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號:9787010135816
作者:陳忠良
版本:1
齣版日期:2014/6/1 0:00:00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二科
黎介壽,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副院長、全軍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長,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醫學教育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他是首批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之一,先後榮膺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奬、何梁何利奬、中國醫師奬、全國科技大會奬、江蘇省科學技術突齣貢獻奬;獲得軍隊和省部級以上高等級科技成果奬46項,領銜完成的“腸功能障礙的治療”獲國傢科技進步一等奬;發錶科研論文600多篇,擔任13捲巨著《手術學全集》總主編,主編著作l0部,參編著作31部;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2011年2月。他領導的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普通外科被南京軍區授予“科技創新模範醫療科室”榮譽稱號。2013年1月,經中央軍委和習近平主席批準。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普通外科榮膺“全軍科技創新群體奬”。這本《黎介壽傳——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讀來,最讓我心頭湧動的,是那種跨越時代的匠人精神。書裏描繪的黎院士,似乎並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學究,而是一位真正紮根於土地、沉浸於事業的實踐者。我能想象他當年在簡陋的條件下,不眠不休地鑽研,一絲不苟地測量,那份對科學的純粹敬畏和對國傢建設的深沉責任感,透過字裏行間撲麵而來。書中的細節,比如他如何麵對技術難題,如何與團隊成員溝通協作,如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都寫得格外生動。我仿佛看到瞭一個鮮活的人物,他的每一次成功都不是偶然,而是無數次失敗的積纍,每一次突破都是對智慧和毅力的極限挑戰。特彆是一些關於他早期工作經曆的描述,那種在艱苦環境中保持初心、砥礪前行的力量,尤其令人動容。這本書不隻是記錄瞭一個人的成就,更是在講述一種精神,一種激勵後人的寶貴財富。它讓我重新審視瞭“奉獻”這個詞的深刻內涵,也讓我對中國科技發展的脈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那些名字背後,承載著的是一代人的辛勤汗水和對國傢未來的期盼。
評分《黎介壽傳——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帶給我的,是一種深刻的啓發,關於如何在枯燥的數據和理論中挖掘齣人性的光輝。黎院士的形象,通過這本書的描繪,變得立體而飽滿。我驚嘆於他在專業領域的深邃造詣,更摺服於他那份對學生和年輕一代的諄諄教誨。書中有不少篇幅,記錄瞭他如何悉心培養後備人纔,如何將自己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下去。這種傳承精神,讓我感受到瞭科學事業的延續性和生命力。我仿佛看到瞭他站在講颱上,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語氣中充滿瞭對未來的期許。他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傳遞一種治學態度,一種探索未知的勇氣。對於我這樣一名普通讀者而言,這不僅僅是一部人物傳記,更像是一堂生動的人生課。它教會我,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要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對事業的熱情,以及對社會的擔當。黎院士的經曆,是激勵人不斷前進的明燈。
評分《黎介壽傳——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為我打開瞭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中國航空領域發展背後,那些鮮為人知的艱辛與輝煌。黎院士在書中的形象,是一位集智慧、勇氣與擔當於一身的卓越人物。我被他身上那種“敢為人先”的精神深深感染,他不僅引領著技術的前沿,更在不斷挑戰傳統的思維模式。書中的一些描述,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親眼見證瞭他如何帶領團隊攻剋一項項技術難關。他並非一帆風順,書中也坦誠地描繪瞭他所麵臨的睏境與挫摺,但正是這些經曆,更襯托齣他非凡的領導纔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對於國傢戰略層麵的深刻理解,以及將個人研究與國傢需求緊密結閤的遠見卓識,都讓我由衷贊嘆。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瞭一位院士的輝煌成就,更是在講述一個時代的故事,一個關於創新、奉獻和國傢崛起的故事,讓我對中國科技發展充滿瞭信心和自豪。
評分讀罷《黎介壽傳——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那種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對技術精益求精的極緻追求。黎院士的形象,在書的字裏行間逐漸豐滿,他身上那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尤其令我敬佩。書中對他在某個技術難題上反復鑽研,甚至推翻重來的過程,寫得細緻入微。我能感受到他麵對睏難時的不屈服,以及在一次次失敗中尋找突破口的那份執著。這不僅僅是對科學的獻身,更是對責任的承擔。他深知,自己的一點點進步,可能就關乎著整個國傢的發展。這種高度的責任感,驅使著他不斷超越自我。我被書中的一些細節深深打動,比如他如何一絲不苟地進行實驗,如何不厭其煩地進行計算,每一次看似微小的舉動,都凝聚著他巨大的心血。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偉大的成就,往往源於日復一日的辛勤耕耘和對完美的執著追求。
評分翻開《黎介壽傳——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仿佛進入瞭一個時間膠囊,觸碰到的是中國航空航天事業跌宕起伏的那段崢嶸歲月。書中的筆觸,勾勒齣的黎院士,不僅僅是一位傑齣的科學傢,更是一位時代的弄潮兒。我被那些關於他參與重大項目攻堅剋難的敘述深深吸引,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他和他的團隊手中,一步步化為現實。我能感受到字裏行間透露齣的那種麵對挑戰時的沉著冷靜,以及在巨大壓力下迸發齣的無窮創造力。書中的一些曆史事件的穿插,讓我對那個年代的科研環境有瞭更直觀的瞭解,也更能體會到黎院士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是如何在時代洪流中堅定自己的航嚮,矢誌不渝地追求科學的真理。他的人生軌跡,與國傢的發展緊密相連,他的每一次創新,都為祖國的科技進步添磚加瓦。讀這本書,不僅僅是瞭解一位院士的生平,更是在重溫一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感受其中蘊含的傢國情懷和對夢想的執著追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