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系列·河南蓝皮书: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7)

皮书系列·河南蓝皮书: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卫绍生 著
图书标签:
  • 河南文化
  • 河南发展
  • 蓝皮书
  • 文化报告
  • 区域研究
  • 社会发展
  • 经济发展
  • 政策研究
  • 2017年
  • 智库报告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0464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2666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河南蓝皮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字数:33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16年,河南省文化建设持续推进:省十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新目标,《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颁布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16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本书围绕“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这一主题,对2016年河南文化发展形势进行了研究分析。

作者简介

卫绍生,男,1957年10月生,河南项城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理事、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和中原文化研究。在《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竹林七贤——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竹林七贤若干问题考辨》《竹林七贤之争的文化意蕴》等论文100余篇,出版《魏晋文学与中原文化》《六言诗体研究》《魏晋文学与政治的文化观照》《神秘文化与中国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研究》等研究专著10余部,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竹林七贤集》辑考及研究”以免于鉴定等级结项。主持完成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原文化与中原经济区战略研究”“河南动漫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荣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或二等奖。现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立新,男,生于1967年,河南邓州市人,史学博士。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河南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研究认定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秘书长、河南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黄河文化》副主编。长期从事甲骨学殷商史与中原文化研究。
杨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兼任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河南省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学研究,已发表《张之象〈唐诗类苑〉编刻考》《从〈纂修四库全书档案〉看乾隆时期的文化政策》《从两幅圣旨看明代的监察制度》等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诰命敕命真迹》《菊谱》《千秋一曲舞霓裳》等研究专著8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唐诗类苑研究”,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战略布局及发展路径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豫西窑院文化保存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等7项,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河南蓝皮书·文化摘要

目录

Ⅰ 总报告
1 2016~2017年河南文化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001
  一 2016年河南省文化建设基本情况分析/002
  二 “十三五”时期河南省文化发展趋势分析/018
  三 加快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的制约因素/023
  四 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的对策建议/026
2 2015年河南省区域文化竞争力分析评价报告【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032
  一 2015年河南省区域文化建设的基本态势/033
  二 2015年河南省区域文化竞争力分析/042
  三 2015年河南省区域文化竞争力评价/067
  四 提升河南区域文化竞争力的几点建议/072

Ⅱ 文化事业篇
3 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研究【卫绍生 田 丹】/075
4 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建设研究【席 格】/090
5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调查与建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100
6 河南省古村落保护开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李立新 郭 艳 杨 波】/113
7 新世纪河南戏曲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张厚萍】/128
8 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绩效评估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142

Ⅲ 文化产业篇
9 2016年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产业发展报告【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157
10 2016年河南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报告【李 娟】/171
11 近年来河南会展业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徐春燕】/182
12 2016年河南动漫产业发展报告【李孟舜】/196
13 2016年河南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分析【郭海荣】/209
14 河南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研究【宋艳琴】/224
15 河南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前景展望【席 格】/235

Ⅳ 专题研究篇
16 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是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的着力点【李立新】/252
17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原文化“走出去”研究【卫绍生】/264
18 中原文博会:以自身发展助推河南文化高地建设【靳瑞霞】/273
19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调查与建议【郭树伟】/285
20 宝丰县赵庄魔术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环境分析与经验启示【王志标 张俊菲】/297
21 中原礼乐文化现代传承和产业发展的调研建议【王媛媛】/308

Abstract/320
Contents/321
《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7)》 本报告聚焦2017年度河南文化发展脉络,深入剖析时代背景下文化建设的现状、成就与挑战,旨在为读者呈现一幅生动而全面的河南文化画卷。报告涵盖了文化理论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新与传播、以及区域文化交流等多个维度,力求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现河南文化发展的鲜活实践。 一、 时代背景与文化思潮 报告首先回顾了2017年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宏观环境,包括国家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引领作用,以及互联网技术对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在此基础上,报告深入探讨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河南文化领域涌现出的主要思潮和理论研究方向,如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以及如何构建具有中原特色的现代文化体系等。 二、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报告详细梳理了2017年度河南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进展,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考古遗址、古建筑、古代墓葬等)的抢救性发掘、保护性修缮和科学管理。特别关注了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重点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情况,以及在保护过程中引入的科技手段和创新模式。同时,报告也着重探讨了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包括如何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文创产品,以及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更多人了解和亲近河南的宝贵遗产。 三、 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升级 2017年,河南文化产业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并呈现出新的发展亮点。报告分析了河南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格局,包括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各领域的增长情况。重点关注了文化产业的创新驱动,如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报告还探讨了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及如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骨干文化企业的发展进行了案例分析,展现了河南在培育文化品牌、拓展市场空间方面的努力。 四、 文化创新与传播体系的构建 在信息时代,文化的创新与传播成为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报告深入研究了2017年度河南在文化创新方面的举措,包括在文学、艺术、戏剧、音乐等领域的创作成果,以及新媒体技术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报告分析了河南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等,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现代文化的推广。探讨了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如何协同发展,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传播体系。同时,也关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阵地的作用发挥,以及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 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 作为连接中国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河南在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报告回顾了2017年度河南与其他省份、以及国际社会在文化领域的交流活动,如重要文化节庆、艺术展览、学术研讨会等。分析了河南如何通过文化交流,提升自身文化影响力,并吸收借鉴兄弟地区和国际文化的有益经验。报告还关注了“一带一路”倡议下,河南在拓展国际文化贸易、促进文明互鉴方面的积极探索。 六、 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展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也客观分析了2017年度河南文化发展中仍然存在的挑战,例如文化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文化产业结构仍需优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需加强、以及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最后,报告对未来河南文化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河南文化事业的持续繁荣发展指明方向。 《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7)》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河南文化发展的系统梳理和深入总结,更是对未来河南文化发展方向的思考和探索,为政策制定者、文化研究者、文化从业者以及广大关心河南文化发展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用户评价

评分

读罢《皮书系列·河南蓝皮书: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7)》,我深刻体会到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的真谛。报告在分析河南文化发展时,并没有止步于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具体的领域,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博物馆的创新发展,以及新兴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等。我特别喜欢报告中对一些具体文化项目的案例分析,它们就像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那些宏观的政策和理念是如何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比如,报告中关于某个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的介绍,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吸引游客,带动经济发展,同时又保护了传统村落风貌,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报告,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深入河南文化的肌理,去发现那些被忽视却闪耀着光芒的细节,让我对河南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从《皮书系列·河南蓝皮书: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7)》中,我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全局观。在阅读之前,我对于河南文化的认知,更多是碎片化的,比如某个历史人物、某个著名景点,或者某项传统技艺。而这本书则像一张巨大的网,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清晰、完整的河南文化发展图景。报告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孤立的文化领域,而是将文化与经济、社会、科技等多个层面进行联动分析,让我看到了文化发展的多重维度和内在联系。这种宏观的视角,使得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河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它帮助我摆脱了局限于个体层面的思考,能够从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和评价河南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发展意义。

评分

《皮书系列·河南蓝皮书: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7)》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方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没有采用学术论文那样枯燥晦涩的语言,而是以一种相对通俗易懂、却又不失严谨的方式,将复杂的文化议题呈现给读者。报告在引用大量数据和研究成果的同时,穿插了不少生动的案例和故事,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和吸引力。我尤其欣赏报告中对于一些争议性文化现象的客观分析,它能够呈现不同观点,并提出建设性的思考,展现了报告的专业性和公正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获取了知识,更像是与一位智者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从中学习到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河南文化的浓厚兴趣。

评分

《皮书系列·河南蓝皮书: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7)》带给我的,是一种对现实的深度洞察和对未来的预见。它不仅仅是一份过去的记录,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有力指引。报告在分析2017年河南文化发展现状的同时,也巧妙地揭示了其中蕴含的趋势和挑战。例如,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方面,报告对数字文化、创意文化等新兴业态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河南文化产业未来的巨大潜力。同时,报告也指出了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瓶颈,比如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市场推广等问题,这些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作为一名对地方文化发展抱有热情的读者,我从中看到了希望,也感受到了责任。这本书让我更加期待河南文化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并在全国乃至全球文化舞台上绽放独特的光彩。

评分

这次有幸拜读了《皮书系列·河南蓝皮书: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7)》,真是感慨良多。首先,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我一直以来对于河南文化发展宏观视角认知上的空白。作为一名对中原文化情有独钟的普通读者,我常常在阅读历史典籍或是文学作品时,对那些鲜活的文化符号背后,现代社会的文化脉络是如何延展的感到好奇。这本书恰恰以一种系统性的、研究性的方式,将2017年这一特定时间节点下的河南文化发展景象呈现在我眼前。从宏观的文化政策导向,到具体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再到基层文化活动的生动实践,报告都给出了详实的数据和深刻的分析。它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通过对大量一手资料的梳理和解读,勾勒出河南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的脉络与活力,这对于我理解“文化自信”如何在具体地域落地生根,有着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融合部分,报告里提到的案例都让我耳目一新,仿佛看到了古老的智慧在现代语境下焕发出的新生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