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用药膳制作-名医世纪传媒

家庭常用药膳制作-名医世纪传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范虹 著,范虹 编
图书标签:
  • 药膳
  • 家庭医学
  • 养生保健
  • 食疗
  • 中医
  • 健康饮食
  • 膳食疗法
  • 名医
  • 传统医学
  • 营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498819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1007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04
字数:312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病的药膳食疗方及其制作方法,每方包括组成、制法、用法和功效。本书内容丰富,适应证及用法明确,用料采集方便,制法介绍详细,适合广大群众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范虹,北京同仁堂制药厂高级药剂师,在省内外医学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曾出版《摆脱失眠有妙招》《饮食与健康》《实用中药新配方》等著作。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药膳概述(1)
一、药膳的食疗渊源(1)
二、药膳的食疗特点(4)
三、药膳的形式(9)
四、药膳的制作方法(14)
五、药膳的制作技巧(15)
六、制作药膳常用的中药(18)
七、制作药膳常用的食物(37)
八、制作药膳常用的调料(60)
九、药膳的配伍方法(64)
十、制作药膳的注意事项(67)
第二章内科疾病药膳(70)
一、感冒(70)
二、咳嗽(78)
三、哮喘(86)
四、肺炎(94)
五、呃逆(102)
六、头痛(106)
七、盗汗(112)
八、高血压(114)
九、高脂血症(134)
十、中暑(149)
十一、便秘(155)
十二、腹泻(164)
十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71)
十四、贫血(181)
十五、失眠(187)
十六、功能性消化不良(199)
十七、胃炎(211)
第三章外科疾病药膳(240)
一、甲状腺肿(240)
二、淋巴结核(244)
三、结石症(248)
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50)
五、痈、疽、疮、疖(252)
六、蛇咬伤(256)
七、破伤风(257)
八、疝气(259)
九、冻疮(262)
十、烧烫伤(266)
十一、痔(266)
十二、跌打损伤(272)
第四章妇科疾病药膳(279)
一、痛经(279)
二、闭经(289)
三、月经不调(299)
四、赤白带下(308)
五、子宫脱垂(312)
六、子宫肌瘤(321)
七、宫颈炎(324)
八、功能性子宫出血(329)
九、盆腔炎(338)
十、阴道炎(346)
十一、乳腺炎(352)
十二、乳腺增生(360)
十三、乳腺癌(367)
十四、产后体虚(386)
十五、产后缺乳(391)
十六、习惯性流产(397)
十七、产后恶露不尽(402)
第五章儿科疾病药膳(409)
一、水痘(409)
二、麻疹(412)
三、小儿惊厥(415)
四、小儿消化不良(418)
五、小儿流涎(425)
六、小儿遗尿(428)
七、小儿厌食(435)
第六章男科疾病药膳(440)
一、阳痿(440)
二、早泄(449)
三、血精(458)
四、不射精(466)
五、遗精(475)
六、前列腺炎(492)
第七章美容护发药膳(501)
一、黄褐斑(501)
二、雀斑(504)
三、面部皱纹(509)
四、痤疮(512)
五、酒糟鼻(517)
六、脱发(520)
七、白发(526)
第八章滋补健身药膳(531)
一、补气(531)
二、补血(543)
三、补阳(551)
四、补阴(557)
五、健脑益智(567)
六、防衰健体(573)

前言/序言

药膳是一种独特的食疗方法,是中华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简便易行、疗效卓著,深受人们的喜爱。药膳是药物和食物有机结合的产物,既可作为药物,又可作为食物,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在临床医疗、保健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民间更有其广泛的使用基础。
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常见病的药膳食疗方及其制作方法,每方包括组成、制法、用法和功效,其内容丰富,适应证及用法明确,用料采集方便,制法介绍详细,患者可根据自身状况对症选方试用,希望本书能成为大众家庭的益友,使更多的人受益。
由于病有轻重缓急之分,证有表里虚实之别,故应用药膳治病和调养时宜遵医嘱,以免贻误病情。由于我们的水平和掌握的资料有限,书中若有不完善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健康食疗:古今智慧的温煦馈赠》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我们与食物的关系早已超越了果腹填饱的简单层面,升华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以身体之本求身心之健的深邃智慧。食疗,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养生之道,它不以药为名,却蕴含着比药物更温和、更持久的疗愈力量。它将天然食材的精华,通过巧妙的烹饪艺术,转化为滋养生命、调理身体的甘露,是祖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本书,《健康食疗:古今智慧的温煦馈赠》,正是对这种深厚文化底蕴的一次现代探索与实践。它并非一本简单的食谱大全,更不是一本枯燥的医学论著,而是试图搭建一座桥梁,连接传统食疗的精髓与现代生活的需求。我们将带领您深入探寻那些隐藏在寻常菜肴中的养生密码,理解不同食材的性味归属,以及它们如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悄然地改善我们的体质,预防疾病,甚至辅助治疗一些常见的不适。 第一篇:食疗的哲学与科学 在开始具体的食疗实践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基础的认知框架。本篇将深入浅出地阐述食疗的根本理念。 源远流长的食疗文化: 我们将追溯食疗在中国古代的起源,从《黄帝内经》中“药食同源”的朴素观念,到历代医家对食疗的推崇与发展,如孙思邈的“医食同论”,以及历代御医为帝王将相调理身体的食疗方。了解食疗文化的历史脉络,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价值与传承。 中医理论与食疗的契合: 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施治”,而食疗正是“辨证施食”。我们将详细解读阴阳五行、寒热温凉、升降浮沉等中医基本理论,并阐述这些理论如何体现在食材的选择与搭配上。例如,为何夏天宜多食甘寒之物以清热,冬天则需温热之品以御寒;为何体虚者适合进补,而湿热体质者则需祛湿。 现代科学的佐证: 食疗并非全然依赖经验,现代营养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地为传统食疗提供科学的解释。本篇将适时引用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说明食材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膳食纤维等成分,如何协同作用,促进身体健康,对抗自由基,提升免疫力。我们将揭示,那些古老智慧的背后,有着令人惊叹的科学逻辑。 食疗的适用范围与禁忌: 虽然食疗功效卓著,但并非万能。我们将明确食疗在预防保健、辅助治疗、康复调理等方面的作用,并强调其局限性。同时,也会详细列举在特定疾病、孕期、哺乳期、过敏体质等情况下的食疗禁忌,确保读者的食用安全,避免误区。 第二篇:食材的生命密码——性味与归经 认识食材,是掌握食疗的关键。这一篇将带您走进食材的世界,揭示它们隐藏的“生命密码”。 五味与人体的关系: 酸、甘、苦、辛、咸,这五种基本味道,在中医理论中对应着不同的脏腑和生理功能。我们将详细讲解每种味道对人体的影响,如酸味入肝,有收敛固涩之功;甘味补脾,能缓急止痛。 四气——寒、热、温、凉: 食材的性味与四气,直接影响着其对人体的升降浮沉和寒热平衡的作用。我们将逐一解析寒、热、温、凉四气食材的特点,以及如何在不同体质和季节下选择合适的食材。例如,属寒凉的蔬菜(如黄瓜、冬瓜)如何帮助清热降火,属温热的肉类(如羊肉、牛肉)如何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 食材的归经——直达病所: “归经”是指某种药物或食物对人体特定脏腑、经络的作用倾向。我们将介绍常见食材的归经,理解为何某些食材能够直接作用于肺部、肝部、脾胃等,从而达到有针对性的调理效果。 常见食材的深度解析: 本部分将精选日常生活中最常用、最富于食疗价值的食材,如谷物(米、麦、豆类)、蔬菜(绿叶菜、根茎类、瓜果类)、水果、肉类(禽畜)、水产、菌菇、坚果、香料等。我们会对每种食材进行详细的剖析,包括其性味归经、主要营养成分、现代科学的研究发现,以及其在传统食疗中的经典应用。例如,我们会讲解红枣的甘温补脾胃、安神之效;黑木耳的滋阴润燥、凉血止血功效;而针对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亚健康问题,如睡眠不佳、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等,我们会推荐相应的食材作为日常饮食的重点。 第三篇:分门别类的食疗方——调养身心,内外兼修 在掌握了食材的基础知识后,我们将进入更具操作性的食疗方剂部分。本书将按照不同的调养需求,系统性地介绍各类食疗方。 四季养生食疗: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自然规律是养生的重要原则。本章将提供针对春季的疏肝理气、夏季的清热解暑、秋季的滋阴润燥、冬季的温补御寒等四季养生食疗方。我们会推荐具体的食谱,如春季的葱豉汤、夏季的绿豆薏米粥、秋季的银耳莲子羹、冬季的羊肉萝卜汤等,并详细说明其制作方法和食用宜忌。 常见病症的辅助食疗: 针对现代人常见的健康困扰,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腹泻便秘、失眠多梦、头晕头痛、乏力疲倦、咽干口燥、易怒上火等,我们将提供一系列温和有效的食疗方。这些食疗方大多以常见的食材为主,制作简便,口味适宜,能够作为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例如,我们会讲解蜂蜜柠檬水的润喉止咳功效;香蕉燕麦粥的缓解便秘作用;菊花茶的清肝明目效果。 体质调理食疗: 人的体质多种多样,如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痰湿、湿热、血瘀、肝郁等。本篇将详细介绍如何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的食材和食谱进行调理。我们会提供辨别体质的简易方法,以及针对不同体质的个性化食疗方案。例如,气虚者可多食山药、鸡肉;阴虚者可选择百合、梨;痰湿体质者则可多食薏米、冬瓜。 美容养颜食疗: 食疗不仅能调理身体内部,也能由内而外地改善肌肤状态。本章将介绍有助于美白淡斑、抗衰老、祛痘、滋润肌肤的食疗方。例如,我们会讲解核桃的益气养血、润肤作用;枸杞的滋补肝肾、明目泽肤功效;而玫瑰花茶则能疏肝解郁、活血养颜。 儿童与老人养生食疗: 针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老年人的生理变化,本篇将提供专门的养生食疗建议。例如,儿童食疗侧重于健脾益气、增强免疫力;老年人食疗则强调滋补肝肾、益气补血、健脑益智。我们会提供如小米山药粥(儿童)、核桃芝麻糊(老人)等经典食谱。 特殊时期食疗: 如孕期、产后、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身体需要特殊的营养支持和调理。本篇将提供针对这些时期的安全有效的食疗方案。例如,孕期补铁补钙的食谱,产后催乳的汤品,更年期缓解不适的调理方。 第四篇:食疗实践的艺术与智慧 理论的学习最终要落实到实践。本篇将分享食疗实践的技巧与心得。 烹饪技法与营养保留: 不同的烹饪方法会影响食材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我们将分析蒸、煮、炖、炒、凉拌等不同烹饪方式对营养素的影响,并提供最佳的烹饪建议,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精华。 药食搭配的禁忌与宜忌: 并非所有食材都能随意搭配。本篇将重点讲解药食搭配的禁忌,例如,不宜与什么食物同食;哪些食材可以协同增效,发挥更好的食疗作用。 食疗的注意事项与生活习惯结合: 食疗并非孤立存在,它需要与健康的生活习惯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我们将强调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心情舒畅等对食疗效果的促进作用。 个性化食疗方案的制定: 鼓励读者根据自身情况,在掌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调整食疗方案。我们将提供一些思路,帮助读者根据自己的体质、症状和喜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健康食谱。 常见食疗误区的辨析: 在食疗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本篇将针对市场上流传的一些关于食疗的常见误区进行辨析,帮助读者建立科学正确的食疗观。 《健康食疗:古今智慧的温煦馈赠》,是一本致力于将古老食疗智慧转化为现代健康实践的指南。它旨在启发您重新认识食物的价值,学会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温和而有效地调理身心,增强体质,享受健康、平和的生活。我们相信,当您翻开这本书,便踏上了一段与食物对话、与健康同行的美妙旅程。希望本书能成为您案头常备的健康良伴,为您和家人的餐桌增添一份温煦的智慧与持久的健康。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对中医养生颇有研究的爱好者,平时喜欢阅读相关的书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家庭常用药膳制作》,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既有深度又不失广度。它不仅仅停留在罗列食谱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一种药膳背后的中医理论支撑,比如阴阳五行、寒热虚实等概念是如何体现在药膳的搭配中的。书中所介绍的药膳,涵盖了从日常保健到疾病预防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辅助食疗,有着独到的见解。例如,书中关于“健脾益气”的药膳,详细介绍了山药、薏米、芡实等食材的药用价值,以及如何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粥、羹、汤等不同的菜肴中。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提及了一些关于药膳的禁忌和注意事项,这对于确保食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药膳养生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宝藏。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药膳并没有太大的概念,觉得可能是比较复杂或者味道奇怪的东西。但《家庭常用药膳制作》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不像一些专业的医学书籍那样晦涩难懂。书中介绍的很多药膳,食材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如姜、葱、蒜、枸杞、红枣等等,这些搭配起来的药膳,不仅能起到一定的食疗作用,味道也相当不错。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清肺润燥”的章节,介绍了一款用梨、川贝、冰糖炖煮的甜品,味道清甜可口,而且对于缓解秋季的干燥咳嗽非常有帮助。这本书还有一个很棒的地方,就是它会强调一些基础的烹饪技巧,比如如何正确地处理药材,如何控制火候等等,这些都为制作出美味又有效的药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让我觉得,原来养生食疗可以如此简单易行,并且充满乐趣。

评分

家里有老人和小孩,我一直非常关注家人的饮食健康,尤其希望能通过食疗来增强体质,少生病。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入手了《家庭常用药膳制作》,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非常细致地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身体状况的需求。比如,针对体弱的老年人,书中提供了不少温和滋补的药膳,像是用核桃、芝麻、黑豆熬制的养生糊,不仅营养丰富,口感也很好,老人很喜欢。而对于容易生病的孩子,则有专门的增强免疫力的食谱,比如用黄芪、大枣、鸡肉炖煮的汤,不仅美味,还能帮助孩子少感冒。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它真的将“家庭”这两个字落到了实处,它提供的食谱都很适合家庭日常制作,食材易得,步骤清晰,而且不会过于繁琐。它让我觉得,原来通过日常饮食,真的可以让全家人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评分

我是一名长期受颈椎病困扰的上班族,试过很多方法都效果甚微。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购买了《家庭常用药膳制作》,原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书中针对颈椎不适、腰腿疼痛等亚健康问题,提供了一些非常接地气的食疗方案。我尝试了其中一道用杜仲、当归、猪骨熬制的药膳汤,虽然味道谈不上惊艳,但坚持喝了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颈部的僵硬感有所缓解,甚至睡眠质量也有所提升。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能够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烹饪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得药膳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补品”,而是可以融入日常饮食的美味佳肴。它还特别强调了食材的选择和搭配,比如如何避免一些药材的相克,以及如何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药膳的配方,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作者的专业和用心。对于像我这样希望通过食疗改善身体状况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科学且易行的途径。

评分

作为一名热衷于养生食疗的家庭主妇,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实用又全面的药膳食谱。最近,我偶然发现了《家庭常用药膳制作》,这本书简直是我的福音!首先,它在内容编排上非常用心,将药膳按照不同的功效进行分类,例如针对感冒咳嗽、脾胃不适、失眠多梦、以及女性生理期调理等常见病症,都提供了详细的食谱。每一道药膳都配有清晰的食材列表,以及详细的制作步骤,即使是烹饪新手也能轻松上手。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对每种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做了简要的介绍,让我不仅知道怎么做,更了解为什么这样做,这对于我理解食疗的原理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常见食材的药用价值也有深入的讲解,比如“一日三枣,长生不老”这句话背后的科学依据,让我对日常饮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饮食来呵护家人健康的实用指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