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工程:原理与应用

密码工程:原理与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尼尔斯·弗格森(Niels Ferguson) 著,赵一鸣 译
图书标签:
  • 密码学
  • 密码工程
  • 信息安全
  • 网络安全
  • 应用密码学
  • 密码分析
  • 安全协议
  • 现代密码学
  • 计算机安全
  • 编码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7435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61677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计算机科学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9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地探讨特定的、具体的协议,讲述如何设计密码协议,分析做出设计决策的原因,并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陷阱,从而帮助读者像密码学家一样思考。本书分为五部分,第 一部分对密码学进行概述,第二到四部分分别讲述消息安全、密钥协商、密钥管理方面的内容,第五部分介绍标准和专利等其他问题。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安全和密码学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应用密码工程的自学指南。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CryptographyEngineering:DesignPrinciplesandPracticalApplicationsNielsFeiguso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是密码工程师。在Eindhoven大学学习数学后,他在DigiCash分析、设计和实现用来保护用户隐私的高级电子支付系统。后来,他担任Counterpane公司和MacFergus公司的密码顾问,分析了数百个系统并参与了几十个系统的设计。他参与了Twofish分组密码设计,对AES做了一些好的初步分析,并参与了现在WiFi所使用的加密系统的研发。自2004年以来,他在微软工作,帮助设计和实现BitLocker磁盘加密系统。他目前在Windows密码小组工作,负责Windows和其他微软产品中的加密实现。
  BruceSchneier是国际知名的安全技术专家,被《经济学人》杂志称为“安全教父”。他是14本书的作者,其中包括畅销书《超过恐惧: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明智地思考安全》《秘密和谎言》和《应用密码学》,并发表了数百篇文章和学术论文。他的很有影响力的通讯“Crypto-Gram”和博客“SchneieronSecurity”有超过25万读者。他是电视和广播电台的常客,并且他关于安全和隐私问题的言论经常被报纸引用。他曾多次在国会作证,并且曾在多个政府技术委员会任职。他是BT(原英国电信)的首席安全技术官。
  TadayoshiKohno(Yoshi)是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他的研究兴趣是提高当前和未来技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他在2003年对DieboldAccuVote-TS电子投票机的源代码进行了初步安全分析,并从此将研究领域转向了从无线植入式起搏器和除颤器到云计算的新兴安全技术。他获得了国家科学基金会CAREER奖和AlfredP.Sloan研究奖学金。2007年,鉴于他对应用密码学的贡献,入选《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全球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榜(TR35),是35岁以下的世界创新者之一。他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Niels、Bruce和Yoshi是Skein散列函数设计团队的成员,该团队是NIST的SHA-3竞赛的参与者之一。

目录

目录
CryptographyEngineering:DesignPrinciplesandPracticalApplications
出版者的话
译者序
前言
《实用密码学》前言
关于作者
第一部分概述
第1章密码学研究范围2
1.1密码学的作用2
1.2木桶原理3
1.3对手设定4
1.4专业偏执狂5
1.4.1更广泛的好处5
1.4.2攻击5
1.5威胁模型6
1.6密码学不是唯一解决方案7
1.7密码学是非常难的8
1.8密码学是简单的部分8
1.9通用攻击9
1.10安全性和其他设计准则9
1.10.1安全性和性能9
1.10.2安全性和特性10
1.10.3安全性和演变的系统11
1.11更多阅读材料11
1.12专业偏执狂练习12
1.12.1时事练习12
1.12.2安全审查练习12
1.13习题13
第2章密码学简介14
2.1加密14
2.2认证15
2.3公钥加密16
2.4数字签名17
2.5PKI18
2.6攻击18
2.6.1唯密文攻击模型19
2.6.2已知明文攻击模型19
2.6.3选择明文攻击模型19
2.6.4选择密文攻击模型19
2.6.5区分攻击的目的20
2.6.6其他类型的攻击20
2.7深入探讨20
2.7.1生日攻击20
2.7.2中间相遇攻击21
2.8安全等级22
2.9性能22
2.10复杂性23
2.11习题24
第二部分消息安全
第3章分组密码26
3.1什么是分组密码26
3.2攻击类型27
3.3理想分组密码27
3.4分组密码安全的定义28
3.5实际分组密码30
3.5.1DES30
3.5.2AES32
3.5.3Serpent34
3.5.4Twofish34
3.5.5其他的AES候选算法36
3.5.6如何选择分组密码36
3.5.7如何选择密钥长度36
3.6习题37
第4章分组密码工作模式39
4.1填充39
4.2ECB40
4.3CBC40
4.3.1固定IV40
4.3.2计数器IV41
4.3.3随机IV41
4.3.4瞬时IV41
4.4OFB42
4.5CTR43
4.6加密与认证44
4.7如何选择工作模式44
4.8信息泄露44
4.8.1碰撞的可能性45
4.8.2如何处理信息泄露46
4.8.3关于数学证明46
4.9习题47
第5章散列函数48
5.1散列函数的安全性48
5.2实际的散列函数49
5.2.1一种简单但不安全的散列函数50
5.2.2MD550
5.2.3SHA-151
5.2.4SHA-224、SHA-256、SHA-384和SHA-51251
5.3散列函数的缺陷52
5.3.1长度扩充52
5.3.2部分消息碰撞52
5.4修复缺陷53
5.4.1一个临时的修复方法53
5.4.2一个更有效的修复方法53
5.4.3其他修复方法54
5.5散列算法的选择55
5.6习题55
第6章消息认证码56
6.1MAC的作用56
6.2理想MAC与MAC的安全性56
6.3CBC-MAC和CMAC57
6.4HMAC58
6.5GMAC59
6.6如何选择MAC60
6.7MAC的使用60
6.8习题61
第7章安全信道63
7.1安全信道的性质63
7.1.1角色63
7.1.2密钥63
7.1.3消息或字节流64
7.1.4安全性质64
7.2认证与加密的顺序65
7.3安全信道设计概述66
7.3.1消息编号66
7.3.2认证67
7.3.3加密67
7.3.4组织格式68
7.4详细设计68
7.4.1初始化68
7.4.2发送消息69
7.4.3接收消息70
7.4.4消息的顺序71
7.5备选方案71
7.6习题72
第8章实现上的问题I74
8.1创建正确的程序75
8.1.1规范75
8.1.2测试和修复75
8.1.3不严谨的态度76
8.1.4如何着手76
8.2制作安全的软件77
8.3保守秘密77
8.3.1清除状态77
8.3.2交换文件79
8.3.3高速缓冲存储器79
8.3.4内存保留数据80
8.3.5其他程序的访问82
8.3.6数据完整性82
8.3.7需要做的工作83
8.4代码质量83
8.4.1简洁性83
8.4.2模块化83
8.4.3断言84
8.4.4缓冲区溢出84
8.4.5测试85
8.5侧信道攻击85
8.6一些其他的话86
8.7习题86
第三部分密钥协商
第9章生成随机性88
9.1真实随机88
9.1.1使用真实随机数的问题89
9.1.2伪随机数89
9.1.3真实随机数和伪随机数生成器90
9.2伪随机数生成器的攻击模型90
9.3Fortuna91
9.4生成器91
9.4.1初始化93
9.4.2更新种子93
9.4.3生成块94
9.4.4生成随机数94
9.4.5生成器速度95
9.5累加器95
9.5.1熵源95
9.5.2熵池96
9.5.3?实现注意事项97
9.5.4?初始化98
9.5.5获取随机数据99
9.5.6添加事件100
9.6种子文件管理101
9.6.1写种子文件101
9.6.2更新种子文件101
9.6.3读写种子文件的时间102
9.6.4备份和虚拟机102
9.6.5文件系统更新的原子性103
9.6.6初次启动103
9.7选择随机元素103
9.8习题104
第10章素数106
10.1整除性与素数106
10.2产生小素数107
10.3素数的模运算109
10.3.1加法和减法109
10.3.2乘法110
......

精彩书摘

  关于种子文件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件系统更新的原子性。在大多数操作系统中,对种子文件的写操作仅仅是对一些内存缓冲区进行更新,很久之后才会将数据真正写到磁盘上。虽然一些文件系统提供了“flush”命令,声称能够将缓存上的所有数据都写到磁盘上,但是这个操作执行得非常缓慢,而且有时候硬件上并不会真正执行“flush”命令。
  无论何时使用种子文件来更新种子,都要在用户请求随机数据之前更新种子文件,而且必须要保证磁盘上的数据也进行了更新。在一些文件系统中,对文件数据和文件管理信息的操作是分开进行的,所以更新种子文件时文件管理信息和实际的文件信息不符,如果此时机器断电了,种子文件就会损坏甚至丢失,这样的文件系统对安全系统来说是不适用的。
  一些文件系统使用日志来解决部分问题。日志技术最初是在大型数据库系统中提出来的,而日志就是对文件系统的所有更新操作的列表。如果恰当地使用日志,能够保证在进行更新操作时,文件管理信息和文件信息也是一致的。从可靠性的角度看,使用了日志的文件系统更适用,遗憾的是常见的文件系统只是将日志用于文件管理信息,并不能完全达到我们的要求。
  如果硬件和操作系统不能保证文件更新的原子性和永久性,就不能安全地使用种子文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工作平台来尽量可靠地更新种子文件。
  ……

前言/序言

  前言CryptographyEngineering:DesignPrinciplesandPracticalApplications大多数图书涵盖了“密码学是什么?”——现在的密码是如何设计的,以及现有的密码协议(如SSL/TLS)是如何工作的。BruceSchneier的早期著作《应用密码学》(AppliedCryptography)就是这样。这样的书对于任何密码领域的人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但与现实中密码工程师和安全工程师的需求有差距。密码工程师和安全工程师不仅需要知道当前的密码协议如何工作,还需要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密码。
  要知道如何使用密码,人们必须学会像密码学家一样思考。本书旨在帮助你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通过深入的讨论做到这一点——对明确具体的协议进行深入的设计和分析,而不是对密码学中的所有协议进行泛泛的探讨。我们手把手地教你设计密码协议,分享我们做出某些设计决策的原因,并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陷阱。
  通过学习如何像密码学家一样思考,你还将学习如何成为更聪明的密码使用者。你将能够查看现有的加密工具包,理解其核心功能,并了解如何使用它们。你还将更好地理解加密技术所涉及的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本书也是学习计算机安全的一本指导书。在许多方面,计算机安全是密码学的超集。计算机安全和密码学都是关于设计和评价以某些方式表现的对象(系统或算法)的,甚至在有对手的情况下。在本书中,你将学习如何在加密技术的背景下思考对手的行为。一旦知道如何像对手一样思考,你就可以将这种思维方式扩展到一般的计算机系统安全上。
  历史这本书基于NielsFerguson和BruceSchneier编著的《实用密码学》(PracticalCryptography),并由TadayoshiKohno(Yoshi)增补内容修改而成。Yoshi是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也是Niels和Bruce之前的同事。Yoshi以《实用密码学》作为基础,将其修改为适合课堂使用和自学,同时保持了Niels和Bruce的原书主旨。
  教学大纲本书可以用作应用密码工程的自学指南,也可以用作教材。可以在关于计算机安全的一季度或一学期的课程中使用本书,例如作为6周或10周的密码学课程的基础教材,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增加高级材料。为了方便课堂使用,我们提供以下几种可能的教学大纲。
  下面的教学大纲适合于6周的课程。对于这一课程,假设第1章的内容在一般的计算机安全的更广泛背景下单独讨论,此处不考虑。
  第1周:第2~4章;第2周:第5~7章;第3周:第8~10章;第4周:第11~13章;第5周:第14~17章;第6周:第18~21章。
  以下大纲是针对10周的密码学课程。
  第1周:第1和2章;第2周:第3和4章;第3周:第5和6章;第4周:第7和8章;第5周:第9和10章;第6周:第11和12章;第7周:第13和14章;第8周:第15~17章;第9周:第18~20章;第10周:第21章。
  以下大纲适用于12周的课程,可以增加密码学或计算机安全的高级材料。
  第1周:第1和2章;第2周:第3和4章;第3周:第5和6章;第4周:第7章;第5周:第8和9章;第6周:第9(续)和10章;第7周:第11和12章;第8周:第13和14章;第9周:第15和16章;第10周:第17和18章;第11周:第19和20章;第12周:第21章。
  本书有几种类型的练习,建议你尽可能多地完成这些练习。其中包括传统的练习,旨在测试你对加密技术的理解。但是,由于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你学习如何在真实系统中考虑加密,所以还引入了一组非传统练习(参见1.12节)。密码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其他硬件和软件系统、人、经济、伦理、文化差异、政治、法律等组成的更大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非传统练习是明确设计的,以促使你在真实系统和周边生态系统的上下文中考虑加密。这些练习提供了将本书的内容直接应用到真实系统中的机会。此外,通过这些练习,随着学习的推进,你将看到自己的知识不断增加。
  其他信息虽然我们努力使本书没有错误,但是无疑错误不可避免。我们为本书维护了在线勘误表,使用此勘误表的方法如下。
  阅读本书之前,请访问http://www.schneier.com/ce.html并下载当前的更正列表。
  如果你在书中发现错误,请检查其是否已在列表中。如果它不在列表中,请发邮件到cryptographyengineering@schneier.com。我们将把错误添加到在线列表中。
  希望你有一个学习密码学的美好旅程。密码学是一个奇妙和迷人的主题,希望你从本书中学到很多东西,并且像我们一样享受密码工程。
  致谢非常感谢密码学和安全社区,如果没有他们在推进这一领域研究上所做的努力,本书是不可能出现的。本书还反映了我们作为密码学家的知识和经验,非常感谢我们的同行和导师帮助我们形成对密码学的理解。
  感谢JonCallas、BenGreenstein、GordonGoetz、AlexHalderman、JohnKelsey、KarlKoscher、JackLloyd、GabrielMaganis、TheresaPortzer、JesseWalker、DougWhiting、ZookoWilcox-O’Hearn和HusseinYapit,他们对本书的早期版本给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反馈意见。
  本书的部分内容是在华盛顿大学的本科生计算机安全课程教学中得到发展和完善的,感谢所有学生和助教。特别感谢Josh






《暗影密语:解密信息流动的艺术》 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如同奔腾不息的河流,川流不息,汇聚成我们生活的汪洋大海。然而,河流中也潜藏着暗流,数据传输中的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以及如何确保通信的可靠与真实,成为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想象一下,当您在网上购物时,您的银行卡信息是否安然无恙?当您发送一份机密文件时,它是否会被窃听者窥探?当您接收一份来自远方的消息时,您又如何能确信它的原始性,而非被篡改的面目全非?这些看似遥远的问题,实则与我们息息相关,深刻影响着个人隐私、商业机密,乃至国家安全。 《暗影密语:解密信息流动的艺术》正是这样一本旨在剖析信息流动背后奥秘的书籍。它并非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加密算法或协议,而是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以及它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这本书将带领您踏上一段探索之旅,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威胁开始,逐步揭示那些默默守护着数据安全、确保信息真实可靠的“暗影密语”。 第一篇:数字世界的隐忧——信息安全威胁的根源 在信息安全领域,首先需要理解的是,我们所处的数字世界并非天然坚不可摧。从最基础的物理层面到复杂的网络协议,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都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本书的开篇将系统性地梳理这些威胁的来源与形态,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信息安全风险的全局认知。 窥探者与窃听者: 这是一个最直观的威胁。无论是通过物理手段截取通信线路,还是通过软件漏洞侵入系统,窃听者总是企图在信息不设防的状态下获取其内容。我们将探讨各种监听技术,从早期的电磁干扰到现代的无线信号侦测,以及这些技术如何被不法分子利用。 篡改与伪造: 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被有意或无意地修改。一个简单的错误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恶意的篡改则更是防不胜防。本书将分析数据完整性面临的挑战,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机制来检测和防止信息被修改。 身份欺诈与冒充: 在数字通信中,确认对方身份至关重要。如果发送方或接收方的身份可以被轻易冒充,那么通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将荡然无存。我们将深入探讨身份验证的困难,以及身份欺诈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如钓鱼攻击、网络诈骗等。 拒绝服务攻击(DoS/DDoS): 这种攻击旨在瘫痪目标系统,使其无法正常提供服务。通过向目标发送海量无效请求,攻击者可以耗尽服务器资源,阻止合法用户访问。我们将分析DoS/DDoS攻击的原理,以及它们对企业运营和公共服务造成的巨大影响。 内部威胁: 信息安全并非仅仅来自外部。拥有合法访问权限的内部人员,如果心怀不轨,同样可能对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本书也将关注内部威胁的防范,包括权限管理、行为审计等方面。 第二篇:构筑数字屏障——信息安全的核心原理 面对严峻的安全威胁,人类发明了一系列精妙的“暗影密语”来构筑数字屏障。这些原理和技术是信息安全的基石,它们共同协作,确保着我们数字生活的安全。 保密性:让秘密只被知道的人知道。 这是信息安全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将从最基础的替换密码和置换密码讲起,逐步过渡到现代化的对称加密算法(如AES)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我们会深入剖析这些算法的数学原理,理解它们如何通过复杂的运算将明文转化为不可读的密文,以及如何安全地进行密钥管理。 完整性:确保信息未被篡改。 为了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修改,我们需要能够检测到任何未授权的改动。本书将详细介绍哈希函数(如SHA-256)和消息认证码(MAC)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生成一个“数字指纹”,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认证性:知道你是谁,我信你是谁。 在数字世界中,身份认证比现实世界更加复杂。我们将探讨数字签名如何工作,它如何利用非对称加密技术,让接收方确信信息的发送者是谁,并且信息在签名后没有被篡改。还会涉及公钥基础设施(PKI)的概念,以及证书如何扮演可信第三方的角色。 可用性:信息和服务随时可用。 即使信息被加密且完整,如果系统随时可能瘫痪,那么它的价值也将大打折扣。我们将讨论冗余设计、容灾备份、以及网络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在保障系统可用性方面的作用。 第三篇:暗影密语的实践——信息安全在各领域的应用 理解了信息安全的核心原理后,我们还需要知道这些原理是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的。本书的第三篇将带领读者深入到各个关键领域,观察“暗影密语”如何守护着我们的数字生活。 网络通信安全: 从早期基于明文的协议(如HTTP、FTP),到如今广泛使用的安全协议(如HTTPS、SFTP、TLS/SSL),网络通信的安全性经历了巨大的飞跃。我们将探讨TLS/SSL如何通过加密、身份认证和完整性校验,保护着我们浏览网页、发送邮件等日常的网络活动。 数据存储与保护: 无论是个人电脑上的文件,还是云端存储的海量数据,都需要得到妥善保护。本书将介绍文件加密、数据库加密等技术,以及如何通过访问控制和审计机制,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电子商务与金融安全: 网上购物、电子支付等金融交易的安全性是电子商务赖以生存的基石。我们将剖析支付过程中所采用的加密技术、身份验证机制、以及防范欺诈的策略。 通信隐私保护: 在这个日益互联的社会,个人隐私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将探讨端到端加密的应用,例如在即时通讯应用中,确保只有对话双方能够阅读消息。还会涉及一些关于匿名通信技术的研究。 物联网(IoT)安全: 随着智能设备数量的爆炸式增长,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我们将分析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系统等物联网设备面临的安全风险,以及如何为这些设备设计安全的通信和数据处理方案。 数字版权保护: 音乐、电影、软件等数字内容的版权保护,是内容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书将简要介绍数字水印、数字版权管理(DRM)等技术,以及它们如何尝试解决数字内容的盗版问题。 第四篇:前沿探索与未来展望——信息安全的演进之路 信息安全领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威胁的演化,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书的最后一篇将目光投向未来,探讨信息安全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后量子密码学: 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传统的公钥加密算法面临被破解的风险。我们将介绍后量子密码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如何提前为未来的计算环境做好准备。 零知识证明: 这是一种允许一方在不泄露任何额外信息的情况下,向另一方证明某个陈述是真实的技术。我们将探讨零知识证明的原理,以及它在隐私保护、区块链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同态加密: 这种加密技术允许在密文上进行计算,而无需先解密。我们将介绍同态加密的理念,以及它如何为安全的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开辟新的可能。 人工智能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正被广泛应用于安全领域,例如用于威胁检测、恶意软件分析、漏洞挖掘等。我们将探讨AI如何助力信息安全,同时也需要警惕AI被用于攻击。 区块链与分布式账本技术: 这些技术在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在数据溯源、身份管理等方面。 《暗影密语:解密信息流动的艺术》将通过清晰的逻辑、严谨的论证、以及丰富的案例,帮助读者理解信息安全的核心价值,掌握应对数字世界挑战的关键知识。本书的目标是让每一位读者都能理解那些守护着我们数字生活的“暗影密语”,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保护信息,拥抱一个更加安全、可信的数字未来。无论您是信息安全领域的初学者,还是希望拓展视野的专业人士,都能从本书中受益匪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接触了一本探讨【嵌入式系统与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书籍,这本著作非常注重工程实践和硬件交互的细节。书中详细描述了任务调度器的内部运作机制,特别是抢占式调度和协作式调度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权衡,这些内容对于我理解那些对时间要求极高的工业控制系统至关重要。作者对中断处理流程的剖析极为细致,从硬件中断向量到软件中断服务程序的上下文保存与恢复,每一步骤都讲解得清晰明了,甚至涉及到特定微控制器(MCU)寄存器的操作。我最欣赏的是它关于内存管理单元(MMU)和内存保护单元(MPU)在RTOS中的应用,如何确保关键任务的执行不受其他进程干扰,这对于提升系统的鲁棒性是核心所在。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务实,充满了代码片段和时序图,是一本能让你立刻上手、并且理解“为什么这么做”的硬核技术宝典。

评分

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现代软件架构与微服务治理】的著作,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大,但又不失落地实践。它没有沉溺于某一个特定框架的语法细节,而是着重探讨了在分布式环境下,如何设计出具有弹性、可观测性和高可用性的系统。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服务间通信协议选择”那一章的论述,他对比了 gRPC、GraphQL 和传统 RESTful API 的优劣,不仅仅从性能角度,更从团队协作和API契约管理的角度进行了权衡,这种全景式的分析让人受益匪浅。此外,书中关于“分布式事务处理”的章节,对Saga模式和两阶段提交(2PC)的优缺点进行了非常客观的梳理,并结合了最新的云原生实践给出了建议。这本书读起来就像是听一位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架构师在分享他过去十年踩过的所有“坑”和总结出的“宝典”,文字精炼,逻辑严密,是架构师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指南。

评分

天哪,我最近读了本关于【网络安全基础理论】的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作者真的是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加密算法原理讲得清晰透彻。我之前对公钥基础设施(PKI)一直是一知半解,总觉得那是高深莫测的领域。但这本书里,它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和图示,把数字证书的生成、信任链的建立过程讲得像是看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特别是关于哈希函数和数字签名的章节,作者没有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边界和潜在的攻击向量。看完之后,我对自己平时网上购物、登录各种系统时那些“看不见的保护”有了更深刻的敬畏之心。它不仅仅是理论堆砌,更像是一本实战指南,告诉你为什么某些安全措施是必需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好,循序渐进,即使是对信息安全新手来说,也不会感到压力过大,只是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去消化那些精妙的逻辑推导。强烈推荐给所有想弄明白“互联网是如何保护我们隐私”的普通用户和初级安全从业者。

评分

这本书在【数据科学中的机器学习算法优化】这一块内容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我特别关注了它对“梯度下降算法变种”的论述,作者不仅清晰地解释了动量(Momentum)和自适应学习率(如Adam、RMSprop)的工作原理,更重要的是,他深入探讨了这些优化器在处理稀疏数据和高维特征时的收敛特性差异。书中关于正则化方法(L1/L2/Elastic Net)的数学推导非常严谨,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对比图表,直观地展示了不同正则化强度对模型偏差与方差的影响。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探讨了模型量化(Quantization)和剪枝(Pruning)技术在边缘计算设备上部署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将理论研究与实际部署瓶颈紧密结合起来。这本书的阅读难度偏高,需要一定的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基础,但对于致力于提升模型性能和理解其内在机制的数据科学家而言,它的价值无可替代。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那些痴迷于底层系统设计的“技术宅”量身定做的,我得说,它在【操作系统内核与并发控制】方面的深度令人震惊。我原本以为自己对多线程和死锁问题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但这本书提供的那些关于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s)和原子操作(Atomic Operations)的详细分析,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引用的那些经典操作系统设计案例,比如如何优雅地处理上下文切换时的竞态条件,以及利用硬件特性优化锁的粒度,都展示了其深厚的功力。阅读过程中,我不得不经常停下来,对照着汇编代码级别的描述进行思考,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非常棒。它没有回避那些复杂的、涉及CPU缓存一致性协议的细节,反而将其作为核心内容进行剖析。对于希望编写高性能、高可靠性并发程序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案头的必备参考书。它教会你的不是如何使用某个库函数,而是理解为什么那个库函数会以那样的方式工作,这种底层洞察力是无价的。

评分

翻译的不能再差了,晦涩难读,太能对付了

评分

速度挺快的

评分

未拆

评分

翻译的不能再差了,晦涩难读,太能对付了

评分

速度挺快的

评分

还行 ,不错。。。。。。。。。。

评分

可以

评分

还行 ,不错。。。。。。。。。。

评分

速度挺快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