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财商,快速实现财富自由?
《零基础学理财》是专为中国家庭定制的理财工具书。基础理财入门必备,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分析基本的理财知识,没有任何基础也可以看得懂。
本书涉及家庭财务分析与诊断、投资规划、居住规划、教育投资、风险管理和保险安排、纳税筹划、退休计划、遗产规划等各个方面,帮助读者通过正确财富管理和家庭资产配置,平衡一生收支,实现资产增值。
王在全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著有畅销书《一生的理财计划》等。
现供职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北京大学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执行所长、北京大学港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金融标准委员会国际金融理财规划师(CFP/AFP)主讲教授,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北京区域经济学会理事。
在北京大学等多家高校和企业讲主讲课程有:公司理财、个人理财、证券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资本运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政治经济学等。
第一章 培育理财智商——开启你的财富人生
第一节 开启你的财富人生/ 004
第二节 让金钱为你打工/ 015
第三节 家庭理财的基本内容/ 023
第四节 “复利”创造奇迹/ 030
第二章 理财规划与家庭资产配置
第一节 家庭理财重在规划/ 038
第二节 家庭资产配置/ 046
第三节 生命周期与理财/ 050
第三章 家庭财务管理
第一节 家庭理财档案/ 058
第二节 两张报表帮你的财富增值/ 059
第三节 家庭财务比率/ 070
第四章 投资的选择与策略
第一节 投资的策略与原则/ 076
第二节 债券投资/ 082
第三节 理财产品/ 112
第四节 股票投资/ 119
第五节 基金投资/ 145
第六节 外汇投资/ 158
第七节 金融衍生品投资/ 169
第八节 互联网金融/ 189
第九节 房地产、贵金属、收藏品和其他投资/ 199
第五章 居住规划
第一节 居住选择与规划/ 230
第二节 租购房的选择与决策/ 232
第三节 购房换房规划/ 236
第六章 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
第一节 人力资本与教育投资的特点与原则/ 250
第二节 子女教育金规划常见工具/ 255
第七章 保险规划
第一节 风险管理与保险/ 264
第二节 家庭保险规划/ 271
第八章 退休与遗产规划
第一节 退休规划/ 286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 290
第三节 退休规划的步骤/ 294
第四节 遗产规划/ 299
第九章 税收筹划
第一节 税收与理财规划/ 314
第二节 个人纳税筹划/ 320
如何成为一个高财商的人
要成为一个高财商的人,第一就要弄明白什么是财富。如何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当然马上就会有人说,财富不就是金钱吗?金光闪闪的黄金、厚厚的人民币以及巨额的银行存款。
当然,我们不否认这都是财富的一种体现。而财商的精神要旨在于如何去管理金钱,成为金钱的主人,而不是成为金钱的奴隶!“有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不仅要学会用钱赚钱,而且要在财务安全和财务自由中体现人生的快乐,这才是理财的真谛!
很多优秀的人才,非常懂得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赚钱,但是却不懂如何把赚来的钱管好,利用钱来生钱,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理财知识。
因此,理财的第一步就是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学会如何管理金钱、知道货币的时间价值、读懂简单的财务报表、学会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基本计算方法。只有学会这些基础的理财知识,才能灵活运用资产,分配各种投资额度,使得自己的财富增长得更稳更快。
世界上第一本出现“经济”一词的著作《经济论》中,作者色诺芬是这样来讨论财富的。色诺芬在确定财富的意义时,认为“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他说一个人如果能从朋友(或仇敌)身上得到好处,这种朋友(或仇敌)对他来说也是财富;反之,即使是钱,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怎样使用,钱对于他也不能算是财富。这种见解,也表现了市民阶级所固有的发财致富的意图。
对于不会使用笛子的人们来说,一支笛子只有在他们卖掉它时是财富,而在保存着不卖时就不是财富。如果一个人不会驾御马,他的马对他就不是财富;如果他不会管理土地、羊群、钱或其他东西,这些东西对他也不是财富。
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无论如何,如果一个人用他的钱去买一个老婆,而这个老婆使他的身体、精神和财产都受了损失,那么,他的钱怎能对他有好处呢?
成为高财商的人,其二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投资理财知识,了解各种理财之道。现代社会提供了多种投资渠道:银行存款、保险、股票、债券、黄金、外汇、期货、期权
房地产、收藏艺术品、海外投资、大宗商品、互联网金融、私募产品等等。若要在投资市场有所收获,就必须熟悉各种投资工具。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相对适合自己财产状况和承担能力的产品进行适当配置。这些理财之道非常多,你可以适当进行分类,总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货币类、固定收益类、股权类和另类投资。
熟悉了基本投资工具以后,还要学习和掌握投资的技巧和策略。如何收集和分析信息,这包括宏观形势、行业情况以及公司发展等基本面的分析,还要结合各种图表和图形适当进行技术的研判,还要不断总结经验,了解人性和投资的心理,结合行为金融学的一些知识指导自己的投资实践。掌握投资的技巧,学习投资的策略,适当配置自己的资产,防范好各种金融风险。只有平常多积累,才能真正学会投资之道。不仅自己要多看多学,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投资学习班、讲座论坛、投资者的交流,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报纸杂志和各类理财信息,也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移动互联终端等新媒体多渠道获取理财方面的知识。
成为高财商的人,三是要学会家庭财务管理学。家庭财富好比一座财富水库,要使这座水库的水位不断升高,还要保证水库的安全。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有多少财可理。立即要做的是列出你个人或者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你的资产有多少?资产是如何分布的?资产的配置是否合理?你借过多少钱?长期还是短期?有没有信用卡?信用是否已透支?你打算如何还钱?有没有人借过你的钱,是否还能收回?这些问题可能你从来没有想过,但是,如果你想要具备良好的理财能力,必须从现在开始关注它们。
其次还要弄清楚你的收支状况。收入和支出就像水库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你有哪些收入来源?哪些收入是长期稳定的?哪些收入是你的主要收入?未来还有可能有哪些收入?哪些收入成长得更快?同样,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支出?哪些是必须的支出?哪些是选择性的支出?哪些是你未来将要有的支出?等等。收入扣除你的支出,才有结余,才能使得水库的水位不断上升。
成为高财商的人,四是要学会风险管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一个个至理名言都在告诫我们,投资理财是有风险的。即使你投资国债,把钱存到银行,这常被誉为无风险的资产,有时还要承担通货膨胀甚至是价格波动的风险。
因此,进行投资理财和财富管理的时候,在享受高收益高回报的时候时,一定要想到投资的另一个伴随者——风险,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选择适合自己能够承担的风险并做出资产的选择。另外,“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若不做好风险管理与防范,当意外发生时,可能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一个人不但要了解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即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风险,而且还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态度,即是否愿意承受大的风险,这会随着人的年龄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年轻人可能愿意承担风险但却没有多少财产可以用来冒险,而老年人具备了承受风险的财力却在思想上不愿意冒险。
一个人要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经营的现状和未来,再结合自己的资产负债情况、家庭负担状况、年龄、职业特点等,使自己的资产配置达到最佳状态。
前言
根据民生银行与胡润百富发布的《2014—2015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需求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个人资产达5亿元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约17000人,总计资产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平均资产规模18.2亿元人民币。这部分人群中主要以企业主为主。这是针对中国大陆地区总资产超过5亿元人民币的超高净值人群的需求开展的专项研究。
纵观从2008年到2014年的《胡润百富榜》历年的榜单数据,上榜人数始终保持在1000位以上;上榜门槛从2008年的7亿元人民币上升到现在的20亿元人民币;平均财富也由3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64亿元人民币;百亿富豪人数由50人扩大到176人。
截止到2015年年末,中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在衣食住行基本生活需求不断满足的进程中,中国老百姓对金融和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强烈,无论是传统的金融机构还是新型的金融创新产品,都在分享这一巨大的财富管理蛋糕,超过55万亿的居民储蓄还躺在银行的存款账户上,人均存款超过4万元的高储蓄率还在等待财富管理的盛宴。
什么是理财?为什么要理财?怎样去理财?找谁去理财?一系列财富管理的问题提上日程,这不再是财富管理初期懵懵懂懂地购买几个理财产品的时期,而是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从业人员提供一系列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的时代。
首先,理财是一种观念。常言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这里蕴含着基本的理财观念。有人可能会说:“我又挣不了多少钱,又有什么财可理呢?”可是那些把企业做得井井有条的业界精英、腰缠万贯的富家子弟,又有几个会打理自己的个人财富呢?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富不过三代”,意思是说即使是富有的人最后也会挥霍一空甚至穷困潦倒。
投资银行JP摩根的最新调查显示,全球大部分超级富豪过去20年都不能守住巨额财富,“败家率”达80%。有人把《福布斯》杂志最新的全球400位首富排行榜与20年前的同一排行榜相比,结果发现,平均每5名榜上有名的超级富翁中,只有1名能在榜上屹立不倒。
富翁破产的原因,除了财富巨大增加了管理难度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如何使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上缺乏正确的理财方法,又不注意节约开支,随意地挥霍,最后导致破产。
迈克·泰森拥有一双令对手胆寒的铁拳,但他却不能很好地管住自己用血汗换来的金钱。2003年8月2日,泰森向纽约曼哈顿区破产法院提出破产申请,这给他褒贬混杂的人生轨迹又增添了不光彩的一笔。事实上,泰森20年职业生涯中聚敛了3亿至5亿美元的财富,转眼间却灰飞烟灭了。
大腕为何陷入财务危机?在大众眼里,著名体育明星和演艺明星都是住豪宅、开名车的富豪一族,为什么反而会陷入财务危机呢?事实是,不会理财使他们的生活陷入窘迫。
理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问。个人理财或者个人财务策划在西方国家早已成为一个热门和发达的行业。西方国家的个人收入包括工作收入和理财收入两个部分,在一个人一生的收入中,理财收入占到一半甚至更高的比例,可见理财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在我们国家,理财还处于起步阶段,富裕起来的人们,产生了对于财富管理的强大现实需求,而对于如何理财又普遍缺乏基本知识和科学的认识。本书的目的就在于抛砖引玉,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阅读中获得收益。
人的一生有许多梦想,而这些梦想的实现大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否则就会成为泡影。因此人们期望自己的财富不断地增值来支持自己达成心愿,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激动的人生过程。
理财不是一时冲动,不是投机取巧,也不是凭借运气,而是每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都可以掌握的一门学问。
本书所阐述的关于货币的时间价值、家庭资产负债分析、现金规划、投资理财的工具及其配置、房产投资、教育金的规划、保险的购买、纳税筹划、互联网金融与理财、养老和遗产继承以及海外投资与移民问题等方面,涉及家庭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的方方面面,希望本书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理念的启迪、知识的扩展和方法的指导。
拿破仑曾说,中国醒来时,将震撼整个世界。1978年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的GDP成长平均高达9%左右,是美国经济增长的3倍。经济的成长使老百姓财富累积快速上升,如何使手中的现金和其他各类资产保值增值,做好资产的配置和规划成为现代中国人的新课题。
中国古语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今天也有俗语叫作“你不理财,财不理你”。随着家庭资产的迅速积累,理财性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和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当你达到退休年龄,安享晚年美好生活的时候,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达到财务自由。理财收入将会为你的高品质生活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
总之,朋友,当你阅读了本书,有了理财的意识,那么就请从今天开始投入到理财中去,在理财生活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在理财生活中学习理财方法。真正富有的人,除了拥有金钱上的财富外,还应拥有时间上、精神上的财富,他们应懂得利用自己的时间,去享受努力的成果。谁最懂得管理金钱,谁就是最富有的人。
最后,几句理财金语敬赠各位朋友:
人生需要规划,钱财需要打理!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使用每一元钱!
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美丽而快乐!
不会因为没有钱而不快乐!
也不会因为有了钱而不快乐!
真诚地希望通过正确的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规划,能使我们拥有一个高品质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差错和纰漏,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北京大学 王在全
2016年10月
作为一个在财务方面一直处于“放任自流”状态的人,我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焦虑,总觉得在现代社会,如果不懂得如何让钱生钱,就会被时代抛弃。《零基础学理财》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渴望改变却又不知从何下手的需求。作者用一种非常温和且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我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风险与回报”的讲解,它没有回避投资中的风险,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让我理解不同投资工具的风险等级,以及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合适的配置。这让我不再对投资感到恐惧,而是多了一份理性认识。而且,书中关于“应急基金”的讲解,对我来说是当头棒喝。我之前从没有想过要为突发状况准备一笔钱,这本书让我明白,这是多么重要的一道财务安全网。我开始尝试着按照书里的建议去建立自己的应急基金,这种安全感是前所未有的。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它并没有试图将读者变成一个投资大师,而是回归到理财最本质的意义——为生活提供更坚实的保障,为梦想提供更多的可能。《零基础学理财》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对于那些和我一样,曾经对金钱感到焦虑、对未来感到迷茫的人来说,它提供了方向和力量。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债务管理”的章节。我过去一直认为,能不负债就不负债,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有些债务是可以适度利用的,比如房贷,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资产的增值。当然,它也强调了要警惕高息的消费贷款和信用卡债务,并提供了摆脱不良债务的策略。这让我对债务有了一个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不再是简单地“害怕”它,而是学会了如何与之“相处”以及如何“利用”它。这本书让我觉得,理财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金融游戏,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生活艺术。
评分过去,我总是把理财当作一种“专业技能”,觉得需要深厚的金融知识才能涉足。每次看到财经新闻里那些复杂的术语,都感觉脑袋嗡嗡作响。《零基础学理财》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这种刻板印象。作者以一种极其友好的姿态,将理财的核心理念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单元。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财务目标设定”的章节。它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引导读者思考“你想要通过理财实现什么?”——是买房?是旅行?是为孩子储备教育金?通过设定具体的目标,理财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书里也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步骤,让我能够一步步地去规划和实现这些目标。它让我明白,即使是小额的储蓄,只要坚持并用对方法,也能慢慢积累成一笔可观的财富。这种“小步快跑”的策略,对于我这样害怕风险、追求稳妥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我对金钱世界懵懂的大门。我一直以来都对理财这件事感到非常困惑,总觉得那些专业的术语、复杂的图表离我太遥远,好像只有银行家或者投资大佬才懂。身边的人虽然也常说要“理财”,但具体怎么做,我却一知半解,总是在各种信息碎片里打转,越听越糊涂。直到我翻开《零基础学理财》,才真正意识到,原来理财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管理自己资源的智慧。作者用非常朴实、接地气的语言,把那些原本枯燥的概念讲得生动有趣,好像在跟老朋友聊天一样,娓娓道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记账”的那一部分,以前我觉得记账是件麻烦事,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记了也看不出什么名堂。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记账不仅仅是记录收支,更是梳理自己消费习惯、识别不必要开销、甚至发现隐藏的“钱坑”的重要工具。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我的钱都花在了哪里,哪些是“必要之恶”,哪些又是可以精简的“锦上添花”。更重要的是,通过坚持记账,我开始反思我的消费决策,不再是冲动消费,而是多了几分审慎和规划。这不仅仅是省钱,更是一种自我认知和财务觉醒的开始。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理财真的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它更像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积累的技能,就像学习一项新技能一样,从零开始,一点点进步。《零基础学理财》这本书就完美地扮演了这个启蒙者的角色。我过去对投资理财的印象,要么是股票市场的风云变幻,要么是房产投资的巨额资金门槛,感觉离我的生活太远。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理财的另一种可能性,它关注的不仅仅是“如何赚钱”,更是“如何守住钱”、“如何让钱增值”,以及“如何用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设定”的部分。作者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来帮助读者认识到自己的风险偏好,以及根据自己的年龄、家庭状况、人生规划来设定短期、中期、长期的财务目标。这让我明白,理财不是盲目跟风,而是要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和计划。书里也提到了几种基础的投资工具,比如货币基金、债券等等,用非常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和风险,让我不再对这些名词感到陌生和恐惧。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数字和计划感到头疼的人,过去每次看到理财相关的文章,都会被各种收益率、复利、风险等级吓退。我总觉得我这种“数字白痴”大概这辈子都与理财无缘了。然而,《零基础学理财》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非常巧妙地回避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钱是什么”、“为什么需要理财”、“理财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作者却能够层层剥开,深入浅出地阐述其中的道理。我尤其喜欢关于“储蓄”和“消费”的章节,它并没有简单粗暴地要求大家“省钱”,而是引导读者思考“如何让钱为你工作”,以及如何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合理规划支出,为未来的目标积攒资本。书里提供的很多小技巧,比如“延迟满足”、“区分想要和需要”等等,都非常实用,而且容易上手。我尝试着去实践一些方法,比如在购物前列清单,或者在感到冲动消费时给自己设置一个冷静期。令人惊喜的是,我发现自己的钱包好像“胖”了一些,而且内心的焦虑感也减轻了不少。这本书真的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导师,耐心地手把手教你走路,而不是直接把你丢进泳池里。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一股清流,在我对纷繁复杂的理财信息感到迷茫时,它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把我从无知的泥沼中拉了出来。《零基础学理财》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概念。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地分享着关于如何管理好自己辛苦赚来的钱的经验。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强制储蓄”的理念。我一直都知道储蓄很重要,但总是很难坚持。这本书提供了几种非常实用的方法,比如“先储蓄后消费”的习惯养成,以及如何利用银行的自动转账功能来实现。这让我意识到,原来强制储蓄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达成财务目标的有效手段。而且,书中关于“通货膨胀”的讲解,也让我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仅仅把钱存在银行,实际上是在“缩水”。这促使我开始认真思考如何让我的钱跑赢通胀。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理财并非高深莫测的学问,而是关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能够显著提升生活品质的智慧。在我阅读《零基础学理财》之前,我一直认为理财就是炒股、买基金,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这对我来说是遥不可及的。然而,这本书以一种极为亲民的姿态,将理财的理念渗透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消费观”的探讨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教你如何“省钱”,而是引导你去审视自己的消费需求,区分“想要”和“需要”,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这让我意识到,所谓的“理财”,其实是从源头开始,优化你的支出,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更有价值,而不是盲目地去追求高收益。书里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记账方法,让我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资金流向,找到那些不必要的“漏财”之处。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觉得理财不再是一个宏大的目标,而是可以从当下就开始实践的具体行动。
评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月光族”,每个月的工资还没捂热乎就所剩无几了。看着别人谈论着自己的投资收益,心里总是痒痒的,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直到我无意间看到了《零基础学理财》这本书,感觉像是找到了救星。《零基础学理财》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非常懂得“小白”的痛点。作者并没有上来就讲那些复杂的金融术语,而是从最根本的“钱的价值”和“为什么我们需要管理钱”开始讲起,非常接地气。我记得书里有个关于“时间价值”的比喻,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早点开始储蓄和投资,即使金额不大,长期下来也能产生惊人的复利效应。这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而且,书中提供的许多小建议都非常实用,比如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预算,如何识别消费陷阱,以及如何养成定期储蓄的好习惯。我尝试着按照书里的方法去做了,虽然刚开始有些不适应,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消费行为变得更加理性,不再是想买就买,而是会多考虑一下。
评分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经济小白”,对钱的认知停留在“赚到钱就是好”的简单层面。直到我接触了《零基础学理财》,才发现理财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想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那些看似高大上的金融概念,转化成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理解和操作的工具。《零基础学理财》在介绍“投资组合”的时候,并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公式,而是通过生活化的例子,比如“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来形象地解释分散投资的重要性。这让我对风险管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如何去平衡收益和风险,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而且,书里也提到了不同类型的投资工具,比如股票、债券、基金,并用非常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它们的特点、优势和劣势,让我对这些概念不再感到陌生和畏惧。
评分刚到货,看后再评价
评分说的很细,还不错
评分京东购物很方便
评分书很值得买书很值得买书很值得买书很值得买
评分东西非常好,值得购买。
评分京东快递速度真的没得说,第二天就到了,从零开始学习
评分用了一段时间才来评价,纸很软擦起来很舒服!而且很硬不会有擦腚抠破纸的情况。。。。。。买了好多好多次了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书品非常好,促销时购入,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