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0-4岁 ★日本著名图画书大师岩村和朗继“14只老鼠系列”后的又一经典代表作。
★畅销20余年,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册。
★美妙的大自然,温暖的大家庭,令人神往的童年。
★著名童书译者彭懿精心译介。
★现代都市儿童人格启蒙的优质成长图画书。
★教会孩子群策群力、发散思维、变通解决问题。
内容简介
日本著名图画书大师岩村和朗继“14只老鼠系列”之后的又一经典代表作品。他用细腻、柔美、充满童趣的插画风格,深深感动了许多大小读者。该书除延续了岩村和朗一贯的画风外,仍然以老鼠为主角,以丰富美妙的自然为背景,但是文字部分则由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山下明生叙述故事,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文与图之间的相辅相成。全书仍然是齐心合力、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的生活形态,去挖红薯、去钓鱼、去上学、去海边,透过老鼠拟人化的视角,寓教于乐地表达了生活中的秩序、常识、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常理以及变通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亲情之爱、自然的规律、团队合作、分工协作等都融合在温馨有趣的故事里。读者可以从图画书中,感受自然力量的伟大和神奇,教导孩子乐观积极、热爱家庭,变通思考、灵活解决问题,对于现代远离自然和大家族亲情的读者,更显的难能可贵,是现代都市儿童人格启蒙的一套优质成长图画书。
七只老鼠去上学
春天到了,小老鼠该上学了,可是,每只小老鼠都能找出各种理由,就是不想去上学,伤脑筋的老鼠妈妈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方法,让这七只任性的小老鼠乖乖的去上学,到底是什么好方法呢?这本《七只小老鼠去上学》让上学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也让父母变通思维,灵活解决问题。
七只小老鼠挖红薯
七只小老鼠和爸爸带着小铲子来到农场,准备参加挖红薯比赛,大家努力地挖,终于挖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大红薯,赢得了挖红薯的冠军,可是红薯那么大,要怎么样才能带回家给妈妈呢?动动脑、想一想,聪明的老鼠终于爸爸想到了一个好方法,可以把大红薯顺利地带回家和妈妈一起分享。究竟是什么好办法呢?
七只小老鼠去海边
放暑假了,老鼠爸爸带七只小老鼠去海边玩,可是七只小老鼠实在太调皮了,不放心的老鼠爸爸就动手做了七个游泳圈,并用长长的绳子绑住,这样就不怕小老鼠们游的太远了。大家到了海边玩得很高兴,可是,当海水上涨起来,大家却发现老鼠爸爸却睡在远远的岛上,小老鼠们要如何才能把不会游泳的爸爸救回来呢?就让《七只小老鼠去海边》来告诉小朋友遇事不慌的好办法吧!
7只小老鼠学钓鱼
7只小老鼠在冬天结冰的湖面上溜冰时,看到小黄鼠狼和爸爸钓了好多鱼,很羡慕。回家以后,他们想让爸爸妈妈也带他们去钓鱼,可是爸爸有事去不了,而钓鱼专家妈妈又怕冰上面好滑,会摔跤,不敢去钓鱼。所以小老鼠们和爸爸一起做了一部有大椅子的雪橇,推着妈妈一起去冰上钓鱼。小老鼠们和妈妈到底能不能钓到鱼饱餐一顿呢?
作者简介
山下明生,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193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在濑户内海度过童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法语专业。因为自幼在海边长大,喜欢大海,所以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是以大海为舞台的。他创作的《海里的白马》获野间儿童文艺奖,《给我一半》获小学馆文学奖。
岩村和朗,日本著名图画书大师。1939年4月3日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工艺科。早在大学时期,就参与NHK幼儿节目的动画制作,后投身图画书的创作,以工笔画般的细腻画风见长。岩村和朗原本的住处离东京的动物园很近,当他看到樊笼中的动物整日无精打采的模样,就意识到:人和动物是一样的,都应该回到大自然的老家去。岩村和朗的惊人之举是在他31岁时,携妻带子搬离东京,到远离尘嚣的小镇——益子町居住。他在山野间建造了美好的家园,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汲取创作灵感。他创造了自己Du一无二的生活,也由此孕育了Du一无二的图画书。著有“14只老鼠系列”、“7只老鼠系列”、“森林里的松鼠”、“猴子丹丹”系列等。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法、韩等15种文字,并多次获奖。
彭懿,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及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文学博士。现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主要学术著作有:《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世界幻想儿童文学导读》《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宫泽贤治童话论》《进魔法森林——格林童话研究》等。主要翻译作品有:《晴天有时下猪》《车的颜色是天空的颜色》《手绢上的花田》《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鼹鼠原野的伙伴们》等。《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获2007年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遇见图画书百年经典》获2007年首届香港书奖;《花香小镇》获第11届APPA(亚太地区出版者协会)图书奖翻译铜奖。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这套在日本家喻户晓的图画书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一是美丽的大自然,二是温暖的大家庭。阅读它zuida的乐趣,就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一个一个地去寻找谁是老大、谁是老二,瓢虫在哪里,荷花又在哪里……
——彭懿(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图画书阅读推广人)
这套书体现着儿童本位的立场和丰沛的儿童情趣,传递着劳动创造幸福、合作战胜困难等传统而现代的教育理念,孩子通过观察、发现、寻找和探究,可以在阅读中获得满足,建立自信。
——陈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喜爱绘本的人对日本图画书大师岩村和朗一定不会陌生,他的作品令许多人着迷,不仅小孩喜欢,连大人也被他作品中的细腻传神的自然场景、植被、神态各异的小动物深深吸引和感动。
岩村和朗出生的年代,正逢二战期间,历经日本投降及战败后国家动荡不安的状态,小时候时常找不到爸爸妈妈的日子,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回忆也间接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在他的作品中,安排了一个又一个足以让孩子安心安全的故事场景,目的就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不用去面对战争的暴力与死亡的恐惧,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从故事中感受到幸福与温暖。所以无论在“14只老鼠”还是“7只老鼠”系列故事里,就是老鼠一家一起劳动、一起收获……温馨快乐的故事,没有时间限制,没有长大与死亡这些话题,被一些评论称作“乌托邦”。
——《我家住在山坡上——走近岩村和朗的田园生活》
目录
7只老鼠去上学
7只老鼠在海边
7只老鼠挖红薯
7只老鼠学钓鱼
《小小探险家:自然与科学启蒙绘本系列》(全6册) 专为0-6岁好奇宝宝量身打造,激发对世界最原始的探索欲! 系列亮点一览: 本系列绘本聚焦于引导幼儿认识他们周围真实而迷人的世界,涵盖了从宏大的自然现象到微小的生命细节,再到基础的科学概念。我们摒弃了传统故事书的说教模式,转而采用高度视觉化、贴近生活经验的叙事方式,让孩子在“看”与“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对科学的初步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全套六册,环环相扣,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初级认知体系。 --- 分册介绍: 第一册:《天空的颜色秘密》 主题:天气现象与光影变化 内容概述: 本书带领小读者们抬起头,观察头顶那片瞬息万变的画布——天空。我们不只是简单地命名“蓝天”或“白云”,而是深入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为什么”。 清晨,太阳刚升起时,天空为什么是温柔的橘红色?正午,为什么是耀眼的湛蓝?当乌云聚集,暴风雨来临前,那种厚重的铅灰色又是如何形成的?书中细致描绘了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发生的不同折射和散射效果,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释了“彩虹”是如何在雨后出现的奇妙“镜子”现象。 此外,我们还关注了夜空。从月亮的圆缺变化——新月、峨眉月、满月,到偶尔划过夜空的流星,都以温暖的笔触呈现。书中穿插了关于“影子”的小游戏,鼓励孩子在户外观察自己的影子如何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伸长或缩短,初步建立起时间与空间感。色彩的运用极其丰富,从柔和的粉彩到饱和的深蓝,旨在训练幼儿对色彩细微差别的敏感度。 教育价值: 培养对自然规律的好奇心,理解光与色的基础关系,建立对时间流逝的基本认知。 --- 第二册:《泥土里的生命派对》 主题:土壤、植物生长与微生物世界 内容概述: 很多孩子认为泥土是脏的,但这一册将带领他们潜入地表之下,发现一个充满活力和忙碌的“地下城市”。 我们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开始,观察它如何被埋入黑暗的土壤中,然后伸出嫩芽,努力向上生长。书中详细描绘了植物的各个部分——根系如何像吸管一样吸收水分和养分,叶子如何“呼吸”和“制造食物”(光合作用的简化概念)。 更重要的是,我们揭示了土壤本身的构成。它不是单一的“泥巴”,而是由碎石、腐烂的落叶、水和空气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书中描绘了勤劳的“清洁工”——蚯蚓如何翻松土壤,让空气进入,以及那些我们肉眼难以看见的小细菌和真菌如何分解枯枝败叶,滋养新的生命。通过生动的插画,展示了蘑菇的生长过程,以及苔藓如何在潮湿的角落安家落户。 教育价值: 建立对生命周期的理解,认识到生命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尊重自然环境的意识,理解土壤是地球的宝贵资源。 --- 第三册:《哗啦啦的水之旅》 主题:水的形态、循环与用途 内容概述: 水,生命之源,无处不在,却又变化无穷。这一册以“水”为主角,讲述它如何进行一场永不停歇的宏大旅行。 故事从清晨的露珠开始,露珠如何凝结在草叶上?然后,我们跟随一滴水滴入小溪,体验它如何汇集成河流,奔向大海。在旅途中,水滴可能会被太阳晒热,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上升(蒸发);在高空遇到冷空气,重新聚集起来变成云朵(凝结)。最后,当云朵太重时,它又会以雨、雪或冰雹的形式回到大地(降水)。 书中特别设置了关于水的“三态”对比页面:固态的冰块是如何融化成液态的水,再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我们还展示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洗澡、饮用、发电,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孩子们将学会如何关紧水龙头,珍惜每一滴水。 教育价值: 掌握水的物态变化基础概念,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培养节约用水的环保习惯。 --- 第四册:《小小的机器,大大的力量》 主题:基础物理概念——简单机械 内容概述: 本册将带领孩子进入一个充满“杠杆”和“轮子”的世界。我们不使用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简单的物理原理如何使我们的生活更轻松。 书中展示了孩子们日常能接触到的工具,如跷跷板(杠杆原理的初体验)、门上的铰链(转动轴的作用)、以及推车和自行车上的轮子。通过拟人化的角色,我们看到一块沉重的石头是如何被一个撬棍(杠杆)轻易抬起的。 重点解析了“斜面”——为什么推着箱子上坡比直接举起它要容易得多。我们用清晰的图示对比了省力但费距离和费力但省距离的选择。此外,还引入了“滑轮”的概念,比如晾衣服时拉动绳子,是如何让重物向上移动的。 教育价值: 认识最基础的六种简单机械,培养空间想象力,理解“工具”如何帮助人类解决问题。 --- 第五册:《声音的形状与节奏》 主题:声波的产生、传播与听觉分辨 内容概述: 声音是无形的,但它却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媒介。本册致力于“看见”声音。 我们从孩子最熟悉的日常声响开始:妈妈的歌声、狗狗的吠叫、汽车的鸣笛。然后,我们通过精细的插图揭示了声音的来源——任何物体在振动时都会产生声音。书中描绘了鼓面被敲击时产生的“波纹”,这些波纹就是声波在空气中传播。 本册着重训练孩子的“听觉辨别能力”。它区分了高音(如口哨声)和低音(如大提琴声),以及响亮(大音量)和微弱(小音量)的声音。孩子们将学习到,为什么在空旷的房间里声音会回荡(回声),以及为什么潜水员需要特别的设备来“听见”水下的声音(传播介质不同)。 教育价值: 了解声音的物理本质(振动),发展听觉的敏锐度和分析能力,理解不同介质对声音传播的影响。 --- 第六册:《颜色混合的魔术盒》 主题:色彩理论基础与视觉感知 内容概述: 这是对视觉世界的一次深入探索,专注于色彩的调配和搭配。与第一册侧重自然光下的颜色不同,本册聚焦于颜料和染料的混合。 我们从三原色(红、黄、蓝)开始,引导孩子像化学家一样进行实验。加入少量黄色到红色中会得到什么?加入蓝色和红色后会变成什么?通过大面积、高饱和度的对比插图,直观地展示了二次色的形成过程。 书中还介绍了互补色和邻近色的搭配效果,例如,为什么红色配绿色会显得格外醒目,而蓝色和紫色搭配在一起会带来宁静感。最后,我们探讨了颜色在情绪表达中的作用:温暖的颜色带来活力,冷色调则带来平静。附带的互动页面鼓励孩子用蜡笔或手指颜料亲自尝试混合,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 教育价值: 掌握基础色彩学知识,提升审美能力,学习通过色彩表达情感和创造视觉效果。 --- 《小小探险家:自然与科学启蒙绘本系列》 旨在为3-6岁的学龄前儿童,打下坚实的科学素养基础。我们相信,最好的教育是激发孩子内心的“为什么”,让他们带着这份探索的热情,迎接未来的学习旅程。精装硬壳,环保油墨印刷,色彩饱满,经久耐用,是家庭和早教机构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