、应会、应懂出发,结合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共设计100多套实账示范,向会计新手示范各项会计业务的处理。
《新手学会计从入门到精通》以图文结合加实际案例的形式,介绍了包括账簿设置与凭证填写、经济业务会计核算、财务稽核与结账、财务报表编制、企业预算编制和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操作等内容,以便新手会计“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现查现用”,轻松掌握会计操作技能,快速胜任会计工作。
本书适合会计新手、在职会计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培训及咨询人员、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师生阅读和使用。
作者简介
陈忠,男,福建福州人。1967年3月出生,现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经贸系主任、国际贸易学教授,兼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福建自贸区研究院执行院长,福建省科协–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共建的福建省自贸区协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同时担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1989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专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于美国北弗吉尼亚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福州大学,获得物流工程硕士学位。长期在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等高校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学科的教学管理及科学研究工作。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入门指引——新手会计基本知识概述
1.1 会计的基本概念002
1.1.1 会计职能002
1.1.2 会计对象004
1.1.3 会计的基本假设005
1.1.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008
1.2 会计的基本业务014
1.2.1 会计要素014
1.2.2 会计等式019
1.2.3 会计科目020
1.2.4 会计账户022
第2章 科学建账——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石
2.1 如何建账026
2.1.1 “企业”与“建账” 026
2.1.2 会计账簿是本企业经027
2.1.3 建账的基本流程027
2.2 需要认识的4种基本会计账簿031
2.2.1 总分类账031
2.2.2 明细分类账034
2.2.3 现金日记账036
2.2.4 银行存款日记账038
2.3 辅助性账簿的设置040
2.3.1 辅助性账簿的建账原则040
2.3.2 应收、应付款项的备查簿041
2.3.3 各种租借设备、物资的辅助登记042
第3章 规范记账——高效会计的工作核心
3.1 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044
3.1.1 原始凭证的填制044
3.1.2 原始凭证的审核045
3.2 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046
3.2.1 记账凭证的填制046
3.2.2 记账凭证的审核051
3.3 常见会计记账的入账实操053
3.3.1 企业固定资产记账053
3.3.2 交易性金融资产055
3.3.3 无形资产058
3.3.4 应收账款061
3.3.5 应收票据063
3.3.6 应付账款066
3.3.7 应付票据069
3.3.8 长期借款072
3.3.9 利润和交税075
3.4 灵活运用记账方法083
3.4.1 记账方法的类型083
3.4.2 复式记账法083
3.4.3 记账规则084
3.4.4 复式记账的账户结构084
第4章 细心算账——低成本、高利润是算出来的
4.1 开源节流做好成本计算088
4.1.1 企业成本的分类088
4.1.2 掌握常用成本的计算方式092
4.1.3 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098
4.1.4 成本的归集与分配101
4.2 精打细算增加利润收入104
4.2.1 利润的构成:企业利润分类104
4.2.2 利润的计算:掌握常用的计算方式106
4.3 成本与利润的关系——本、量、利分析108
4.3.1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108
4.3.2 本、量、利分析的作用109
4.3.3 本、量、利分析的数学公式110
4.3.4 本、量、利分析关系图112
第5章 据实报账——反映财务状况,把握企业金脉
5.1 报账工作的内容116
5.1.1 理清报账工作程序116
5.1.2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116
5.1.3 填写财务报告情况说明书116
5.1.4 对账123
5.2 编制会计报表124
5.2.1 资产负债表124
5.2.2 利润表131
5.2.3 现金流量表134
5.2.4 应交增值税明细表142
5.2.5 会计报表附注145
5.2.6 报送财务报告149
第6章 耐心查账——当好职,管好企业的钱袋子
6.1 什么是查账?152
6.1.1 查账的基本概念152
6.1.2 查账的目的152
6.1.3 查账的类型153
6.2 查账的基本方法155
6.2.1 顺查法、逆查法和直查法156
6.2.2 制度基础检查法和风险基础检查法159
6.2.3 详查法与抽查法160
6.2.4 核对法和数据复核法162
6.3 查账的基本内容163
6.3.1 对企业资产情况进行查账163
6.3.2 对企业负债业务进行查账166
6.3.3 对企业所有者权益查账171
6.3.4 对收入、成本及费用进行查账176
6.3.5 对各种报表进行查账180
第7章 及时结账——会计忌讳的就是翻“旧账”
7.1 结账的重要意义184
7.1.1 什么是结账184
7.1.2 结账的一般程序184
7.1.3 结账前的准备工作186
7.2 定期结账:月月结,年年结186
7.2.1 什么是结账周期186
7.2.2 如何确定结算周期186
7.3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结账方法188
7.3.1 期末结账的方法188
7.3.2 年底结账的方法189
7.4 结账过程中常见的3个问题190
7.4.1 结账前如何做到试算平衡190
7.4.2 实行电算化后如何结账192
7.4.3 账户余额的结构如何设置192
第8章 认真调账——防患于未然,堵住利润缺口
8.1 什么是调账196
8.1.1 调账的原则196
8.1.2 调账的内容196
8.1.3 调账的方法197
8.2 期末账项调整198
8.2.1 期末账项调整的目的和依据198
8.2.2 期末账项调整的有关问题198
8.2.3 期末账项调整的分类199
8.3 会计政策的变更201
8.3.1 为什么要变更?201
8.3.2 会计政策的类型201
8.3.3 会计政策变更的方法202
8.4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调整204
8.4.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204
8.4.2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方法206
8.5 会计差错更正调整211
8.6 税务稽查账务的调整212
8.6.1 什么是税务稽查212
8.6.2 税务稽查账务调整的意义212
8.6.3 税务稽查账务调整的原则212
8.6.4 税务稽查账务调整的内容213
8.6.5 税务稽查账务调整的方法216
8.7 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的会计处理217
8.7.1 会计账户的设置218
8.7.2 试点纳税人差额征税的会计处理219
8.7.3 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会计处理219
8.7.4 取得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的会计处理220
8.7.5 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额的会计处理220
参考文献222
前言/序言
即学即用轻松胜出,汇集全新财会知识,精心点拨入门技巧,全面熟悉工作流程,快速掌握会计实务。
本书在著写过程中力求“实用”,沿着会计在日常工作中的“基本流程”这条主线,从入门指引、建账、记账、算账、报账、查账、结账、调账等8个方面出发,每个方面各为一章,共8大章。按照会计工作的规律和绝大部分人的常规逻辑关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脉络清晰,便于读者在短时间内对会计工作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全面、系统的了解。另一方面,在撰写上从细节入手,对每个方面所涉及的知识条分缕析地介绍,力求面面俱到,轻松掌握会计操作技能,快速胜任会计工作。
同时本书还坚持以“实务”为主线,本着会计人员“应知、应会、应懂”原则,列举了大量具有实操意义的示例,包括国家新实施的“营改增”问题(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方位展示会计的分录形式、核算方法。结合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共设计100多套实账示范,向会计新手示范各项会计业务的处理。强化读者的动手和操作能力,增强工作适应能力。
本书有三大特色。
第一,注重实操。考虑到初学者的客观要求,我们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了拆分,化大为小,注重细节,将知识融入实操当中。
第二,通俗易懂。会计是一门很繁杂的学科,本书本着让每位初学者都能学好会计、当好会计的原则,在语言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力争做到化繁为简,用简练、通俗的语言去阐述。简单易学,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第三,可读性强。如何让枯燥的文字活起来也是我们长期考虑的一个问题,本书采用图、表的形式,图文并茂,大大增强了可读性。
本书适合会计新手、在职会计人员以及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其他人员阅读、使用。
本书由陈忠教授和张丽萍老师著写,同时得到了苗小刚、魏艳、苗李敏、潘鑫、魏丽、丁善东、苗李宁等老师的大力支持,他们群策群力,或提供资料、或讲述自己的经验。同时也对丁雨萌、樊冬梅在图表设计、文字校对方面的支持深表感谢。正是集多人之智慧,此书才能编撰而成,在此对各位表示感谢。
由于著者水平有限,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陈 忠
2016年10月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财智启航:现代商业环境下的财务决策与分析指南 目标读者: 渴望深入理解企业运营核心、提升财务决策能力的商务人士、企业管理者、金融分析师,以及对宏观经济与微观企业财务互动感兴趣的专业人士。 图书定位: 本书并非基础的会计入门教程,而是侧重于将会计语言转化为商业洞察力的桥梁。它假定读者已掌握基础的复式记账原理和基本的财务报表结构,旨在将这些知识提升到战略分析和价值创造的高度。 --- 第一部分:穿越数字迷雾——财务报表的战略解读与深度剖析 本部分旨在打破传统财务报表僵硬的展示方式,教会读者如何透过数字的表面,洞察企业经营的真实脉络与潜在风险。 第一章:超越“三表”:信息时代的财务报告全景视图 本章将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财务报告体系。我们不仅会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还会深入探讨综合收益表在反映企业全部价值变动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如何揭示资本结构和股东回报的真实分配情况。重点讨论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US GAAP)在特定项目(如收入确认、租赁会计)上的核心差异及其对跨国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 第二章:质量重于数量:高阶财务报表“陷阱”侦测 本章聚焦于财务报告的“灰色地带”。我们将详细拆解盈余管理(Earnings Management)的常见手法,包括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存货评估政策和非经常性项目披露的操纵。引入“质量指标体系”,教导读者如何构建自己的风险评分模型,识别那些表面健康实则暗藏隐患的财务信号。讨论了特殊交易(如反向收购、SPV的使用)对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冲击。 第三章:现金流的真相:运营资本的效率革命与自由现金流的构建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但传统的现金流量表分析往往流于表面。本章深入探讨运营资本(Working Capital)的精细化管理,如应收账款周转天数(DSO)背后的客户信用政策和行业议价能力分析。重点在于如何准确计算自由现金流(FCF),并区分“可用性FCF”与“报告中FCF”的差异。引入了基于运营现金流的盈利质量评估模型,以判断利润是否被真实的资金流入所支撑。 --- 第二部分:价值创造的引擎——成本管理、定价策略与绩效衡量 本部分将会计工具与运营管理、市场策略深度融合,探讨企业如何通过精细化的成本控制和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长期价值增长。 第四章:超越变动成本:作业基础成本法(ABC)与战略成本分析 传统成本分配法在复杂制造和服务业中已显乏力。本章详细阐述作业基础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的实施流程,重点在于如何识别关键驱动因素(Cost Drivers)并合理分摊间接费用。更进一步,本章探讨目标成本法(Target Costing)在产品设计初期的应用,如何将市场需求和预期利润转化为内部成本控制目标,实现“以销定产,以利定价”。 第五章:盈利能力与定价的博弈:边际贡献与弹性分析 本章侧重于边际分析在决策中的应用。解释了边际贡献(Contribution Margin)如何指导短期决策(如是否接受特殊订单、产品线取舍)。引入了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的概念,并结合成本结构,构建了考虑市场反应的动态定价模型,帮助企业在竞争环境中找到利润最佳点。 第六章:激励与治理:设计驱动增长的绩效考核体系 企业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来确保战略得以执行。本章讨论如何设计平衡计分卡(BSC)以连接财务目标与非财务驱动因素。重点分析了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考核体系,如何克服传统ROA/ROE可能导致的资源错配问题,真正激励管理者追求超越资本成本的回报。同时,探讨了高管薪酬结构与长期风险承担的关联性。 --- 第三部分:投资、融资与企业估值——资本市场的视角 本部分将视角拉升至企业融资和投资决策层面,讲解如何运用财务数据支持资本配置,以及如何评估一家企业的内在价值。 第七章:资本结构优化:债务、权益与风险的平衡艺术 本章不再仅仅罗列资本结构比率,而是探讨在不同经济周期和行业特性下,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分析了税盾效应与财务困境成本之间的权衡。深入解析了各种融资工具(如可转换债券、优先股)的实际经济效应及其对未来财务灵活性的影响。 第八章:资本预算的实战:无风险折现率与项目选择的误区 本章聚焦于长期投资决策。重点在于如何构建更为贴近实际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特别是在市场数据不全或企业处于高增长阶段时。对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的应用场景和局限性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引入久期分析来衡量长期项目的风险暴露。 第九章:从报表到估值:企业内在价值的量化评估模型 本书的收官部分将财务分析的成果转化为估值结论。我们将详细拆解贴现现金流(DCF)模型的构建步骤,重点在于如何基于对历史财务报表的深入分析,合理预测未来现金流的增长率和终值(Terminal Value)。同时,对比分析了可比公司分析(Comps)和可比交易分析(Precedents)中,如何通过财务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来提升估值的可靠性,最终实现对企业真实价值的判断。 --- 总结: 本书旨在将读者从一个“记账员”转变为一个“财务战略家”。它关注的不是“如何做分录”,而是“分录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做出更有利可图的决策”。通过严谨的分析框架和贴近实战的案例,为读者构建一个坚实的、面向未来的商业财务思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