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P2P借贷服务行业正式进入存量增长阶段。一方面,主动停业或转型的平台大量增加,正常运营的平台持续减少;另一方面,行业年度交易规模增长至1��95万亿元,约为2015年的2倍,前100家平台交易规模在1��5万亿元左右,约占整个行业的77%,“马太效应”显著。在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不断加码、《P2P网络借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以及各地监管动作频繁的背景下,存量平台面临较大的合规整改压力,资产端上或通过集团化剥离P2P业务、借道“金交所”继续开展大额借贷业务,或彻底转向布局小额分散的消费信贷、车贷、供应链金融、农村金融等。
与此同时,行业风险投资事件相对于2015年大幅减少,但投资总额基本与2015年持平,B轮以上投资总额占到近70%的比重,风险资本日益谨慎,产业资本大步进入。由于P2P挂牌新三板被堵、A股上市无望,包括信而富、陆金所在内的多家平台都计划海外上市。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在过去4年发布《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年度报告》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国内P2P借贷行业的研究。
零壹财经
专业的新金融成长服务机构,建立了媒体+数据+研究+智库的独立第三方服务架构,拥有新媒体、零壹智库、零壹数据等服务平台。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员、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发起单位并任投资者教育专委会主任单位、中国融资租赁三十人论坛成员机构、湖北融资租赁协会副会长单位、微金融50人论坛特邀成员机构、跨界创新组织COIN执委机构。
零壹智库
零壹智库是零壹财经旗下的内容品牌及研究服务平台。坚持独立、专业、开放、创新的价值观。包含零壹财经华中新金融研究院,零壹研究院、零壹融资租赁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并建立了多元化的学术团队,通过持续开展金融创新的调研、学术交流、峰会论坛、出版传播等业务,服务新金融机构,探索新金融发展浪潮。
CONTENTS 目录
第1章国内外行业概况
1��1国内总体概况
1��2国外总体情况
1��3行业年度十大事件
第2章行业数据统计与分析
2��1本章逻辑结构
2��2行业整体数据
2��3典型平台数据
2��4年度百亿俱乐部
2��5问题平台分析
2��6本章统计说明
第3章P2P借贷资产类型分析
3��1P2P借贷资产概述
3��2主流资产分析
3��3细分资产分析
3��4短期资产分析
第4章P2P借贷与消费金融
4��1消费金融发展概况
4��2P2P消费金融业务模式
4��3P2P消费金融数据分析
4��4风险与挑战
4��5趋势和展望
第5章P2P借贷与汽车金融
5��1汽车金融发展概况
5��2P2P车贷业务模式
5��3P2P车贷数据分析
5��4风险与挑战
5��5趋势和展望
第6章P2P借贷与供应链金融
6��1供应链金融发展概况
6��2P2P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6��3P2P供应链金融数据分析
6��4风险与挑战
6��5趋势和展望
第7章P2P借贷与资本市场
7��1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概述
7��2P2P网贷与资本市场分析
7��3风险与挑战
第8章新技术在网贷中的应用
8��1大数据
8��2区块链
8��3其他技术
第9章P2P监管与合规运营
9��1行业风险特征
9��2监管办法及其解释
9��3监管落地及整改方向
9��4监管背景下平台的新选择
9��5北上广监管案例介绍
第10章美国网贷市场的动荡与反思
10��1事件回顾
10��2事件分析
10��3模式评价
10��4反思与启示
附录一30家样本平台资金流动情况
附录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三《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答记者问
附录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附录五研究合作单位简介
后记
《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17》这本书,就像一位严谨的学者,用客观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2017年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的方方面面。作者并没有回避行业中的争议,而是直面问题,深入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客观的认知。 我非常欣赏书中对P2P行业监管政策的梳理和分析。2017年,是P2P行业监管政策密集出台的一年,各种政策的出台,对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通过详细的梳理,让我了解了这些政策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行业的影响。这让我看到了监管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书中对行业内一些创新商业模式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例如,一些平台如何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提升风控能力,一些平台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来提升交易的透明度,这些都让我看到了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尤其赞赏书中对风险提示的审慎态度,作者反复强调投资风险,告诫投资者理性投资,这对于保护投资者的权益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明白,金融科技的发展,既要注重创新,也要注重风险控制,更要注重合规经营。
评分作为一个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高度关注的普通市民,《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17》这本书,无疑是我近期阅读过最具有启发性的一部作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一个复杂行业发展脉络的书籍并非易事,而这本书就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没有采用过于宏大叙事的视角,而是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出发,用清晰、简洁、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2017年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的全景图。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行业痛点的剖析,比如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投资者的风险教育缺失、平台的技术风险等等。这些问题,在当时常常被媒体放大或忽视,而本书则给予了客观、理性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P2P行业的复杂性。书中关于行业趋势的预测,虽然是在2017年所写,但现在回过头来看,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它让我看到了行业发展的一些内在规律,也让我对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风险提示的审慎态度,它提醒读者,任何投资都伴随着风险,而了解风险,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这本书不仅是关于P2P行业的一份报告,更是一份关于金融素养的普及指南。
评分在浩瀚的书海中,总有一些书能触动你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让你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作者就是你灵魂的另一半,能理解你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而《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17》这本书,恰恰就是这样一本令我爱不释手的著作。初次翻开它,我便被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入浅出的解读方式所吸引。在那个P2P行业如火如荼,却又暗流涌动的2017年,这本书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为我拨开了层层迷雾,让我得以窥见这个新兴行业的真实面貌。 作者并没有采用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案例分析以及行业专家的访谈,层层递进地展现了P2P行业的发展脉络。我尤其欣赏其中对早期P2P模式的梳理,从最初的“信息中介”定位,到后来出现的各类创新模式,每一处都挖掘得如此透彻,让我对这个行业的演进有了清晰的认知。书中对政策法规的解读也相当到位,让我明白了监管对于一个新兴行业的重要性,也让我看到了国家层面对于P2P发展的审慎与支持。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P2P行业中存在的风险与挑战,例如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平台合规性等问题,都进行了坦诚的剖析,这对于我这样一个非专业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它让我明白,任何一个行业的野蛮生长都伴随着代价,而理解这些代价,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
评分我想说,《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17》这本书,是一本让我读了之后,久久不能平静的书。它就像是一位资深的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了2017年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的方方面面。作者的专业知识和独到见解,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受益匪浅。 书中对于P2P行业发展驱动力的分析,让我对行业的兴起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从宏观经济环境、技术发展、社会需求等多个维度,阐述了P2P行业得以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这让我明白,行业的出现和发展,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书中对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如信息披露不透明、风险定价机制不完善、监管滞后等,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让我看到了P2P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也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未来趋势的预测,作者大胆地提出了对行业未来发展的设想,虽然这些设想可能不一定全部实现,但却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维度。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行业的未来,需要从业者、监管者和市场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评分读罢《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17》,我仿佛置身于2017年的P2P行业浪潮之中,亲身经历了它的潮起潮落,感受到了它的活力与挑战。这本书就像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将这个复杂而充满活力的行业,以最真实、最生动的面貌展现在我的眼前。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对P2P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坑”的详细披露。作者并没有避讳行业内的负面事件,而是通过翔实的案例,深入剖析了这些负面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对行业造成的冲击。例如,书中对一些平台“跑路”事件的分析,让我看到了P2P行业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的不足。同时,书中对行业内存在的“羊毛党”、“老鼠仓”等现象的揭示,也让我认识到了行业治理的复杂性。我更欣赏的是,作者在揭示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加强行业自律、完善监管体系、提升投资者教育等。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问题的坦诚面对和积极解决。它不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份关于行业反思与成长的记录。
评分《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17》这本书,让我对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P2P行业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层面,缺乏系统性的认知。而这本书,则以其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论据,为我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P2P行业市场规模、用户增长、业务模式等方面的数据分析。作者通过大量的数据图表,直观地展现了2017年P2P行业的发展现状,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行业的体量和增长潜力。同时,书中对行业内不同参与者,如平台、投资者、监管机构等的研究,也让我对行业的生态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更喜欢的是,书中对行业内部的潜在风险进行的深入剖析,例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这些风险的披露,对于投资者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警示意义。我尤其赞赏作者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作者基于对当时行业状况的分析,对P2P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前瞻性的判断。这本书让我明白,金融科技的发展,既要拥抱创新,也要敬畏风险,更要注重合规。
评分我一直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充满好奇,尤其是当这些变革涉及到金融科技这种日新月异的领域时,更是让我跃跃欲试。而《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17》这本书,就恰好满足了我这种探索欲。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金融旅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P2P行业在2017年所经历的种种起伏。作者以极其客观的视角,剖析了当时P2P行业的市场格局,揭示了头部平台与中小平台之间的竞争态势,以及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平台的发展特点。 书中对于“合规潮”的描绘,更是让我印象深刻。2017年,是P2P行业面临大洗牌的一年,各种监管政策的出台,让一些不合规的平台纷纷出局。作者通过详实的案例,展示了合规化对于P2P平台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也让我看到了监管的决心和力度。同时,书中也对一些创新模式进行了探讨,例如资产证券化、供应链金融等,这些都为P2P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对P2P行业的风险控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技术、管理、法律等多个维度,为读者提供了应对风险的思路和方法。这本书让我明白,P2P行业并非仅仅是简单的信息撮合,更是一个需要高度专业化和精细化运营的领域。
评分《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17》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金融科技世界的大门。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P2P借贷的理解仅限于字面意思,对其背后的商业逻辑、行业生态以及潜在风险知之甚少。而这本书,则以其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P2P行业发展历程的梳理,从最初的萌芽状态到后来的蓬勃发展,再到面临的挑战,每一个阶段都描绘得十分清晰。书中对当时行业内出现的各种创新模式的探讨,也让我眼前一亮。例如,一些平台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运营成本,一些平台如何通过场景化金融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这些都让我看到了P2P行业的无限可能。同时,书中对风险的分析也十分客观,让我认识到P2P行业并非一本万利的投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作者通过详实的案例,揭示了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平台跑路等问题,让我对P2P行业有了更理性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明白,任何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试错和完善的过程。
评分《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17》这本书,让我对金融科技这一新兴领域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P2P借贷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一些零散的媒体报道上,缺乏一个系统的认知框架。而这本书,恰恰为我构建了这个框架,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P2P行业的发展历程、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P2P行业商业模式的深度剖析。作者不仅解释了P2P平台是如何运作的,还深入探讨了不同平台在盈利模式、获客渠道、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差异。这让我明白,P2P行业并非同质化的,而是充满了多样性和创新性。书中对监管政策的解读,也让我受益匪浅。2017年,是P2P行业监管趋严的一年,各种政策的出台,对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通过梳理这些政策,让我看到了监管与创新之间的博弈,也让我认识到了合规经营的重要性。此外,书中对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也让我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作者预测了一些行业可能的发展方向,例如技术驱动的风险管理、场景化的金融服务等,这些都为我理解未来的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评分在我眼中,《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2017》不仅仅是一本行业报告,更是一份关于时代变迁的缩影。2017年,中国P2P行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而这本书,则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这个时代的脉搏。作者用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讲述了P2P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欢欣鼓舞与跌宕起伏,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行业变革。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从业者心态的描绘。作者并没有将P2P从业者简单地标签化,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在创新、竞争、风险面前所展现出的智慧、勇气与挣扎。书中对一些平台创始人、高管的访谈,更是让我看到了他们对行业的执着与理想。同时,书中对投资者心态的分析也十分到位,让我理解了为何P2P会吸引如此众多的投资者,以及投资者在面对风险时所表现出的不同心理。这本书让我明白,任何一个行业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都承载着时代的希望与期盼。它让我对P2P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了更深的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