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金文编》第四版的校订和增补。容庚先生编纂的《金文编》广泛收集商周金文字形,字形摹写及考释都较准确,在古文字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四版《金文编》存在着漏收问题,同时还有释字、器物定名、注语等方面的问题。 本书的主要是对四版《金文编》进行增补。所用资料主要是《殷周金文集成》及1984年以来(截止1999年底)新刊布而未见于《集成》的商周青铜器铭文。全书共分正文和附录两部分。正文是对《金文编》校订。新补之字仿《金文编》编集原则,分别部居,一按《说文》顺序。凡出校者,均予以注明。附录部分部分所收为族徽文字。
严志斌,1975年生,浙江金华人。1993年9月进入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考古专业,1997年7月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9月进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考古学系,师从林沄先生学习考古学(古文字学方向),2000年7月以论文《四版〈金文编〉校补》获硕士学位。2003年9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刘一曼先生学习商周考古,2006年7月以论文为《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获博士学位。2009年,其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现为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与古文字学。参与课题多项,目前独立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1项(2010-2011年)。主要著作有《商金文编》(2016年)《商代青銅器銘文分期断代研究 》(2013年)《商代青铜器铭文研究 》(2013年)《四版<金文编>校补》(2001年)、《殷墟青铜器-青铜时代的中国文明》(2008年,合著)、《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二编》(2010年,合著),另有论文多篇。
(四) 从一名资深的金文研究者和多年的古籍整理者的角度来看,《四版金文编校补》的问世,无疑是我们在学术道路上的一大喜讯。我接触金文研究已有数十年,经历过多个版本的金文工具书的迭代,深知每一次的更新都凝聚着多少学者的心血。这本《四版金文编校补》,在我看来,是对过去研究成果的一次集大成式的梳理和提升。作者在“编校”二字上,展现了令人惊叹的细致和耐心。我特别注意到了书中对于一些过去存在争议的金文字形,进行了系统性的辨析和修正,并且在修正的过程中,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在考古发掘和文字学研究上的新进展,这一点尤为可贵。很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释读难题,在这本书中得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答。此外,书中的文献引用规范严谨,考证脉络清晰,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对于我们这些长期从事一线研究的学者而言,一本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工具书,是保证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基石。《四版金文编校补》的出现,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评分(三) 作为一个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爱好者,我一直以来都对金文这种古老的文字形式充满了好奇。过去,接触金文的途径比较有限,要么是零散的考古报道,要么是较为浅显的普及读物,总感觉无法深入。直到我偶然间看到了《四版金文编校补》,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一种“拨开迷雾见月明”的畅快。这本书虽然名为“编校补”,但我却从中读出了历史的温度和人文的关怀。作者在整理和校订的过程中,并没有生硬地堆砌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许多关于金文的起源、演变以及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经典器物铭文的解读,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罗列,更像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让我看到了先民们的智慧和情感。这本书的图文并茂,让我这个对考古学不太懂的人,也能通过精美的器物图片和清晰的铭文拓片,感受到金文的独特魅力。它让我明白了,文字背后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与我们血脉相连的文化根基。
评分(一) 初拿到这本《四版金文编校补》,说实话,我对金文研究领域其实并不是十分了解,只是因为偶然的机会听闻此书在业内颇受好评,便带着一股好奇心购入。刚翻开,扑面而来的就是厚重感,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也十分清晰,这至少给我的第一印象打了个高分。我最感兴趣的是它的编校方法。虽然我看不懂每一个具体的条目,但从整体的结构和排版上,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和纠正前版本中的不足上付出了巨大的心血。那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即使是门外汉也能体会到。我尤其注意到,书中似乎在一些常见的金文释读上,给出了不止一种可能,并且详细说明了依据,这让我觉得非常严谨,也让我了解到金文研究并非是板上钉钉的,而是有着多角度的解读空间。书中的插图和照片也十分精美,虽然我无法一一辨认其中的器物,但那些古朴的纹饰和铭文,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将我拉回到那个遥远的时代。总的来说,作为一本工具书,它展现出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即使对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评分(五) 这本《四版金文编校补》给我的感觉,与其说它是一本厚重的学术工具书,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位饱学之士,带着我这位初学者,一步步走入金文的神秘世界。虽然我没有专业的学术背景,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却充满了惊喜和发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字形,而是常常会穿插一些关于金文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如何反映古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精彩论述。例如,书中对于一些关于祭祀、战争、赏赐等内容的铭文,都有细致的解读,让我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历史事件和人文情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字形演变的解释,能够直观地看到文字是如何从象形逐渐演化而来,这种过程本身就充满了趣味性。而且,书中对许多金文的出处和所依附的器物都有清晰的说明,这让我仿佛置身于博物馆,能够直观地欣赏这些珍贵的文物。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金文不再是枯燥的记忆,而是一个探索古代文明的有趣旅程。它在严谨的学术框架下,又不失生动性和趣味性,对于我这样渴望了解历史文化的人来说,是一份非常宝贵的礼物。
评分(二) 不得不说,这本《四版金文编校补》着实是一本令人惊叹的学术巨著。我是一名在读的古文字学研究生,金文是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对于市面上已有的金文类工具书,我可以说得上是烂熟于心,也深知其各自的优缺点。而《四版金文编校补》的出现,无疑是为我们这一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校补”二字上的用心。翻阅之前版本的书籍,总会遇到一些释读上的争议,或者信息上的疏漏。而这本新版,明显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修正,许多之前困扰我的问题,在这本书中似乎都得到了更合理、更令人信服的解释。特别是对于一些相对罕见的字形,作者不仅提供了详实的考证,还结合了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这对于我们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至关重要。书中的引用文献详尽,检索体系也很完善,大大方便了我们查阅资料。我个人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浓缩了当下金文研究最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集,对于任何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和学生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案头必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