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更好地满足时下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新东方在开设新概念英语课程的过程中,将传统的《新概念英语》与《国家英语新课程标准》及教育部新英语考试改革紧密结合,使得英语教育既延续经典,又与时俱进。与此同时,新东方联合数位英语教育专家及学者,先后历时四年,经过反复研讨、试验,特别针对3~8年级的学生研发出了适合他们使用的“泡泡走向初中英语”系列辅导教材。
本系列教材重新对《新概念英语》的语言及语法体系进行梳理,按照少年儿童的认知特点、新课标的要求及英语考试改革方案,创新研发出模块化学练体系,在不同单元灵活设计语法(Grammar)、句型结构(Sentence Structure)、词汇(Vocabulary)、听力(Listening)、强化练习(Exercise)和真题演练(Sample Test)六大模块,是一本真正集讲、学、测、考、评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能全面满足中国学生英语培优及应试的需求。
Unit 25 ...................... 1
Unit 26 ...................... 9
Unit 27 ...................... 19
Unit 28....................... 26
Unit 29....................... 33
Unit 30....................... 42
Unit 31 ...................... 53
Unit 32 ...................... 62
Unit 33 ...................... 70
Unit 34 ...................... 79
Unit 35 ...................... 86
Unit 36 ...................... 96
Unit 37 ...................... 105
Unit 38 ...................... 115
Unit 39 ...................... 124
Unit 40 ...................... 131
Unit 41 ...................... 138
Unit 42 ...................... 146
Unit 43 ...................... 154
Unit 44 ...................... 163
Unit 45 ...................... 172
Unit 46 ...................... 180
Unit 47 ...................... 191
Unit 48 ...................... 201
我尝试用这本教材来复习初中阶段被我忽略的几个语法盲区,效果是喜忧参半的。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于“介词搭配”的梳理,这部分内容做得非常系统和细致,几乎把所有高频的固定搭配都列举了出来,并且配上了非常清晰的例句,让我这种常年在介词上栽跟头的人找到了救命稻草。这种针对性极强的梳理,体现了编者对初中考试重难点的精准把握。但遗憾的是,这种细致并没有完全贯彻到听说能力的培养上。教材的附带资源中,音频文件的语速和口音,感觉更偏向于标准播报,缺乏真实生活对话中的停顿、吞音和语流变化。我在听的时候,总感觉像是在听教科书朗读,而不是两个真实的初中生在交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流,而这本教材在“输入”的真实性上,给我的感觉略显不足。它像是一个优秀的语法老师,能够告诉你“应该怎么说”,但没有太多机会让你沉浸在“人们实际上在怎么说”的环境中。如果能在后续的练习中增加更多情景对话的文本,并提供不同语速的音频版本供选择,那将是一次更全面的升级。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可以说是相当的“复古”和“专注”。如果你是一个习惯于用笔在书上做大量批注和划重点的学习者,那么它的留白和字体选择会让你感到非常舒适。没有太多花哨的插图和分散注意力的彩色元素,一切都以信息的传递为最高效率。我个人的习惯是,拿到一本新教材,首先会检查它的难度梯度是否合理。在这方面,第二册的处理是比较平稳的,它没有突然拔高难度,使得学习的坡度非常线性。对于那些基础不太扎实,或者学习节奏比较慢的同学来说,这种稳定的推进方式无疑是定心丸。然而,这种“稳定”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那就是略显陈旧的知识呈现方式。在讲解现代时态的用法时,案例都显得有些过时,像是从十年前的报纸上剪下来的片段。在当前的数字时代,学习语言工具时,我们更需要接触到最新的语境。比如,关于“进行时”的讨论,如果能加入一些关于社交媒体实时互动的表达方式,会更有代入感。这本书更像是帮你夯实了地基,但上层建筑的设计,似乎有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速度。它确保你不会摔倒,但可能也不会带你看到最新的风景线。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它是一部严谨、可靠,但略显“保守”的教辅用书。它极其注重对核心知识点的“点对点”的讲解,每一个语法规则都有对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的结构化分析,这对于需要快速构建知识体系的应试型学习者来说,是极大的便利。我尤其欣赏它的自测环节,在每个单元结束时,都有一个类似于模拟考试的小测验,这能即时反馈学习效果,帮助我立刻发现和弥补知识漏洞。但是,这种过于结构化的讲解方式,有时会牺牲掉语言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当我试图将书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稍微偏离课本设定的情境中时,会发现自己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本书教你如何精准地回答“标准问题”,但对于那些需要创造性回答的开放式问题,它提供的支撑就相对较弱了。它更像是一套标准的“操作手册”,严格指导你完成每一个步骤,确保流程正确无误。如果学习者的目标是追求卓越,希望在英语学习上能展现出更多的个性和创造力,那么这本书或许只是为你铺平了最基础、最安全的路,接下来的“风景”和“挑战”,还需要学习者自己去发掘和探索。
评分这本教材给我的感觉是,它在试图搭建一座通往初中英语学习的坚实桥梁,但或许在某些关键的结构支撑上,还略显单薄了一些。首先,从整体的编排逻辑来看,它似乎更侧重于词汇和基础语法的快速覆盖,这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英语基础,希望在短期内系统梳理知识点的学习者来说,可能是一个不错的起点。我尤其欣赏它在某些句型讲解时,尝试用生活化的场景来类比,这比单纯的规则堆砌要容易理解得多。例如,在讲到虚拟语气的那一章,作者引用了一个关于“如果我是你,我会……”的对话练习,这个场景设计得相当巧妙,让枯燥的语法规则瞬间活泼了起来。然而,当我深入到阅读理解部分时,体验就稍微下降了。选材上,文章的题材范围似乎稍显局限,多集中在校园生活和简单的科普介绍,缺乏一些能真正激发青少年思考、拓展他们视野的深度内容。如果能加入一些关于当代科技、全球文化交流等更具时代感的话题,相信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总而言之,它像一个非常勤奋的私人助教,帮你把基础概念捋得清清楚楚,但要成为一个能引领你探索更广阔英语世界的向导,可能还需要在内容广度和深度上再下一番功夫。它绝对能让你“站稳脚跟”,但要“跑起来”,可能还需要额外的燃料。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套书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期待的,毕竟“新东方”这个牌子自带一种“效率”的标签。但实际翻阅下来,我发现它更像是一个精心打磨过的“工具箱”,而不是一本能激发你学习热情的“探险地图”。它的优势在于详尽的练习册部分,那些配套的巩固练习,简直是地毯式的覆盖,生怕你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我特别喜欢它对易错点的归纳,那些用红色字体特别标注出来的陷阱,确实帮我避开了不少因为粗心造成的失分。但是,对于我这种对语言的“美感”比较敏感的人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显得有些过于“工具化”和“应试化”了。所有的句子都像是为了考试服务的,缺乏那种自然流淌的韵味。我希望学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拿高分,更是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在口语和写作的引导上,我感觉力度不够。它提供了大量的模仿句型,但很少有开放性的、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的提示。比如,当我学完一个动词短语后,我希望书中能给出一些“挑战任务”,比如“用这个短语写一段描述你周末的日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文”的层面。这本书的结构严谨得像一座精密仪器,但少了那么一丝烟火气和人情味,让学习过程有点像在完成一项任务,而非享受一次发现之旅。
评分孩子的好帮手,推荐购买
评分等待使用
评分满意
评分不是给自己买的 就觉得书比预期薄了蛮多
评分书不错,和新东方学校里买的一样
评分好评!
评分有了她,都不用记笔记了。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