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物理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及重大成就

迷人的物理 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及重大成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艾萨克·迈克菲(Isaac McPhee) 著,谢晓禅 译
图书标签:
  • 物理学
  • 科学史
  • 科普
  • 物理史
  • 科学普及
  • 物理学发展
  • 重大成就
  • 经典物理学
  • 现代物理学
  • 科学思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397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4751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科学新悦读文丛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有趣的引导我们认识物理学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在生活中使用它的读本,清晰、简明地解释了物理学发展历史上的重大发现、研究成果、主要定理,以及物理学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同时书中穿插介绍了相关物理学家的逸闻趣事,可读性强。

内容简介

物理学是其他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千百年来,许多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物理学家为探索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物质世界的本质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间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在这本生动而有趣的书中,我们将从黄金时代的古希腊及中东地区一路走来,穿越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见证文艺复兴时期物理学的复兴以及近代物理学的诞生;我们将欣喜地看到巨匠辈出、硕果累累的19世纪物理学的发展,进而跨入20世纪并目睹相对论和量子物理这两大科学理论的诞生,最后一探现代物理学的光辉成就以及物理学未来将走向何方。
物理学的目的就是尽我们所能对自然万物的运作提出疑问,然后探索这些疑问的答案。但愿本书能点燃你对物理学的兴趣!

作者简介

艾萨克·迈克菲(Isaac McPhee):美国知名科普作家,著有多部科普著作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经常为物理学相关科普杂志撰稿。

内页插图

目录

引言:物理学是什么 6
第1章 古代物理学 12
泰利斯 14
关于物质的最早理论 16
亚里士多德 18
阿基米德 20
黑暗时代的科学 22
最早的照片 24
第2章 文艺复兴的开始 26
尼古拉·哥白尼 28
第谷·布拉赫与
约翰内斯·开普勒 30
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 32
伽利略·伽利雷 34
摆 36
笛卡儿 38
科学方法 40
第3章 近代物理学的诞生 42
艾萨克·牛顿 44
牛顿运动定律 46
从苹果到行星:万有引力 48
波义耳定律 50
气体的运动方式 52
热力学定律 54
迈克尔·法拉第 56
第4章 19世纪的物理学 58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60
麦克斯韦方程 62
电学基础知识 64
关于光的研究 66
不可分割的物体:原子 68
布朗运动 70
电子的发现 72
欧内斯特·卢瑟福 74
亚原子领域 76
玛丽·居里 78
放射性 80
经典物理学的衰落 82
第5章 新物理学的诞生 84
马克思·普朗克 86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88
狭义相对论 90
E=mc2 92
广义相对论 94
相对论的应用 96
量子革命 98
第6章 量子力学 100
尼尔斯·玻尔 102
量子原子 104
解释电子 106
波粒二象性 108
维尔纳·海森堡 110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112
保罗·狄拉克 114
反物质 116
概率与量子力学 118
实用量子力学 120
第7章 现代物理学 122
理查德·费曼 124
量子电动力学 126
粒子加速器 128
粒子动物园 130
标准模型 132
黑洞 134
史蒂芬·霍金 136
一门新的宇宙论 138
万有理论 140
术语表 142
图片出处 143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古典音乐史与鉴赏的图书简介,旨在深入探讨西方古典音乐从巴洛克时期到近现代的发展脉络、重要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并指导读者如何欣赏和理解这部宏伟的音乐遗产。 --- 书名:和声的史诗:西方古典音乐的流变与聆听之道 副标题:从巴赫的严谨到德彪西的印象,一部探索旋律、结构与时代精神的深度导览 图书简介: 人类的文明进程中,音乐无疑是最能触及灵魂的艺术形式之一。本书并非仅仅是一部枯燥的音乐史编年录,而是对西方古典音乐——这一横跨数百年,充满智性思辨与情感张力的艺术领域——进行的一次深度且富有层次感的探索。我们试图搭建一座桥梁,连接过去辉煌的音乐遗产与当代听众的聆听体验。 第一部分:严谨的基石——巴洛克的回响与新生(约1600-1750年) 本卷将我们带回那个注重装饰、对位法达到巅峰的时代。我们将聚焦于巴洛克音乐的诞生与成熟,解析其严谨的复调结构、持续的低音(Basso Continuo)概念,以及戏剧性的“情感理论”(Doctrine of Affections)。 重点剖析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 Bach)这位集大成者。我们将细致考察他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如何奠定现代调性基础,分析赋格曲(Fugue)这一复杂而精妙的结构艺术,并探讨他晚期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宗教哲学。此外,亨德尔(G.F. Handel)的宏大清唱剧《弥赛亚》中的合唱力量与戏剧张力,以及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四季》中对自然意象的音乐化描绘,都将作为理解早期协奏曲体裁发展的关键范例。读者将学会辨识和欣赏巴洛克音乐中那种庄重、精致且充满数学般秩序的美感。 第二部分:光明的逻辑——古典主义的清晰与平衡(约1750-1820年) 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音乐风格转向追求清晰的结构、平衡的比例和更清晰的旋律线条。古典主义时期是音乐形式的黄金时代,奏鸣曲式(Sonata Form)成为贯穿交响乐、奏鸣曲和室内乐的核心骨架。 本书将深入剖析“维也纳三杰”的伟大成就: 海顿(Joseph Haydn):作为“交响曲之父”,我们将解析他如何确立四乐章交响曲的规范,并探讨其作品中蕴含的幽默感和对形式的精妙把控。 莫扎特(W.A. Mozart):着重分析其歌剧艺术的巅峰成就,如《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中人物性格的音乐刻画,以及他钢琴协奏曲中抒情性与技术性的完美结合。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作为连接古典与浪漫的巨人,我们将重点探讨他如何将古典主义的结构逻辑,注入前所未有的个人情感与英雄主义。从早期对海顿传统的继承,到中期“英雄性”的爆发,再到晚期对超越性、精神性探索的尝试,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将作为里程碑逐一被解读。 第三部分:情感的洪流——浪漫主义的激情与幻想(约1820-1900年) 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将自我表达、主观情感和对无限的向往置于首位。音乐不再仅仅是悦耳的结构,而是承载着诗歌、文学和个人命运的载体。 本部分详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几个核心趋势: 1. 标题音乐的兴起: 探讨柏辽兹(Hector Berlioz)的《幻想交响曲》如何利用“固定音型”(Idée fixe)来描绘复杂的心灵故事;以及李斯特(Franz Liszt)如何发展出交响诗这一单乐章管弦乐体裁。 2. 民族乐派的觉醒: 考察俄国“五人组”、捷克的德沃夏克(Antonín Dvořák)和斯美塔那(Bedřich Smetana)如何从民间音乐和本土传说中汲取灵感,构建独特的声音景观。 3. 德奥晚期浪漫主义的宏大叙事: 重点分析瓦格纳(Richard Wagner)的“整体艺术作品”(Gesamtkunstwerk)理念及其对和声的革命性拓展,探讨其“主导动机”(Leitmotif)的戏剧功能。同时,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在继承贝多芬传统的过程中,如何将古典形式与浪漫情感熔铸一体的精湛技艺。 第四部分:色彩的爆炸与结构的解构——跨越世纪的探索(1900年至今) 进入二十世纪,音乐语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剧变。工业化、心理学和世界大战的影响,使得作曲家们开始质疑传统调性系统的有效性。 本书将引导读者进入现代音乐的复杂世界: 印象主义与象征主义的过渡: 德彪西(Claude Debussy)如何通过对音色、和弦色彩和模糊节奏的探索,创造出如水墨画般的听觉意境。 原始主义与节奏的回归: 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春之祭》首演时的巨大争议,揭示了人类潜意识中原始冲动的爆发力,以及对传统韵律的颠覆。 无调性与序列主义的理性重构: 深入解析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如何发明十二音技法,试图在失去传统调性中心后,为音乐建立新的逻辑秩序。 后继者的多元探索: 简要介绍战后电子音乐、偶然音乐(如约翰·凯奇的哲学)以及极简主义(如菲利普·格拉斯)等流派,展示音乐在形式、噪音与时间观念上被彻底拓宽的疆界。 聆听之道: 贯穿全书,我们提供了详细的“聆听指南”。每当介绍一个重要作曲家或体裁时,我们都会明确指出其代表作的关键聆听点:在哪里注意和声的转折?如何区分奏鸣曲式中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的功能?如何捕捉巴洛克复调中声部的独立对话?本书旨在教会读者,古典音乐并非仅仅是背景声,而是需要主动参与、解码其结构和情感密码的智力活动。 结语: 通过这部“和声的史诗”,读者将不仅掌握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关键节点,更能培养出一种深入的、有鉴赏力的聆听习惯,重新发现这些跨越时空的杰作所蕴含的永恒魅力与深刻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通常不太喜欢那些过于“学院派”的科学书籍,因为它们往往充斥着晦涩的专业术语,让人望而生畏。但这本书,却让我耳目一新。它有一种特别的“温度”,仿佛作者是一位和你坐在咖啡馆里,一边聊天一边给你讲故事的朋友。从古代人对星辰的敬畏,到中世纪炼金术士的徒劳探索,再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带来的思想解放,这本书的开篇就充满了人文关怀。它不是直接跳到某个定律,而是先让你感受到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和挣扎。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介绍物理学家的生平时,并没有将他们塑造成完美无瑕的神祇,而是展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困境、他们的执着,甚至他们的争论。比如,在讲述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诞生时,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那些复杂的公式,而是详细地描述了麦克斯韦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数学推导,最终统一了电和磁的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这种对科学家“人”的关注,让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变得更加真实和感人。书中对于一些早期科学实验的描写,也相当细致。像是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实验,作者会详细描述实验装置,以及法拉第在一次次尝试中遇到的困难,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这种“故事性”的叙述,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兴趣,仿佛在追一部精彩的历史大剧。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成功地将物理学的深邃理论与人类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者在叙述物理学史时,并非简单地线性罗列,而是巧妙地穿插了许多关于科学方法的讨论。比如,在介绍量子力学的发展时,他会详细阐述波尔模型是如何建立的,以及它在解释原子光谱方面的局限性,从而引出更深层次的量子理论。这种“问题驱动”式的叙述,能够让读者更清楚地看到科学思维是如何一步步解决难题的。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一些“未解之谜”的探讨。比如,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讨论,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列举了目前主流的假说,并解释了这些假说是如何被观测证据所支持或挑战的。这种承认科学的局限性,并鼓励读者继续探索的态度,非常吸引人。书中也涉及了一些物理学分支之间的联系,比如力学与电磁学,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统一尝试,这些都展现了物理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某些理论的诞生过程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智慧的火花”瞬间。例如,在解释普朗克引入量子概念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他当时所面临的理论困境,都描绘得非常生动。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它引导读者去思考,去质疑,去追寻更深层次的理解。它让我明白,物理学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不断地挑战我们已有的认知,并引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未知领域。

评分

坦白说,我以前对物理学的印象就是各种公式和抽象概念,觉得离我的生活很遥远。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让我认识到,物理学并非高高在上,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在阐述物理学的重大成就时,总是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切入点。例如,在解释热力学定律时,他会用我们常见的开水壶、冰箱这些例子来类比,让你一下子就能理解能量守恒和熵增的原理。这种“生活化”的解释方式,让原本可能令人费解的物理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而且,书中对于一些现代物理学的进展,比如核物理和粒子物理,也做了相当精彩的介绍。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介绍原子弹和氢弹的原理时,那种冷静而客观的叙述。他没有渲染战争的残酷,而是着重解释了核裂变和核聚变的物理过程,以及这些发现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同时,他也花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物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以及科学家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这让我意识到,科学的发展并非是单纯的技术进步,它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社会、伦理和哲学考量。书中对于宇宙学的部分,同样令人惊叹。从大爆炸理论的提出,到宇宙膨胀的观测证据,作者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带领我们去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这种将微观粒子世界与宏观宇宙联系起来的叙述,让我对物理学这门学科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梳理了物理学的发展脉络,更在于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那些改变我们世界观的重大理论。我一直觉得,很多科学著作读起来就像是在背诵答案,而这本书则不同,它更像是在引导你一起探寻问题。作者在讲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了苹果落地的事实,而是细致地描绘了牛顿当时所处的科学环境,他面临的挑战,以及他是如何将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与天体的运行联系起来的。这种“背景式”的叙述,让你看到科学发现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是无数次思考和试错的结果。当读到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作者更是花了大量篇幅,层层递进地解释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思想。我承认,一开始我对“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这些概念感到非常困惑,但书中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想象实验,比如著名的“双生子佯谬”,让我逐渐茅塞顿开。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概念的抽象性,而是用一种非常耐心的方式,一步步地引导读者去理解。而且,书中对量子力学部分的处理也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止步于介绍量子力学的一些奇特现象,而是试图解释这些现象背后所引发的哲学思考,比如“薛定谔的猫”所代表的不确定性,以及“测量问题”对我们认识现实的挑战。这种将科学理论与哲学思考相结合的方式,使得这本书的内涵更加丰富,也更能引发读者深思。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物理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类探索未知、理解宇宙的思考录。

评分

这本书,我大概是抱着一种“看看人家怎么把物理讲得像小说一样好看”的心态翻开的。结果呢?确实,它没有辜负我的期待,甚至可以说,它重新定义了我对科普读物能达到的高度的认知。首先,它的叙事方式就非常吸引人,不像很多枯燥的教科书,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你穿梭于物理学的历史长河。从那些古希腊先哲们对宇宙的朴素观察,到牛顿力学奠定近代物理的基石,再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颠覆性革命,每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作者仿佛能洞察那些伟大科学家的内心世界,让你感受到他们面对未知时的困惑、灵感的迸发以及最终拨云见日的喜悦。书中的案例选择也非常有代表性,像是伽利略的斜塔实验,爱因斯坦在火车上的思想实验,这些经典的故事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你不仅仅是记住了一个物理定律,更是理解了它诞生的土壤和背后所蕴含的智慧。而且,作者在解释复杂的概念时,也并非一味地堆砌术语,而是巧妙地运用比喻、类比,甚至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让即便是没有深厚物理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比如,解释波粒二象性的时候,他会举出水波和光波的类比,让你瞬间领悟那种“既是这个又是那个”的奇妙之处。整体而言,这本书在知识的普及和趣味性的结合上,做到了极高的水准,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并且激发起对这个领域更深层次的兴趣。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书,我很喜欢

评分

简单的物理历史,了解下背景

评分

还好东西,相当不错的东西

评分

不错,物美价廉,送货快捷。

评分

给小朋友的书。。。

评分

是一本好书,我十分喜欢!

评分

物理学是我大学的短板,还是来勾勾我的兴趣先。

评分

好看好看好看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内容还没看,希望孩子会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