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现在已成为一个工具,在全球化的态势下,英语的重要愈加凸显。这是一本深入简出的著作。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举例让翻译显得不那么高深和枯燥。这本书无论对英语学习者还是教学者都是一本非常好的翻译理论指导图书。
这是一本以翻译理论、翻译史、中西文化比较和中英语言比较、翻译实践、翻译工具为“五脏”的“小麻雀”型的学术图书。第一章,力图消除对翻译的误会,说明翻译理论和翻译史“是什么”。第二章,从宏观上探讨翻译与文化、语言的关系,以及中西文化和语言的种种差异,解释翻译“为什么”难背后的原因。第三章,从中观上探讨语法、逻辑、修辞与翻译的关系,从微观上讨论翻译入门指津的技能,说明“怎么译”。第四章,把语言的“奇葩”挑出来,各个击破,继续从微观上说明 “怎么译”的问题。第五章,则提供一些翻译工具,包括常用句型、缩写、主要翻译证书考试、翻译网上词典、翻译学习网站等。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曾先后就读于三所高校,所修专业分别为英国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次跳级经历,最终学历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译介学,师从比较文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译介学创始人谢天振教授。现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我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系统地了解一下翻译领域的历史脉络和主要的流派思想。坦白地说,它确实提及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翻译理论的发展阶段,但信息量实在太碎片化了。它像是从很多不同的文献里摘录了一些段落拼凑而成,缺乏一个宏大且连贯的叙事线索。比如,当提到“贝尔纳特学派”时,作者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他们的几个核心观点,但没有深入解释这些观点是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以及它们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我感觉自己像是看了一部没有剪辑的原始素材带,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完全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内在逻辑。更让我失望的是,对于一些关键的翻译学流派,比如功能派理论,这本书的介绍简直是蜻蜓点水,没有提供任何深入的分析或者实际案例来支撑其理论。如果它定位为一本入门读物,它在系统性上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定位为一本参考书,它的深度又显得有些不足,非常尴尬地卡在了中间地带,没有真正抓住任何一类读者的需求。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简直是个灾难。我承认,内容是王道,但视觉体验同样重要,尤其对于一本需要反复翻阅的工具书。字体选择上,那种宋体加粗的风格,在长时间阅读后,眼睛真的吃不消,总有一种要被刺穿的感觉。更要命的是,关键的术语和例子,它们并没有通过下划线、斜体或者不同的字号来凸显出来,结果就是,一大段文字铺陈下来,重要的信息点和辅助性的解释混杂在一起,查找起来极其费劲。我记得有一次我要找一个关于习语直译与意译的对比案例,结果在好几页里都未能快速定位,最终不得不放弃,转而去网上搜索现成的对比表。这种设计,简直是对读者时间的极大浪费。而且,书中的图表少得可怜,很多需要视觉辅助理解的概念,比如句子成分的拆解,完全依赖于文字的堆砌,显得非常单调和枯燥。一本讲“基础”的书,理应在易读性和直观性上做到极致,但这本倒是反其道而行之,仿佛作者根本没考虑过读者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体验,更像是一份提交给同行审阅的学术稿件。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不同语种间的具体翻译技巧时,显得尤为保守和局限。我希望看到的是跨文化交际层面的深入探讨,比如如何处理那些在目标文化中完全没有对应概念的词汇,或者在不同社会体制下,专业术语翻译的规范性差异。然而,书中的案例大多集中在一些相对简单、结构化的句子上,比如常见的名词翻译、动词选择等基础层面。虽然这部分内容确实是基础,但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外语基础的学习者来说,这些内容显得过于浅显,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增值”信息。我尝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去处理一些较为复杂的文学段落或商业合同文本,结果发现这些方法根本无力应对实际工作中的复杂性。例如,它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如何构建复杂长句翻译策略的指导,只是简单地建议“保持原意的清晰性”。这种笼统的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是毫无帮助的,它没有教会我“如何”做到清晰,只是告诉我“应该”做到清晰。整体上,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只停留在“知道什么是翻译”的层面,而未能触及到“如何成为一个好的译者”的实践层面。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似乎更侧重于“翻译是什么”这个概念性的定义,而非“翻译怎么做”的操作指南。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学术化,充满了严谨的逻辑推导,这对于追求理论完备性的人来说或许是优点,但对于我这种实践驱动型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书中的每一句话似乎都经过了精心的斟酌和论证,使得阅读过程变得异常缓慢和沉重。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些生动、甚至有点“江湖气”的经验分享,比如某个资深译者在面对一个棘手问题时是如何“拍脑袋”决定的,以及这种非理性决策背后的合理性分析。然而,这本书里全是理性、自洽的体系,缺乏人情味和实战色彩。我甚至怀疑作者是否真的长期从事一线翻译工作,因为真正一线的经验往往是充满“例外”和“权衡”的,而这本书里的一切似乎都像是被设计好的完美模型。总而言之,它更像是一份理论纲要的详尽阐述,而不是一本能陪你在案头一起解决实际工作难题的伙伴。
评分这本书,哎,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还有点期待的。毕竟名字听起来挺“硬核”的,感觉像是能把那些绕来绕去的专业术语捋顺了,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半路出家想搞点“翻译”正事的人来说。结果呢,翻了几页我就有点蒙圈了。它好像特别热衷于探讨语言学里那些抽象的理论,什么语境依赖性、语义场分析,听起来高大上,但真要落实到“我怎么把这句话翻译得更地道”这个问题上,感觉还是隔着一层纱。比如讲到“对等”这个概念时,作者似乎更倾向于在哲学层面进行探讨,而不是给出一些实用的案例或者具体的处理技巧。我当时就想,我需要的不是一篇关于翻译本质的博士论文,而是一本能让我周五晚上回家后,泡杯茶,能快速找到解决日常翻译难题的“秘籍”。这本书的结构也比较松散,知识点之间缺乏那种清晰的递进关系,读起来总觉得像是在一个巨大的知识迷宫里打转,找不到明确的出口。也许是我水平太菜,消化不了这种深度的内容,但对于一个渴望快速上手的学习者来说,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理论的“百科全书”,而不是一本实用的“操作手册”。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不同语种之间文化差异如何影响具体措辞的分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语言结构层面的讨论。
评分超级满意的购物
评分内容不错,后半部分可以作为英语教材使用。目前看了1/3左右,发现错字、多余字、语句重复、中文语法错误的句子数量明显多余其他书籍,作者和出版社的校对工作明显有纰漏。有些地方因为不清楚是不是错误而不太敢相信书中的表述。这是本书很大的问题。
评分书特别旧,感觉像是二手书,不好,不值。
评分超级满意的购物
评分超级满意的购物
评分内容不错,后半部分可以作为英语教材使用。目前看了1/3左右,发现错字、多余字、语句重复、中文语法错误的句子数量明显多余其他书籍,作者和出版社的校对工作明显有纰漏。有些地方因为不清楚是不是错误而不太敢相信书中的表述。这是本书很大的问题。
评分书特别旧,感觉像是二手书,不好,不值。
评分书特别旧,感觉像是二手书,不好,不值。
评分书特别旧,感觉像是二手书,不好,不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