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分析:Python語言實現

預測分析:Python語言實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約瑟夫·巴布科剋 著,餘水清 譯
圖書標籤:
  • 預測分析
  • Python
  • 數據分析
  • 機器學習
  • 統計建模
  • 數據挖掘
  • 商業分析
  • Python編程
  • 數據科學
  • 預測模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73890
版次:1
商品編碼:12152587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數據科學與工程技術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9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著重介紹預測性分析技術,先概述瞭數據分析係統的基本架構和主要處理流程,然後從分類和無監督學習開始,逐一講解每種機器學習算法的工作原理,並在每一章的後給齣瞭詳細的案例討論。高質量的數據是能夠進行正確分析的前提,為瞭便於後期分析模型的構建,本書還會介紹對於不同類型數據的清洗和過濾等內容。通過學習本書的內容,讀者將瞭解將原始數據轉化為重要結論的過程,並掌握快速將其中涉及的模型應用到自有數據中的方法。

目錄

譯者序
關於審稿人
前言
第1章數據轉換成決策——從分析應用著手
1.1設計高級分析方案
1.1.1數據層:數據倉庫、數據湖和數據流
1.1.2模型層
1.1.3部署層
1.1.4報告層
1.2案例學習:社交媒體數據的情感分析
1.2.1數據輸入和轉換
1.2.2閤理性檢查
1.2.3模型開發
1.2.4評分
1.2.5可視化和報告
1.3案例學習:針對性電子郵件活動
1.3.1數據輸入和轉換
1.3.2閤理性檢查
1.3.3模型開發
1.3.4評分
1.3.5可視化和報告
1.4總結
第2章Python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初探
2.1在IPython中探索分類和數值型數據
2.1.1安裝IPython notebook
2.1.2notebook的界麵
2.1.3加載和檢視數據
2.1.4基本操作——分組、過濾、映射以及透視
2.1.5用Matplotlib繪製圖錶
2.2時間序列分析
2.2.1清洗和轉換
2.2.2時間序列診斷
2.2.3連接信號和相關性
2.3操作地理數據
2.3.1加載地理數據
2.3.2工作在雲上
2.4PySpark簡介
2.4.1創建SparkContext
2.4.2創建RDD
2.4.3創建Spark DataFrame
2.4總結
第3章在噪聲中探求模式——聚類和無監督學習
3.1相似性和距離度量
3.1.1數值距離度量
3.1.2相關相似性度量和時間序列
3.1.3分類數據的相似性度量
3.1.4k�簿�值聚類
3.2近鄰傳播算法——自動選擇聚類數量
3.3k�倉行牡闥惴�
3.4凝聚聚類算法
3.5Spark中的數據流聚類
3.6總結
第4章從點到模型——迴歸方法
4.1綫性迴歸
4.1.1數據準備
4.1.2模型擬閤和評價
4.1.3迴歸輸齣的顯著性差異
4.1.4廣義估計方程
4.1.5混閤效應模型
4.1.6時間序列數據
4.1.7廣義綫性模型
4.1.8綫性模型的正則化
4.2樹方法
4.2.1決策樹
4.2.2隨機森林
4.3利用PySpark進一步擴展——預測歌麯的發行年份
4.4總結
第5章數據分類——分類方法和分析
5.1邏輯迴歸
5.1.1多分類邏輯分類器:多元迴歸
5.1.2分類問題中的數據格式化
5.1.3基於隨機梯度下降法的學習逐點更新
5.1.4使用二階方法聯閤優化所有參數
5.2擬閤模型
5.3評估分類模型
5.4通過支持嚮量機分離非綫性邊界
5.4.1人口普查數據的擬閤和SVM
5.4.2Boosting:組閤小模型以改善準確度
5.4.3梯度提升決策樹
5.5分類方法比較
5.6案例學習:在PySpark中擬閤分類器模型
5.7總結
第6章詞語和像素——非結構化數據分析
6.1文本數據分析
6.1.1文本數據清洗
6.1.2從文本數據中提取特徵
6.1.3利用降維來簡化數據集
6.2主分量分析
6.2.1隱含狄利剋雷分布
6.2.2在預測模型中使用降維
6.3圖像
6.3.1圖像數據清洗
6.3.2利用圖像閾值來突齣顯示對象
6.3.3圖像分析中的降維
6.4案例學習:在PySpark中訓練一個推薦係統
6.5總結
第7章自底嚮上學習——深度網絡和無監督特徵
7.1使用神經網絡學習模式
7.1.1單一感知器構成的網絡
7.1.2感知器組閤——一個單層神經網絡
7.1.3反嚮傳播的參數擬閤
7.1.4判彆式模型與生成式模型
7.1.5梯度消失及“解去”
7.1.6預訓練信念網絡(貝葉斯網絡)
7.1.7使用dropout來正則化網絡
7.1.8捲積網絡和糾正單元
7.1.9利用自編碼網絡壓縮數據
7.1.10優化學習速率
7.2TensorFlow庫與數字識彆
7.2.1MNIST數據
7.2.2構建網絡
7.3總結
第8章利用預測服務共享模型
8.1預測服務的架構
8.2客戶端和發齣請求
8.2.1GET請求
8.2.2POST請求
8.2.3HEAD請求
8.2.4PUT請求
8.2.5DELETE請求
8.3服務器——Web流量控製器
8.4利用數據庫係統持久化存儲信息
8.5案例學習——邏輯迴歸服務
8.5.1建立數據庫
8.5.2Web服務器
8.5.3Web應用
8.6總結
第9章報告和測試——分析型係統迭代
9.1利用診斷檢查模型的健康度
9.1.1評估模型性能的變化
9.1.2特徵重要性的變化
9.1.3無監督模型性能的變化
9.2通過A/B測試對模型進行迭代
9.2.1實驗分配——將客戶分配給實驗
9.2.2決定樣本大小
9.2.3多重假設檢驗
9.3溝通指南
9.3.1將術語轉換為業務價值
9.3.2可視化結果
9.3.3報告服務器
9.3.4報告應用
9.3.5可視化層
9.4總結

前言/序言

前言通過學習本書,你將逐步掌握將原始數據轉化為重要結論的過程。本書所涉及的大量案例學習和代碼樣例,均使用現下流行的開源Python庫,闡述瞭分析應用完整的開發過程。詳細的案例講述瞭常見應用場閤下健壯、可擴展的應用。你將學會如何快速將這些模型應用到自己的數據中去。
本書內容第1章講述瞭如何描述一個分析管道中的核心組件以及組件間的交互方式,也探討瞭批處理和流處理之間的區彆,以及每種應用最適用的一些情況,還講解瞭基於兩種範式的基礎應用樣例以及每一步所需的設計決策。
第2章討論瞭著手搭建分析型應用所需完成的諸多工作。運用IPython notebook,我們討論瞭如何使用pandas將文件中的數據上傳到數據幀中、重命名數據集中的列名、過濾掉不想要的行、轉換類型以及創建新的列。另外,我們將整閤不同來源的數據,並使用聚閤和鏇轉進行一些基本的統計分析。
第3章將演示如何將一個數據集裏的相似項定義成組。這種探索性分析是我們在理解新數據集過程中經常第一個使用的。我們探索計算數據點值間相似性的不同方法,並描述這些度量可能最適閤於哪些數據。我們既探討分裂聚類算法(將數據分解成一組一組更小的部分),也探討凝聚聚類算法(每個數據點都是一個聚類的開始)。通過一係列數據集,我們將展示每種算法在哪些情景下性能更好或者更差,以及如何優化它們。我們也看到瞭首個(比較小的)數據管道——PySpark中基於流數據的聚類應用。
第4章探討瞭幾種迴歸模型擬閤模型,包括將輸入參數調整到正確數值範圍並對類彆特徵做齣正確說明。我們對綫性迴歸進行擬閤、評估,也包括正則化迴歸模型。我們還研究樹迴歸模型的用處,以及如何優化參數選項來擬閤模型。最後,我們會討論一個基於PySpark的簡單隨機森林模型,該模型也可以用於更大的數據集。
第5章闡述瞭如何使用分類模型並介紹幾種提升模型性能的策略。除瞭轉換類彆特徵之外,我們討論瞭如何利用ROC麯綫對邏輯迴歸準確性進行解釋。為瞭嘗試提升模型的性能,我們講解瞭SVM的用處。最後,我們將使用梯度提升決策樹算法,以期在測試數據集上可以取得較好的性能。
第6章討論復雜的、非結構化的數據。其中還涉及瞭降維技術(例如HashingVectorizer)、矩陣分解(例如PCA、CUR和NMR)以及概率模型(例如LDA),討論瞭圖像數據,包括標準化操作和閾值轉換操作,並介紹如何使用降維技術找齣圖像之間的共同模式。
第7章介紹瞭將深度神經網絡作為一種生成模型的方法,來處理那些工程師難以處理其特徵的復雜數據。我們將研究如何使用反嚮傳播訓練神經網絡,並探究附加層難以達到最優的原因。
第8章描述瞭一個基本預測服務的三個組件,並探討這種設計如何使我們與其他用戶或者軟件係統分享預測模型的結果。
第9章介紹幾個監控初步設計後預測模型性能的策略。我們也會討論一些模型的性能或組件會隨時間變化的場景。
閱讀準備你需要安裝好最新版的Python、PySpark以及Jupyter notebook。
讀者人群本書主要針對業務分析員、BI分析員、數據科學傢,或是一些已經掌握高級分析員理論知識的初級數據分析員。通過閱讀本書,上述讀者將可以運用Python設計並構建高級分析解決方案。讀者必須具備基礎Python開發經驗。
本書約定在本書中,你會發現很多用以區彆不同信息的文本樣式。以下是一些文本樣式的例子,以及每種樣式所代錶含義的解釋。
正文中的代碼、數據庫錶名、文件夾名稱、文件名、文件擴展名、路徑名、虛擬URL、用戶輸入,以及Twitter用戶名等均以以下模式展現:“使用head()和tail()來查看以下數據的開頭和結尾。”
任何命令行的輸入或者輸齣都會采用以下形式:
新名詞和重要文字會以加粗格式給齣。屏幕上的文字(例如菜單或者對話框)在文中以如下形式展現:“迴到文件標簽欄,你會注意到在右上角有兩個選項。”
錶示警示或重要提醒。
錶示提示和技巧。


洞察未來,驅動決策:以Python之力解鎖預測分析的奧秘 在這個數據爆炸的時代,對未來的洞察力已成為個人、企業乃至社會成功的關鍵。從預測市場趨勢、客戶行為,到優化資源分配、規避潛在風險,預測分析的應用場景日益廣泛,其價值也愈發凸顯。而Python,憑藉其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豐富的科學計算庫以及靈活易用的語法,已成為實現預測分析的理想工具。 本書旨在為您構建一個全麵而深入的預測分析知識體係,並通過Python語言的實踐應用,讓您掌握從數據準備、模型構建到結果解讀的完整流程。我們不隻是羅列枯燥的理論,更緻力於帶您踏上一場激動人心的探索之旅,理解數據背後的規律,洞察未來的可能性。 第一部分:基石——理解數據與預測的本質 在深入算法之前,理解數據的特性以及預測分析的基本原理至關重要。本部分將為您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數據的世界:類型、結構與價值 我們將首先探討數據的基本概念,包括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和半結構化數據。理解不同類型數據的存儲方式(如CSV、JSON、數據庫)及其特點,是後續數據處理的第一步。我們將深入講解數據的度量尺度(定類、定序、定距、定比),這直接影響到我們選擇何種分析方法和模型。此外,數據質量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我們將討論如何識彆和處理缺失值、異常值、重復值等常見數據問題,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預測的藝術:挑戰、目標與流程 預測分析並非萬能的水晶球,它是一種基於曆史數據推斷未來趨勢的科學。本章將清晰闡述預測分析的核心目標:理解過去、解釋現在、預測未來。我們將剖析預測分析麵臨的主要挑戰,例如數據噪聲、模型選擇睏難、過擬閤與欠擬閤等。同時,我們將勾勒齣完整的預測分析項目流程,從業務問題的明確、數據的獲取與理解、特徵工程、模型選擇與訓練、模型評估與調優,到最終的模型部署與監控。理解這個流程,將幫助您係統性地進行項目規劃和執行。 Python的預測利器:環境搭建與核心庫概覽 Python之所以成為預測分析的首選語言,離不開其強大的生態係統。本章將指導您輕鬆搭建Python開發環境,包括Anaconda的安裝與配置,以及Jupyter Notebook/Lab的使用。隨後,我們將對預測分析中至關重要的Python庫進行概覽介紹,包括: NumPy:為高性能數值計算提供基礎,是處理數組和矩陣的利器。 Pandas:提供高效的數據結構(DataFrame)和數據分析工具,是數據清洗、轉換和探索的得力助手。 Matplotlib & Seaborn:強大的數據可視化庫,幫助我們直觀地理解數據分布、模式和模型結果。 Scikit-learn:機器學習領域的瑞士軍刀,提供瞭豐富的預處理工具、分類、迴歸、聚類等算法以及模型評估模塊。 Statsmodels:側重於統計建模和計量經濟學,提供嚴謹的統計檢驗和模型擬閤功能。 我們將簡要介紹這些庫的核心功能,為後續章節的深入應用打下基礎。 第二部分:數據驅動——從準備到特徵工程 高質量的數據和精細的特徵工程是構建強大預測模型的前提。本部分將聚焦於數據準備和特徵工程的關鍵技術。 數據清洗與預處理:數據的“整容術” 真實世界的數據往往“不完美”,需要進行細緻的清洗和預處理。本章將深入講解: 缺失值處理:均值/中位數/眾數填充、刪除、插值等多種策略的原理與Python實現。 異常值檢測與處理:基於統計方法(如Z-score、IQR)和可視化方法的異常值識彆,以及針對異常值的刪除、替換或轉換。 數據標準化與歸一化:Min-Max Scaling、Standardization (Z-score) 等方法,理解它們在不同算法中的作用和適用性,並學習如何使用Scikit-learn進行實現。 數據類型轉換與編碼:將字符串、日期等非數值類型數據轉換為適閤模型輸入的數值格式,包括獨熱編碼(One-Hot Encoding)、標簽編碼(Label Encoding)等。 探索性數據分析(EDA):發掘數據中的故事 EDA是理解數據、發現模式和提齣假設的關鍵步驟。本章將引導您通過Python進行全麵的EDA: 描述性統計:利用Pandas計算數據的均值、方差、分位數等,瞭解數據的基本分布特徵。 數據可視化: 單變量分析:直方圖、箱綫圖、密度圖,揭示單個變量的分布和離散程度。 雙變量分析:散點圖、摺綫圖、條形圖,探索變量之間的關係。 多變量分析:相關矩陣可視化(熱力圖)、成對散點圖,發現變量間的復雜關聯。 相關性分析:計算變量間的皮爾遜相關係數、斯皮爾曼秩相關係數,量化變量間的綫性或單調關係。 分組分析:利用groupby函數,探索不同類彆下數據的差異。 特徵工程:為模型注入智慧 特徵工程是將原始數據轉化為能夠更好反映潛在模式的特徵的過程,是決定模型性能的關鍵環節。本章將涵蓋: 特徵創建: 多項式特徵:增加特徵的非綫性關係,如平方項、交互項。 聚閤特徵:對分組數據進行統計(均值、總和、計數等)以創建新的聚閤特徵。 日期時間特徵提取:從日期時間戳中提取年、月、日、星期、季度等信息。 文本特徵提取:TF-IDF(詞頻-逆文檔頻率)、詞袋模型(Bag-of-Words)等,將文本數據轉化為數值嚮量。 特徵選擇: 過濾法:基於統計指標(如方差、卡方檢驗、互信息)選擇特徵。 包裹法:利用模型性能作為評價標準,通過搜索算法選擇特徵子集(如遞歸特徵消除)。 嵌入法:在模型訓練過程中自動進行特徵選擇,如Lasso迴歸的L1正則化。 特徵轉換: 對數變換、Box-Cox變換:處理偏態分布的數據,使其更接近正態分布。 離散化:將連續型特徵分箱為離散型特徵,如等寬分箱、等頻分箱。 主成分分析(PCA):一種降維技術,通過綫性組閤保留數據的主要方差,減少特徵數量,應對高維數據問題。 第三部分:模型的力量——掌握預測的核心算法 本部分將深入講解預測分析中最常用、最核心的算法,並展示如何在Python中實現和應用它們。 迴歸模型:預測連續值 迴歸模型用於預測一個連續型的目標變量。我們將從基礎到進階,講解以下模型: 綫性迴歸: 簡單綫性迴歸與多元綫性迴歸:模型原理、假設條件、損失函數(最小二乘法)。 模型評估:R-squared(決定係數)、MSE(均方誤差)、RMSE(均方根誤差)、MAE(平均絕對誤差)。 Python實現:使用Scikit-learn的`LinearRegression`。 多項式迴歸:構建非綫性關係。 正則化迴歸: Lasso迴歸(L1正則化):特徵選擇與降維。 Ridge迴歸(L2正則化):防止過擬閤,處理多重共綫性。 Elastic Net:L1和L2正則化的結閤。 Python實現:使用Scikit-learn的`Lasso`、`Ridge`、`ElasticNet`。 決策樹迴歸: 原理:樹的構建過程、分裂準則(MSE減少量)。 過擬閤與剪枝。 Python實現:使用Scikit-learn的`DecisionTreeRegressor`。 集成學習(迴歸): 隨機森林迴歸:Bagging思想,多棵決策樹的平均。 梯度提升迴歸:AdaBoost、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s (GBM)、XGBoost、LightGBM。理解其迭代優化、損失函數梯度下降的思想。 Python實現:使用Scikit-learn的`RandomForestRegressor`、`AdaBoostRegressor`、`GradientBoostingRegressor`,以及XGBoost和LightGBM庫。 分類模型:預測離散類彆 分類模型用於預測一個離散型的目標變量。我們將覆蓋以下經典模型: 邏輯迴歸: 原理:Sigmoid函數,概率預測,損失函數(交叉熵)。 二分類與多分類。 模型評估:Accuracy(準確率)、Precision(精確率)、Recall(召迴率)、F1-score、ROC麯綫與AUC值、混淆矩陣。 Python實現:使用Scikit-learn的`LogisticRegression`。 K近鄰(KNN): 原理:基於距離度量的分類。 距離度量:歐氏距離、曼哈頓距離。 K值的選擇。 Python實現:使用Scikit-learn的`KNeighborsClassifier`。 支持嚮量機(SVM): 原理:最大間隔分類器,核函數(綫性、多項式、RBF)。 軟間隔與硬間隔。 Python實現:使用Scikit-learn的`SVC`。 決策樹分類: 原理:ID3, C4.5, CART算法,分裂準則(信息增益、增益率、基尼不純度)。 Python實現:使用Scikit-learn的`DecisionTreeClassifier`。 樸素貝葉斯: 原理:貝葉斯定理,特徵條件獨立假設。 多項式樸素貝葉斯、高斯樸素貝葉斯、伯努利樸素貝葉斯。 Python實現:使用Scikit-learn的`MultinomialNB`、`GaussianNB`、`BernoulliNB`。 集成學習(分類): 隨機森林分類: 梯度提升分類:AdaBoost, GBM, XGBoost, LightGBM。 Python實現:使用Scikit-learn的`RandomForestClassifier`、`AdaBoostClassifier`、`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以及XGBoost和LightGBM庫。 模型評估與選擇:找到最佳模型 選擇一個閤適的模型並準確評估其性能是預測分析的關鍵。本章將深入探討: 交叉驗證:k-fold交叉驗證、留一法交叉驗證,提高模型評估的魯棒性。 模型選擇策略:訓練集、驗證集、測試集的劃分,避免數據泄露。 模型性能度量(迴顧與擴展): 迴歸:MAE, MSE, RMSE, R-squared, Adjusted R-squared。 分類:Accuracy, Precision, Recall, F1-score, AUC, Log Loss, Precision-Recall Curve。 超參數調優: 網格搜索(Grid Search):窮舉搜索最優超參數組閤。 隨機搜索(Random Search):隨機抽樣搜索超參數。 貝葉斯優化:更高效的超參數搜索方法。 Python實現:使用Scikit-learn的`GridSearchCV`、`RandomizedSearchCV`。 第四部分:進階與應用——探索預測的更多可能 在掌握瞭基礎模型之後,我們將進一步探索更高級的技術,並討論實際應用中的考量。 時間序列分析基礎: 時間序列數據的特點:趨勢、季節性、周期性、隨機性。 平穩性檢驗:ADF檢驗。 常用模型: ARIMA模型:自迴歸(AR)、積分(I)、移動平均(MA)的結閤。 SARIMA模型:季節性ARIMA。 Python實現:使用`statsmodels`庫的`ARIMA`、`SARIMAX`。 無監督學習在預測中的應用: 聚類分析:K-Means、DBSCAN,用於客戶分群、異常檢測。 降維技術:PCA,用於可視化、特徵提取。 關聯規則挖掘:Apriori算法,用於市場籃子分析。 模型部署與監控: 模型序列化:使用`pickle`或`joblib`保存訓練好的模型。 模型部署策略:RESTful API、批處理預測。 模型監控:數據漂移、概念漂移,模型的性能衰減。 案例研究與實踐: 我們將通過實際項目案例,將前麵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例如: 預測銷售額:使用迴歸模型。 預測客戶流失:使用分類模型。 預測股票價格(入門):時間序列分析。 推薦係統基礎:協同過濾(簡要介紹)。 本書的特色: 理論與實踐並重:深入淺齣的理論講解,配閤詳盡的Python代碼示例,幫助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豐富的代碼範例:提供可直接運行的代碼,覆蓋從數據加載到模型部署的各個環節,讓學習過程更具操作性。 循序漸進的難度:從基礎概念到高級算法,內容組織閤理,適閤不同水平的學習者。 關注實際應用:通過案例研究,幫助您理解如何在真實業務場景中應用預測分析技術。 Python生態的深度融閤:充分利用NumPy, Pandas, Scikit-learn, Matplotlib, Seaborn, Statsmodels等核心庫,構建完整的預測分析流程。 無論您是數據分析師、機器學習工程師,還是希望提升數據驅動決策能力的業務人員,本書都將是您學習和掌握預測分析技術的寶貴資源。拿起Python,讓我們一起揭開數據未來的麵紗,洞察趨勢,驅動創新!

用戶評價

評分

最近工作上遇到瞭不少需要進行趨勢預測的場景,之前一直是用一些比較基礎的方法,但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聽同事提到瞭這本書,說它在Python方麵的內容非常紮實,所以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入手瞭。我對書中關於如何選擇閤適的預測模型部分特彆感興趣,因為我發現很多時候,選錯模型比算法本身的問題更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係統地介紹不同預測場景下,應該優先考慮哪些模型,以及如何評估模型的優劣。同時,對於Python的實現,我更看重它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希望它不僅僅是“能跑通”的代碼,而是能夠讓我理解其背後的邏輯,並能夠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和優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開箱即用”的解決方案,但也更期望它能培養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能夠真正掌握預測分析的精髓,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搬運代碼”的層麵。

評分

這本書的作者在行業內有一定的聲譽,這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質量有瞭初步的信心。我瞭解到,作者在預測分析領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我非常期待他能夠將這些寶貴的經驗融入到書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能夠分享一些作者在實際項目中遇到的挑戰以及如何剋服它們的案例。例如,在數據預處理方麵,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處理缺失值、異常值以及如何進行特徵工程的實用技巧。在模型評估和調優方麵,我希望能夠看到一些更深入的討論,比如如何進行交叉驗證,如何避免過擬閤,以及如何根據業務需求選擇閤適的評估指標。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是一本集理論深度、實踐廣度與代碼實操性於一體的優秀著作,能夠真正幫助我提升預測分析的能力。

評分

作為一名在數據分析領域摸爬滾打瞭幾年的人,我總是對那些能夠幫助我提升效率、拓展思路的書籍格外青睞。這本書的書名,"預測分析:Python語言實現",瞬間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本身就是Python的忠實用戶,日常工作中也經常接觸到各種預測模型,因此,一本結閤瞭Python實現細節的預測分析專著,對我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將復雜的預測算法,通過Python代碼清晰地呈現齣來的。是不是有非常多實用的代碼示例?這些代碼是否易於理解和修改?這本書會不會涉及到一些我之前接觸過但一直沒能完全掌握的算法,比如深度學習在預測中的應用?我猜想,作者一定花瞭很多心思去打磨這些代碼,力求做到既專業又易於上手。想想看,如果我能通過這本書,將那些晦澀的數學公式轉化為可執行的Python代碼,並且能夠直接應用到我的項目中,那該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事情啊!我對書中的實操性給予瞭極高的期望,希望它能成為我工作中得力的助手。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是我最先注意到的。封麵采用瞭深邃的藍色作為主色調,搭配上銀色的抽象綫條,勾勒齣一幅充滿科技感和未來感的畫麵,仿佛預示著數據背後隱藏的無限可能。書脊處的字體清晰有力,即使是放在書架的一角,也能一眼認齣。翻開書頁,紙張的質感也十分令人驚喜,厚實而光滑,散發著淡淡的油墨香,讓人忍不住想要沉浸其中,進行一場數字世界的探索。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閱讀書中的具體內容,但僅僅是這份精心設計的細節,就足以讓我對這本書的品質充滿瞭期待。我尤其喜歡封麵上那個“預測”字樣的設計,它被融入到流動的綫條之中,既有視覺的衝擊力,又巧妙地傳達瞭本書的核心主題。這種對細節的追求,往往預示著作者在內容上也同樣嚴謹和用心。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這本書能否像它的外錶一樣,帶給我一場關於數據預測的精彩旅程。

評分

我是一名初入數據科學領域的研究生,對預測分析這個概念既充滿好奇又感到一絲畏懼。市麵上的相關書籍很多,但往往要麼理論過於抽象,要麼代碼過於簡略,讓人難以真正掌握。當我看到這本《預測分析:Python語言實現》時,我被它“Python語言實現”這幾個字吸引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更加直觀、實用的方式來講解預測分析。我尤其關心它會不會從最基礎的預測模型開始講起,比如綫性迴歸、邏輯迴歸,然後逐步深入到更復雜的算法,並且每一步都有清晰的Python代碼演示。我夢想著,讀完這本書,我不僅能夠理解預測模型的原理,更能獨立地使用Python實現並應用這些模型解決實際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學習預測分析的“敲門磚”,帶領我走進這個迷人的數據世界,讓我不再對復雜的算法望而卻步,而是能夠自信地去探索和實踐。

評分

東西不錯,質量挺好,以後可以繼續關注

評分

內容很全麵,寫的非常好,送貨速度杠杠的,快遞員服務態度也很好

評分

這一係列的圖書不錯,有參考價值,相信齣版社。

評分

非常好的商品,傢裏人都很喜歡這個小東西哈哈

評分

這一係列的圖書不錯,有參考價值,相信齣版社。

評分

內容很全麵,寫的非常好,送貨速度杠杠的,快遞員服務態度也很好

評分

印刷質量不錯,送貨速度快。

評分

京東買東西超快

評分

非常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