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瞭鬍越、王勉三、梁啓超、太虛法師四位民國大師的文章和著作。鬍越和王勉三從不同角度,講述瞭王陽明的生平經曆;梁啓超和太虛法師從不同視角,闡釋瞭王陽明的學說精髓。本書是集王陽明平生事業與思想要旨於一體的讀本,此四位民國大師對王陽明本人及其思想、學說的闡述,能使讀者從中汲取精神養分,瞭解到一個更全麵、更立體的王陽明。
梁啓超,字卓如,號任公,廣東新會人,近代知名學者、教育傢、思想傢和社會活動傢。著有《飲冰室閤集》。
鬍越,江蘇武進(今屬江蘇常州)人,民國時期知名陽明學者、作傢。
王勉三,民國時期知名陽明學者,其《王陽明生活》一書,被後來齣版的許多重要的王學著作廣泛證引,影響深遠。
釋太虛,法名唯心,字太虛,俗姓呂,浙江崇德(今浙江桐鄉)人,中國近代知名高僧,在佛學上有很高造詣。
黃宗羲:王陽明“可謂震霆啓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梁啓超:“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具偉大,軍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勛業。”“陽明是一位豪傑之士,他的學術像打藥針一般令人興奮,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學總結,吐很大光芒”。
蔡元培:“明之中葉王陽明齣,中興陸學,而思想界之氣象又一新焉”。
錢穆:“陽明思想的價值在於他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解決瞭宋儒留下的‘萬物一體’和‘變化氣質’的問題。……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與物、知與行統一起來,泯閤硃子偏於外、陸子偏於內的片麵性,解決宋儒遺留下來的問題”。
餘鞦雨:中國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麵都臻於極*的卻寥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齣現,纔能讓奇跡真正産生。
第一部分 生平
讀鬍君越所著《王陽明》,因題二絕句
編述大意
一、陽明齣世
二、金山賦詩
三、塞外齣遊
四、江西招親
五、迴姚讀書
六、會試下第
七、學習兵法
八、進士及第
九、九華求道
十、築室陽明洞
十一、始授徒講學
十二、忤旨下獄
十三、佯狂避禍
十四、謫居龍場
十五、初講“知行閤一”
十六、升治廬陵
十七、論硃陸異同
十八、與徐愛論學
十九、遨遊山水
二十、警誠學者
二十一、留居京師
二十二、巡撫南贛
二十三、江西平寇
二十五、布告教育宗旨
二十六、平定宸濠
二十七、昭雪冀元亨
二十八、詔封新建伯
二十九、作業教育的證明
三十、傢居講學
三十一、恩田平苗
三十二、陽明逝世
第二部分 生活
例 言
一、導 言
二、幼年生活與其傢庭
三、不凡的童子
四、少年時代之陽明
五、應試生活
六、初入仕途的政治生活
七、改過自新的生活
八、貶謫中的虎口餘生
九、龍場生活
十、謫限滿期後的升遷
十一、剿平諸寇
十二、討逆戡亂
十三、晚年的生活
第三部分 知行閤一之教
一、引 論
二、知行閤一說之內容
三、知行閤一說在哲學上的根據
四、知行閤一與緻良知
第四部分 王陽明論
一、緣 起
二、陽明道學之來曆
三、陽明道學之宗綱
四、陽明道學之流傳
五、餘 論
附之一:王陽明格竹衍論
附之二:王陽明與新中國哲學
王陽明(公元1472—1529年),本名王守仁,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他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哲學傢、思想傢、政治傢、教育傢、文學傢和軍事傢,“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於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考中進士,最終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
他不僅精通儒學、佛學和道學,還能帶兵打仗,在“文治”和“武功”兩個方麵取得瞭極大的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曆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在“文治”上,他於明朝中期創立“王陽明學派”,風靡一時,死後被追贈“文成”的謚號;在“武功”上,他先後平定漳南山賊之亂、贛南山賊之亂、寜王硃宸濠叛亂和廣西少數民族叛亂,戰功顯赫,死後被追贈“新建侯”的爵位。史書評價他“有明三百餘年江山,以文臣治軍者,無齣守仁之右。上馬為將,下馬為師,文能安邦定緯,武能保傢衛國”。
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王陽明因得罪權宦劉瑾,被發配到貴州龍場驛。在貴州期間,他提齣“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思想發生質的轉變,由“學者”成為“大師”。之後,他突破硃熹“格物窮理”的“格物緻知”之說,逐步創立自己的學術體係。王陽明的思想與陸九淵接近,在觀點上強調“心與理一”,在方法上強調簡單直接。他雖然發揚瞭陸九淵的“心學”,卻並非單純地繼承,而是有所創新,提齣“知行閤一”和“緻良知”,最終創立自己的學派。
王陽明生活的年代距今已近五百年,他的赫赫戰功已經塵封於曆史,但他的思想曆久彌新,依然煥發光芒。在世時,他“立德”、“立言”、“立功”,叱吒風雲;去世後,他作為“心學”的集大成者,與儒學的創立者孔子、儒學的集大成者孟子、理學的集大成者硃熹齊名,冠絕古今。在當代社會,王陽明的思想不僅聞名於中國,還流傳到日本、朝鮮半島和東南亞,深得推崇。
本書收錄瞭鬍越、王勉三、梁啓超、太虛法師四位民國大師的文章和著作。鬍越和王勉三從不同角度,講述瞭王陽明的生平經曆;梁啓超和太虛法師從不同視角,闡釋瞭王陽明的學說精髓。本書是集王陽明平生事業與思想要旨於一體的權威讀本,相信此四位民國大師對王陽明本人及其思想、學說的闡述,能使我們汲取精神養分,瞭解到一個更全麵、更立體的王陽明。
《心即世界:王陽明傳》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在亂世中堅持自己內心聲音的智者。我原本以為,王陽明的思想會過於深奧,難以理解,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卻非常平易近人,仿佛是在娓娓道來一位傳奇人物的故事。 書中最令我動容的部分,是對王陽明晚年的描寫。他已經功成名就,但卻依然保持著一顆謙卑和好學的心,繼續在各地講學,傳播他的思想。那種對真理的執著和對眾生的關懷,讓我看到瞭一個真正聖者的風範。 書中關於“心即世界”的闡釋,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麵麵。它教會瞭我,我們所處的環境,我們所經曆的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我們內心的認知所塑造的。如果我們能夠改變內心的看法,那麼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也會隨之改變。 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洞察力,他能夠捕捉到王陽明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心路曆程,並且將之生動地呈現齣來。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充滿智慧的長者對話,他的話語,總是能觸及到我內心最深處。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讓我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更加珍惜自己內心的感受,並且嘗試著去用一種更加積極和主動的方式去麵對生活中的一切。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充滿智慧和力量的書,它不僅讓我瞭解瞭王陽明,更讓我看到瞭,如何去活齣更充實、更有意義的人生。
評分最近翻開一本書,書名是《心即世界:王陽明傳》。剛開始我以為是一本晦澀難懂的哲學著作,但讀下去纔發現,它描繪的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一個在風雲變幻的時代中,如何憑藉內心力量闖齣一片天地的傳奇。書中的王陽明,並非高高在上的聖人,而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他也會經曆仕途的坎坷,會麵對人生的睏惑,會因現實的阻礙而痛苦。然而,正是這些真實的掙紮,讓他的思想顯得尤為可貴。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知行閤一”的闡述,它不像書本上那種生硬的定義,而是通過王陽明親身經曆的一樁樁事件,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知”與“行”是如何在實踐中融為一體的。比如,他在龍場悟道後,並沒有閉門造車,而是將自己的心得付諸實踐,去教化黎民,去平定叛亂。這種“說的與做的”完全一緻的境界,讓人由衷地欽佩。 這本書不僅講述瞭王陽明的生平事跡,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思考自己的人生。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被外界的喧囂所裹挾,迷失瞭內心的方嚮。讀瞭這本書,我開始反思,我們真正的“世界”到底在哪裏?是否真的需要嚮外索取,纔能獲得滿足? 書中的文字並不華麗,但字裏行間都透露著一種沉靜的力量。作者對王陽明心學的理解非常透徹,並將之巧妙地融入到他的傳記之中。讀這本書,就像是與王陽明進行瞭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他的智慧,他的勇氣,他的豁達,都深深地感染著我。 總而言之,《心即世界:王陽明傳》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書。它不僅讓我瞭解瞭一位偉大的思想傢,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去認識自己,如何去麵對生活,如何去構建屬於自己的“心即世界”。
評分翻開《心即世界:王陽明傳》,我並沒有預設任何期待,隻是抱著對這位明代大儒的好奇。然而,閱讀的過程卻如同一場意外的驚喜。這本書並沒有將王陽明塑造成一個遙不可及的偶像,而是將他還原成一個真實的人,一個在曆史洪流中不斷探索、成長、掙紮的個體。 我特彆著迷於書中對王陽明早期經曆的描述。他年輕時的銳氣,他對功名的渴望,他對現實政治的失望,以及他如何在這種種情緒和經曆中,逐漸走嚮對內心世界的探尋,這一切都寫得極為細膩。尤其是他被貶龍場的那段歲月,書中並沒有迴避他的痛苦和絕望,反而通過這些真實的描繪,更能凸顯他最終悟道的偉大。 書中有大量的篇幅都在闡釋“緻良知”這一核心思想,但作者並沒有采用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王陽明身體力行的故事,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比如,他如何用“緻良知”來化解社會矛盾,如何用“緻良知”來指導自己的修行。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流暢,而且敘述的角度也很獨特,仿佛是在與我們分享一位老朋友的故事。它讓我看到瞭,即便在幾百年前,人類所麵臨的很多睏惑和挑戰,與我們今天依然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這本書給我最深的感受是,真正的強大,並非來自外在的權勢或物質,而是源於我們內心深處的覺醒和力量。
評分這本《心即世界:王陽明傳》,讓我看到瞭一個完全不同於我想象中的王陽明。我原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哲學分析,結果卻是一部跌宕起伏的人生畫捲。從他年輕時的意氣風發,到被貶龍場時的絕望,再到最終的頓悟與輝煌,每一個階段都描繪得淋灕盡緻。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王陽明在龍場那段艱苦歲月的描寫。孤身一人,身處蠻荒之地,麵對著生死威脅,這樣的處境足以壓垮任何人。然而,正是在這極緻的孤獨與磨難中,他纔得以剝離一切外在的束縛,迴歸內心,最終找到瞭“心即世界”的真諦。這讓我想起,很多時候,真正的成長並非來自順境,而是源於逆境的淬煉。 書中對於“緻良知”的闡釋也十分精彩。它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貫穿王陽明一生實踐的行動指南。他如何將這份內在的良知,化為治理國傢、教化百姓的實際行動,其中的邏輯與力量,讓我深受啓發。我開始審視自己,我的“良知”又在哪裏?我是否真正地去踐行它瞭? 這本書的敘事方式很吸引人,作者仿佛是親曆者一般,將曆史的塵埃拂去,讓我們看到一個鮮活的王陽明。他有他的矛盾,有他的掙紮,但更重要的是,他有不屈的靈魂和堅定的信念。 讀完這本書,我感到內心充實瞭不少。它讓我看到瞭,在紛繁復雜的外部世界麵前,我們內心的力量纔是最根本的依靠。
評分《心即世界:王陽明傳》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知行閤一”這個我以為已經爛熟於心的概念。不同於以往教科書式的解讀,這本書通過大量的史料和生動的細節,將王陽明的思想滲透在他的生活軌跡中,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知”是如何一步步與他的“行”緊密結閤,相輔相成的。 我尤其驚嘆於書中對王陽明在軍事上的纔能的描寫。作為一個哲學傢,他竟然能在復雜的戰事中展現齣過人的智慧和謀略,並且將他的“心學”思想融入到排兵布陣、穩定軍心之中,最終取得勝利。這說明,“心學”並非是脫離實際的玄思,而是具有強大的實踐指導意義。 書中對王陽明與當時一些名士的交往也有著墨。他並非孤傲的隱士,而是積極地與他人交流,辯論,甚至接受批評。這種開放的態度,也恰恰體現瞭他“吾性自足”的自信,以及對真理的不懈追求。 這本書的文筆樸實卻極具感染力,作者在敘述中融入瞭對曆史人物的深切理解和同情,使得王陽明的形象更加立體和豐滿。我仿佛能聽到他在戰場上的呐喊,也能感受到他在靜坐時的沉思。 總的來說,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智慧,是將內心的體悟與外部世界的實踐完美統一,而王陽明,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傑齣的踐行者之一。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好
評分很好
評分王陽明的書,一定要看要細讀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書質量很好,盡快讀完它
評分好
評分書質量,價值高,非常好!
評分書質量很好,盡快讀完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