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没什么不好,无法安顿一个人才不好。
★ 并不是因为你没有和大多数人过得一样,你的生活就不是生活了。无论你有没有在等待另一个人,都不要让「等待」成为你生活的重心。
★ 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滞不前,也可以是充实、美妙、精彩纷呈的冒险。
★ 一本书,一个过来人,陪伴你走过这段在茧中独自挣扎的过程,等待振翅而飞的那个神清气爽的时刻。
★ 趁现在,学习别人没有来得及学会的一切——与自己和解,重新认识爱情,能认清自我价值又知道该如何不断提升它,既懂得如何过好每一天的日子,又能每一天都向心中的梦想靠近……而失去与逝去的那些退场的过去,就当作是张登机牌,带你飞向未知的、更好的地方。
★ 安顿好一个人的时光,学会去做你一直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去过你想要的人生。
自序:单身,一场狂野的冒险
我在 2010 年 1月展开 “单身女人行动”,这不是什么新年新希望,而是一场 “革命”。当时我刚结束一段将近两年的感情,就是那种会让你彻底迷失、失去自我认同的糟糕恋情,而你等到一切结束之后想在世界上重新找回定位,感觉却像学习适应另一个星球的生活一样艰难。那年我 30 岁,要重新开始我的人生。在和那一任男友交往的日子里,我疏远了大部分的朋友 (因为我怕朋友会像镜子一样,诚实映照出我的恋情到底有多糟),所以分手之后,我迫切需要有人给我启发,我需要导师,需要好朋友的支持。当时我准备好要展开翅膀独自飞翔,要真正享受一个人的生活,我想听到那些为单身生活正向、丰富、快乐的一面代言的女性朋友的声音。
不幸的是,我怎么也找不到那些声音。
书店里有几百本歌颂爱情、探讨两性关系、分享婚后生活和讨论亲子教养的书,有的书教你怎么约男人出门、抓住他的人、留他的心,有的书手把手教你 “如何成为万人迷” “一年之内踏上红毯” “怎样熬过单身生活”,但是没有一个字在讲如何享受单身生活。
我打开电视看过了,没有,保证不是在电视上。有的节目内容是一个女人为了争取一个男人的爱,要和另外几十个女人大战 (可是那个男人根本没有优秀到这种地步),还有的节目让参加者在一片黑暗中相亲约会,或想办法嫁给百万富翁,甚至赢得名人的青睐,不过没有任何节目是在歌颂单身女人的人生旅程。教会那边我也确认过了,虽然耶稣基督本人就是单身,但是大部分的教会其实不太知道该拿单身信众怎么办。他们开办各种课程,教人“为婚姻做好准备”“等待婚姻”“为婚姻祷告”……但是,能不能不要一直在为人生的下一阶段做准备,只要为自己这一刻的状态感到骄傲就好?
为什么每个人都把单身生活当属婚姻生活的序曲, 而不是把单身生活本身当成一场狂野又美丽的冒险?
能找的地方我都找过了,在众多令人丧气的话语之中,始终找不到一丝支持单身女人的希望之声,所以我决定自己发声。
我从撰写专栏开始,之后很快就建立了“单身女人”专属推特(Twitter)页面,几乎一夜之间就引来大量关注。接着我设立了脸谱网(Facebook)专页,一年之后创建了专题网站,然后催生了电子书,最后你手上捧着的这本书就诞生了。现在,每天世界上都有近百万人会接收到 “单身女人” 话题的信息。
想要为单身女人发声的应该不仅是我,你们之中一定有很多人,也不认同由社会和流行文化塑造出来的那个版本的单身生活。
对于年纪超过 25 岁的单身女人来说,没有人会说她的人生是 “一个人活得精彩”,反而经常被贴上“一个人活得绝望”的标签。大家似乎不把“单身”当成个人的选择,认为是没有选择才会单身。如果有一个女人拒绝“定下来”,似乎所有人都会想在她的人生中插上一脚:要么安排她和一个又一个她根本没兴趣的男人约会,要么说她人生无望、芳心寂寞或是眼光太高,甚至问:“她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我认为我们应该问的是:“她是不是没有什么问题?”我对于单身生活是这样理解的:现代的单身女人要走的是一条充满不确定的路,而且她必须大无畏地独自前行,她的大胆、勇敢和独特值得我们喝彩,不应该被贬损成可怜、可悲或软弱。身为单身女人,尤其是我们这些年过 25 岁的单身女人,我们过去耗费了不知道多少时间,就为了大力支持那些已婚好姐妹的选择——帮她们挑选新娘礼服,反反复复地试穿实在很糟的伴娘服;在一群女人之中杀出重围,抢夺那束飘忽不定的捧花的次数,更是多到连我们自己都懒得承认(这过程中还要祈祷着要是我们的手伸得够远,也许,只是也许,我们不但可以接到捧花,还能抓住自己穿上白纱直到永远的美梦)。我们只是期待这个社会尊重我们和我们的选择,这样的要求过分吗?只是希望能有一场颂扬单身生活无比精彩的盛会,帮我们这些单身女人加油打气,让我们可以保持勇气继续寻找自我,而不是无止境地寻找配偶,这样的要求过分吗?
爱情是很优美、神奇,甚至神圣的一件事,但是在爱情降临之前,难道我们不应该允许自己活得精彩吗?
不管是电影、贺卡,还是你的老姑妈(她每次都在家庭聚会上以同情的眼神望着你),都没办法精确地描绘出单身女人的生活场景。我不知道你怎么样,不过我喜欢花钱对自己好一点儿,不用取得任何人的同意;我喜欢每周去书店或电影院,来一场和自己的约会;我喜欢整天穿着睡衣待在家,边看《老友记》(Friends)重播,边吃奥利奥巧克力饼干,而且一点儿都不觉得有罪恶感。
我喜欢周末临时起意就出去游玩,不想刮腿毛就不刮,还有在打扫屋子的时候大声播放《女孩力量》(Girl Power)的音乐,把扫帚柄当作麦克风高歌。我喜欢属于我自己而且只属于我自己的那种自由的感觉,无论贫穷或富有、健康或疾病,不再移情别恋,直到死亡将我带离。虽然在人生旅程中能够有位旅伴来和我同行也不错,不过目前我的计划就是:照现状独自一人享受人生,反正白马王子从来不会及时出现。虽然社会塞给我们单身女人一套剧本,但现在难道不是脱稿演出,正视自己其实勇敢、有能力又靓丽的时候吗?
我们坚韧、大胆而且桀骜不驯,我们是不容忽视的力量。每一天,我们都用自己的方式面对世界,从不退缩。我们不会想到要一个人去吃晚餐就胆怯,也不会因为害怕撞见前男友就不敢抬头挺胸地参加派对。走在单身这条路上,我们常常被迫踏出自己的舒适区。这是很多从小和我们一起长大、找我们当伴娘的姐妹们从来不曾踏上的一条路。单身女人的人生旅程并不轻松,但是我们乐于迎战未知,珍惜“自由”这个我们应得的礼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付出代价,跟着自己心中的鼓声迈步行进,想做就做,不用二一征求任何人的同意。
单身女人的灵魂里有一团永远无法被驯服的野火,它代表的是不愿安定下来的精神和完全的独立自主,因为我们很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我们拥有智慧,那是在心碎无数次之后累积而来的;我们心中有光,那是学会独自回家不需要任何人陪伴的证明;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不会害怕跌倒。我们知道,每一次跌倒,上天都会赐给我们另一个站起来并且向前走的机会。我们很坚强,我们从来不会被击败,我们是单身女人。
“安顿一个人的时光”,这个书名带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勾起我内心深处对宁静和独立生活的向往。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以怎样的视角来解读“一个人”的生活?是那些轰轰烈烈、充满戏剧性的个人奋斗史,还是那些细水长流、触动人心的日常点滴?我更倾向于后者,那些关于平凡日子里的小确幸,关于一个人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在这份独处中找到乐趣和意义。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包含一些关于阅读、关于艺术、关于旅行的分享,这些都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消遣方式,它们总能帮助我暂时逃离现实的喧嚣,进入一个更纯粹的自我世界。另外,“安顿”这个词,也让我联想到一种安定和充实的感觉,而不是一种空虚和失落。我希望这本书能传达一种积极的信号,告诉我们,即使一个人,也可以活得有滋有味,活得丰富多彩。我期待着,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获得一些启发,让我更加珍惜和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宝贵时光。
评分当我看到“安顿一个人的时光”这个书名的时候,脑海里立刻涌现出无数个画面:独自在午后的阳光下,泡一杯清茶,读一本喜欢的书;或者是在傍晚的街头,漫无目的地散步,感受城市的脉搏;也可能是某个周末,一个人去郊外,欣赏落日,听风的声音。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以怎样的方式去触碰这些细腻的情感和生活细节?它是想传递一种“享受孤独”的哲学,还是在教导我们如何在独处中提升自我?我设想着,也许书中会包含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如何规划一个人的旅行,如何打造一个舒适的居家空间,或者如何在不依赖他人的情况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难题。当然,我也希望它能有一些更深层次的探讨,关于如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如何在独处中与自己和解,如何在这种独立的状态下,依然保持与外界的连接。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更关乎“安顿”,那是一种内心的归属感,一种平和与从容。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汲取到一种力量,一种能够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自在。
评分这本书,乍一看书名,就觉得带着一种淡淡的、又有点坚定的孤独感。“安顿一个人的时光”,嗯,这不正是我最近一直渴望的状态吗?不是那种被动选择的寂寞,也不是无可奈何的孤单,而是主动地、细致地为自己一个人而活的日子。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描绘这种“安顿”的过程的。是关于如何填满独处的空白,找到内心的平静?还是关于如何在这份独立中寻找到成长的养分?我猜想,里面一定会有很多关于自我对话、关于内省的篇章,也许还会有些关于如何与世界保持恰当距离的思考。我尤其好奇,作者会如何去定义“安顿”?是物质上的充实,精神上的富足,还是两者兼具?这本书会不会像一位温柔的朋友,在翻阅它的过程中,悄悄地给予我们一些力量,让我们不再畏惧独处,甚至开始享受它?或许,它能为那些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一个人生活的读者,提供一份指南,一份温暖的慰藉。我期待着,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顿”。
评分“安顿一个人的时光”,这个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疗愈的力量,仿佛在轻声诉说着一种生活态度。我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一个场景:一个人,在一个温暖的午后,依偎在舒适的沙发里,手中捧着一杯热饮,静静地享受着这份独有的宁静。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深入探讨“一个人的时光”?它会是关于如何在独处中找到乐趣,还是关于如何在独处中实现自我成长?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如何规划一个人的周末,如何在家中营造一个舒适的角落,或者如何通过阅读和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安顿”这个词也让我联想到一种稳定和充实的感觉,而非单调和乏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信息,告诉我们,即使没有他人的陪伴,我们依然可以活出精彩,活出属于自己的色彩。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一种对独立生活的肯定,一种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发现。
评分当我第一眼看到“安顿一个人的时光”这个书名,我的脑海里就立刻浮现出了一个画面:一个舒适的书房,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我手捧一本书,静静地坐在那里,感受着周遭的宁静。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以何种方式来讲述“一个人”的生活?是关于如何克服孤独,还是关于如何拥抱孤独?我更期待的是后者,那种主动选择独处,并在其中找到乐趣和价值的境界。我设想着,书中可能会分享一些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一些关于如何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技巧,以及如何在这份独立的空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步调。我尤其好奇,作者会如何去描绘“安顿”这个概念。是那种物质上的富足,还是精神上的满足?我更愿意相信,它是一种内在的平和,一种与自我和谐共处的状态。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邀请,邀请我们去探索一个人生活的无限可能,去发现独处的美好。
评分书已经收到,绝对好评!
评分书已经收到,绝对好评!
评分好(?▽?)速度很快~~~~~~~~~
评分好书,很喜欢没想到物流很快 点赞
评分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很值得读,收获颇多
评分女朋友喜欢独处,买来送她
评分好书,很喜欢没想到物流很快 点赞
评分内容还算丰富,只是每章节很零碎,可以参考,但是国别和文化差异还是有一些的
评分朋友推荐的,第一眼感觉不错,看后再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