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快速入门与工程实例

LabVIEW快速入门与工程实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曹丽英 编
图书标签:
  • LabVIEW
  • 数据采集
  • 仪器控制
  • 虚拟仪器
  • 自动化测试
  • 图形化编程
  • 工程实例
  • 快速入门
  • NI
  • 工业控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1124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8911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工业自动化技术与应用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8
字数:49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高校机电类本科生,机电系统设计人员。

本书以“知识点+实例”的形式介绍全书内容,以理论构建主干,以实例填补枝蔓,内容丰富全面,充满实战性,有利于读者全面掌握本书所介绍的内容,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内容简介

LabVIEW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虚拟仪器程序设计软件。本书介绍LabVIEW的基础知识、设计方法和工程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主要内容包括LabVIEW的基本概念、软件安装、用户界面、编程环境、数据操作、程序结构、数据类型、图形化显示、文件操作、数字计算和信号分析。此外,结合作者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对该软件的使用经验,精选了LabVIEW工程应用实例。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图示说明,内容丰富、论述简洁,突出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力求使读者能够快速入门并达到基本应用水平。

作者简介

曹丽英,博士,内蒙古科技大学副教授。精通LabVIEW软件应用与教学,具备丰富的研发、工程项目实践经验。编写的图书讲解详细,贴近实践,学习指导性强。

目录

目 录
第1章 LabVIEW入门知识 1
1.1 LabVIEW 2013概述 1
1.1.1 LabVIEW的基本概念 1
1.1.2 LabVIEW的功能特点 1
1.1.3 LabVIEW的发展历程 2
1.1.4 LabVIEW的工程应用 3
1.2 LabVIEW的安装 4
1.2.1 安装环境 4
1.2.2 安装过程 4
1.3 LabVIEW的使用 5
第2章 LabVIEW的用户界面 6
2.1 前面板 6
2.1.1 数值、布尔、字符串与路径 7
2.1.2 数组 10
2.1.3 簇 11
2.1.4 图形 12
2.1.5 三维图形 16
2.1.6 极坐标图 24
2.2 程序框图 25
2.3 连线板 27
2.4 对象的选择与删除 28
2.5 设置对象的位置关系 28
2.5.1 对齐关系 28
2.5.2 分布对象 29
2.5.3 改变对象在窗口中的前后次序 29
2.5.4 组合与锁定对象 30
2.5.5 网格布局 30
第3章 LabVIEW的编程环境 31
3.1 启动界面和文件管理 31
3.1.1 新建VI 31
3.1.2 编辑VI图标 32
3.1.3 保存VI 33
3.1.4 新建文件 33
3.1.5 创建项目 35
3.2 控件选板 36
3.2.1 新式控件 36
3.2.2 经典控件 43
3.2.3 银色控件 47
3.2.4 系统控件 51
3.2.5 Express控件 53
3.3 函数选板、工具选板及选板可见性设置 56
3.4 项目浏览器 59
第4章 程序框图设计基础 62
4.1 程序框图结构 62
4.2 数学函数与VI 64
4.2.1 数值函数 64
4.2.2 初等与特殊函数 68
4.2.3 函数快捷命令 69
4.3 VI的设计 70
4.3.1 创建VI前面板 70
4.3.2 创建程序框图 73
4.3.3 对象连接 74
4.3.4 运行VI 76
4.3.5 设置图标 77
4.4 调试VI 79
4.5 子VI 82
4.6 性能和内存信息 87
4.7 搜索控件、VI和函数 88
第5章 数据操作 90
5.1 概述 90
5.2 数据类型 90
5.2.1 数字型 90
5.2.2 布尔型 93
5.2.3 枚举类型 94
5.2.4 时间类型(Time Stamp) 97
5.2.5 变体数据类型(Variant) 98
5.2.6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99
5.3 数据运算 101
5.3.1 算术运算 101
5.3.2 关系运算 102
5.3.3 逻辑运算 104
5.3.4 表达式节点 104
第6章 程序结构 108
6.1 顺序结构 108
6.2 循环结构 111
6.2.1 For循环 111
6.2.2 While循环 118
6.3 层次结构 121
6.3.1 条件结构 121
6.3.2 事件结构 125
6.3.3 使能结构 129
6.4 公式节点 130
6.4.1 复杂公式的实现 130
6.4.2 文本编辑语言的实现 132
6.5 结构函数传递函数 134
6.5.1 反馈节点 134
6.5.2 移位寄存器 136
6.6 定时循环 139
6.6.1 定时循环和定时顺序结构 139
6.6.2 配置定时循环和定时顺序结构 142
6.7 变量 147
6.7.1 局部变量 148
6.7.2 全局变量 149
第7章 数组/字符串/簇和矩阵 151
7.1 数组 151
7.1.1 数组的组成与创建 151
7.1.2 使用循环创建数组 152
7.1.3 数组函数 152
7.2 簇 155
7.2.1 簇的组成与创建 155
7.2.2 簇数据的使用 156
7.3 字符串 161
7.3.1 字符串控件 163
7.3.2 表格和树形控件 163
7.3.3 字符串函数 164
7.4 矩阵 169
第8章 图形化显示 170
8.1 波形图 170
8.2 波形图表 174
8.3 XY图 176
第9章 文件操作 181
9.1 文件操作的VI和函数 181
9.2 文件I/O实例 190
第10章 属性节点和方法节点 193
10.1 属性节点 193
10.2 调用节点 198
10.3 实例 198
第11章 数学计算 200
11.1 基本数学函数 202
11.2 线性代数 203
11.3 曲线拟合 204
11.4 插值 206
11.5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208
11.6 概率与统计 210
11.7 最优化 211
11.8 常微分方程 213
11.9 几何 216
11.10 公式解析 217
第12章 波形分析 219
12.1 波形生成 220
12.2 波形调理 221
12.3 波形测量 222
12.4 信号分析 224
12.4.1 信号的时域分析 224
12.4.2 信号的频域分析 233
12.5 信号变换 240
12.5.1 信号变换相关的VI 241
12.5.2 信号变换举例 242
第13章 LabVIEW的应用实例 248
13.1 轧机齿轮箱双通道振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248
13.1.1 设计目的 248
13.1.2 设计要求 248
13.1.3 设计过程 248
13.2 风机齿轮箱监测与分析系统设计 256
13.2.1 设计目的 256
13.2.2 系统的硬件构成 256
13.2.3 系统软件设计 257
13.3 矿井通风机轴承振动和温度监测系统 262
13.3.1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262
13.3.2 前面板设计 263
13.3.3 程序框图设计 265
13.4 温度检测系统设计 273
13.4.1 设计目的 273
13.4.2 系统的硬件构成 273
13.5 压力测试系统 280
13.5.1 设计目的 280
13.5.2 系统前面板设计 280
13.5.3 系统程序框图设计 282
附录A LabVIEW 13.0快捷键汇总 288
附录B 公式节点和表达式节点中的内建函数 294
附录C 公式节点和表达式节点中的数学运算符 296
参考书目 297

前言/序言

  虚拟仪器实际上是一个按照仪器需求组织起来的数据采集系统。虚拟仪器研究涉及的基础理论主要是计算机数据采集和数字信号处理,目前,在这一领域内使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机软件是美国NI公司的LabVIEW。
  虚拟仪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计算机测控系统在国防、航天等领域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发展。PC的出现使仪器的计算机化成为可能,甚至在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诞生之前,NI公司已经在Macintosh计算机上推出了LabVIEW2.0以前的早期版本。
  对虚拟仪器和LabVIEW长期、系统、有效的研究开发使得NI公司成为业界公认的权威。LabVIEW是图形化开发环境语言,又称G语言,结合了图形化编程方式的高性能与灵活性,以及专为测试、测量与自动化控制应用设计的高性能模块及其配置功能,能为数据采集、仪器控制、测量分析与数据显示等各种应用提供必要的开发工具。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详细介绍了学习LabVIEW所要注意的问题,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各种函数与VI。本书通过“知识点—实例—知识点—实例”的形式介绍全书内容,以理论构建主干,以实例填补枝蔓,内容丰富全面,充满实战性,有利于读者全面掌握本书所介绍的内容,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本书主要面向LabVIEW的初中级用户,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软件工程师参考。
  本书由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曹丽英担任主编,秦波、杨斌担任副主编,内蒙古科技大学范丽荣、刘文婧、孟智慧、朱文艳、许少峰,以及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王栓巧参编。
  各章节具体分工如下:第1、4章由刘文婧编写,第2章、第3章(3.2~3.4节)、第10章由范丽荣编写,第5章、第8章和第12章(12.1~12.3节)由孟智慧编写,第6章、第12章(12.4节)由曹丽英编写,第7章和附录C由朱文艳编写,第9章和第12章(12.5节)由许少峰编写,第11章由王栓巧编写,第3章(3.1节)、第13章(13.1节、13.3节)和附录A、B由秦波编写,第13章(13.2、13.4、13.5节)由杨斌编写。全书由曹丽英编写大纲,并负责统稿和定稿。
  本书由内蒙古科技大学汪建新教授主审。研究生史兴华、杨左文和张弘玉在资料收集、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表示感谢!
  本书得到了2015年度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材建设项目的支持,特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将不胜感激。
  主编
  2017年2月



《LabVIEW核心技术与高级应用》 前言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工程师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更高效、更准确地设计、测试和部署复杂的测量、控制和自动化系统。传统编程语言的僵化和对硬件的低级操作,往往使得系统开发周期漫长,调试困难,并且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应用需求。LabVIEW,作为一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以其直观的界面、模块化的设计以及对硬件的强大支持,极大地改变了工程师们的工作方式。它将复杂的工程问题转化为易于理解和实现的图形化流程图,使得从概念到原型,再到最终产品的开发过程变得更加快捷和高效。 然而,仅仅掌握LabVIEW的基础知识,或许能够胜任一些简单的任务。对于那些追求更高系统性能、需要处理复杂算法、集成多种硬件设备,或者构建大规模、可维护性强的工程应用,深入理解LabVIEW的核心技术和掌握高级应用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本书正是为广大希望在LabVIEW领域更上一层楼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学生而设计。我们不局限于表面操作,而是深入剖析LabVIEW背后的设计理念、核心机制以及实现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应用的关键技术。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对LabVIEW深厚而扎实的理解,从基础的程序结构和数据流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面向对象编程、多线程编程、数据管理、用户界面设计、信号处理、硬件接口与通信等各个关键领域。我们将通过详细的理论阐述,结合丰富的工程实例,展示如何运用这些高级技术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难题。本书内容涵盖了从单线程到多线程的程序架构设计,从基本数据到复杂数据结构的管理,从简单交互到高级用户体验的界面构建,从基础信号到高级信号处理算法的应用,以及与各种硬件设备进行高效通信和数据采集的策略。 本书的编写,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深入的原理分析,又有可操作性强的实例演示。我们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LabVIEW的具体操作技巧,更能领悟到软件工程的精髓,培养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无论您是正在进行科研项目、产品开发、自动化生产线搭建,还是在实验室进行精密测量,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和宝贵的工具。 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更自信地驾驭LabVIEW,设计出更强大、更智能、更可靠的工程系统,从而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浪潮中保持领先地位。 第一章:LabVIEW程序设计哲学与核心结构解析 在深入探讨LabVIEW的各项高级功能之前,理解其独特的设计哲学是至关重要的。LabVIEW的图形化数据流编程范式,与传统的文本编程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本章将带您超越简单的连线操作,深入理解LabVIEW的“数据流”概念,以及它如何影响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我们将剖析LabVIEW程序的执行模型,解释“节点”和“线”的真实含义,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数据流来提升程序性能。 数据流驱动的本质: 深入解析LabVIEW的核心——数据流。理解数据如何在程序中流动,以及节点的执行何时发生。对比文本编程中的顺序执行,阐述数据流在并行处理和并发性方面的优势。 前面板与程序框图的交互: 详细讲解前面板控件与程序框图连线的对应关系,以及数据在两者之间的传递机制。探讨如何利用前面板的实时反馈来辅助程序设计和调试。 子VI的设计原则与应用: 深入探讨子VI(SubVI)的创建、调用以及参数传递。分析不同类型的子VI(例如:标准子VI、事件结构子VI、全局子VI)的设计考量,以及如何通过合理分解程序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模块化和重用性。 循环结构的高级应用: 除了基本的While Loop和For Loop,本章将重点讲解循环的各种高级特性,如移位寄存器(Shift Registers)、反馈节点(Feedback Nodes)和本地变量(Local Variables)在循环中的应用。我们将演示如何利用这些机制在循环迭代之间传递状态信息,实现复杂的时序控制和数据累积。 事件结构与用户界面的响应: 详细解析事件结构(Event Structure)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构建响应式的用户界面。我们将学习如何捕获和处理各种用户事件,如按键、鼠标点击、数值改变等,从而实现交互性强的应用程序。 簇(Cluster)与数组(Array)的深入理解: 探索簇和数组在数据组织和传递中的关键作用。讲解如何高效地创建、操作和转换各种数据类型。特别关注如何将多个相关数据打包到簇中,以及如何对数组进行索引、切片、排序等高级操作。 使用全局变量与共享变量进行数据管理: 介绍LabVIEW中实现全局数据访问的几种方式,包括全局变量(Global Variables)和共享变量(Shared Variables)。分析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优缺点,以及潜在的线程安全问题。 第二章:面向对象编程在LabVIEW中的实践 虽然LabVIEW以图形化编程闻名,但其同样支持面向对象编程(OOP)的思想,这为构建大型、可维护、可扩展的应用程序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本章将带您领略如何在LabVIEW中应用面向对象的概念,实现代码的复用、封装和多态性,从而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开发效率。 类(Class)与对象(Object)的抽象: 深入理解LabVIEW中类和对象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类来封装数据和行为。学习如何创建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并将其作为对象的属性。 继承(Inheritance)与多态(Polymorphism): 讲解LabVIEW中继承机制的实现,以及如何通过继承来扩展现有类的功能。重点阐述多态性在LabVIEW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实现“一个接口,多种实现”的设计模式。 接口(Interface)与抽象类(Abstract Class)的应用: 介绍LabVIEW中接口和抽象类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定义通用行为和约束方面的作用。学习如何利用它们来设计更灵活、可扩展的软件架构。 面向对象设计模式在LabVIEW中的体现: 探索几种常见的面向对象设计模式,如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等,并展示如何在LabVIEW中实现这些模式,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面向对象调试与性能优化: 讲解如何有效地调试面向对象的LabVIEW程序,以及如何通过面向对象的设计来优化程序的性能和可维护性。 第三章:多线程与并发编程策略 现代工程系统往往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例如数据采集、实时控制、用户界面更新和文件读写。有效的利用多线程和并发编程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整体吞 দক্ষতা。本章将深入讲解LabVIEW中的多线程模型,以及如何运用各种策略来实现高效的并发处理。 LabVIEW线程模型解析: 深入理解LabVIEW的内在线程管理机制,包括主应用程序线程、UI线程、worker线程等。 并行循环与队列(Queues): 详细介绍LabVIEW的并行循环(Parallel For Loop, Parallel While Loop)以及如何使用队列(Queues)来实现线程间的数据通信和任务调度。我们将演示如何设计生产者-消费者(Producer-Consumer)模型。 通知(Notifiers)与信号量(Semaphores): 学习使用通知(Notifiers)来实现线程间的同步和事件通知。探讨信号量(Semaphores)在资源访问控制中的作用,防止多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导致的问题。 锁(Locks)与互斥量(Mutexes): 深入讲解如何使用锁(Locks)和互斥量(Mutexes)来保护共享数据,避免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s)的发生。 并行性与性能权衡: 分析在哪些情况下适合使用多线程,以及如何权衡并行性带来的性能提升与额外的复杂性、调试难度。 第四章:高级数据管理与存储 在复杂的工程应用中,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存储至关重要。从数据的采集、处理到最终的分析和归档,都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数据管理策略。本章将探讨LabVIEW中各种高级数据管理技术,帮助您构建健壮的数据处理流程。 各种数据类型(Scalars, Arrays, Clusters, Dynamic Data, TDMS)的深入应用: 详细讲解LabVIEW中各种内置数据类型,并深入探讨其应用场景。特别是动态数据(Dynamic Data)在流式数据处理中的作用,以及时序记录文件(TDMS)在高性能数据记录中的优势。 数据库连接与操作: 介绍LabVIEW与各种数据库(如SQL Server, MySQL, PostgreSQL)进行连接和数据交互的方法,包括使用ADO.NET、ODBC接口或LabVIEW自带的数据库工具包。 文件I/O的高级技巧: 除了基本的文件读写,本章将讲解如何使用LabVIEW进行二进制文件、文本文件、CSV文件以及更高效的TDMS文件的读写操作。 数据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探讨如何将LabVIEW中的数据结构序列化成字符串或二进制格式,以便于存储或网络传输,以及如何将其反序列化回LabVIEW数据。 使用LabVIEW的内置数据结构(如集群、数组)进行高效数据组织: 再次强调集群和数组在组织复杂数据方面的强大能力,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构建层次化、结构化的数据模型。 第五章:用户界面设计与用户体验优化 一个优秀的用户界面不仅能够提供必要的功能,更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操作难度。本章将超越简单的控件放置,探讨如何设计美观、直观、响应式的用户界面,并实现高级的用户交互。 自定义控件与枚举(Enums): 学习如何创建和使用自定义控件,以及利用枚举来实现选项的标准化和管理。 属性节点(Property Nodes)与方法节点(Method Nodes): 深入讲解属性节点和方法节点在动态控制控件属性和调用控件功能方面的强大能力。 动态面板(Dynamic Panels)与选项卡(Tab Controls): 探讨如何使用动态面板和选项卡来实现多页面、多视图的用户界面,使界面更加紧凑和易于导航。 高级可视化工具(Graphs, Charts, Gauges)的应用: 充分利用LabVIEW提供的各种可视化工具,如波形图(Waveform Chart)、XY图(XY Graph)、数字显示器(Numeric Indicator)、指示灯(LED)等,并讲解如何对其进行高级配置和定制,以清晰地呈现数据。 利用事件结构与框架(Frameworks)构建响应式UI: 再次强调事件结构在UI响应中的核心地位,并介绍一些流行的LabVIEW UI框架,帮助您构建可维护、可扩展的UI。 用户体验(UX)原则在LabVIEW UI设计中的应用: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将用户体验原则应用于LabVIEW界面设计,例如信息架构、布局、颜色搭配、反馈机制等,以提升用户满意度。 第六章:信号处理与分析 信号处理是许多工程领域的核心,包括通信、控制、音频、图像等。LabVIEW提供了丰富的信号处理工具包,本章将带您深入了解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执行各种复杂的信号处理任务。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 介绍采样定理、傅里叶变换、滤波等基本概念,并与LabVIEW中的相应函数联系起来。 时域与频域分析: 讲解如何使用LabVIEW进行信号的时域分析(如幅度、周期)和频域分析(如频谱、功率谱密度)。 滤波器设计与应用: 深入介绍各种数字滤波器(如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在LabVIEW中的实现。 信号生成与仿真: 学习如何使用LabVIEW生成各种类型的信号,如正弦波、方波、噪声信号,并用于仿真和测试。 高级信号处理技术(如FFT、功率谱、相关性): 详细讲解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功率谱估计、互相关和自相关等高级信号处理函数,并展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LabVIEW的信号处理工具包(DSP Toolkit)概览: 介绍LabVIEW中提供的专门的信号处理工具包,以及其中提供的各种高级算法和函数。 第七章:硬件接口与通信协议 LabVIEW的强大之处在于其能够与各种硬件设备无缝集成。本章将深入探讨LabVIEW与不同硬件接口的通信方式,以及各种常用通信协议的应用。 串行通信(RS-232, RS-485): 详细讲解如何使用LabVIEW的VISA(Virtual Instrument Software Architecture)接口库来配置和管理串行端口,实现与串行设备的通信。 USB设备通信: 介绍LabVIEW与USB设备(如HID设备、Mass Storage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使用VISA或LabVIEW的USB驱动程序。 以太网(TCP/IP, UDP)通信: 讲解如何使用LabVIEW的网络通信函数库,实现基于TCP/IP和UDP协议的网络通信,构建分布式系统。 GPIB通信: 介绍LabVIEW对GPIB(General Purpose Interface Bus)接口的支持,以及如何使用VISA来控制GPIB仪器。 CAN总线通信: 讲解如何利用LabVIEW和相应的硬件接口卡(如NI-XNET)来实现CAN总线通信,在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Modbus协议的应用: 详细介绍Modbus通信协议,以及如何在LabVIEW中实现Modbus主站和从站的功能,与PLC等工业设备进行通信。 OPC UA通信: 介绍OPC UA(Open Platform Communications Unified Architecture)标准,以及如何在LabVIEW中实现OPC UA客户端和服务器,实现工业互联。 驱动程序开发(VI Package Manager - VIPM): 简要介绍如何利用VI Package Manager(VIPM)来管理和分发LabVIEW的第三方驱动程序和工具包。 第八章:系统集成与部署 构建一个完整的工程系统,不仅需要编写高效的LabVIEW程序,还需要考虑系统的集成、打包和部署。本章将为您提供关于如何将LabVIEW项目转化为可执行应用程序、如何进行系统集成以及如何进行高效部署的指导。 项目(Project)管理与组织: 深入讲解LabVIEW项目管理器(Project Explorer)的功能,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大型LabVIEW项目。 构建可执行应用程序(Build Application): 详细介绍如何使用LabVIEW的Build Application工具,将LabVIEW VI打包成独立的可执行文件(.exe),实现程序的独立运行。 安装程序(Installer)的创建: 学习如何使用LabVIEW的Installer Builder来创建安装程序,方便将应用程序分发给最终用户。 打包与分发(VI Package Manager - VIPM): 介绍如何使用VI Package Manager(VIPM)来创建和分发LabVIEW的自定义工具包,方便代码的共享和重用。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部署: 简要介绍LabVIEW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应用,如NI CompactRIO, PXI等平台,以及如何将LabVIEW程序部署到这些嵌入式设备上。 系统测试与验证策略: 探讨如何对LabVIEW开发的工程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其功能、性能和稳定性。 结语 本书的编写旨在为广大LabVIEW用户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平台,帮助您从基础走向高级,从实用走向精通。LabVIEW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本书所涵盖的内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鼓励您在掌握本书知识的基础上,持续学习,不断探索,将LabVIEW的强大功能应用于更广泛的工程领域。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您将能够用LabVIEW解决更复杂、更具挑战性的工程问题,推动科技的进步。 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在LabVIEW工程之路上的得力助手。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选择这本书,主要是看中了“快速入门”这个标签,希望能够迅速掌握LabVIEW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用法。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LabVIEW的世界。从VI的构成、控件的摆放、函数的调用,到程序流程的控制,讲解得都相当到位,并且配有大量的截图,直观地展示了每一步操作。

评分

坦白讲,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通过它,快速地掌握LabVIEW这款软件,并将其应用于我的一些小型项目开发中。当我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清晰的章节划分和细致的步骤说明。书中对LabVIEW基础功能的讲解,比如前面板和程序框图的交互、数据流的传递、基本函数的应用等等,都做得相当到位,让我在短时间内对LabVIEW有了初步的认识。

评分

对于一本技术类的书籍,尤其是像LabVIEW这种图形化编程语言,实操性是检验其价值的关键。这本书在提供理论知识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实操环节。书中的工程实例部分,我感觉是花了心思去设计的,力求能够让读者在学习理论知识后,能够立刻动手去实践。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个数据采集实例,从硬件连接的示意图,到LabVIEW程序框图的搭建,再到波形图的显示,每一个环节都解释得非常详细,让我觉得掌握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评分

拿到这本《LabVIEW快速入门与工程实例》,我最看重的是它在实际应用方面的展示。毕竟,学一门技术,最终还是要落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这本书的工程实例部分,我个人觉得是亮点之一。它挑选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在工程领域中常见的应用场景,比如数据采集、信号处理、仪器控制等等,然后一步步地教你如何使用LabVIEW去实现这些功能。这些实例的设计,既有足够的代表性,又不会过于复杂,让初学者能够理解并模仿。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配色和字体都比较简洁明了,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快速入门”的定位。我当初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也是被这个标题所吸引,想着能够迅速上手LabVIEW,掌握一些基础操作。翻开书页,里面的排版确实很清晰,图文并茂,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的步骤都划分得很细致,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非常友好,能够按照书上的指引一步步来,不容易迷失方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