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係統、通俗易懂地圖文詳解中醫兩大源頭之書——中國至關重要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神農本草經》,不僅告訴你有多好,還告訴你怎麼用。
★輕鬆讀懂,圖解全麵
《圖解黃帝內經》用簡明易懂的語言理清中醫經典的脈絡,以300張手繪插畫、250張示意圖錶一目瞭然地詮釋中醫經典的內涵,讓你輕鬆解讀“醫之始祖”蘊含的生命奧秘。
《圖解神農本草經》用1360幅精美圖片完美呈現藥材性狀,其中365幅療效部位示意圖,全麵圖解藥效特點,並深入挖掘63種常見本草背後的文化內涵、醫用價值,帶你探尋隨處可見卻從未在意的本草之美。
★實用療法,精選附方
陰陽、經絡、五運六氣等對人體有什麼影響?五味、五色對人體健康有什麼作用?五髒虛實與情誌之間如何互相影響?如何順應一日四時、一年四季的變化……《圖解黃帝內經》都講得清清楚楚。更有圖文演示100種中醫簡易療法,隨時隨地解決常見病。
甘草可治痘瘡,百閤可滋潤肺胃、抗霾止咳,白瓜子、桃花、白楊皮研磨成粉可美容護膚,白芷與吳茱萸等份泡水漱口可治牙痛……《圖解神農本草經》精選各大醫學專著中1500餘劑處方,取材方便,簡單易行。
★圖片精美,裝幀雅緻
本圖解係列精選韆餘幅精美手繪、攝影圖片、示意圖錶,全方位呈現中醫源頭之書的藝術、自然、實用之美。封麵采用特種塗布紙,兼顧手感細膩與畫麵鮮活,是個人收藏與饋贈親友的良選。
《黃帝內經》是中國現存zui早的醫學典籍,對後世中醫學理論的奠定有深遠影響。本書以《黃帝內經》古本為基礎,集閤瞭多位專傢和學者的建議,對原著進行瞭全新圖解式的解讀。力求把這部傳統醫學經典著作中艱澀的醫學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將書中抽象晦澀的內容以形象直觀的形式呈現,讓你零基礎也能輕鬆讀懂“醫之始祖”。
《神農本草經》成書於東漢,是我國現存zui早的藥學專著,全書分三(或四)捲,收載藥物365種,分上、中、下三品,以對應天、地、人三界,反應瞭我國古代天人閤一的思想。
為瞭更全麵、完美地呈現這部醫學經典,《圖解神農本草經》對原著進行瞭一係列的編輯創新:首先,以清代顧觀光的《神農本草經》輯本為底本,準確譯齣白話文。其次,從《韆金方》《本草綱目》等多部醫書中摘取藥方,增添實用性;特選63味藥,專題展示其文化內涵。再次,對每味藥用古本綫描圖、現代攝影圖、精美彩繪圖、人體牽綫圖共四類圖示進行闡釋。讓你重新認識這部流傳瞭5000年的本草使用指南,發現其被忽略的美。
《圖解經典》編輯部是紫圖圖書公司的重點編輯團隊,以經驗豐富的編輯為策劃骨乾,聯閤三十多位專傢和學者為顧問,對人文社科領域的經典著作和主題進行全新圖解式解讀,十年來陸續推齣的係列圖書涵蓋文化、哲學、藝術、宗教、曆史各類題材,受到瞭讀者的廣泛認可,得到瞭業界的一緻好評。
源於《黃帝內經》的道傢養生功法——《內經圖》 1-4
《黃帝內經》的理論體係及十二經脈5-8
人體的穴位和反射區 10
《黃帝內經》全圖 18
《黃帝內經》的曆史沿革 20
編者序 再識《內經》,感生命哲學之美 22
如何閱讀本書 30
第一章
中醫學zui早的典籍
1 本書的主角①:黃帝 34
2 本書的主角②:岐伯 36
3 閱讀本書你可以瞭解: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 38
4 揭示生命的根本:維持和死亡 44
5 《內經》的基本思想①:陰陽之說 48
6 《內經》的基本思想②:五行之術 52
7 《內經》的基本思想③:髒腑之象 56
8 zui後的探究:《內經》成書之謎 58
第二章
生命的周期
1 生的宿命:人體的生命周期 64
2 兩種物質,身體不可缺少:生命的動力 66
3 生命的考驗:人體老化的過程 68
4 究竟我們能活多久:閤理的壽限 70
5 命中注定瞭嗎:影響壽命的因素 72
6 因人而異的結果:早衰 74
7 四種長壽之人:真人、至人、聖人、賢人 76
8 幫助延壽的秘技:長壽的要訣 78
第三章
養生的原則
1 陰陽協調是健康的保證:陰陽和閤 82
2 理解陰與陽的互根:陽為本,陰從之 84
3 推動、興奮、升發、溫煦:陽氣86
4 寜靜、抑製、肅降、涼潤:陰氣 88
5 警告:切避虛邪賊風 90
6 修身:補精、養氣、守神 92
7 安命:補氣、養血、輔陰 94
第四章
五髒六腑
1 髒居於內,形見於外:五髒係統總覽98
2 主宰一切的“君王”:心者,君主之官 100
3 輔佐著君主的“良臣”:肺者,相傅之官 102
4 勇武忠心的“將軍”:肝者,將軍之官 104
5 為“君主”錶達意誌的“內臣”:膻中(心包),護衛之官 106
6 受納和布化的“倉官”:脾胃者,倉廩之官 108
7 專司內務的“內侍”:大腸者,傳導之官 110
8 接收納貢的“禮官”:小腸者,受盛之官 112
9 使“王廷”井然的“工部侍官”:腎者,作強之官 114
10 明辨是非的“清官”:膽者,中正之官 116
11 負責水道循環的“漕官”:三焦者,決瀆之官 118
12 司水之職的“一郡之官”:膀胱者,州都之官120
第五章
奇經八脈
1 經絡是什麼:眾說紛紜話經絡 124
2 臂內拇側上下循,中府乳上數三肋:手太陰肺經 128
3 臂前外側須審量,商陽食指內側取:手陽明大腸經 129
4 起於頭麵嚮下行,承泣眼眶邊緣下:足陽明胃經 130
5 下肢內側嚮上循,隱白大趾內甲角:足太陰脾經 132
6 極泉腋窩動脈牽,青靈肘上三寸覽:手少陰心經 133
7 臂外後緣尺內詳,少澤小指外甲角:手太陽小腸經 134
8 目內眥角是睛明,眉頭陷中攢竹取:足太陽膀胱經 135
9 內側後緣足走腹,足心凹陷是湧泉:足少陰腎經 137
10 臂內中綫諸穴勻,天池乳後旁一寸:手厥陰心包經 138
11 臂外中綫頭側繞,關衝無名指甲外:手少陽三焦經 139
12 從頭走足行身旁,外眥五分瞳子髎:足少陽膽經 140
13 前內側綫穴細分,大敦拇趾三分處:足厥陰肝經 142
14“彆道奇行”的特殊通道:奇經八脈 143
15 韆年珍藏,秘不授人:《內經圖》詳解 146
第六章
四季順養
1 人體與自然的相通相應:生命之本,通乎天氣 154
2 四時陰陽是萬物的根本:從之則生,逆之則死 156
3 萬物生發蓬勃、嚮榮,須布陳於自然:春季“發陳” 158
4 茂盛華麗,須使精神之氣適應繁茂秀美的時令:夏季“蕃秀” 160
5 肅殺之氣淒風冷雨,花木凋零,須調攝精神:鞦季“容平” 162
6 生機潛伏,萬物蟄藏,須少動陽氣,深藏於內: 鼕季“閉藏” 164
7 氣血的運行受四時中風雨晦明變化的影響:四時的脈象 166
第七章
食養
1 飲食為生人之本:食養的意義 170
2 得榖者昌,失榖者亡:五榖是怎樣營養全身的 172
3 謹和五味,骨正筋柔:五味的功能與作用 174
4 五味調和適閤人體髒腑的營養需要:五味與髒腑 176
5 髒腑失調,五色當顯:五色當五髒 178
6 一定要忌口嗎:飲食的禁忌 180
7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 :病後調養 182
第八章
形神閤一的情誌養生
1 情誌活動屬於人類正常生理現象:認識五誌 186
2 生命現象的總稱:什麼是“神” 188
3 神宜靜,而不宜躁:養“神”之道 190
4 喜怒無常,過之為害:五誌太過對人體的影響 192
5 韆般難,不外情誌:五髒虛實對情誌的影響 194
6 身心並治之基礎:形神閤一 196
第九章
陰陽虛實與夢境
1 夢是由外邪刺激而産生:夢的發生 200
2 夢象的陰陽屬性是體內陰陽關係的反映:陰陽與夢 202
3 陰盛涉水生恐,陽盛大火燔灼,顯現五髒虛實之象:氣盛之夢 204
4 肺虛金白戰,腎虛黑沉淹,心虛火烤,脾虛厭餐:氣虛之夢 206
5 病邪侵髒腑,夢境現異象:邪寓之夢 208
6 夢中受製難脫,氣血阻滯所緻:體滯之夢 210
第十章
陰陽五行與體質
1 形成體質的結構與要素:髒腑、經絡、形體 214
2 影響體質的基本物質:精、氣、血、津液 216
3 氣質是體質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體質與氣質 218
4 察色按脈,先彆陰陽:陰陽五態之人 220
5 陰陽二十五人:五形之人 222
6 髒固有小大,氣血需充盈:髒腑之人 224
7 先天強厚者多壽,先天薄弱者多夭:體態之人 226
8 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性情之人 228
第十一章
病邪與六氣
1 六種自然界奇特的氣候變化:六氣之說 232
2 六氣的異常:六淫 236
3 外來的病邪①:“風”乃百病之始 238
4 外來的病邪②:“寒”乃損陽陰邪 240
5 外來的病邪③:“暑”乃盛熱陽邪 242
6 外來的病邪④:“濕”乃穢濁陰邪 244
7 外來的病邪⑤:“燥”乃乾澀之病邪 246
8 外來的病邪⑥:“火”乃熱極陽邪248
第十二章
神奇的針灸
1 老祖宗的智慧:何為針灸 252
2 一脈相承且相對獨立:腧穴與陰陽五行 254
3 有形抑或無形的管道:經絡與穴道 256
4 人體髒腑、經絡、氣血輸注齣入的特殊部位:腧穴說 258
5 由外而內的特殊療法:刺與灸262
第十三章
常見病這樣治
1 牙痛不再是病:16個穴位輕鬆搞定你的牙 266
2 睡到自然醒:失眠調養的妙招 270
3 天再熱也不怕:這些穴位可以防治中暑 274
4 愛上坐車:不暈車的秘密 278
5 輕鬆排毒:解決便秘的隱憂 282
6 你也可以有zui好的頭腦:幫你解決頭痛頭暈的穴位 286
7 跟岔氣說不:治療岔氣的簡易方法 290
8 感冒不再難纏:教你用妙招治感冒 294
9 健康的腹部是按齣來的:腹脹腹痛可以通過按摩穴位解決 298
10 哮喘的剋星:定喘等九穴 302
11 與腸胃和諧共存:治療消化不良有妙招 306
12 腸胃炎不用怕:學會用穴位防治腸胃炎 310
13 不論急性、慢性還是過敏性:鼻炎可以這樣治 314
14 解決女性的隱憂:穴位療法調理月經 320
15 經行腹痛不用愁:沒有副作用的痛經止痛藥 324
附錄:《黃帝內經》名詞解釋速查 328
人體標準經絡穴位圖(一) 361-364
人體標準經絡穴位圖(二) 365-368
《圖解黃帝內經》
衰老的原因
七情太過
精神刺激太過,會引起體內陰陽氣血失調、髒腑經絡功能紊亂,從而加速衰老。
疾病損傷
患病後,可加重陰陽平衡的失調,加重氣血精神髒腑的虧損,從而導緻或加速衰老。
遺傳因素
人類因遺傳特點不同,衰老速度也不一樣。先天稟賦強則不易變老;反之,則會提前。
勞傷過度
身體過度勞倦會傷及人體的正氣。如果把它當作正常的生活規律,會導緻衰老的提前。
催人早衰的物質
醃製品:醃製魚、肉、菜等時,加入的食鹽容易轉化為亞硝酸鹽,它在體內會生成亞胺類緻癌物質,人吃多瞭易患癌癥。
含鋁食品:人體攝鋁過多,會使腦內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的含量明顯降低,造成神經質傳導阻滯,引起記憶力衰退;還會直接破壞神經細胞內遺傳物質脫氧核糖核酸的功能,使人過早衰老。
水垢:茶具或水具用久後會産生水垢,其中含有較多的有害金屬元素,如不及時清除乾淨,經常飲用會引起消化、神經、泌尿、造血等係統的病變,造成早衰。
高溫油煙:由於食用油在高溫下會釋放齣含有丁二烯成分的煙霧,長期大量吸入這種物質會改變人的遺傳免疫功能,催人早衰。
酒精飲料:大量飲酒,會導緻男性性功能衰退、精子畸形以及女性月經不調、性欲減退等早衰現象。
四季五味助養生
春:省酸增甘以養脾
春季肝為主髒,酸與肝相應,可增強肝髒的機能;但如果太過容易造成肝氣太旺而剋製脾胃功能。肝屬木,脾屬土,五行之中木能剋土,太過則傷及脾髒。所以春季應適當少吃酸味食物,而多吃甘味食物以助養脾。
夏:省苦增辛以養肺
夏季心為主髒,苦味與心相應,可增強心的功能。但苦味太過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剋製肺氣。心屬火,肺屬金,五行之中火剋金,太過則傷及肺髒。所以夏季應適當少吃苦味食物,而多吃辛味食物以助養肺。
鞦:省辛增酸以養肝
鞦季肺為主髒,辛味與肺相應,可增強肺的功能。但如果食辛太多很容易造成肺氣過盛而剋製肝氣。肺屬金,肝屬木,五行之中金剋木, 太過則傷及肝髒。所以鞦季應適當少吃辛味食物,而多吃酸味食物以助養肝。
鼕:省鹹增苦以養心
鼕季腎為主髒,鹹味與腎相應,可增強腎的功能。但如果食鹹過多很容易造成腎氣過盛而剋製心氣。腎屬水,心屬火,五行之中水剋火,太過則傷及心髒。所以鼕季應適當少吃鹹味食物,而多吃苦味食物以助養心。
《圖解神農本草經》
茯苓
《神農本草經》上說:茯苓,味甘,性平。主治過度憂鬱導緻胸脅有氣上逆或驚嚇導緻恐懼不安和心跳加速;消除胃脘的聚積疼痛;治療發冷發燒煩悶,咳嗽,口燥舌乾;使小便通利。長期服用可安和魂魄,頤養心神,耐飢餓,壽命延長。茯苓也叫茯菟,生長在山的土石上且有流水的地方。
《本經》中所說的茯苓實際上是白茯苓。它味甘,性平,主治胸脅間氣逆上衝,內心憂悶憤恨,或由於驚嚇而齣現的恐懼不安、心悸;能治療胃脘部氣滯而導緻的扭結疼痛,忽冷忽熱,胸中煩悶,咳嗽喘逆,口舌焦躁等癥;還能通利小便。長期服用可安定精神,延長壽命。
茯苓味甘淡,性平。味甘能補益中氣,味淡能通利九竅。中氣得補,於是心脾之氣充實;九竅通利,從而邪熱自解。心脾之氣充實瞭,就會消除憂愁煩悶等不安情緒;邪熱解除瞭,那麼胃脘部扭結疼痛、煩躁悶滿、咳嗽喘逆、口乾舌燥等癥狀也就得到瞭緩解。另外,古人認為,茯苓淡利竅,甘助陽,是除濕的良藥,它有補益脾胃之氣,驅逐停積的水液,並生津導氣的功效。現代臨床上,茯苓通常用來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安神寜心,適用於脾虛泄瀉、消化不良、心悸失眠等癥;還可用來祛除濕邪,治療小便不利、水腫等癥;也可治療痰飲內停於胃導緻嘔吐清水,及痰飲停在肺導緻咳嗽痰多等癥。
關於茯苓利濕的功效,可追溯到元朝以前,傳說成吉思汗曾用它治好瞭三軍將士的風濕病。茯苓還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在古代一直被神話為延年不老的仙藥。相傳一位隱居在嵩山的人,常服食赤箭和茯苓,百歲之後,盡管身體肌肉已經消瘦殆盡,但眼睛裏依然放射齣紫色光芒,白天能看到星星和月亮;聽力也非常好,能辨彆好幾裏外的聲音。蘇東坡也是茯苓強體的有利證明,他曾親曆瞭服用茯苓後身體由弱變強的過程,並且晚年時,依然保持強壯的身體和旺盛的創作力。清代末年,慈禧太後對茯苓非常推崇,並命人將其做成宮廷名點,後來傳入民間,如今仍是北京的特産。據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茯苓還含有茯苓多糖,可抑製某些腫瘤細胞的生長。
【治療方劑】(僅供參考)
治心神不定、恍惚健忘
茯神62 剋(去皮),沉香15.6 剋。上藥共研末,加煉蜜做成小豆大小的丸,每次飯後用人參湯送服30丸。
茯苓養生
自古以來,茯苓便是仙傢必備的滋補食品,又是醫者常用的藥物。凡是講究修身養生、追求延年的人,都非常注重服用茯苓。據史料記載,唐代民間的膳食中已經齣現瞭以茯苓為原料的茯苓酥、茯苓餅等。宋代文學傢蘇東坡非常喜愛吃茯苓餅,因而他年過六旬仍身體強健並保持驚人的記憶力,在他的《東坡雜記?服茯苓賦》中記述:“以九蒸鬍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為餅,食之日久,氣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長生要訣。”另外,茯苓的美容功效也不容忽視。現代營養學傢對慈禧太後的養顔益壽藥方進行分析,發現其中常用的補益中藥共64 種,而使用率最高的就是茯苓,高達78%。可見,茯苓的各種養生保健作用早為人們所知。
《圖解黃帝內經》
再識《內經》,感生命哲學之美
《黃帝內經》作為中醫學zui早的典籍、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首(另外三本是《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自誕生至今,就沒有一個人動搖過它的理論框架。曆史上無數名醫臨死時發現:自己一生心血,隻是對此書中的某些內容多瞭一些心得,並沒有為這座大廈添一磚一瓦。但到瞭現代,由於現代醫學的發展,中醫研究者越來越少。甚至有很多人批判中醫,認為它是“zui大的僞科學”,原因很簡單——看不懂,也無法用實驗證明,診斷方法也沒有統一的標準,八個中醫大夫會有九種結論,所以否定之。
中醫確實有不可證的特點,因為它與現代科學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源於提問的方法,方法不同,答案就不同。西醫用解剖、測量的方法,將生命變成數字,比如血壓,低壓60~90mmHg、高壓90~140mmHg為正常。西醫認為,解剖刀下看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至少是不可理解的。比如經絡,國傢經過兩個五年計劃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隻得到一個結論:經絡是存在的。這讓科學傢很頭疼:“怪事,這麼先進的儀器為什麼就看不到經絡呢?”
不僅是經絡,整個中醫學都很難用現代醫學的方法來研究,因為中醫用的是“玄而又玄”的方法。對此,我們做齣如下探討:人類發現的“定理”“規律”越多,便越限製自己的認知能力。知識越多,頭腦中的“框框”就越多。因此有人說,博士的眼裏隻有偏見。而中國古人的學習方式與此相反,他們不是在壘牆,而是在砸牆,也就是老子說的“為道日損”。他們每得到一個知識,就相當於拆瞭牆上一塊磚。在這裏,書不是越讀越厚,而是越讀越薄。所以,大智者是佛或老子那樣的人,學到zui後,高牆被拆平瞭,因而超凡入聖。這種“入聖”在常人眼裏是無法理解的。不過,東方的佛學、易學、中醫都是這種類型的文化,它們是先賢在“減欲”“入定”“無為”中發現的與眼前世界並行不悖的另一個世界。比如人體的經絡、穴位、解剖學上不存在的器官——三焦等。這些東西與“暗物質”相似(現代物理學認為,宇宙中90%的東西是看不到摸不到的暗物質),它們看似不存在,但卻始終在發揮作用,這很玄,因此被稱為“玄學”。
中醫“玄”的另一個體現是:它從産生之始(誕生《黃帝內經》)就有完美的體係。曆史錶明,後人隻是在研究它而沒有發展它。《黃帝內經》的理論龐大而深邃,藏象學、經絡學、運氣學、陰陽五行學……環環相扣,縱橫穿插,錯綜復雜。兩韆年來,人們的研究隻是在給這本古籍添加注腳,將原本渾然一體的經典肢解齣眾多門派。其實,這種肢解幾乎是所有東方傳統文化的發展道路(如中醫、易學、佛學、儒學)。而現代科學的發展道路正好與此相反——先提齣一個理論,然後完善之、再完善之(這就是老子說的“為學日益”)……這導緻瞭相反的現象:研究傳統文化注重首創典籍,研究現代科學注重新發現。或者說,西醫要嚮前看,中醫要嚮後看。
《黃帝內經》是對我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戰國以前中醫學的集大成之作。鑒於它如此重要的地位,我們齣版瞭這本《圖解黃帝內經》,讓你擺脫乾擾,直視中醫的根本。《黃帝內經》中講瞭治病之法,但更重要的是怎樣不得病。看完本書,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是一個寶,如果閤理運用人體的奧秘,近可強身祛病,遠可延年益壽。
在本書編輯過程中,我們得到瞭醫學專傢李健先生的指導,纔得以抽絲剝繭、理清脈絡,在此錶示衷心感謝。此外,本書得以順利齣版還要感謝插畫師王新利和版式設計師韋誌民,沒有他們的協助,本書不會如此生動地呈現在您麵前。
自齣版以來,《圖解黃帝內經》深受大眾喜愛。本次修訂結閤瞭讀者反饋意見以及市場需要,並綜閤瞭之前版本精華,圖書內容更加精準實用。同時也歡迎廣大讀者對本書提齣意見與建議,我們力求打造zui為實用美觀的圖解國醫作品。
《圖解神農本草經》
再識《本經》,感五韆年之美
《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或《本經》,是我國現存zui早的藥學專著。我國古時,大部分藥物都是植物藥,所以“本草”成瞭它們的代名詞,這部書以“本草經”命名便源於此。漢代托古之風盛行,人們尊古薄今,為瞭提高該書的地位,便藉用神農遍嘗百草發現藥物這一婦孺皆知的傳說,將神農冠於書名之首。該書成書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論,或謂成於秦漢時期,或謂成於戰國時期。醫學史界比較公認的說法是,它成書於東漢,並非齣自一時一人之手,而是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傢搜集、整理、總結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而至清代,以顧觀光輯本zui接近本經原貌,因此流傳zui廣。
《神農本草經》為我國早期臨床用藥經驗的首次係統總結,被譽為中藥學經典著作。《神農本草經》構思巧妙,全書分三(或四)捲,為瞭對應一年365日,書中收載瞭藥物365種,這些藥物被分為上、中、下三品,以應天、地、人三界,反映瞭古代天人閤一的思想。全書共包含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上品120種為君,無毒,主養命,多服久服不傷人,如人參、靈芝;中品120種為臣,無毒或有毒,主養性,具有補養及治療疾病的功效,如黃芩、牛黃;下品125種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為除寒熱、破積聚的藥物,主治病,如巴豆、大黃。
《神農本草經》的曆史地位是不可低估的,它對東漢以前零散的藥學知識做瞭係統總結,其中包含許多具有科學價值的內容,被曆代醫傢視若珍寶;而且它作為藥物學著作的編撰體例也被長期沿用。作為我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
《本經》依循《內經》提齣的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也將藥物以朝中的君臣地位為喻,來錶明其主次關係和配伍法則。《本經》對藥物的性味也有詳盡的描述,指齣寒、熱、溫、涼四氣和酸、甘、苦、辛、鹹五味是藥物的基本性情,可針對疾病的寒、熱、濕、燥不同性質選擇用藥。如寒病選熱藥,熱病選寒藥,濕病選溫燥藥,燥病選涼潤藥等。藥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也是藥學的一大關鍵,《本經》提齣的“七情和閤”原則在幾韆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瞭巨大作用。
很長一段時期內,《神農本草經》都是醫生和藥師學習中藥學的教科書。書中對於藥物性質的定位和對其功能主治的描述十分準確,其中規定的大部分藥物學理論和配伍規則,至今仍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理論支柱。對於現代的中醫臨床,《神農本草經》的論述仍然具有十分穩固的權威性,同時,它也成為醫學工作者案頭必備的工具書之一。
為瞭使這部醫學聖典以zui全麵、完美的方式呈現,以適閤現代人的閱讀品位和具有zui大的實用價值,《圖解神農本草經》對原著《神農本草經》進行瞭一係列的編輯創新。文字方麵:首先,以清代顧觀光的《神農本草經》輯本為底本,結閤目前流傳的多種版本做齣譯文,並根據史學考證和現代醫學研究,本著實用的原則對其做齣現代釋名,並對其藥效進行具體闡述。其次,從《韆金方》《本草綱目》等多部醫書中摘取藥方對每一味藥進行補充,具體錶現在“治療方劑”闆塊,還特選其中63味藥,立足於它們與古代文明的衍生關係,以言簡意賅、圖文並茂的專題形式對原書進行補充、豐富,為《神農本草經》增添瞭意蘊豐富的曆史、文化價值。圖版方麵:對每味藥用四幅圖進行闡釋,一幅古本綫描圖對應原經文,增添瞭該書的古典韻味;一幅切片攝影圖錶現藥材的現代釋名,攝影圖片方便讀者生活中對藥材的辨識;一幅色彩鮮艷的大幅彩繪圖與藥材的正文解說文字相映生輝,不僅方便自然愛好者按圖索驥,在野外探尋藥趣,還具有非常好的觀賞價值;還有一幅優美逼真的人物牽綫圖形象錶現每味藥針對人體不同部位的具體療效,清晰直觀、彆齣心裁。希望此書能對《神農本草經》的進一步研究和傳播起到一定作用。
《圖解神農本草經》自齣版以來,深受讀者喜愛。本次修訂結閤讀者反饋意見以及市場需要,並綜閤瞭之前版本精華,在保留原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瞭一看就懂的圖解式風格,體現實用與審美價值並重的編輯理念。同時也歡迎廣大讀者對本書提齣建議與意見,我們力求打造zui為精準、實用、美觀的圖解國醫作品。
最近愛上瞭中醫,自己有時間看看,多點養生知識也不錯。
評分書本紙質很好,全彩圖,加上搞活動,很劃算。
評分幫同事買的。據反饋,還不錯!挺好的一本書
評分完全看不懂 太白話文瞭
評分一次買瞭很多書,都是精心挑選的,非常喜歡!京東送貨快,服務熱情周到,還會再來的。
評分還沒開始看這本書,也還沒開始研究,所以不好說
評分和之前的版本不太一樣。,封麵沒有膜瞭。
評分很厚的一本書,很有名的醫學書,包裝很好,是正版的
評分京東圖書節,太太實惠瞭,收藏瞭一批,夠讀一陣瞭,圖書質量滿意,京東配送快服務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