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测试实验室搭建指南

网络安全测试实验室搭建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迈克尔·格雷格(Michael Gregg) 著,曹绍华,刘俊婷,张青锋,刘玺 译
图书标签:
  • 网络安全
  • 渗透测试
  • 安全测试
  • 实验环境
  • 虚拟化
  • Kali Linux
  • Metasploit
  • 漏洞分析
  • 安全攻防
  • 信息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7180
版次:01
商品编码:12148468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页数:38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作为保护网络安全的实用指南,可以让你的公司网络成功防御当前极具破坏性的恶意软件、病毒和其他技术的攻击。本书讲解了解析网络数据包的方法,并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策略,用于防御各种威胁(包括网络攻击、犯罪软件、恶意软件,以及恶意流量)。本书还讲解了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Wireshark、NetworkMiner、Nmap和Metasploit等。
本书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准确评估网络安全并进行渗透测试的相应过程。通过自行搭建安全测试实验室,然后在这样一个隔离的环境中模拟攻击,观察定位攻击目标的方法以及自行定义相关的防御措施,可以让你的网络更为安全。
本书讲解了如下内容:
自行构建测试平台所需要的zui佳软硬件;
攻击者对脆弱的安全系统进行渗透攻击的所有方法;
恶意行为的检测以及相对应的高效防御;
基于调查和研究而制定的防御策略。

内容简介

《网络安全测试实验室搭建指南》是帮助读者自行搭建安全测试平台的实用指南,旨在让读者利用书中讲解的知识,帮助公司网络成功抵御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攻击。
《网络安全测试实验室搭建指南》分为11章,其内容涵盖了搭建测试平台所需要的软硬件资源,如何被动地收集各种信息,如何进行流量分析以及使用的流量分析工具,检测活动系统并进行结果分析的方法,枚举系统的具体方法,动态加密和隧道技术,自动攻击和相关的渗透工具,如何保障无线网络的安全,恶意软件的简介,入侵检测和恶意软件分析,以及取证检测。
《网络安全测试实验室搭建指南》内容安排合理,步骤有序,旨在帮助读者切实掌握书中的知识。本书适合信息安全从业人员、系统管理员,以及打算投身信息安全行业的初学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Michael Gregg是Superior Solutions Inc.公司的CEO。该公司是一家位于休斯顿的IT安全咨询公司。Michael Gregg在IT领域有20多年的经验,获得过两个副学士学位、一个本科学位和一个硕士学位,还持有许多IT证书,比如CISSP、CISA、CISM、MCSE和CEH。Michael著作/合著了20多本图书,如Inside Network Security Assessment、Hack the Stack、Security Administrator Street Smarts以及How to Build Your Own Network Security Lab。
Michael曾经在美国国会就隐私和安全漏洞作证,还在密苏里州总检察长委员会上就网络范围和手机破解的崛起作证。他还在主流的IT/安全会上发表过演讲,比如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举行的NCUA审计师会议。他作为网络安全专家经常被主流的印刷出版物提及,而且还是许多网络广播站点和印刷出版物(比如CNN、FOX、NBC、赫芬顿邮报、Kiplinger杂志、纽约时报)的专家评论员。
Michael喜欢回馈社会,他参与的一些公民活动有人类栖息地(Habitat for Humanity)和联合之路(United Way)等。

目录

第1章 搭建硬件及软件的测试平台 1
1.1 为什么要搭建一个实验室 1
1.2 硬件要求 4
1.2.1 物理硬件 5
1.2.2 虚拟硬件 9
1.2.3 黑客硬件 14
1.3 软件要求 17
1.3.1 操作系统 17
1.3.2 软件和应用程序 26
1.3.3 学习软件 27
1.3.4 黑客软件 28
1.4 总结 29
1.5 关键术语 30
1.6 练习 31
1.6.1 设备清单 31
1.6.2 安装VMware Workstation 32
1.6.3 探索Linux操作系统 32
1.6.4 使用VMware创建Windows镜像 32
1.6.5 使用VMware转换器来创建虚拟机 33
1.6.6 探索其他操作系统选项 34
1.6.7 在VMware中运行Kali 34
1.6.8 在Windows虚拟机中安装常用工具 35
第2章 被动信息收集 36
2.1 从目标源着手 37
2.1.1 细致检查核心员工 39
2.1.2 垃圾搜寻(电子垃圾) 42
2.1.3 解析网页编码 45
2.1.4 破解网站身份验证的方法 48
2.2 挖掘招聘广告和分析财务数据 50
2.3 利用谷歌来挖掘敏感信息 52
2.4 探寻域名所有权 53
2.4.1 WHOIS网站 55
2.4.2 区域性互联网注册机构 57
2.4.3 域名系统 59
2.4.4 识别服务器使用的软件 62
2.4.5 服务器的实际位置 64
2.5 总结 65
2.6 关键术语 66
2.7 练习 67
2.7.1 IP地址和域名的识别 67
2.7.2 信息收集 67
2.7.3 谷歌黑客技术 69
2.7.4 旗标抓取 69
2.7.5 VisualRoute 70
第3章 网络流量分析 72
3.1 为什么数据包分析如此重要 72
3.2 如何捕获网络流量 73
3.2.1 混杂模式 73
3.2.2 集线器和交换机 73
3.2.3 捕获网络流量 77
3.2.4 防止数据包捕获 87
3.3 Wireshark 91
3.3.1 Wireshark基础 91
3.3.2 筛选和解码流量 94
3.3.3 基本数据捕获:逐层回顾 100
3.4 其他网络分析工具 107
3.5 总结 109
3.6 关键术语 110
3.7 练习 110
3.7.1 玩转数据包 110
3.7.2 用tcpdump进行数据包分析 112
3.7.3 数据包过滤器 113
3.7.4 制作一个单向数据线 114
第4章 检测活动系统并分析结果 115
4.1 TCP/IP基础知识 115
4.1.1 网络接入层 117
4.1.2 网络层 118
4.1.3 主机到主机层 121
4.1.4 应用层 123
4.2 用ICMP检测文件系统 126
4.2.1 ICMP-Ping 126
4.2.2 跟踪路由 130
4.3 端口扫描 134
4.3.1 TCP和UDP端口扫描 134
4.3.2 高级端口扫描技术 138
4.3.3 分析端口扫描 141
4.3.4 端口扫描工具 143
4.4 OS指纹 147
4.4.1 被动指纹识别 148
4.4.2 主动指纹识别 149
4.5 扫描对策 152
4.6 总结 155
4.7 关键术语 156
4.8 练习 156
4.8.1 理解Wireshark 157
4.8.2 解释TCP标志 158
4.8.3 执行一个ICMP数据包解码 159
4.8.4 用Nmap扫描端口 160
4.8.5 路由跟踪 161
4.8.6 端口扫描分析 162
4.8.7 操作系统指纹识别 163
第5章 枚举系统 164
5.1 枚举 164
5.1.1 路由器及防火墙的枚举 165
5.1.2 Windows枚举 172
5.1.3 Linux/UNIX枚举 177
5.1.4 枚举应用层协议 178
5.2 高级枚举 182
5.2.1 SCADA系统 182
5.2.2 用户代理字符串 190
5.3 攻击面映射 192
5.3.1 密码猜测和破解 192
5.3.2 嗅探散列密钥 195
5.3.3 漏洞利用 197
5.4 总结 199
5.5 关键术语 200
5.6 练习 200
5.6.1 SNMP枚举 201
5.6.2 枚举路由协议 203
5.6.3 使用DumpSec实施枚举 204
5.6.4 识别用户代理字符串 205
5.6.5 浏览器枚举 205
第6章 动态加密和隧道技术 207
6.1 加密 207
6.1.1 密钥加密 208
6.1.2 单向函数(散列) 212
6.1.3 公钥加密 213
6.1.4 混合密码 215
6.1.5 公钥认证 216
6.2 加密在认证中的角色 218
6.2.1 密码认证 219
6.2.2 会话认证 223
6.3 隐藏通信隧道技术 224
6.3.1 网络层隧道 224
6.3.2 传输层隧道技术 226
6.3.3 应用层隧道技术 227
6.4 攻击加密和认证 230
6.4.1 提取密码 230
6.4.2 密码破解 231
6.4.3 其他密码攻击 234
6.5 总结 234
6.6 关键短语 234
6.7 练习 235
6.7.1 CrypTool 235
6.7.2 提取电子邮件的用户名和密码 237
6.7.3 RainbowCrack 239
6.7.4 John the Ripper 239
第7章 自动攻击和渗透工具 241
7.1 为什么攻击和渗透工具是重要的 241
7.2 脆弱性评估工具 242
7.2.1 源代码评估工具 243
7.2.2 应用评估工具 243
7.2.3 系统评估工具 243
7.2.4 Nessus 245
7.3 自动化漏洞利用工具 252
7.3.1 Metasploit 252
7.3.2 BeEF 256
7.3.3 Core Impact 256
7.3.4 CANVAS 257
7.4 确定使用哪种工具 257
7.5 选择正确的平台 257
7.6 总结 258
7.7 关键术语 258
7.8 练习 259
7.8.1 探究N-Stalker漏洞评估工具 259
7.8.2 探究Kali Linux 上的Searchsploit 260
7.8.3 Metasploit Kali 260
第8章 保障无线网络系统安全 263
8.1 WiFi基础 263
8.1.1 无线客户端和网卡(NIC) 264
8.1.2 无线接入点 265
8.1.3 无线通信标准 266
8.1.4 蓝牙基础 267
8.2 WiFi安全 267
8.2.1 有线等效加密(WEP) 268
8.2.2 WPA(WiFi Protected Access) 269
8.2.3 802.1X认证 270
8.3 无线局域网威胁 271
8.3.1 战争驾驶 271
8.3.2 窃听(Eavesdropping) 275
8.3.3 非法和未授权接入点 278
8.3.4 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DoS) 279
8.4 利用无线网络 280
8.4.1 查找和评估网络 280
8.4.2 设置Airodump 281
8.4.3 配置Aireplay 281
8.4.4 解除认证和ARP注入 282
8.4.5 捕获IV和破解WEP密钥 282
8.4.6 其他无线网络攻击工具 283
8.4.7 蓝牙利用 283
8.5 保护无线网络安全 284
8.5.1 深度防御 284
8.5.2 滥用检测 284
8.6 总结 285
8.7 关键术语 285
8.8 练习 286
8.8.1 使用NetStumbler 286
8.8.2 使用Wireshark捕获无线流量 287
第9章 恶意软件介绍 289
9.1 恶意软件历史 289
9.2 恶意软件类型 291
9.2.1 病毒 291
9.2.2 蠕虫 294
9.2.3 逻辑炸弹 294
9.2.4 后门和木马 295
9.2.5 Rootkit 298
9.2.6 犯罪软件 300
9.2.7 僵尸网络 302
9.2.8 高级持续性威胁 304
9.2.9 间谍软件和广告软件 304
9.3 常见的攻击媒介 305
9.3.1 社会工程 305
9.3.2 伪装 305
9.3.3 冒充电子邮件 305
9.4 抵御恶意软件 306
9.4.1 杀毒软件 306
9.4.2 文件完整性验证 307
9.4.3 用户教育 307
9.5 总结 308
9.6 关键术语 308
9.7 练习 309
9.7.1 病毒特征 309
9.7.2 构建木马 309
9.7.3 Rootkit 310
9.7.4 查找恶意软件 313
第10章 入侵检测和恶意软件分析 315
10.1 入侵检测系统综述 315
10.2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及组件 316
10.3 入侵检测技术原理 318
10.4 Snort概述 320
10.4.1 平台兼容性 321
10.4.2 限制访问入侵检测系统的权限 321
10.4.3 验证配置 322
10.5 编写Snort规则 323
10.5.1 规则首部 323
10.5.2 Snort记录数据包 325
10.5.3 规则内容 325
10.6 Snort进阶:检测缓存溢出 327
10.7 对攻击和入侵的响应 328
10.8 恶意软件分析 330
10.8.1 追踪恶意软件来源 331
10.8.2 搭建测试平台 335
10.8.3 恶意软件分析技术 338
10.9 总结 345
10.10 关键术语 345
10.11 练习 346
10.11.1 Windows环境下搭建一个Snort系统 346
10.11.2 分析恶意软件的通信 348
10.11.3 使用VirusTotal分析恶意软件 348
第11章 取证检测 350
11.1 计算机取证 351
11.2 采集 352
11.2.1 驱动器拆卸和散列 353
11.2.2 驱动擦除 355
11.2.3 逻辑和物理副本 355
11.3 认证 358
11.4 追踪证据分析 361
11.4.1 浏览器缓存 363
11.4.2 电子邮件证据 364
11.4.3 删除或覆盖的文件和证据 365
11.4.4 其他追踪证据 366
11.5 隐藏技术 367
11.5.1 常见的文件隐藏技术 367
11.5.2 高级文件隐藏技术 369
11.5.3 隐写术 370
11.6 反取证 373
11.7 总结 374
11.8 关键术语 375
11.9 练习 375
11.9.1 检测隐藏文件 375
11.9.2 阅读电子邮件头部 376
11.9.3 使用S-Tools嵌入和加密邮件 378

精彩书摘

  《网络安全测试实验室搭建指南》:
  尽管检测病毒的工具是必要的。但最好遵循深入的方法并使用多层防御。一般情况下防止诸如勒索等恶意软件威胁你数据的唯 一方法是定期的备份系统。许多工具可以帮助完成这个任务,并且家用的大容量硬盘也更加便宜了。
  最后要记住的是重要的不仅仅是杀毒软件。对付病毒的*好方法就是不要打开你不确定的邮件和附件。备份是另一项重要措施。因为你需要在系统被破坏后恢复系统和数据。在实验室中你首先可以备份系统,然后把备份文件放在外部媒体或者U盘中。
  9.4.2文件完整性验证
  在发现恶意软件时检查文件完整性至关重要。要记住这要在可疑问题出现前完成。
  这种技术的实际例子有Windows文件保护(WFP)和MD5S UM等。WFP将制止恶意软件和其他流氓程序替换重要的Windows系统文件。保护关键的操作系统文件有助于防止恶意软件的问题。
  得到这种保护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Tripwire。它是用于检测文件和应用程序所做的任何更改并让你监控关键系统文件和目录的完整性的一个很好的工具。Tripwire用于向用户提供系统特定文件状态的监视和警报。Tripwire会创建文件的快照并定期重新评估散列值。如果散列值改变,它会提醒用户注意入侵或意外的变化。
  数据完整性还可以通过散列算法保护。比如你可以用类似MD5SUM的程序校验一个应用和开发官网上罗列的一模一样。如果应用在MD5SUM运行后被其他各种方式改变,值就会发生变化并使诚信有潜在的损失。散列程序可以用来确保系统上的数据和应用没有发生改变。
  ……
渗透测试实战:从入门到精通 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搭建指南”,而是深入探讨网络安全测试核心理念、方法论与实战技巧的深度解析。 它将带领读者穿越理论的迷雾,直抵攻防实战的最前沿,让你不再满足于“知道怎么做”,更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并最终掌握“如何做得更好”。 序章:为何是渗透测试?——理解网络安全的真实肌理 在充斥着零日漏洞、APT攻击和数据泄露的新闻标题中,我们常常感到信息爆炸,却难以把握问题的本质。本书的开篇,将为你揭示网络安全攻防的深层逻辑。我们将从信息安全的基石—— CIA三要素(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出发,深入剖析各种威胁模型,例如 OWASP Top 10 中常见的 Web 应用漏洞,理解黑客思维如何运作,以及不同攻击手段背后的动机与原理。你将了解到,真正的安全并非“加固”,而是对“风险”的认知、评估与管理。我们将不拘泥于单纯的技术堆砌,而是从宏观层面理解安全测试在整个安全生命周期中的定位,以及为何渗透测试是发现和验证安全弱点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第一部分:侦查与信息收集——窥探目标的真实面貌 没有充分的侦查,一切攻击都是盲目的。这一部分将教会你如何成为一名敏锐的“数字侦探”。 被动侦查(Passive Reconnaissance): 我们将深入讲解如何利用搜索引擎(Google Dorking, Shodan, Censys 等)进行信息搜集,挖掘公开的子域名、IP地址段、技术栈信息、员工信息等。你将学习如何分析 Whois 记录、DNS记录(MX, A, TXT 等),以及利用社交媒体、公开的代码仓库(GitHub, GitLab)寻找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将探讨OSINT(开源情报)在渗透测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一张全面而准确的目标信息图谱。 主动侦查(Active Reconnaissance): 当被动侦查不足以满足需求时,我们将转向主动侦查。这部分内容将涵盖端口扫描(Nmap 的高级用法,如 NSE 脚本)、服务版本识别、操作系统指纹识别、子域名枚举(如 DNS 区域传送、暴力破解)等技术。你将学习如何高效地利用各种工具扫描目标,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为后续的漏洞探测奠定基础。我们将强调在主动侦查中如何平衡效率与隐匿性,避免被目标发现。 第二部分:漏洞探测与分析——精准定位目标的薄弱环节 信息收集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漏洞。本部分将引导你深入探索各种类型的漏洞,并学习如何有效地检测它们。 Web 应用漏洞剖析: 注入类漏洞: SQL 注入、命令注入、XPath 注入等。你将理解不同注入类型的工作原理,学习手动构造注入 payload,并掌握如何利用 SQLMap 等自动化工具进行探测与利用。我们将深入讲解 SQL 注入的绕过技术、盲注与报错注入的区别,以及如何利用 UNION、布尔盲注、时间盲注等方法获取数据。 跨站脚本(XSS): 持久型 XSS、反射型 XSS、DOM 型 XSS。我们将详细分析 XSS 的攻击场景,学习如何编写 XSS payload 来窃取 Cookie、执行恶意脚本、劫持用户会话。你将掌握各种 XSS 绕过过滤器和编码的方法。 身份认证与会话管理漏洞: 弱密码、会话固定、会话劫持、越权访问。我们将深入研究身份验证机制的设计缺陷,学习如何进行暴力破解、撞库攻击,以及如何利用会话管理漏洞冒充合法用户。 文件上传漏洞: 学习如何绕过文件类型、大小、内容限制,上传恶意脚本文件(如 WebShell),从而获得服务器控制权。 目录遍历(Path Traversal): 学习如何利用../等特殊字符访问服务器上的敏感文件。 XML 外部实体(XXE)注入: 理解 XXE 的原理,学习如何利用 XXE 读取服务器敏感文件,执行 SSRF 攻击。 服务器端请求伪造(SSRF): 学习 SSRF 的攻击场景,如何利用 SSRF 访问内网服务,扫描内网主机。 网络服务漏洞: SMB/CIFS 漏洞: EternalBlue 等 SMB 漏洞的原理与利用。 RDP 漏洞: 远程桌面协议的认证弱点。 SSH 爆破与利用: 弱密码、密钥泄露等。 其他常见网络服务漏洞: FTP, Telnet, SMTP 等服务的安全配置问题。 操作系统与中间件漏洞: 补丁管理: 了解未打补丁的系统可能存在的已知漏洞,并学习如何利用如 Metasploit 等框架来探测和利用这些漏洞。 配置错误: 默认凭证、不安全的权限设置等。 漏洞扫描器的高级应用: 我们将不仅仅是简单地运行 Nessus, OpenVAS, Nikto 等工具,而是深入讲解如何配置扫描策略、解读扫描结果、对误报进行甄别,并结合手动验证,提高漏洞发现的准确性。 第三部分:漏洞利用与权限提升——从发现弱点到掌控系统 发现漏洞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这些漏洞来达成目标,并逐步获取更高的权限。 Exploit 的原理与实战: Metasploit Framework: 深入讲解 Metasploit 的模块(Exploit, Payload, Auxiliary, Encoder, Nops),学习如何搜索、选择、配置 Exploit,以及如何选择和定制 Payload(如 Meterpreter)。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 Metasploit 针对各种已知漏洞进行攻击,并深入讲解其工作流程。 手动 Exploit: 在了解 Exploit 原理的基础上,我们将引导读者尝试分析和理解一些简单的 PoC(Proof of Concept),甚至尝试根据漏洞信息编写简易的 Exploit。 WebShell 的部署与管理: 学习不同类型的 WebShell(如蚁剑、冰蝎、CS 等)的工作原理、隐藏技术、后门功能,以及如何利用它们进行文件管理、命令执行、端口转发等。 权限提升(Privilege Escalation): 本地权限提升: 针对 Linux 和 Windows 系统,我们将深入分析常见的权限提升技术,如 SUID/GUID 漏洞、内核漏洞、不安全的配置文件、弱权限、服务漏洞、计划任务滥用等。 域环境权限提升: Kerberoasting, AS-REP Roasting, Pass-the-Hash/Ticket 等高级域渗透技术。 横向移动(Lateral Movement): 学习如何利用获取的权限,在网络中进行横向移动,感染更多的机器,扩大攻击范围。我们将探讨 PsExec, WinRM, WMI 等工具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永恒之蓝等漏洞进行快速传播。 第四部分:后渗透与清理——隐藏痕迹,保持长期立足 渗透测试并非一次性的攻击,有时需要潜伏并保持对目标的控制。 信息收集与态势感知: 在获得初步访问权限后,如何进一步收集目标网络拓扑、敏感信息、用户账户等,为后续的活动做准备。 持久化(Persistence): 学习各种持久化技术,如创建计划任务、修改注册表、安装服务、利用 WMI 等,确保即使目标重启,攻击者依然能够保持访问。 痕迹清理(Covering Tracks): 学习如何删除日志、修改时间戳、销毁证据,降低被发现的风险。我们将深入分析不同操作系统和应用日志的记录方式,并探讨如何有效地擦除痕迹。 内部网络探测与 Recon: 学习如何在内网中进行端口扫描、服务识别、用户枚举、信任关系分析等,发现新的攻击入口。 第五部分:报告撰写与防御策略——将成果转化为价值 再精彩的攻击,最终都需要转化为有价值的安全建议。 渗透测试报告的艺术: 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撰写一份专业、清晰、有说服力的渗透测试报告。报告应包含漏洞的发现、复现步骤、影响分析、风险评估,以及详细的修复建议。我们将讨论报告的不同受众,以及如何根据受众调整报告的内容和语言。 防御者的视角: 本部分将从防御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根据渗透测试的发现,来加固系统、优化安全策略。我们将探讨“红队”与“蓝队”的协同作战,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持续有效的安全防护体系。 合规性与道德: 强调在进行渗透测试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明确授权范围,避免越权操作。 本书特点: 深度理论与海量实战相结合: 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深入剖析“为什么”,并提供大量贴近实战的场景演练。 工具使用与原理剖析并重: 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更能理解工具背后的原理,从而灵活运用,甚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系统性知识体系构建: 从信息收集到漏洞利用,再到后渗透与报告,构建一个完整的渗透测试知识闭环。 强调思维方式的转变: 培养攻防兼备的思维模式,让你从被动防御者转变为主动的安全卫士。 持续更新的在线资源支持(假设): (如果未来有此计划,可在此提及,但目前不写) 适合读者: 对网络安全充满热情,希望系统学习渗透测试技术的初学者。 希望提升自身技术能力,深入理解攻防实战的安全从业人员。 希望从攻击者的角度审视自身系统安全的企业安全团队。 任何对网络安全攻防感兴趣,并渴望掌握实战技能的读者。 本书目标: 阅读本书,你将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具使用者”,而会成长为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发现和利用安全漏洞,并提出有效防御建议的网络安全专业人士。你将能够自信地面对各种复杂的网络安全挑战,成为数字世界的守护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仿佛为我揭开了一层面纱,让我看到了通往网络安全实操领域的一条清晰路径。“网络安全测试实验室搭建指南”这个名字,直接击中了我的核心痛点。我一直以来都对网络安全有着浓厚的兴趣,渴望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但如何从零开始搭建一个安全、可靠且功能齐全的测试环境,却是一个令我头疼的问题。市面上的信息零散且不成体系,让我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从硬件选择、软件配置,到网络环境的搭建和安全策略的制定,都能有详尽的指导。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虚拟机软件、操作系统,如何进行网络隔离以确保测试的安全性,以及如何部署和配置各种常用的安全测试工具。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和操作演示,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搭建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有了这样一个稳固的实践基础,我才能更专注于学习各种攻击与防御技术,从而真正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实战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着抽象的电路板纹理,给人一种专业且神秘的感觉。书名“网络安全测试实验室搭建指南”直观地传达了核心内容,对于我这种对网络安全实操非常有兴趣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一直以来都对网络攻防、渗透测试等技术充满好奇,但现实世界的设备和环境都比较复杂,个人很难搭建一个安全且可控的测试环境。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指导,从硬件选择、软件配置到网络拓扑的规划,都能有详细的解释和步骤。 尤其是我对虚拟机和容器技术的应用非常感兴趣,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如何利用VMware、VirtualBox或者Docker等工具来构建隔离的测试环境,避免对真实网络造成任何潜在风险。同时,我也想了解如何搭建各种类型的漏洞靶场,比如Web应用漏洞、操作系统漏洞等等,并学习如何利用这些靶场来练习和掌握各种安全测试工具的使用,例如Nmap、Metasploit、Burp Suite等。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实战的大门,让我能够在家中就模拟出真实的攻击场景,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评分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无数个问题,而这本书似乎正是来解答这些问题的。我是一名对网络安全领域充满热情的初学者,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寻找一个能够系统性地指导我搭建实践环境的资源。我深知,在网络安全领域,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没有实际操作的支撑,一切都显得空泛。我渴望能够动手实践,去感受各种攻击和防御的真实过程,去理解那些看似高深的攻防技术背后是如何运作的。 这本书的标题,恰好能够满足我的这一迫切需求。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从零开始,一步步搭建一个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网络安全测试实验室的详细指导。从硬件的选择、操作系统的安装,到各种安全工具的部署和配置,我希望能够获得清晰、易懂的步骤说明,甚至是图文并茂的讲解。我期待着能够通过书中介绍的方法,亲手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战场”,在那里我可以尽情地探索、学习和成长,将那些在理论书中看到的知识,真正地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能够系统性地学习网络安全实战技能的资源,而“网络安全测试实验室搭建指南”这个标题,精准地击中了我的痛点。我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在信息安全领域,只有通过亲手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攻防的原理,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并培养出敏锐的安全意识。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道路,让我不再迷茫。 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实验环境搭建的详细程度。一个稳定、安全且易于管理的测试实验室,是进行深入学习的基础。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以及如何配置网络环境的指导。例如,如何设置防火墙、如何管理IP地址、如何实现不同虚拟机之间的隔离等等。我相信,只有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我才能更专注于学习各种渗透测试技术、漏洞分析方法,以及安全加固策略,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实战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自己过去学习网络安全的经历。我曾经在网络上搜寻了大量的资料,尝试着自己搭建测试环境,但总是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么是配置过于复杂,要么是环境不稳定,导致学习进程一再受阻。而“网络安全测试实验室搭建指南”这个书名,直接点出了我最需要的核心内容——如何科学、高效地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安全测试实验室。我坚信,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是提升个人网络安全实战能力的关键。 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关于如何选择性价比高的硬件设备,如何安装和配置虚拟机软件,以及如何创建和管理各种类型的网络拓扑的详细指导。特别是关于如何模拟真实网络环境中的各种威胁和攻击场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场景来学习和练习各种安全工具和技术,例如漏洞扫描、渗透测试、恶意软件分析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克服过去遇到的瓶颈,让我能够建立起一个稳定、可控且功能齐全的测试平台,从而更专注于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本书介绍了很多工具,很实用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非常满意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评分

包装新的……

评分

油墨味道很重

评分

本书介绍了很多工具,很实用

评分

刚收到,看了下内容比较实用,有很多实例可以用,以后在好好研究研究

评分

不错。

评分

很给力,京东的商品价格公道,而且质量有保证,可以放心消费而且价格实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