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工程/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

边坡工程/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文昭,胡萍,陈振富,龙慧 编
图书标签:
  • 边坡工程
  • 土木工程
  • 岩土工程
  • 研究生教材
  • 高等教育
  • 土石方工程
  • 边坡稳定性
  • 地基处理
  • 工程地质
  • 滑坡防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8728030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137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2
字数:52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边坡工程/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内容分十四章:概述、边(滑)坡工程勘察、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边坡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坡率法与减重堆载、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挡土墙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边坡与滑坡的概念
1.2 边坡的分类
1.3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1.4 边坡的变形破坏
1.5 边坡岩体的分类
1.6 边坡处治基本措施
1.7 边(滑)坡工程设计原则

第2章 边(滑)坡工程勘察
2.1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
2.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划分
2.3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2.4 边坡工程勘察
2.5 滑坡工程勘察
2.6 危岩与崩塌勘察

第3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3.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概述
3.2 刚体极限平衡法
3.3 数值分析方法简介
3.4 赤平极射投影法
3.5 边坡工程安全性评价

第4章 边坡支护结构上的荷载
4.1 侧向土压力
4.2 侧向岩石压力
4.3 侧向岩土压力的修正
4.4 滑坡推力

第5章 坡率法与减重堆载
5.1 概述
5.2 坡率法
5.3 滑坡减重堆载
5.4 施工注意事项

第6章 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挡土墙
6.1 概述
6.2 重力式挡土墙
6.3 悬臂式挡土墙
6.4 扶壁式挡土墙

第7章 锚杆挡土墙
7.1 锚杆(索)设计
7.2 锚杆挡土墙设计
7.3 锚固工程试验

第8章 加筋土挡土墙
8.1 加筋土挡土墙构造
8.2 加筋土挡土墙设计
8.3 加筋土挡土墙施工

第9章 工程滑坡防治
9.1 概述
9.2 抗滑桩设计与计算
9.3 重力式抗滑挡土墙

第10章 崩塌及其防治
10.1 崩塌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10.2 崩塌的工程分类
10.3 崩塌的形成机理
10.4 崩塌区的岩土工程评价
10.5 崩塌的防治

第11章 边(滑)坡注浆加固
11.1 概述
11.2 注浆材料及浆液的性质
11.3 注浆理论
11.4 注浆加固设计
11.5 边坡注浆加固施工
11.6 注浆效果评价与边坡稳定性验算

第12章 边坡工程排水
12.1 概述
12.2 地面防排水
12.3 地下排水
12.4 排水工程施工

第13章 坡面防护与生态护坡
13.1 概述
13.2 坡面工程防护
13.3 生态护坡

第14章 边坡工程施工与质量控制
14.1 一般规定
14.2 信息化施工
14.3 边坡工程监测
14.4 边坡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

主要参考文献
《边坡工程/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是一部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深入学习边坡工程领域而编著的学术专著。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边坡工程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设计原则、施工技术以及监测预警等关键内容,旨在为研究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绪论 章节首先阐述了边坡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包括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通过对国内外边坡灾害典型案例的回顾与分析,突出边坡失稳的危害性,强调加强边坡工程研究和实践的必要性。本章还将介绍边坡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建立宏观认知框架。同时,会明确本书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体系,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章 边坡地质与土工性质 章节是边坡工程分析的基础。本章将详细介绍边坡工程相关的岩土体性质,包括岩石的分类、力学性能(如抗剪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以及土体的分类、物理性质(如密度、含水量、孔隙比等)和力学性质(如有效应力原理、固结理论、剪胀剪缩等)。重点会放在如何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勘察获取准确的岩土体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此外,还会介绍不同地质条件下边坡可能存在的特殊岩土体问题,例如软弱夹层、溶洞、地下水活动等,并阐述如何对其进行评估和处理。 第三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基本理论 章节将深入探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核心理论。内容将涵盖极限平衡法、极限分析法、有限元法等多种经典的分析方法。对于极限平衡法,将详细讲解条分法(如Fellenius法、Bishop法、Janbu法、Morgenstern-Price法、Spencer法等)的原理、计算过程、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对于极限分析法,将介绍上限法和下限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此外,本章还将引入数值模拟方法,如有限元法(FEM)和有限差分法(FDM),介绍其在处理复杂边坡几何形状、非均质地层以及渗流-应力耦合等问题中的优势。 第四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续) 章节将进一步深化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研究。在继承第三章内容的基础上,本章将着重介绍更复杂的分析模型和技术。例如,针对具有显著三维效应的边坡,将介绍三维稳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和软件应用。对于时效性问题,如降雨、地震等诱发边坡失稳,将引入动力稳定性分析、渗流分析与稳定性分析的耦合计算等内容。同时,本章还将探讨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如蒙特卡洛模拟、可靠度设计等,以提高边坡设计的可靠性。还会涉及边坡内部变形与破坏机理的分析,如滑面滑塌、散体滑坡、蠕滑等。 第五章 边坡支挡与加固工程 章节是解决边坡失稳问题的关键。本章将系统介绍各种常用的边坡支挡和加固措施。对于挡土墙类支挡结构,将详细介绍刚性挡土墙(如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和柔性挡土墙(如锚杆挡墙、桩锚挡墙)的设计原理、受力分析和施工要点。对于加固措施,将重点介绍土钉墙、排桩、地下连续墙、格构梁、锚杆、土工格栅、土工织物等技术。每种加固措施都会从其工作机理、适用条件、设计参数、施工工艺以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同时,还会结合工程实例,展示不同加固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第六章 边坡工程监测与预警 章节关注边坡工程的安全运行。本章将介绍边坡工程监测的必要性、监测内容、监测方法以及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监测内容涵盖位移、应力、孔隙水压力、雨量、地震动等参数。监测方法包括传统的测量技术(如导线测量、全站仪测量、水准测量)和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如GNSS、倾角仪、应变片、渗压计、雷达监测、无人机监测、光纤监测等)。本章还将阐述如何根据监测数据对边坡的稳定状态进行评估,以及如何建立边坡预警系统,制定应急响应预案,最大程度地降低边坡灾害的风险。 第七章 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对策 章节专门探讨降雨这一重要诱发因素。本章将详细分析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包括降雨入渗导致土体饱和、孔隙水压力升高、有效应力降低以及土体黏聚力下降等。将介绍渗流分析方法,包括稳定渗流和非稳定渗流的分析,以及如何计算降雨条件下的孔隙水压力分布。在此基础上,将提出针对降雨诱发的边坡失稳的防护对策,如排水减载(地表排水、内部排水)、覆盖防水、加固处理等。还会讨论如何进行降雨强度-历时曲线分析,以评估边坡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失稳风险。 第八章 地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对策 章节聚焦地震荷载对边坡安全的影响。本章将介绍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地震对土体的动力作用以及地震诱发边坡失稳的机理,包括惯性力作用、动孔隙水压力产生以及液化现象等。将讲解地震稳定性分析方法,如伪静力法、动力分析法(如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进行时程分析)等。同时,本章还将重点介绍抗震加固措施,如采用抗震性能优良的支挡结构、加固地基、设置隔震装置等。还会讨论地震后边坡的监测与评估,以及紧急抢险救援的策略。 第九章 软土地区边坡工程 章节针对软土地区的特殊性。本章将详细介绍软土的特性,如低强度、高压缩性、高灵敏度等,以及软土地区边坡失稳的特点和机理。将重点介绍软土地区边坡的设计原则和施工技术,包括基底处理(如换填、抛石挤占)、桩基础的应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以及特殊的加固方法。还会讨论软土地区边坡的监测要点和应急处理措施。 第十章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边坡工程 章节应对更具挑战性的边坡问题。本章将讨论在如高陡边坡、孤石边坡、喀斯特地区边坡、冻土地区边坡、采动影响下边坡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特点、分析方法和处理技术。针对每一类复杂条件,将深入分析其独有的力学行为和失稳模式,并介绍相应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策略。例如,在采动影响下边坡,会探讨采矿活动对地层应力、变形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支护和修复技术。 第十一章 边坡工程案例分析 章节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本章将选取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典型边坡工程案例,从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养护等全过程进行剖析。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书中讲解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措施,并学会如何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选择适宜的方案,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案例选择将涵盖各种常见的边坡类型,包括天然边坡、路堑边坡、路堤边坡、堆填坡、隧道洞口边坡等。 第十二章 边坡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章节将展望边坡工程的未来。本章将介绍近年来在边坡工程领域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如智能监测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在边坡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新型加固材料与技术(如纳米材料、生物工程技术)、绿色边坡工程等。同时,还将探讨边坡工程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等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鼓励研究生关注前沿研究,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本书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翔实,既包含必要的理论推导和计算方法,又注重实际工程的应用,配以丰富的图表和实例。通过学习本书,研究生将能够系统掌握边坡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熟练运用各种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从事边坡工程的研究、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对于边坡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部分,进行了一次非常系统且深入的梳理。我一直觉得,岩石边坡的工程特性与土质边坡有着显著的区别,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作者从岩石的基本性质,如强度、变形、渗透性等出发,详细介绍了岩石的分类、以及影响岩石力学性质的各种因素,例如,岩石的结构、结构面、矿物成分等。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岩体结构面的力学特性分析,包括节理、断层、层理等对岩体整体强度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来准确评价这些结构面的参数。书中对岩石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特别是针对块体滑动、层面滑动、以及岩爆等典型失稳模式的分析,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我曾经在处理一个大型岩石边坡开挖工程时,对如何准确评估岩体强度以及预测潜在的失稳风险感到困惑,但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我学会了如何从岩体的结构入手,来分析其力学行为,并最终确定了最合适的开挖方案和支护措施。书中对岩石边坡的加固处理技术,如锚固、喷射混凝土、以及特殊的加固措施,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评分

这本书在边坡工程的地下水控制技术方面,可以说是集大成之作。我深知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巨大影响,而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最全面、最系统的解决方案。作者从地下水的产生、分布、运动规律出发,详细阐述了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包括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有效应力降低、以及冲刷侵蚀等。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各种地下水控制技术的详细介绍,从传统的明沟、盲沟、截水墙,到先进的抽水降坡、帷幕注浆、以及生态排水系统,书中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大量的工程案例,展示了各种技术的适用条件、设计要点、施工工艺以及效果评估。书中对地下水数值模拟在优化排水方案中的应用,也让我印象深刻。通过数值模拟,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不同排水方案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并选择最优的排水设计。我曾经在设计一个深基坑边坡时,对如何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感到非常头疼,但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我学会了如何综合运用各种地下水控制技术,并最终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评分

这本书在边坡工程的变形分析与预测方面,提供了非常全面且实用的指导。我一直认为,除了稳定性分析,准确预测边坡的变形量,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至关重要。书中从基础的弹性力学理论出发,详细介绍了位移和变形的计算方法,并重点阐述了土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变形特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数值模拟在变形分析中的应用,作者通过多个详细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有限元等数值方法,来模拟边坡的变形过程,并预测沉降、滑移等变形量。书中对不同加固措施对边坡变形影响的分析,也让我受益匪浅。例如,通过数值模拟,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锚杆、土钉墙等加固措施如何有效地控制边坡的变形,并为我们优化加固方案提供依据。书中还对边坡的长期变形,如固结沉降、蠕变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预测方法。我曾经在处理一个高填土边坡时,对其长期沉降预测感到束手无策,但在阅读了这本书关于固结理论和蠕变理论的介绍后,我学会了如何进行长期的变形预测,并为工程的后期维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评分

我一直对边坡工程的数值模拟部分非常感兴趣,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让我惊喜连连。它并没有简单地介绍软件的操作,而是深入剖析了数值模拟方法背后的力学原理,例如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以及离散元法,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书中对模型网格划分、本构模型选择、边界条件设置以及荷载施加等关键步骤,都给出了详尽的指导,并辅以丰富的图例和实际算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边坡加固措施的数值模拟分析,例如,对锚杆支护、土钉墙、桩基支护等进行详细的模拟,并对不同方案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这对于我们设计和优化加固方案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对边坡渗流、固结排水以及动力响应等复杂耦合问题的模拟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于处理一些特殊的边坡工程问题非常有指导意义。我曾经在处理一个斜坡渗流问题时感到非常困惑,但在阅读了这本书关于渗流模拟的部分后,我茅塞顿开,能够清晰地理解渗透压力是如何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并且学会了如何利用数值模拟来预测地下水位变化和优化排水方案。书中对几种经典边坡失稳案例的数值模拟回溯分析,也让我对这些案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评分

这本书在边坡加固处理技术的介绍上,可以说是面面俱到,让我大开眼界。从传统的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到先进的锚杆支护、土钉墙、预应力锚索,再到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植物边坡防护、生态护坡技术,书中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各种加固措施的力学机理、设计要点、施工工艺以及适用条件的系统性介绍。比如,在介绍锚杆支护时,作者不仅仅给出了锚杆力的计算方法,还详细解释了锚杆如何通过锚固段、自由段以及拉杆等各个部分协同工作,来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书中对不同类型边坡(如土质边坡、岩质边坡、高边坡、深基坑边坡等)应采取的不同加固措施,都进行了针对性的介绍,并辅以大量工程实例,这对于我们实际工程设计非常有参考价值。我曾经在做一个高边坡的设计时,对采用哪种加固措施犹豫不决,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我详细比较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择了最适合该工程特点的方案。书中还对加固工程的监测与反馈控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强调了监测在确保加固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动态调整的重要性。

评分

这本书的作者在论述边坡工程中的滑坡体调查与勘察部分,展现了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我一直认为,准确的勘察是边坡工程成功的基石,而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最系统、最深入的指导。从滑坡的宏观调查,包括滑坡体的形态、规模、发育程度、以及可能影响因素的初步判断,到微观勘探,如钻探、物探、室内土工试验等,书中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滑坡体调查方法和勘探技术的讲解,例如,在处理软土地区滑坡时,如何合理布设勘探孔,如何进行原位测试,以及如何从室内试验数据中准确判断土体的强度指标。书中对滑坡成因分析的方法,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形地貌、人为活动等各个方面,都给出了详细的分析思路和技术方法。我曾经在分析一个复杂滑坡时,对如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和勘探手段感到迷茫,但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我学会了如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信息,并最终找到了滑坡的关键影响因素。书中对滑坡监测技术在勘察阶段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监测数据来反演滑坡演化过程,也让我耳目一新,为我们进行滑坡预测和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

评分

这本书在阐述边坡工程中的抗剪强度理论时,逻辑清晰,深入浅出,让我对这个核心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从经典的莫尔-库仑准则出发,详细推导了各种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参数,并对影响抗剪强度的各种因素,如土的类型、密度、含水量、有效应力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土体(如粘性土、砂土、岩石)抗剪强度特性的差异化讲解,并结合大量的室内试验数据和工程案例,生动地展示了这些差异如何影响边坡的稳定性。书中对剪胀、剪缩等剪切变形行为的探讨,也让我对土体的变形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曾经在设计一个软土边坡时,对于如何准确获取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感到困惑,但在阅读了这本书关于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方法的介绍后,我学会了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试验方法,以及如何解读试验结果,从而获得了更可靠的设计依据。书中还对长期强度、短期强度等概念进行了区分,并解释了其在不同工程条件下的应用,这对于理解边坡的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岩体抗剪强度的分析,特别是对节理、断层等结构面影响的讨论,也为我处理岩质边坡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所有致力于深入研究边坡工程的土木工程研究生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觉得,边坡工程的理论深度和工程实践的联系极其紧密,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在理论部分的阐述,严谨而不失生动,尤其是对各种滑动理论的推导和解释,清晰明了,让我这个原本对理论推导有些头疼的学生,也能够轻松理解。书中对极限平衡法的讲解,不仅仅停留在条分法上,还深入探讨了圆弧滑动、非圆弧滑动以及更复杂的块体滑动模型,并且对各种方法的适用边界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对边坡内部应力、应变分布的探讨,结合了解析法和数值模拟的优点,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视角。我对书中关于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部分尤为看重,作者详细阐述了地下水压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其纳入稳定性分析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展示了排水措施在提高边坡稳定性中的重要作用。书中对几种典型的边坡失稳案例的分析,从成因、失稳机制到处理对策,都进行了详尽的剖析,这对于我们理解边坡失稳的复杂性,以及如何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此外,书中关于高边坡、软土边坡、以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边坡工程问题,都有专门的章节进行讨论,内容非常充实。

评分

这本书在边坡工程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实用的工具。我一直认为,边坡工程的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而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框架。作者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多个环节,详细阐述了边坡工程的风险评估方法。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多种风险分析方法的介绍,例如,定性分析方法(如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半定量分析方法(如模糊评价法),以及定量分析方法(如蒙特卡洛模拟),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展示了这些方法的应用。书中对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也让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曾经在参与一个边坡工程项目时,对如何进行系统的风险评估感到迷茫,但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我学会了如何运用风险评估的工具和方法,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为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书中对边坡工程的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于提高边坡灾害的应对能力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边坡工程领域的百科全书!从基础的岩土力学原理,到复杂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再到具体的加固处理技术,无所不包。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理论知识时,能够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比如,在讨论极限平衡法时,作者并没有仅仅罗列公式,而是详细阐述了不同条分块方法的适用条件、优缺点,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实际工程中如何选取最合适的方法。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深入探讨了数值模拟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从前处理、模型建立,到参数选取、结果解读,都提供了详尽的指导。这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传统解析法的研究生来说,无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介绍有限元、有限差分等数值方法时,并没有回避其复杂性,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其背后的力学机理,以及如何规避常见的错误。书中对不同地基类型、不同边坡形状、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模拟案例分析,都极具参考价值。此外,关于边坡监测技术的介绍也十分到位,从传统的监测手段,如测斜仪、沉降仪,到新兴的遥感技术、无人机监测,都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并且对各种技术的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这对于毕业后需要负责边坡安全监测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宝藏。读完这本书,我对边坡工程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我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