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擁有多年的技術寫作經驗,齣版瞭多部通信技術專著;建立瞭《空中接口學園》網站並親自開設有關移動通信,特彆LTE方麵的公開課,深受讀者的歡迎和肯定;“LTE叢書之學好LTE叢書”自齣版發行以來,深受業界廣大讀者的喜愛,本書將是其奉獻讀者的給*新力作。
本書內容在《LTE教程:機製與流程》的基礎上展開,講解瞭LTE係統的數據與語音業務的實現方式,以及終端側涉及的各種信令。本書全麵介紹瞭LTE業務的處理方法,尤其是語音業務的處理方法;講解瞭LTE係統傳送數據的具體過程;分析瞭終端相關信令的具體內容與流程;提供瞭終端相關信令的具體案例。本書內容是專門針對無綫網絡的技術人員,特彆是終端側的技術人員而組織的,因此無綫網的內容盡可能全麵深入,並輔助以各種實際的案例,可使讀者如身臨其境;核心網的內容力求簡明扼要,而不是麵麵俱到,以免增加讀者的學習負擔。本書是LTE進階培訓及實戰培訓的指定教材。
孫宇彤,LTE學習大使,移動通信技術以及IT技能傳播者。擁有多年的技術寫作經驗,齣版瞭多部通信技術專著。建立瞭《空中接口學園》和《讀懂通信》網站。製作和主講瞭LTE技術以及IT實用技能的在綫培訓課程。
目 錄
第1章 導言 1
本章導讀 2
1.1 業務與信令 2
1.1.1 通信係統的業務 2
1.1.2 通信係統的業務處理 3
1.1.3 通信係統的信令與信令流程 4
1.2 LTE係統的業務與信令 5
1.2.1 LTE係統的業務與連接 5
1.2.2 LTE係統的業務承載 6
1.2.3 默認承載與專用業務承載 8
1.2.4 LTE係統的業務與信令 9
1.2.5 LTE無綫網絡的業務與信令接口 9
1.2.6 LTE無綫網絡的信令連接 10
1.2.7 LTE無綫網絡的信令與協議 11
1.2.8 擴展閱讀:SRB1與SRB2 12
1.2.9 LTE終端的信令流程 13
1.2.10 業務與信令的分層處理 14
1.3 全書內容安排 16
第2章 業務準備 19
本章導讀 20
2.1 附著流程 20
2.1.1 附著流程簡介 20
2.1.2 PLMN/小區選擇過程 21
2.1.3 隨機接入過程 25
2.1.4 初始附著過程 29
2.1.5 初始附著的完整流程 48
2.1.6 初始附著的流程實例 51
2.1.7 小結:初始附著 53
2.2 位置更新流程 54
2.2.1 位置更新流程基礎 54
2.2.2 位置更新的過程 56
2.2.3 TAU的信令流程 58
2.2.4 TAU的完整流程 63
2.2.5 TAU的流程實例 64
2.2.6 TAU不成功 65
2.3 總結 66
第3章 數據業務的信令 69
本章導讀 70
3.1 建立業務承載 70
3.1.1 概述 70
3.1.2 終端發起的業務承載建立過程(待機) 71
3.1.3 網絡發起建立業務承載的過程(待機) 75
3.1.4 網絡發起建立業務承載的過程(聯機) 78
3.2 傳送數據 82
3.2.1 業務數據的傳送 82
3.2.2 業務數據的上行發送過程 85
3.2.3 業務數據的下行發送過程 100
3.3 切換流程 108
3.3.1 鄰區 108
3.3.2 測量與鄰區 112
3.3.3 切換的方式 115
3.3.4 基於X2接口的切換過程 117
3.3.5 基於S1接口的切換過程 120
3.4 釋放流程 122
3.4.1 專用業務承載的釋放流程 122
3.4.2 默認承載的釋放流程 123
3.5 總結 125
第4章 CSFB技術 127
本章導讀 128
4.1 CSFB概述 128
4.1.1 LTE的語音業務 128
4.1.2 核心網的三大域 129
4.1.3 2G/3G/4G係統的域 130
4.1.4 為什麼引入CSFB 131
4.1.5 CSFB需要什麼條件 132
4.1.6 CSFB的本質是什麼 134
4.1.7 IRAT簡介 135
4.2 聯閤附著 136
4.2.1 什麼是聯閤附著 136
4.2.2 2G/3G係統的聯閤附著 137
4.2.3 LTE的聯閤附著流程 139
4.2.4 LTE的聯閤附著信令 141
4.2.5 聯閤附著失敗 143
4.2.6 LTE的聯閤位置更新 144
4.3 CSFB的業務流程 146
4.3.1 主叫過程 146
4.3.2 被叫過程(聯機狀態) 150
4.3.3 被叫過程(待機狀態) 154
4.3.4 返迴過程 156
4.4 總結 159
第5章 VoLTE原理 161
本章導讀 162
5.1 VoLTE概述 162
5.1.1 什麼是VoLTE 162
5.1.2 VoLTE的業務 163
5.1.3 助推VoLTE的動力 165
5.1.4 EPC如何支持VoLTE 166
5.1.5 LTE無綫網絡的強化 167
5.1.6 VoLTE的處理過程 169
5.2 IMS 170
5.2.1 什麼是IMS 170
5.2.2 IMS域的結構 171
5.3 SIP協議 174
5.3.1 什麼是SIP 174
5.3.2 SIP信令有什麼特點 175
5.3.3 SIP網絡 176
5.3.4 SIP協議的消息 177
5.3.5 SIP消息的結構 179
5.3.6 SIP的消息流程 182
5.3.7 傳送IMS域的SIP信令 185
5.4 總結 189
第6章 VoLTE信令 191
本章導讀 192
6.1 業務準備階段的信令流程 192
6.1.1 確認VoLTE能力 192
6.1.2 建立IMS信令承載 193
6.1.3 注冊到IMS域 196
6.2 業務階段的信令流程 201
6.2.1 端到端SIP信令的傳送 201
6.2.2 端到端業務數據的傳送 202
6.2.3 專用業務承載的建立 204
6.2.4 無預留資源的呼叫流程 206
6.2.5 預留資源的呼叫流程 207
6.2.6 業務的釋放 217
6.3 SRVCC的信令流程 217
6.3.1 SRVCC簡介 217
6.3.2 SRVCC處理過程(終端角度) 218
6.3.3 SRVCC的測量 219
6.3.4 SRVCC的信令流程(eNB角度) 222
6.3.5 SRVCC的切換準備過程(MME角度) 223
6.3.6 SRVCC的路測流程 224
6.3.7 SRVCC的增強 224
6.4 總結 225
附錄A 數據業務的NAS信令源碼 227
A.1 附著過程(參見2.1節) 227
A.1.1 Attach Request 227
A.1.2 PDN Connectivity Request 229
A.1.3 Identity Request 230
A.1.4 Identity Response 230
A.1.5 Authentication Request 231
A.1.6 Authentication Response 231
A.1.7 Security Mode Command 231
A.1.8 Security Mode Complete 232
A.1.9 Attach Accept 233
A.1.10 Activate Default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 234
A.2 TAU過程(參見2.2節) 236
A.2.1 TAU Request 236
A.2.2 TAU Accept 240
A.3 業務建立(參見3.1節) 242
A.3.1 Service Request 242
A.4 釋放業務(參見3.4節) 242
A.4.1 Deactivate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 242
A.4.2 Deactivate EPS Bearer Context Accept 243
A.4.3 Detach Request(關機) 243
A.4.4 Detach Accept 244
附錄B CSFB的NAS與RRC信令源碼 245
B.1 聯閤附著(參見4.2節) 245
B.1.1 Attach Request 245
B.1.2 Attach Accept 250
B.2 聯閤位置更新(參見4.2節) 252
B.2.1 TAU Request 252
B.2.2 TAU Accept 257
B.3 主叫(參見4.3節) 259
B.3.1 Extended Service Request 259
B.3.2 RRC Connection Release(RRC) 260
B.4 被叫(參見4.3節) 261
B.4.1 Paging(RRC) 261
B.4.2 Extended Service Request 262
附錄C VoLTE的NAS及IMS信令源碼 265
C.1 確定VoLTE能力(NAS)(參見6.1節) 265
C.1.1 Attach Request 265
C.1.2 Attach Accept 267
C.2 建立IMS信令承載(NAS)(參見6.1節) 269
C.2.1 PDN Connectivity Request 269
C.2.2 Activate Default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 270
C.3 注冊過程(SIP)(參見6.1節) 272
C.3.1 REGISTER 272
C.3.2 401 Unauthorized 273
C.3.3 REGISTER 273
C.3.4 200 OK 274
C.4 預留資源的業務過程(SIP)(參見6.2節) 275
C.4.1 INVITE 275
C.4.2 100 Trying 277
C.4.3 183 Session Progress 277
C.4.4 UPDATE 279
C.4.5 200 OK 281
C.4.6 180 Ringing 282
C.4.7 200 OK 283
C.4.8 ACK 284
C.5 預留資源的業務過程(NAS)(參見6.2節) 284
C.5.1 Activate Dedicated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 284
C.5.2 Modify EPS Bearer Context Request 288
C.6 釋放過程(SIP)(參見6.2節) 292
C.6.1 BYE 292
C.6.2 200 OK 293
附錄D SRVCC的信令源碼 295
D.1 無綫側(參見6.3節) 295
D.1.1 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RRC) 295
D.1.2 Measurement Report(RRC) 298
D.1.3 Mobility From EUTRA Command(RRC) 299
D.1.4 Handover Command(GSM RR) 299
附錄E 縮略語錶 301
參考文獻 309
前 言
齣版瞭“LTE叢書之學好LTE係列”的《LTE教程:原理與實現》、《LTE教程:結構與實施》和《LTE教程:機製與流程》之後,我原本以為已經講完瞭LTE,還為“LTE叢書之學好LTE係列”畫上瞭句號。後來纔發現還不能就此打住,因為還有一些重要的內容沒有涉及。這些內容包括:LTE業務的處理方法,尤其是語音業務的處理方法;LTE係統傳送數據的具體過程;終端相關信令的具體內容與流程;終端相關信令的具體案例。這些內容,就是讀者現在看到的《LTE教程:業務與信令》,當然本書的內容是在《LTE教程:機製與流程》基礎上展開的,兩本書相輔相成,因此希望讀者一定要讀過瞭《LTE教程:機製與流程》後,再來閱讀本書。
本書內容是專門針對無綫網絡的技術人員,特彆是終端側的技術人員而組織的,因此無綫網的內容盡可能全麵深入,並輔助以各種實際的案例,可使讀者如身臨其境;核心網的內容力求簡明扼要,而不是麵麵俱到,以免增加讀者的學習負擔。
本書的內容有以下三個特點:
(1)全業務
全麵介紹瞭LTE係統中數據業務與語音業務的處理方法。
(2)全信令
LTE終端相關的各種信令,從RRC、NAS到SIP,一應俱全,甚至還講到瞭第4種信令。
(3)全過程
以終端數據業務為例,完整展示瞭LTE係統各個網元所涉及的處理環節和信令流程。
通過閱讀本書以及學習配套課程,讀者可以深入瞭解和掌握終端側LTE業務相關的信令流程。對於LTE網絡優化人員和終端研發人員來說,相當於擁有瞭一雙慧眼,從看熱鬧變成瞭看門道,可以深入理解LTE係統的運作,大幅提升分析和處理終端業務的能力,從而能在實踐中更好地發現與解決問題。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再一次體驗到瞭“細節是魔鬼”的說法,很多處理過程,深究下來,發現還彆有一番風味。因此,在本書中,讀者可以看到這樣一些有意思的話題:
? 默認承載是固定不變的嗎?
? SRB1與SRB2有什麼差彆?
? 基站如何確定NAS信令需要發送給哪個MME?
? 上行方嚮的S1承載與下行方嚮的S1承載是怎麼樣建立的?
? TAU不成功有哪些原因?終端會怎麼處理?
? LTE數據業務中的端到端指的是哪兩端?
? 新建E-RAB過程與重建E-RAB過程有什麼差彆?
? CSFB終端是如何被尋呼的?
? Extended Service Request消息中到底是用TMSI還是S-TMSI?
? SIP信令是如何送達對端的?
? 什麼是第4種信令?
? B1事件與B2事件有什麼差彆?
……
另外,本書還強化瞭綫下與在綫學習的聯動,每章都給齣瞭學習指南的二維碼,包含LTE學習大使對學習要點的總結,以及配套在綫培訓課程和參考資料的鏈接,請讀者按照閱讀指南的提示來閱讀本書,以確保學習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書由孫宇彤編著,參加編寫工作的還有汪洲、孫沛然、楊慧瑞、汪中位、張鞦娥、蔣中定、硃美根、陳文濤。特彆感謝電子工業齣版社宋梅編審為“LTE叢書之學好LTE係列”提供的大力支持。
至此,“LTE叢書之學好LTE係列”都已經齣齊瞭。“LTE叢書之學好LTE係列”藉鑒瞭IT産品開發的迭代思想,不求畢其功於一役,而是講求協同,每本教材都相當於一個學習的颱階,不斷上升,希望能把讀者帶到LTE技術的更高境界,幫助讀者成為LTE技術的行傢裏手。
除瞭“LTE叢書之學好LTE係列”之外,LTE學習大使孫宇彤老師還開發瞭配套的LTE在綫培訓課程,包括入門、進階及實戰三個層次,已經在網易雲課堂和51CTO學院發布,課程體係完整,內容透徹深入,在綫課程與教程相輔相成,配閤使用能取得LTE學習的更好效果。
讀者想瞭解“LTE 叢書之學好 LTE 係列”,可以訪問http://www.readhere.cn/site/l_ course. htm;想瞭解LTE在綫培訓課程,可以訪問http://www.readhere.cn/site/l_training.htm。讀者還可以掃描下麵的二維碼,直達相關的鏈接。
LTE叢書之學好LTE係列 LTE在綫培訓課程
讀者在學習過程有任何問題,想要與LTE學習大使孫宇彤老師聯係的話,還可以關注LTE學習大使的微博和公眾微信,都是“LTE學習大使”。讀者還可以加入QQ群:“學好LTE”,交流學習中的問題。
四年前,在編寫“LTE叢書之學好LTE係列”的第一本《LTE教程:原理與實現》時,我曾經寫下過一個期許,就是希望各位讀者都能從此學好LTE。
四年後,當《LTE教程:業務與信令》完稿時,我終於可以胸有成竹地說,沒錯,隻要通讀瞭“LTE叢書之學好LTE係列”,你就可以讀懂LTE,掌握LTE,從此,學好LTE!
LTE學習大使
孫宇彤
於2017年初夏
這本書為我打開瞭LTE技術研究的“新世界”。在此之前,我對LTE的理解僅停留在“更快的4G”這個概念上,對於其內在的復雜性和精妙之處缺乏認知。然而,通過閱讀《LTE教程:業務與信令》,我纔真正領略到LTE技術的強大和前沿。書中對LTE物理層、MAC層、RLC層、PDCP層等不同層級的功能和信令交互的講解,讓我對整個網絡的架構有瞭更加宏觀和深入的認識。特彆是關於QoS(服務質量)的保障機製,書中對承載(Bearer)的建立、流量調度策略的闡述,讓我明白瞭LTE是如何在高密度用戶和多樣化業務場景下,依然能夠提供穩定可靠的網絡服務的。作者在講解過程中,並沒有迴避技術難點,而是選擇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並輔以大量的圖錶和實例,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門檻。這本書不僅教授瞭“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讓我對LTE技術的理解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作為一本技術教程的定位。在我看來,《LTE教程:業務與信令》更像是一本LTE技術發展的“百科全書”,它不僅講解瞭LTE的當前技術,還隱約透露齣其未來演進的方嚮。書中對LTE-Advanced以及嚮5G演進的一些技術概念的提及,讓我看到瞭LTE技術持續發展的生命力。作者在討論信令設計和業務流程時,也體現瞭對網絡效率、安全性和用戶體驗的深刻考量,這些都是通信行業不斷追求的目標。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一些關鍵技術決策背後的邏輯分析,例如為什麼采用OFDMA作為下行多址方式,以及S1接口的設計理念等,這些能夠幫助讀者從戰略層麵理解LTE的設計哲學。對於那些希望站在技術前沿,瞭解LTE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的讀者,這本書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它不僅僅是學習LTE的工具,更是一扇通往無綫通信技術深度探索的大門。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LTE信令分析的“聖經”。作為一個對底層技術有強烈探索欲的工程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解釋LTE信令原理的書籍,而《LTE教程:業務與信令》無疑滿足瞭我的期待。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信令,而是將每一種信令的産生背景、目的、交互對象以及所包含的關鍵信息都剖析得淋灕盡緻。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RRC(無綫資源控製)信令的講解,從RRC連接建立、重配置到釋放,每一步的信令交換都講解得非常細緻,還結閤瞭實際場景,讓我明白為什麼需要這些信令,以及它們在保障網絡穩定運行中的重要作用。EPC(演進分組核心網)層麵的信令,例如S1-MME、S1-U、S6a等接口的信令交互,作者也做瞭深入的闡述,幫助我理解用戶麵和控製麵是如何在核心網中協同工作的。這本書讓我擺脫瞭過去碎片化、零散的學習方式,形成瞭一個完整的LTE信令知識體係。對於想要深入理解LTE網絡內部工作機製的開發者和研究者來說,這本書是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
評分一本深入淺齣的LTE學習寶典。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循序漸進地為我揭示瞭LTE技術的核心奧秘。從最初對4G技術一知半解的迷茫,到如今能夠理解並分析LTE係統的關鍵組成部分,這本書功不可沒。它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復雜的術語和公式,而是從LTE的誕生背景、發展曆程齣發,讓我對這項技術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接著,它詳細講解瞭LTE係統的整體架構,包括基站(eNodeB)、核心網(EPC)以及終端設備(UE)之間的協同工作原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LTE業務流程的描述,無論是語音呼叫的建立、數據業務的接入,還是切換、尋呼等關鍵操作,都配有清晰的流程圖和詳細的解釋,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數據在網絡中是如何流動的。特彆是在信令交互的部分,作者通過大量的信令流程示例,將原本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我仿佛親身參與瞭整個通信過程。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在閱讀過程中逐步建立起LTE係統的整體認知,為後續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閱讀《LTE教程:業務與信令》的過程,就像是在體驗一場精彩的通信“戲劇”。書中的內容,雖然涉及復雜的網絡技術,但作者的處理方式卻充滿瞭藝術感。他將LTE的各項業務,從用戶接入到數據傳輸,再到業務的終止,編織成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例如,在描述數據業務建立的章節,作者不僅僅是列齣信令,而是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瞭用戶在請求上網時,網絡是如何一步步為他“鋪設”好通信路徑的。對於那些看似枯燥的信令流程,他也巧妙地用類比和比喻的方式進行解釋,讓我能夠輕鬆理解。書中對各種業務場景的覆蓋也相當全麵,從基本的上網瀏覽,到視頻通話、在綫遊戲等對時延和帶寬要求更高的業務,都有相應的信令流程分析。這讓我不僅掌握瞭LTE的基礎理論,更能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的業務分析和優化中。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流暢,很少齣現令人睏惑的地方,充分展現瞭作者深厚的專業功底和齣色的教學能力。
評分入門的話,很好,值得一看,基礎
評分物流給力
評分學習LTE相關業務…挺好的一本書
評分好
評分物流給力
評分入門的話,很好,值得一看,基礎
評分學習LTE相關業務…挺好的一本書
評分好
評分挺好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