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相关研究平台,首次系统梳理和综合了全球裸子植物分类学研究成果,收录了全球12科85属所有1118种现存裸子植物,每种都有分布、气候和濒危等级等关键数据。本书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空白。
本书采用新的分类系统,将裸子植物划分为苏铁亚纲、银杏亚纲、买麻藤亚纲和松柏亚纲;整合国际新研究动态,介绍了裸子植物科和属的系统学研究历史和现状;首次系统地编纂了全球12科85属1118种现存裸子植物的物种名录和地理分布,每种提供了名称、濒危等级、分布图及气候特征数据,全面反映裸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现状。此外,书中还配有310幅精美的彩色图片,展示重要的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分布特征,便于读者识别。本书可作为植物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者,以及农业、林业、园林、中药材等专业的高校师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者参考用书。
Taxonomy and Distribution of Global Gymnosperms by Yong Yang, Zhiheng Wang, and Xiaoting Xu, adopts the most rec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ymnosperms based on phylogeny. The book accepts 1118 extant species of gymnosperms and classifies them into four subclasses: Cycadidae, Ginkgoidae, Gnetidae, and Pinidae. A brief introduction is given of the taxonomic history and recent advances in our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12 families,with 85 genera,of living gymnosperms. Most significantly, it presents a complete catalogue of living gymnosperms including species names (Chinese names, scientific names and synonyms), IUCN red list status, distribution maps, altitudinal ranges, and climatic data. This makes it a complete reference of our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diversity of living gymnosperms species. Furthermore, the book provides 310 colour figures, displaying important taxonomic character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living gymnosperms, facilitating readers to identify and better understand gymnosperms.The book is suitable for researchers of taxonomy,ecology,forestry, agriculture, horticul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
杨永: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从事植物分类、系统演化、区系地理研究;发现多个新属种,提出麻黄科演化新理论。王志恒: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从事植物多样性格局研究。徐晓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助理研究员,从事植物多样性格局研究。
前言
编写说明
第1章绪论1
1.1裸子植物的发现历史1
1.2裸子植物的分类依据1
1.3裸子植物的分类系统4
1.4裸子植物的研究价值和意义14
1.5裸子植物生存状况与保育14第2章苏铁亚纲 17
2.1苏铁目 17
2.1.1苏铁科 19
2.1.1.1苏铁属 19
2.1.2泽米铁科90
2.1.2.1波温铁属 91
2.1.2.2角果泽米属92
2.1.2.3双子铁属 108
2.1.2.4非洲铁属 118
2.1.2.5鳞木铁属 164
2.1.2.6澳洲铁属166
2.1.2.7小苏铁属192
2.1.2.8蕨铁属193
2.1.2.9泽米铁属194第3章银杏亚纲243
3.1银杏目243
3.1.1银杏科243
3.1.1.1银杏属245第4章买麻藤亚纲249
4.1百岁兰目253
4.1.1百岁兰科253
4.1.1.1百岁兰属254
4.2买麻藤目255
4.2.1买麻藤科255
4.2.1.1买麻藤属255
4.3麻黄目291
4.3.1麻黄科291
4.3.1.1麻黄属292第5章松柏亚纲345
5.1松目346
5.1.1松科346
5.1.1.1冷杉属348
5.1.1.2银杉属410
5.1.1.3雪松属412
5.1.1.4油杉属418
5.1.1.5落叶松属422
5.1.1.6长苞铁杉属440
5.1.1.7云杉属442
5.1.1.8松属493
5.1.1.9金钱松属626
5.1.1.10黄杉属628
5.1.1.11铁杉属638
5.2南洋杉目650
5.2.1南洋杉科650
5.2.1.1贝壳杉属652
5.2.1.2南洋杉属666
5.2.1.3沃勒米杉属683
5.2.2罗汉松科684
5.2.2.1绒袍杉属687
5.2.2.2非洲杉属688
5.2.2.3鸡毛松属693
5.2.2.4陆均松属702
5.2.2.5镰叶杉属718
5.2.2.6白袍杉属722
5.2.2.7泣松属724
5.2.2.8沼银松属725
5.2.2.9白银松属728
5.2.2.10寒寿松属729
5.2.2.11竹柏属730
5.2.2.12寄生松属735
5.2.2.13小泣松属737
5.2.2.14叶枝杉属738
5.2.2.15罗汉松属743
5.2.2.16核果杉属817
5.2.2.17扭叶杉属826
5.2.2.18卓杉属830
5.2.2.19巽他杉属831
5.3柏目833
5.3.1金松科833
5.3.1.1金松属834
5.3.2柏科835
5.3.2.1星鳞柏属838
5.3.2.2密叶杉属840
5.3.2.3智利翠柏属843
5.3.2.4澳柏属844
5.3.2.5翠柏属858
5.3.2.6扁柏属861
5.3.2.7柳杉属876
5.3.2.8杉木属879
5.3.2.9柏木属881
5.3.2.10寒寿柏属892
5.3.2.11智利乔柏属893
5.3.2.12福建柏属894
5.3.2.13水松属895
5.3.2.14美洲柏木属897
5.3.2.15刺柏属911
5.3.2.16甜柏属993
5.3.2.17水杉属996
5.3.2.18胡柏属999
5.3.2.19灯台柏属1000
5.3.2.20巴布亚柏属1001
5.3.2.21火地柏属1003
5.3.2.22侧柏属1004
5.3.2.23北美红杉属1009
5.3.2.24巨杉属1011
5.3.2.25台湾杉属1013
5.3.2.26落羽杉属1014
5.3.2.27香漆柏属1018
5.3.2.28崖柏属1020
5.3.2.29罗汉柏属1028
5.3.2.30南非柏属1030
5.3.2.31金柏属1034
5.3.3红豆杉科1037
5.3.3.1穗花杉属1039
5.3.3.2南紫杉属1044
5.3.3.3三尖杉属1045
5.3.3.4白豆杉属1056
5.3.3.5红豆杉属1058
5.3.3.6榧属1073第6章地理分布格局1082
6.1全球裸子植物物种多样性格局1083
6.2裸子植物的多样性和特有性1083
6.3裸子植物地理格局的成因1086参考网站1089
参考文献1091
常用术语1111
学名索引1113
中文名索引1201
裸子植物是高等植物演化中承前启后的类群,向前联系蕨类植物,涉及种子的起源,向后联系被子植物,涉及花起源等重大理论问题。裸子植物占世界森林面积的1/3以上,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维持和人类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裸子植物起源古老,大多数类群已绝灭,现存四条传代线,即苏铁类、银杏类、买麻藤类和松柏类。裸子植物的很多种类具有独特的系统发育属性和利用价值,因此裸子植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研究类群。
不论是研究还是利用裸子植物,人们首先关注的问题是地球上有哪些种类?它们长在哪里?然而,十余年前,当作者着手进行裸子植物分类和演化研究时,发现缺少一本系统介绍裸子植物分类的著作。苏铁类和松柏类还有一些编目的书可供参考,而买麻藤类的著作十分缺乏,甚至不清楚这个类群到底有多少种。因此,我们逐渐积累这方面的资料和数据,目标就是出版一本能提供裸子植物全部种类名称和地理分布的著作。
裸子植物物种多样性是高等植物四大门类中最少的,仅1118种。但是,裸子植物分类学研究一直十分活跃,有很多疑难问题受到人们关注,并且目前仍然遗留一些问题。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国际上不断有相关的研究报告,更新了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分类、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知识,本书反映了大多数这方面的变化。有一些分类方案还不成熟,我们维持了传统的分类方案,留待有更成熟的研究之后再做确定。
本书编研期间,得到很多领导、老师、同行和朋友的无私帮助。感谢马克平研究员和覃海宁研究员多年来的支持和鼓励。傅德志研究员在数据库编目方面提供技术指导。朱相云研究员在命名方面给予建议。张寿州老师、周繇老师、王康博士、侯学良教授、刘冰博士、张荣京博士、叶建飞博士、许为斌博士、黄俞淞博士以及李璐教授等同行和朋友提供了一些植物彩色图片。刘冰、曾刚、赖阳均和肖天文等研究生帮助收集和整理了一些数据。Keith Rushforth帮助润色了英文内容提要。我们在裸子植物物种编目研究期间,曾得到标本资源共享平台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本书的出版得到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在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责任编辑唐继荣博士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对于裸子植物这样备受关注的类群,其研究文献浩如烟海。虽然我们积累多年,但仍然感觉时间不够,一些工作并不完美,一些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如模式标本数据收录不全、一些学名需要考订、一些分类复合群需要界定、一些观点还在争论。因此,本书只是我们工作的阶段性总结。由于时间仓促,加上作者水平所限,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3月于北京编写说明编写说明
哇,这本书的书名简直就像一部史诗!《世界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光是听着就觉得沉甸甸的、充满了知识的厚度。我是一名地理专业的学生,一直对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有着浓厚的兴趣。裸子植物,作为一个在地球上存在了数亿年的古老类群,其独特的进化历程和分布模式,一直是我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份详实、权威的参考资料,尤其是在全球裸子植物的系统分类学进展以及它们如何跨越地域、适应不同环境的演化机制方面。我对书中对不同裸子植物物种的详细描述,包括其形态特征、生殖方式、生态习性,以及最重要的——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精确分布范围,抱有极高的期望。如果书中能结合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数据,来佐证分类的准确性,那将更加令人激动。同时,我非常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探讨影响裸子植物分布的古地理、气候和地质因素,以及它们在不同区域性气候下的适应性策略。作为一名学生,我需要在文献中找到扎实的证据和严谨的论证,而这本书,我期待它能成为我研究路上的重要基石。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世界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听起来就充满了科学严谨性。作为一个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心的业余爱好者,我尤其被那些拥有奇特形态和悠久历史的植物所吸引。裸子植物,在我看来,就是一类特别神秘的群体。它们不像被子植物那样拥有绚丽的花朵,但它们的松果、球果、以及独特的叶片形态,都充满了原始的美感。我对这本书的期待,主要是希望能有一个清晰、系统地梳理。我想了解,到底有多少种裸子植物?它们之间是如何区分和归类的?比如,我一直对松树和冷杉的长相有些混淆,希望书中能用清晰的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我能够分辨出它们各自的特征。另外,“地理分布”这个词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为什么有些裸子植物只生长在特定的大洲或地区,而另一些则分布得更为广泛。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的地理或气候条件,是它们生存和繁衍的关键?如果书中能有世界地图,标注出不同裸子植物的分布区域,那将是极好的。简单来说,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个关于裸子植物的“百科全书”式的介绍,让我能够对这个古老而迷人的植物类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评分《世界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这个书名,给我一种探索未知的浩瀚感。我是一名旅行博主,经常会深入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和高原地带。在我的旅途中,我见过许多令我惊叹的植物,其中一些,我隐约知道它们属于裸子植物,但却对它们的具体身份和生长环境知之甚少。所以,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为我过去的旅行经历提供一些知识上的支撑。我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裸子植物,比如那些生长在寒带的巨大云杉、在热带雨林里独特的苏铁,或者在高原上坚韧的忍冬。我想了解它们各自的“家乡”在哪里,以及在那些地方,它们是如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其他动植物和谐共处的。比如,在某个高海拔地区,某种裸子植物为何能抵御严寒?在某个雨林深处,又是什么让它们得以繁衍生息?我期待这本书能有一些生动的案例,结合我在旅行中所见所闻,让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真实的自然景象联系起来,也为我未来的旅行提供一些关于寻找和认识裸子植物的灵感。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非常专业,但作为一名普通植物爱好者,我一直对那些高大的松树、挺拔的柏树,还有形状奇特的苏铁心生好奇。我总觉得它们身上带着一种古老的气息,仿佛是地球漫长生命史的见证者。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世界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时,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购买欲。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书中所有艰深的学术术语,但仅仅是冲着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活化石”,我就觉得值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相对易懂的方式,为我揭开裸子植物神秘的面纱。比如,它们是如何分类的?为什么有的只生长在特定的地区?它们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包含大量的精美插图,最好是不同角度、不同生长阶段的实物照片,这样我才能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些植物的形态,并与我曾经在野外或植物园看到的相对应。此外,如果能附带一些关于裸子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或者它们对人类经济、文化的影响,那就更完美了。总而言之,我期待的是一本既能满足我求知欲,又能让我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科普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世界裸子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在我看来,就是一扇通往古老世界的大门。我是一名退休的植物园研究员,从业几十年来,我对针叶树、苏铁、银杏这些“幸存者”一直有着特别的情感。它们是地球生命史上的活化石,见证了沧海桑田,经历了无数次的生物大灭绝。所以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是它能够深刻地挖掘裸子植物的演化奥秘。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每一个主要裸子植物类群,比如松科、柏科、罗汉松科等,它们是如何从远古走向今天的,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分化和演变。尤其感兴趣的是,书中能否深入探讨裸子植物在地理上的分布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是什么样的古老地理板块漂移、气候变化,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塑造了它们如今的“版图”?我期待书中能包含一些古植物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化石证据来追溯裸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同时,我也想了解,在现代地球环境下,这些古老的植物群落是如何与其他生物共同构建生态系统的,它们是否面临着灭绝的威胁?这些,都是我希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