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Linux系统管理与自动化运维

Python Linux系统管理与自动化运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赖明星 著
图书标签:
  • Python
  • Linux
  • 系统管理
  • 自动化运维
  • 运维
  • 脚本
  • 服务器
  • 网络
  • DevOps
  • 工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78659
版次:1
商品编码:12186435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Linux/Unix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2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并不是一本讲解Python编程语言的书籍,也不是教你使用Python运维工具的书籍。本书是一本讲解Python在Linux系统管理中应用的实战书籍。如果你还没学过Python编程语言,建
  

腾讯技术总监姜承尧、网易技术总监余利华鼎力推荐,是作者运维和管理网易考拉、网易云音乐、网易新闻等大型互联网产品的经验总结

作者技术功底深厚,时间经验丰富,曾在网易担任资深平台开发工程师、数据库内核工程师和高级运维工程师,现就职于腾讯CDG(企业发展事业群)

来自于网易和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一线经验,从工具、方法、实战三个维度讲解了利用Python进行Linux系统管理和自动化运维的*佳实践


  

内容简介

  

Python是系统管理和运维领域的一把利器,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网易的云平台开发、数据库内核开发、系统管理与运维领域使用Python的经验总结。

本书以Linux系统管理为线索,以Python语言为载体,从工具、脚本、方法等多个方面讲解了如何在Linux系统管理和自动化运维中使用Python来解决各种问题,包含大量案例和*佳实践。

全书逻辑上分为5个部分:

介绍篇(第1章):介绍了Python语言的优缺点和Python在Linux系统管理领域的应用;

工具篇(第2章):讲解了多个Python生态工具,充分利用这些工具,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形成统一的代码风格;

脚本篇(第3~7章):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Python编写脚本管理Linux,包括如何使用Python构建命令行工具、如何处理文本、如何进行系统管理、如何监控Linux系统,以及如何处理文档与报告,包含大量的Python实战案例。

自动化篇(第8~10章):主要讲解了多个Python语言开发工具,包括网络嗅探工具Scapy、自动化运维工具Fabric、自动部署工具Ansible等,灵活使用这些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运维工程师的工作效率。

综合案例篇(第11章):介绍了一个综合案例,即使用Python打造MySQL数据库专家系统。其中详细讲解Python中的高级语言特性和系统架构,充分理解这一章的内容,相信读者的Python水平能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作者简介

赖明星

资深云平台开发工程师、数据库内核开发工程师和高级运维工程师,现就职于腾讯CDG(企业发展事业群),曾就职于网易,网易云数据库MySQL云平台、MongoDB云平台的核心开发人员,网易大规模MySQL系统运维的负责人,独立完成MySQL存储引擎的TNT自动化研发和测试。

国内知名的Python技术专家和Python技术的积极推广者,知乎专栏《Python高手之路》的所有者和维护者,在网络上撰写了大量优质的原创文章,进行了多次高质量的技术分享。

除Python外,对Linux和MySQL也有深入研究,多次在 Oracle 技术嘉年华、IMG(Inside MySQL Group)技术沙龙、全球敏捷运维峰会、PHPCon China等知名技术大会分享MySQL*佳实践。

IMG社区核心成员,IMG社区自成立以来,努力打造纯净的技术氛围,积极推动技术分享,汇集了各个企业的技术大牛,在技术社区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IMG社区。


精彩书评

  

明星把自己这些年来在网易运维和管理Linux系统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和总结的各种经验与方法全部呈现在了这本书中,对同行应该非常有参考价值。本书最后的MySQL专家系统是一个集大成的运维开发系统,读者可以通过这个案例更地理解Python在运维中的实际应用。我将此书推荐给所有技术圈的码农们,也希望大家早日体会到Pythonic的*高奥义。

——姜承尧 腾讯技术总监


  

市面上有不少讲解Python编程语言的书籍, 也有不少关于Linux系统管理书籍,但是如何利用Python解决Linux系统管理问题的书籍却寥寥无几。 明星是网易的数据库专家,是数据库云服务(RDS)的核心开发人员。 RDS产品使用Python语言成功管理了成千上万个Linux主机和MySQL实例,成功支撑了考拉、网易云音乐、网易新闻等大型互联网产品, 在RDS研发运营过程中, 作者积累了大量一线工作经验和案例,通过这一本书的方式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余利华 网易技术总监


  

目录

目录?Contents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前言

第1章Python语言与Linux系统管理1

1.1Python语言有多流行1

1.2Python语言为什么流行3

1.3Python语言有什么缺点4

1.4Python语言的应用场景4

1.5为什么Python适合Linux系统管理5

1.6使用Python2还是Python36

第2章Python生态工具9

2.1Python内置小工具9

2.1.11秒钟启动一个下载服务器10

2.1.2字符串转换为JSON10

2.1.3检查第三方库是否正确安装11

2.2pip高级用法12

2.2.1pip介绍12

2.2.2pip常用命令12

2.2.3加速pip安装的技巧14

2.3Python编辑器15

2.3.1编写Python的vim插件15

2.3.2Windows下Python编辑器PyCharm介绍17

2.4Python编程辅助工具18

2.4.1Python交互式编程18

2.4.2使用IPython交互式编程20

2.4.3jupyter的使用29

2.5Python调试器31

2.5.1标准库的pdb32

2.5.2开源的ipdb34

2.6Python代码规范检查34

2.6.1PEP8编码规范介绍34

2.6.2使用pycodestyle检查代码规范36

2.6.3使用autopep8将代码格式化37

2.7Python工作环境管理39

2.7.1使用pyenv管理不同的Python版本39

2.7.2使用virtualenv管理不同的项目42

2.8本章总结43

第3章打造命令行工具44

3.1与命令行相关的Python语言特性44

3.1.1使用sys.argv获取命令行参数45

3.1.2使用sys.stdin和fileinput读取标准输入46

3.1.3使用SystemExit异常打印错误信息48

3.1.4使用getpass库读取密码49

3.2使用ConfigParse解析配置文件49

3.3使用argparse解析命令行参数52

3.3.1ArgumentParse解析器52

3.3.2模仿MySQL客户端的命令行参数54

3.4使用logging记录日志55

3.4.1日志的作用55

3.4.2Python的logging模块56

3.4.3配置日志格式56

3.5与命令行相关的开源项目59

3.5.1使用click解析命令行参数59

3.5.2使用prompt_toolkit打造交互式命令行工具61

3.6本章总结64

第4章文本处理65

4.1字符串常量66

4.1.1定义字符串66

4.1.2字符串是不可变的有序集合68

4.1.3字符串函数71

4.1.4案例:使用Python分析Apache的访问日志79

4.1.5字符串格式化83

4.2正则表达式85

4.2.1正则表达式语法86

4.2.2利用re库处理正则表达式87

4.2.3常用的re方法90

4.2.4案例:获取HTML页面中的所有超链接94

4.3字符集编码94

4.3.1编码历史95

4.3.2UTF-8编码96

4.3.3从字符集的问题说起98

4.3.4Python2和Python3中的Unicode99

4.4Jinja2模板101

4.4.1模板介绍102

4.4.2Jinja2语法入门102

4.4.3Jinja2实战108

4.4.4案例:使用Jinja2生成HTML表格和XML配置文件112

4.5本章总结116

第5章Linux系统管理117

5.1文件读写118

5.1.1Python内置的open函数118

5.1.2避免文件句柄泄露119

5.1.3常见的文件操作函数120

5.1.4Python的文件是一个可迭代对象121

5.1.5案例:将文件中所有单词的首字母变成大写122

5.2文件与文件路径管理123

5.2.1使用os.path进行路径和文件管理123

5.2.2使用os模块管理文件和目录126

5.2.3案例:打印最常用的10条Linux命令128

5.3查找文件129

5.3.1使用fnmatch找到特定的文件129

5.3.2使用glob找到特定的文件130

5.3.3使用os.walk遍历目录树131

5.3.4案例:找到目录下最大(或最老)的十个文件132

5.4高级文件处理接口shutil134

5.4.1复制文件和文件夹135

5.4.2文件和文件夹的移动与改名135

5.4.3删除目录136

5.5文件内容管理136

5.5.1目录和文件比较137

5.5.2MD5校验和比较139

5.5.3案例:找到目录下的重复文件139

5.6使用Python管理压缩包141

5.6.1使用tarfile库读取与创建tar包141

5.6.2使用tarfile库读取与创建压缩包142

5.6.3案例:备份指定文件到压缩包中142

5.6.4使用zipfile库创建和读取zip压缩包143

5.6.5案例:暴力破解zip压缩包的密码144

5.6.6使用shutil创建和读取压缩包146

5.7Python中执行外部命令148

5.7.1subprocess模块简介149

5.7.2subprocess模块的便利函数149

5.7.3subprocess模块的Popen类151

5.8综合案例:使用Python部署MongoDB152

5.9本章总结155

第6章使用Python监控Linux系统156

6.1Python编写的监控工具157

6.1.1多功能系统资源统计工具dstat157

6.1.2交互式监控工具glances160

6.2使用Python打造自己的监控工具163

6.2.1Linux系统的/proc目录介绍163

6.2.2proc目录下常用文件介绍164

6.2.3进程目录下常用文件介绍165

6.2.4利用/proc目录找到被删除的文件166

6.2.5使用shell脚本监控Linux168

6.2.6使用Python监控Linux170

6


精彩书摘

  《Python Linux系统管理与自动化运维》:
  在unpackage_mongo函数中,我们通过Python程序得到MongoDB安装包解压以后的目录。如果该目录已经存在,则删除该目录。随后,我们使用tarfile解压MongoDB数据库,解压完成以后,将目录重命名为mongo目录。在create datadir目录中,我们首先判断MongoDB数据目录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删除该目录,随后再创建MongoDB的数据目录。在start mo“god函数中,我们执行MongoDB数据库的启动命令启动MongoDB数据库。为了在Python代码中执行Shell命令,我们使用了subprocess库。我们将subprocess库执行Shell命令的逻辑封装成execute_cmd函数。在需要执行Shell命令时,直接调用该函数即可。
  5.9本章总结
  软件工程师总是希望将所有的任务都自动化。在Linux平台下借助shell脚本,比较容易实现任务的自动化。在Windows下要想实现自动化则不是那么方便(也可以使用bat脚本),这是因为Windows操作系统就是为普通电脑使用人员设计的,没有提供丰富的命令行程序。如果需要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使用不同的脚本语言才能够进行自动化,不如选择一门跨平台的编程语言。
  ……

前言/序言

  Preface?前言为何写作本书我第一次接触Python是在2008年的时候,当时还是一名大学生。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学长通过《黑客与画家》这本书了解到Python语言,并且认为Python将在未来几年迅猛发展,在各个应用领域都会大有可为。因此,在国内还没有广泛使用Python语言时,这位学长便推荐我学习Python。现在的Python语言,流行程度已不用我多言,这一方面证实了PaulGraham(《黑客与画家》的作者)的远见卓识,同时,也反映出这位优秀学长的聪明睿智。从这件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要多与人交流,尤其是要与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交流。正是出于和大家交流的想法,我将这些年的Python使用心得,以及在网易云开发与运维的经验汇集成一本书,也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这本书。

  如果大家身处互联网,一定能够切身地感受到Python语言的流行程度。Python语言由于其简单易学、语法优美、应用领域广泛等诸多优点,俘获了大批的粉丝。通过Google搜索指数可以看到,Python语言在最近两年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其在编程语言排行榜上的排名,从第8名一跃上升到第4名,并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公司高薪招聘Python工程师,越来越多的世界名校开始讲授Python语言,越来越多的项目使用Python语言进行开发。因此,从各个角度来说,Python都将大有可为,学习Python将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伴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Python在系统管理领域也表现不俗。著名的云计算平台OpenStack就是使用Python语言开发的,各大云计算厂商也选择使用Python开发自己的内部系统。并且,由于云计算厂商托管的都是大规模服务器,为了提高运维效率、节约人力成本、快速响应需求,各大云计算厂商都不约而同地使用Python进行大规模服务器的部署和运维。

  Python在Linux系统管理中,已经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讲解Python在Linux系统管理中应用的书籍却寥寥无几,更多都是专注于Python语言、Python爬虫和PythonWeb开发。难得的几本也仅仅是介绍Python相关工具的使用而已。由于互联网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远不能满足互联网公司的需求,公司更希望工程师能够灵活地使用Python,根据业务需求开发自己的工具和系统。因此,本书不仅会介绍Python语言编写的系统管理工具,还会讲解如何使用Python构建自己的系统管理工具。

  主要内容特色本书介绍了Python语言在Linux系统管理中的应用,包括编写Python脚本管理Linux系统,使用Python编写的自动化工具管理Linux系统,以及使用Python打造专属的管理工具等。

  本书以Linux系统管理为线索,以Python语言为载体,介绍了大量Python语言的应用案例。通过学习本书,不但可以使用Python语言管理Linux系统,也为Python解决其他领域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每一章都会解决某一类问题,并且提供了问题的答案。如Python管理Linux文件和目录,使用Python监控Linux系统,使用Python编写自动化工具,使用Python进行自动化运维等。

  通过学习本书,你可以:

  掌握Python生态工具,提高自己的开发效率;学会如何使用Python构建自己的命令行工具;用Python编写可维护性更强的文本处理程序;全方位监控Linux系统;使用Python自动化部署应用;管理操作系统配置;使用Python打造MySQL专家系统;通过Python发送电子邮件。

  本书读者对象本书不是一本讲解Python编程语言的书籍,也不是教授如何使用Python运维工具的书籍,而是一本讲解Python在Linux系统管理中应用的实战书籍。如果你还没学过Python编程语言,建议先学习Python语言以后,再来阅读本书。如果你从来没有使用过Linux,书中部分章节可能会让你感到困惑,不过依然有很多章节可以参考。因此,想要更好地学习本书内容,读者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Python语言基础知识;Linux使用经验;了解SSH的使用。

  本书虽然主要讲解Python在Linux系统管理中的应用,但是,书中很多例子都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本书的最大特色是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案例,无论是刚学完Python语言,正在寻找Python实战案例的读者,还是想要学习Python在Linux系统管理中如何应用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

  综上所述,本书适合以下几类读者:

  使用Python语言的运维工程师;想要提高Python技能的开发工程师;想要了解Python在互联网应用的在校学生;所有对Python实战感兴趣的读者。

  如何阅读本书本书共分11章,每一章都可以单独成册。你可以从头开始阅读,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阅读。

  第1章介绍了Python语言的优缺点和Python在Linux系统管理领域的应用,这一章主要回答“为什么学习Python”这个问题。

  第2章介绍了多个Python生态工具。充分利用这些工具,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形成统一的代码风格。此外,本章还会介绍如何解决Python中的环境依赖问题,包括如何在一台服务器上使用不同的Python版本,如何对不同的项目安装不同的依赖而不相互影响。相信通过学习本章介绍的工具,能够帮助你解决在学习Python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

  第3~7章主要讲解使用Python编写脚本管理Linux,包括如何使用Python构建命令行工具、



《现代软件开发实践指南》 内容简介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技术浪潮中,软件开发的速度、质量和可维护性成为了衡量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本书并非专注于单一语言或特定技术领域,而是旨在为现代软件开发流程中的核心环节提供一套系统性的、面向实践的指导。我们不涉及具体的编程语言语法,也不深入讲解某一特定数据库的底层原理,而是着眼于“如何”更高效、更稳健地构建和交付软件。 本书首先从项目规划与需求分析的基石开始。我们将探讨敏捷开发方法论中的 Scrum 和 Kanban 的核心实践,例如用户故事的撰写、优先级排序、迭代规划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需求澄清会议。强调的重点在于如何将模糊的业务需求转化为清晰、可执行的技术任务,并通过持续的反馈循环来确保开发方向的正确性。我们会讨论常见的需求分析陷阱,以及如何利用原型设计和用户访谈等工具来降低需求变更的风险。 接着,我们深入到软件设计与架构的范畴。本书会阐述 SOLID 原则、DRY 原则等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但不会局限于 Java 或 C++ 的语境,而是强调这些原则在任何面向对象语言中的普适性。我们还会介绍几种主流的软件架构模式,如微服务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分层架构等,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适用场景以及在实际项目中落地的考量。重点在于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根据项目规模、团队能力和业务需求来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架构,以应对未来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挑战。本书还将触及领域驱动设计(DDD)的思想,引导读者关注业务核心,构建与业务领域紧密结合的软件模型。 在编码实践与代码质量方面,本书将聚焦于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健壮性。我们不会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而是深入剖析代码风格指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静态代码分析工具(如 linters)来强制执行一致的代码风格。本书会详细阐述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的编写原则和最佳实践,强调测试驱动开发(TDD)的理念,即“先写测试,再写代码”。我们将讨论如何设计可测试的代码,以及如何利用 Mocking 和 Stubbing 等技术来隔离被测模块。此外,对于异常处理、日志记录、配置管理等,本书会提供一套通用的最佳实践,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具鲁棒性的应用程序。 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I/CD)是现代软件开发不可或缺的环节。本书将详细介绍 CI/CD 的核心概念,包括版本控制系统的使用(如 Git 的分支策略、合并请求)、自动化构建、自动化测试以及自动化部署。我们会探讨 Jenkins、GitLab CI、GitHub Actions 等常见 CI/CD 工具的功能和工作流程,但更侧重于其背后的设计思想和如何根据团队需求进行配置和优化。本书将强调“一切皆代码”的理念,即基础设施、配置和部署流程都应纳入版本控制,以实现自动化、可重复和可追溯的部署。 监控、日志与可观测性是保障生产环境稳定运行的关键。本书会深入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系统监控体系,包括对应用程序性能指标(APM)、基础设施资源(CPU、内存、网络)以及业务关键指标的监控。我们将讲解集中式日志管理系统的原理和实践,以及如何利用 ELK Stac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或 Prometheus + Grafana 等工具来收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日志数据。本书还将引入“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的概念,强调日志、指标和追踪(Tracing)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帮助开发者在复杂分布式系统中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安全开发实践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本书会从源头强调安全意识,讨论常见的安全漏洞(如 SQL 注入、XSS、CSRF)及其防范措施。我们会介绍安全编码的原则,包括输入验证、输出编码、最小权限原则等。对于敏感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本书会阐述加密、脱敏等技术的重要性。此外,我们还会探讨安全审计、漏洞扫描以及如何集成安全检测工具到 CI/CD 流程中,以构建更安全的软件产品。 团队协作与沟通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本书将分享在跨职能团队中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包括如何进行代码评审、技术分享以及参与项目会议。我们会强调建立清晰的沟通渠道和协作流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项目管理工具(如 Jira, Trello)来提升团队效率。本书还将讨论如何处理技术债务,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形成持续学习和改进的文化。 最后,本书将展望未来软件开发趋势。我们会简要探讨容器化技术(如 Docker)和容器编排(如 Kubernetes)在提升部署效率和管理复杂性方面的作用,但不会深入到具体的命令操作。我们也会提及 Serverless 计算、AI 在软件开发中的潜在应用等前沿话题,以激发读者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思考。 总而言之,《现代软件开发实践指南》是一本面向所有软件开发者、架构师、技术负责人以及对软件工程流程感兴趣的读者。它提供了一个高屋建瓴的视角,将零散的技术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可落地的方法论。本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建立一套现代化的软件开发思维模式,掌握构建高质量、可扩展、可维护且安全的软件系统的核心能力,从而在快速变化的软件行业中保持竞争力,并真正地驱动创新。本书避免了对具体工具的详尽操作说明,而是侧重于背后的原理、思想和通用原则,让读者无论使用何种技术栈,都能从中受益匪浅。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我偶然接触到了一本让我茅塞顿开的书籍,虽然我不能透露它的具体内容,但它所蕴含的思想,无疑为我的职业生涯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深耕于IT运维领域,也遇到过不少挑战,但总感觉在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为我指明了方向。 它让我认识到,仅仅掌握孤立的技术点是不足够的,更重要的是理解系统整体的运作逻辑,以及如何利用自动化和智能化工具来提升效率。这本书所传递的理念,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过去的工作方式,思考哪些环节可以通过更巧妙的设计来简化。我从中获得了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一种能够用更少的精力,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的可能。这种启发,让我对未来的IT运维工作充满了期待,也让我更加渴望去探索和实践那些更先进的管理理念。

评分

作为一名在IT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总是在寻找能够提升效率、简化操作的利器。近期,我接触到了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书,虽然具体内容无法详述,但它所传递出的理念和给我带来的启发,让我迫不及待地想与大家分享。这本书仿佛一座知识的宝库,里面蕴藏着许多关于如何更聪明地管理和维护系统的智慧。我能感觉到,它不仅仅是提供了大量的技术细节,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引导读者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系统运作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自动化手段来应对日益复杂的IT环境。 想象一下,你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那些重复性、繁琐的任务,而是可以将宝贵的时间投入到更有创造性的工作中。这本书正是朝着这个方向指引方向。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过去的工作流程,思考哪些环节可以通过脚本或工具来优化。我从中获得了一种解放感,一种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循序渐进的逻辑,即使是对于一些之前接触不多的概念,也能通过清晰的阐述和生动的例子,逐渐建立起深刻的理解。这种学习体验,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对整个系统运维的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最近,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瓶颈,感觉无论怎么努力,效率提升都显得捉襟见肘。恰好在这个时候,我偶然翻阅到了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籍。虽然我不能透露具体的书名或章节内容,但这本书所包含的思想,就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我一直以来迷茫的道路。它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在现代IT运维中,仅仅依靠手动操作是远远不够的,拥抱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才是必然趋势。 这本书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更加高效、更加可靠的系统管理蓝图。它让我认识到,许多我们认为“必须要做”的繁琐工作,其实都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工具的运用来替代。我开始思考,如何将我的日常任务进行模块化,如何利用现有的工具链来构建一个自动化的工作流。这种思考过程本身就极具价值,它让我从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设计者。书中所传递的理念,让我对未来的IT运维充满了期待,也让我对自己能够掌握更先进的技术,应对更复杂的挑战,充满了信心。

评分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让我颇有收获的书籍,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改进我的工作。虽然我无法具体提及书中涉及的技术细节,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本书所传达的核心理念,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对系统管理的理解。在过去,我可能更倾向于关注单点的技术问题,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宏观、更系统化的管理思路。 它让我明白,在复杂的IT环境中,仅仅依靠人工的干预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借助自动化的力量来应对挑战。书中关于如何构建自动化流程、如何提高运维效率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理念应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去解决那些长期以来困扰我的难题。这种思维的转变,让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能够以一种更主动、更高效的方式去管理和维护系统。这本书,就像一本无形的宝藏,不断地激发我探索和学习的热情。

评分

不得不说,最近读到的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效率秘籍”。我虽然不能具体描述书中的技术细节,但它给我的总体感觉,是那种能够让你瞬间“开窍”的启发。它并非简单地堆砌技术名词,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看待和处理系统管理问题的方式。我开始意识到,之前很多认为理所当然的繁琐流程,其实都存在优化的空间,而这些优化,往往就隐藏在那些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自动化思路之中。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种能够将重复性、耗时的工作,转化为精准、高效的自动执行任务的可能性。我开始主动去思考,如何在我的实际工作中,运用书中传递的理念,去解决那些困扰我已久的问题。这种从“如何做”到“如何让它自动做”的思维转变,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我感觉,我不再是那个被动地回应系统问题的人,而是一个能够主动构建、优化、甚至是预测系统需求的人。这种掌控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热情。

评分

理论结合实践,很实用

评分

新书,不错

评分

做运维,买来看看,给个好评!!!

评分

男朋友想买的书,他好像不是特别喜欢

评分

不错,非常好,非常你喜欢不错,非常好,非常你喜欢不错,非常好,非常你喜欢

评分

理论结合实践,很实用

评分

商品很好,很不错。

评分

印刷质量好,内容有特色,适合老手,有参考价值。

评分

非常好,对工作起了很大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