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的新要求,在原版的基础上经过精心修订而成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开展项目化教学的教学理念,着重介绍了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原理、轴测投影、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的图示内容及识读方法。同时,为适应不同培养方向的需要,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加深和拓宽,并加大了各种施工图的识读训练。另外,增加了国家正在推广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内容,包括“03G101—1、03G101—2、04G101—3、04G101—4、06G101—6”中的新知识、新成果和新技术。本书采用了国家新颁布的《技术制图》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以及相关专业现行制图标准,如《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文字精练,言简意赅,图文并重。同时出版《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习题集》,与本书配套使用。该教材理论知识丰富、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着重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空间表达能力、识图能力,针对性强,可作为高职高专、各类成人高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监理专业”的基础教材,也可以作为“建筑设计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建筑企业管理专业”等相近专业的教材。同时,可作为职工培训和广大自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绪论1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4
第一节绘图工具和仪器4
第二节制图的基本标准9
第三节平面图形的画法20
第四节制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7
本章小结31
思考题31
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32
第一节投影法概述32
第二节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34
第三节正投影法基本原理35
本章小结39
思考题39
第三章点、线、面的投影40
第一节点的投影40
第二节直线的投影45
第三节平面的投影49
本章小结54
思考题55
第四章立体的投影56
第一节平面立体的投影57
第二节曲面立体的投影61
第三节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69
第四节组合体的三面正投影94
第五节建筑工程常用的曲面105
本章小结114
思考题114
第五章标高投影116
第一节点和直线的标高投影116
第二节平面的标高投影119
第三节曲面的标高投影123
第四节建筑物与地面的交线125
本章小结128
思考题128
第六章轴测图129
第一节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130
第二节正轴测投影图131
第三节斜轴测投影图135
第四节曲面立体的轴测投影图138
第五节绘制房屋建筑轴测图有关规定141
本章小结142
思考题142
第七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143
第一节形体的视图143
第二节剖面图146
第三节断面图155
第四节投影图的简化画法157
本章小结159
思考题159
第八章建筑施工图160
第一节房屋建筑工程图概述160
第二节施工图首页167
第三节建筑总平面图171
第四节建筑平面图176
第五节建筑立面图189
第六节建筑剖面图195
第七节建筑详图198
第八节建筑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图208
本章小结222
思考题222
第九章结构施工图224
第一节概述224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构件图227
第三节基础图238
第四节结构平面图241
第五节楼梯结构图244
第六节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平面整体
表示法247
第七节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施工图266
第八节钢结构图269
本章小结279
思考题279
第十章给水排水施工图280
第一节概述280
第二节室内给水排水施工图289
第三节室外给水排水施工图300
第四节消防给水系统302
本章小结303
思考题303
第十一章暖通空调施工图304
第一节概述304
第二节室内供暖施工图308
第三节室外供暖施工图313
第四节通风空调施工图314
本章小结319
思考题319
第十二章建筑电气施工图320
第一节概述320
第二节室内电气照明施工图327
本章小结333
思考题333
第十三章路桥工程施工图334
第一节路线工程图334
第二节桥梁工程图341
第三节涵洞工程图348
本章小结351
思考题351
参考文献352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结构的巨大变化。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发展势头很好,前景光明,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满足高职高专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教学需要,我们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编写了本书。本书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最主要、最基本的技术基础教材之一。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从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这一总目标出发,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科学处理好知识、能力、素养三者之间的关系,较好地体现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相关内容。
在知识体系和内容安排上,本书力求简明扼要。其中画法几何、投影制图部分“以够用为度”,内容有所精简,深度适当降低;在投影制图和专业制图部分,对制图和读图的基本原理力求分析透彻,并注重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深入浅出,覆盖面广,突出立体形象图以辅助文字解释,使之形象、直观,易于理解,便于记忆,以求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在结构上,本书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开展项目化教学,在课程中则主要体现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上,一套完整的比较复杂的住宅建筑施工图和公共建筑施工图,将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识读施工图的方法和技能。因而,专业图部分以工程实例为主线来展示房屋建筑工程图的特点,内容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装饰施工图、设备施工图。
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类施工图的形成方法、图示内容、图示方法和识读技巧,并且详细介绍了最新的建筑设计规范,强化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培养。
本书力求做到理论够用、内容充实、重点突出、专业全面、文字简明、图样清晰,着重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空间表达能力、识图能力,针对性较强,并结合土建施工类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来编写。本书可以作为建筑设计类专业、工程管理类专业等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自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与本书配套的《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习题集》也将同时出版。
本书由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强、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张小平任主编,山西大同大学工程学院高贵生、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张青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王强(绪论,第二、三章),张小平(第八章),高贵生(第十、十一、十二章),张青(第九章),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宿敏(第四章)、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淑连(第五章)、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郑亚丽(第一、六章)、浙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肖先波(第十三章)、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王文达(第七章)。另外,本书插图中三维立体图形的设计主要由北京市工业设计研究院王文达同志完成。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陈辉教授,李石磊、徐晓峰副教授参与了本书部分内容的修订咨询工作。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陈阳、张贵国、王天立、魏平等老师为本书的修订提供了大量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丁春静任主审,并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在编写过程中,承蒙有关设计单位提供资料,还得到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杨力彬、南京工程学院宗兰、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部分同专业的教材、习题集等文献(见书后的“参考文献”),在此谨向文献的作者致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且时间仓促,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使用本书的师生和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为方便教学,本书除了83个动画和微课外,还得供精美PPT、仿真小程序(三维模型与工程图对比)、实训练习(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路桥)、别墅和办公楼Revit数据文件及仿真漫游。凡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以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下载。咨询电话:010-88379540。
编者
作为一个对建筑美学和空间设计充满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那些精美的建筑模型和效果图背后的“语言”感到好奇。这本书《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第3版》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去窥探建筑的内心世界。《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第3版》用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向我展示了建筑是如何从一个想法,一步步变成一张张图纸,最终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的。我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尽量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抽象的概念。比如,它在讲解剖面图时,用切蛋糕的比喻,让我瞬间就理解了其原理。书中的一些插图和示意图,都设计得非常精美,它们不仅仅是示意图,更像是一件件小小的艺术品,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建筑的结构和空间关系。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如何通过不同的线型来区分不同的构件,如何用尺寸标注来精确表达建筑的各个部分。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共同构成了建筑图纸的完整信息。读完这本书,我对许多城市中的建筑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不再只是欣赏它们的外表,更能想象到它们内部的结构和构造,以及设计师和工程师是如何将他们的构思转化为现实的。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建筑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评分我一直认为,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建筑行业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而这本《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第3版》无疑是这个领域的一本集大成之作。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智慧的结晶。书中的讲解,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每一个知识点都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对一些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重点的区分和强调。例如,它会详细解释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它们在表达建筑信息上的侧重点。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非常出色,大量的图例、示意图和案例分析,让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直观和易懂。我曾经在阅读一些技术资料时,因为图纸的模糊不清而感到困扰,但这本书中的图纸质量都非常高,清晰度极佳,并且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让我能够轻松理解。它还让我明白,图纸不仅仅是线条和符号的集合,更是工程项目的“说明书”,每一条线、每一个符号都蕴含着重要的信息。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设计意图,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有效地与施工团队进行沟通。这本书是我在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领域的一位不可或缺的向导。
评分我最近在学习一些关于建筑项目的管理知识,发现工程图纸的识读能力是贯穿整个项目始终的关键技能。所以,我特意找了这本《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第3版》来系统学习。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它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它不仅仅是一本识图手册,更是一本理解建筑设计和施工流程的“导览图”。从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到结构图、水暖电图,几乎涵盖了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把这些图纸孤立地讲解,而是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让我能够理解不同类型的图纸是如何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例如,在讲解平面图时,它会告诉你如何去理解墙体、门窗的位置和尺寸,而当讲解立面图时,它又会告诉你如何去对应平面图上的构件,并且看到建筑的外观细节。这种“关联式”的学习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理解效率。书中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索引符号和参照标记的讲解,让我明白如何快速定位和查找图纸中的特定信息,这对于快速掌握一个项目的图纸信息至关重要。我之前在阅读项目文件时,经常会因为找不到关键信息而浪费大量时间,这本书的出现,彻底解决了我的这一痛点。它让我知道,原来识图,也可以如此高效。
评分这本《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第3版》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建筑师,用最清晰、最简洁的语言,为我描绘出了建筑工程的蓝图。它不仅仅是一本学习书籍,更是一种思维训练工具。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实战性”。它并没有过多地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将大量的篇幅都用在了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上。通过分析真实的工程图纸,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到不同类型的图纸是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以及如何从中获取关键的信息。它让我明白,一张图纸的背后,是无数的设计和计算,是无数的沟通和协调。书中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施工工艺和构造措施的图示讲解,对我来说是极具价值的。它让我能够将图纸上的信息,与实际的施工过程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施工的难点和重点。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读懂”图纸,更学会了如何去“分析”图纸,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建筑工程项目中。它让我不再害怕面对复杂的图纸,而是充满信心地去解读它们所传达的信息,并且运用这些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本书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本重要参考书,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评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第3版》这本书,对于我这种在校学生来说,简直是如同雪中送炭。我之前上过的制图课,虽然也讲了一些基础知识,但总觉得碎片化,缺乏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本书恰恰弥补了我的这一不足。它从基础的图纸类型、图例符号开始,逐步深入到各种复杂的工程图纸的识读。我最喜欢的是它在讲解各个部分时,都引用了大量的实际工程图纸案例,并且对这些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这让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讲解建筑施工图时,它不仅告诉我们如何看懂平面图,还会结合立面图和剖面图,让我们理解建筑的整体形态和内部空间。在讲解结构图时,它还会涉及钢筋、混凝土等关键信息,让我知道这些构件是如何影响建筑的整体稳定性的。书中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施工图的阅读顺序和方法,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更是如获至宝。它让我们知道,原来识图也有章法可循,而不是盲目地去看。这本书让我对建筑工程制图和识图这个领域,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变成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它不仅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更增强了我对未来从事建筑行业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初入建筑行业的菜鸟,我之前对建筑工程制图和识图的概念简直是一头雾水,看到那些图纸就像看天书一样。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困境。它从最基础的线条、符号开始讲起,循序渐进,一点点地揭开识图的神秘面纱。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的各种案例分析,那些真实的工程图纸,配上详细的解释,让我瞬间茅塞顿开。以前总觉得识图是一门玄学,现在才明白,它其实是一套严谨的逻辑体系。这本书不仅教我“看懂”,更教我“理解”,让我明白每一条线、每一个符号背后代表的含义和重要性。它让我知道,一张小小的图纸,承载的是多少工程师的心血和无数次的计算。从最简单的平面图,到复杂的立面图、剖面图,再到各种节点详图,这本书都讲解得淋漓尽致。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实用性,它并没有过多地纠缠于理论的深奥,而是直接将知识点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让我学到的知识能够立刻派上用场。读完之后,我不再害怕面对图纸,反而充满了信心,甚至开始主动去研究更复杂的图纸。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手把手地引导我入门,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它的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太多专业术语的堆砌,即使是完全没有基础的人,也能轻松理解。而且,它的排版清晰,图文并茂,阅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或者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是你们的福音。它不只是我的一本学习资料,更像是我的职业启蒙导师,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建筑世界。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拿到这本《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第3版》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我之前接触过一些类似的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简单化,很难找到一本能够真正兼顾深度和广度的。然而,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在深度上,能够深入到建筑工程的各个细分领域,比如地基、主体结构、装修装饰等等,并且对每个领域的制图和识图要点都做了详细的讲解。在广度上,它又能够从宏观的建筑布局,到微观的构件细节,都做到面面俱到。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是什么”,而是深入到“为什么”。例如,在讲解某些构造节点时,它会解释这样设计的原理和目的,以及这样做的好处。这种“追根溯源”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书中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材料和构件的识读,对我来说是极具价值的。它让我知道,不同的材料在图纸上是如何表示的,不同的构件又有哪些特定的符号和标注。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总工程师,用他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工程蓝图,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理解和把握建筑工程的复杂世界。
评分这本《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第3版》给我带来的震撼,远不止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在此之前,我对建筑图纸的理解,停留在“看起来很复杂”的层面,缺乏一种系统性的框架。这本书就像为我搭建了一个清晰的认知架构,让我能够有条不紊地分析和理解图纸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规则和符号,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些规则和符号的由来以及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意义。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投影法的讲解,过去总是觉得枯燥乏味,但这本书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图示,让我彻底理解了三视图、轴测图等基本原理,并且明白它们是如何将三维的建筑体转化为二维的平面图纸的。作者在讲解剖面图时,更是点睛之笔,让我理解了如何在平面图上“切开”建筑,看到内部的真实结构。这种“可视化”的讲解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的理解能力。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识图不仅仅是认符号,更是一种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的训练。它引导我从宏观的建筑布局,到微观的构件细节,都能够清晰地把握。书中的案例分析,更是让我如临其境,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施工现场,对照着图纸去感受建筑的建造过程。我曾经在理解某个结构的细节时感到困惑,但通过书中对类似节点的剖析,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提供知识,更提供方法和视角,让我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它让我明白,一张图纸就是一个故事,而我,现在已经学会了如何去倾听这个故事,并且理解它所要传达的一切信息。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建筑从业者,我接触过不少关于制图与识图的书籍,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第3版》给我的感受是耳目一新的。它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又融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技术,让这本书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我尤其欣赏它对新规范、新标准的更新,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与时俱进的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书中对于BIM技术的提及和结合,也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前瞻性。虽然它不是一本纯粹的BIM教程,但它将BIM理念融入了制图与识图的讲解中,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信息模型与传统图纸之间的联系。在讲解CAD软件的应用时,作者也分享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和快捷键,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直接提升效率的宝贵经验。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我的工作中,发现确实能够事半功倍。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做得很好,它既能满足初学者的需求,也能为有经验的从业者提供新的启发。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并没有回避一些复杂和关键的技术细节,而是深入剖析,让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其背后的原理。例如,在讲解钢筋工程图时,它不仅列出了各种钢筋符号,还详细解释了钢筋的规格、搭接、锚固等重要参数,这些都是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的。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用他的智慧和经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在繁杂的工程世界里,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评分在我接触《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第3版》之前,我对建筑图纸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看起来很复杂”这个层面。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我这个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了制图与识图背后所蕴含的逻辑和美感。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符号和线条的堆叠,更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艺术。这本书的讲解,非常有层次感,从最基础的投影原理,到各种图纸的绘制规则,再到不同图纸之间的关联和相互印证,都讲解得非常到位。我最欣赏的是它对“识图”这个概念的深入挖掘。它不仅仅告诉你“这是什么”,更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例如,在讲解剖面符号时,它会解释为什么需要剖面,以及不同剖面方向和位置的意义。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真正地理解图纸的内涵,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书中的一些章节,比如关于图例符号的详细解释,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它让我知道,原来那些看似简单的符号,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信息。这本书让我明白,识图能力不仅仅是看懂图纸,更是理解建筑项目全过程的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