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典藏版:百喻經(全本布麵精裝)

國學經典·典藏版:百喻經(全本布麵精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月清,範贇 譯
圖書標籤:
  • 國學
  • 經典
  • 百喻經
  • 佛教
  • 故事
  • 傳統文化
  • 精裝
  • 典藏
  • 文化
  • 修身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州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4874116
版次:1
商品編碼:12274039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百喻經》是一部以寓言故事來譬喻佛法義理的作品,其篇幅短小精悍、設喻詼諧巧妙,但又說理明晰,其在中印兩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時曾閱讀多部佛經,《百喻經》為其zui為喜愛的佛經之一,並購藏以及閱讀過多部版本。其中zui有影響的當屬金陵刻經處本《百喻經》。該書啓示讀者不僅要享受故事帶來的快樂,更要去體會書中極力辨明的各種道理。

內容簡介

  《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百喻經》稱“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現存的譬喻故事隻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稱之為“百”,有兩種說法,一就整數而言,二是加上捲首引言和捲尾偈頌共為百則。《百喻經》全文兩萬餘字,結構形式單一,每篇都采用兩步式,第一步是講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闡述一個佛學義理。它從梵文譯成漢文,距今已經有一韆五百多年的曆史。

作者簡介

  王月清,1966年生,南京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哲學、宗教倫理。曆任南京大學校報編輯部主任、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現任南京大學社科處處長。齣版有《中國佛教文化藝術》《論佛教思想與現代醫學的關聯》《作為宗教曆史文化的南宗禪》等論著多部。

目錄

引言13

1.愚人食鹽喻19
2.愚人集牛乳喻21
3.以梨打破頭喻23
4.婦詐稱死喻25
5.渴見水喻28
6.子死欲停置傢中喻30
7.認人為兄喻33
8.山羌偷官庫衣喻35
9.嘆父德行喻38
10.三重樓喻40
11.婆羅門殺子喻43
12.煮黑石蜜漿喻45
13.說人喜瞋喻47
14.殺商主祀天喻49
15.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51
16.灌甘蔗喻53
17.債半錢喻55
18.就樓磨刀喻57
19.乘船失喻59
20.人說王縱暴喻61
21.婦女欲更求子喻63
22.入海取沉水喻65
23.賊偷錦綉用裹褐喻67
24.種熬鬍麻子喻69
25.水火喻71
26.人效王眼喻73
27.治鞭瘡喻75
28.為婦貿鼻喻77
29.貧人燒粗褐衣喻79
30.牧羊人喻81
31.雇倩瓦師喻83
32.估客偷金喻85
33.斫樹取果喻87
34.送美水喻89
35.寶篋鏡喻91
36.破五通仙眼喻94
37.殺群牛喻96
38.飲木筒水喻98
39.見他人塗捨喻100
40.治禿喻102
41.毗捨闍鬼喻104
42.估客駝死喻107
43.磨大石喻109
44.欲食半餅喻111
45.奴守門喻113
46.偷犛牛喻116
47.貧人能作鴛鴦鳴喻118
48.野乾為摺樹枝所打喻120
49.小兒爭分彆毛喻122
50.醫治脊僂喻124
51.五人買婢共使作喻126
52.伎兒作樂喻128
53.師患腳付二弟子喻130
54.蛇頭尾共爭在前喻132
55.願為王剃須喻134
56.索無物喻136
57.蹋長者口喻138
58.二子分財喻140
59.觀作瓶喻143
60.見水底金影喻145
61.梵天弟子造物因喻147
62.病人食雉肉喻149
63.伎兒著戲羅刹服共相驚怖喻151
64.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153
65.五百歡喜丸喻155
66.口誦乘船法而不解用喻160
67.夫婦食餅共為要喻162
68.共相怨害喻164
69.效其祖先急速食喻166
70.嘗庵婆羅果喻168
71.為二婦故喪其兩目喻170
72.唵米決口喻172
73.詐言馬死喻174
74.齣傢凡夫貪利養喻176
75.駝甕俱失喻178
76.田夫思王女喻180
77.搆驢乳喻182
78.與兒期早行喻184
79.為王負機喻186
80.倒灌喻188
81.為熊所嚙喻190
82.比種田喻192
83.獼猴喻194
84.月蝕打狗喻196
85.婦女患眼痛喻198
86.父取兒耳璫喻200
87.劫盜分財喻202
88.獼猴把豆喻204
89.得金鼠狼喻206
90.地得金錢喻208
91.貧人欲與富者等財物喻210
92.小兒得歡喜丸喻212
93.老母捉熊喻214
94.摩尼水竇喻216
95.二鴿喻219
96.詐稱眼盲喻221
97.為惡賊所劫失喻223
98.小兒得大龜喻225
偈頌227

精彩書摘

  在諸多漢譯譬喻經典之中,《百喻經》是最為膾炙人口的典籍之一。但是這部廣為流傳的經典卻存在著許多版本、校勘和佚文等方麵的問題。這裏根據目前的研究簡要介紹一下《百喻經》的版本情況。
  據今本《百喻經》的記載,該書是尊者僧伽斯那所著、求那毗地所譯。今存《百喻經》各本共有兩種不同的分捲方式:一種分為四捲,如《大正藏》捲四“本緣部下”所收即是如此,此種版本的捲首沒有引言;另一種分為上下兩捲,如《磧砂藏》所收,單行本多作此劃分,其捲前有“聞如是”引言一段,不過這段引言現在大多認為是後人所加。
  今存宋元明清各版《大藏經》以及《高麗藏》、《大正藏》之中收錄的《百喻經》曆來被認為是原本。不過從今存諸經錄來看,唐代以前對於《百喻經》的著錄已經含糊不清瞭。根據七部經錄的記載,唐代以前的《百喻經》分彆有三十八捲本、十捲本、五捲本、四捲本和一捲本等不同說法,譯者也有求那毗地、支謙兩種不同的記載。其中今存於各版《大藏經》之中的《百喻經》雖有二捲和四捲的不同,但都是屬於同一個係統的,隻是可能由於裝訂而造成分捲的不同,文字上齣入甚微。除此二譯本之外,還存在某種全譯本或某些單篇的譯文。《長房錄》捲十一中首次明確說求那毗地的譯本是“第三譯”,這種說法錶明求那毗地的譯本應該不是單獨譯本。梁人僧佑又稱《百喻經》有“安世高齣《五陰譬喻》一捲”、“竺法護齣《譬喻三百首經》二十五捲無彆題,未詳其名”、“釋法炬齣《法句譬喻》六捲”、“求那毗地齣《百句譬喻》十捲”、“康法邃齣《譬喻經》十捲”五種譯本。
  1999年7月,人民文學齣版社齣版瞭《魯迅輯錄古籍叢編》,其中收錄的《百喻經》引起瞭學術界廣泛的關注和爭論。魯迅在日本留學時曾閱讀多部佛經,並於民國初年居於北京時購買過大量佛經。《百喻經》是魯迅先生最為喜愛的佛經之一,他曾購藏以及閱讀過包括日本翻刻高立本、野天佑門衛校勘本、常州天寜刻經處本等幾部《百喻經》。他曾於1914年7月捐資請金陵刻經處刻印此經,1915年1月完成。這就是現在很有影響的金陵刻經處本《百喻經》。這次印書的過程在《魯迅日記》、《周作人日記》等著作中均有記載。
  金陵刻經處本《百喻經》為木刻綫裝本,全一冊,分為捲上、捲下兩部分。捲上連目錄共29頁,捲下連目錄共27頁,共計56頁,每半頁10行,每行20字,據資料記載,經文應是由魯迅先生親自斷句。書末有金陵刻經處的標識語:“會稽周樹人施洋銀六十圓敬刻此經連圈計字二萬一韆零八十一個印送功德書一百本餘資六圓撥刻地藏十輪經。”新中國成立後文學古籍刊行社又依金陵刻經處本直行排印為大32開本的《百喻經》,全1冊,分為捲上、捲下,捲上39頁、捲下37頁,前有目錄10頁,每頁11行,每行31字。此書於1955年8月在北京齣版,1958年2月又在上海重印,流傳甚為廣泛。
  ……

《百喻經》:鏡鑒人生,禪心妙喻 在浩瀚的中華文明寶庫中,有一部著作,以其淺顯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深刻揭示瞭人生的種種荒謬與迷惘,指引著人們走嚮智慧與解脫。它便是早已聲名遠播的《百喻經》。這本書,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將佛陀的教誨融入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寓言故事之中,如同明鏡一般,映照齣世間百態,也照見瞭我們內心深處的執念與誤區。 《百喻經》並非一本講述宏大曆史敘事或精密科學理論的書籍。它的價值,在於其對人情世故、人心習氣的洞察入微。書中匯集的百個比喻,無一不是從日常生活中提煉而來,卻又蘊含著深刻的哲理。這些故事,有的幽默詼諧,令人捧腹;有的則令人扼腕嘆息,引人深思。它們共同指嚮一個核心:如何破除愚癡,認識真相,從而獲得內心的平靜與自由。 初讀《百喻經》,你可能會被其中的故事逗樂。比如,那個試圖用頭去測量大海深淺的愚人,那個用繩子去捆綁風的傻漢,他們的行為是如此荒唐,以至於讓人忍不住笑齣聲來。然而,笑過之後,我們又不得不驚醒,在這些滑稽的錶演背後,似乎隱約可見我們自己的影子。我們是否也曾為瞭虛無縹緲的目標而耗盡心力?我們是否也曾被一些無形的事物所束縛,卻渾然不覺?這些比喻,如同一個個小小的棱鏡,將我們內心深處的種種睏境摺射齣來,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和觀念。 《百喻經》的比喻,不僅僅是為瞭製造笑料,更是為瞭開啓智慧。它通過描繪那些因愚癡而産生的錯誤行為,反襯齣遵循智慧、順應因果的正確之道。例如,書中講述的“焼車喻”,一個愚人辛辛苦苦造好瞭車,卻因為害怕它被弄髒而將其燒毀。這個故事,看似簡單,卻揭示瞭許多人對待寶貴事物時的矛盾心理:我們辛辛苦苦獲得的,卻因為過度保護而失去瞭其真正的價值,甚至導緻毀滅。這不禁讓我們思考,我們在生活中,是否也曾因為“過度保護”而錯失瞭發展的機會,或者因為對某件事物的執著而最終毀掉瞭它? 另一個引人入勝的比喻是“吹大海喻”。愚人以為可以用嘴吹乾大海,卻不知大海的廣闊無垠。這個故事,恰恰諷刺瞭那些不自量力、妄圖以有限的力量去挑戰無限事物的人。它告誡我們,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不可被自己的想象和欲望所濛蔽,而去做一些不切實際、白費力氣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常常因為好高騖遠,或者因為對事物的認知不清,而陷入無謂的掙紮? 《百喻經》的比喻,常常聚焦於對“我執”的破除。許多故事都圍繞著“我”的認知偏差展開。比如,“摩登伽女喻”,揭示瞭人們因情欲而産生的幻覺,以及這種幻覺如何濛蔽瞭人的判斷力。摩登伽女以其美貌誘惑,讓許多人神魂顛倒,甚至不惜代價。這反映瞭人類在欲望麵前的脆弱,以及被欲望驅使時可能産生的種種迷失。書中藉此告誡我們,情欲如烈火,容易燒毀人的智慧,也容易讓人沉淪於不實的幻象之中。 還有“賣象喻”,講述瞭一個人賣掉瞭一頭大象,卻又捨不得象牙,最後搬著象牙迴傢。這個故事,極盡諷刺之能事,它揭示瞭人們貪得無厭、得隴望蜀的心理。我們常常會在得到一樣東西後,又對附帶的、甚至是沒有實際價值的東西耿耿於懷,從而失去瞭真正重要的部分。這不僅是一種貪念,更是一種目光短淺,不懂得取捨的愚癡。 《百喻經》的比喻,也善於揭示人們在認識上的誤區。例如,“盲人摸象喻”,這是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比喻之一。一群盲人各自觸摸大象的不同部位,然後根據自己的體驗來描述大象。有的說像柱子,有的說像扇子,有的說像繩子。他們都覺得自己說得對,卻無法認識到大象的整體。這個故事,深刻地揭示瞭我們認知事物的局限性。我們常常隻能從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經驗齣發去認識世界,而容易以偏概全,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它提醒我們,要保持謙遜,要傾聽不同的聲音,要努力整閤不同的信息,纔能更接近事物的真相。 書中還有許多關於“無常”和“空性”的揭示。例如,“水陸喻”,描述瞭人們在水陸之間來迴奔波,卻最終無法獲得真正的安寜。這映射瞭世事無常,一切都在不斷變化,而我們卻常常執著於眼前的得失,試圖抓住那些注定會消逝的東西,從而陷入無盡的煩惱。 《百喻經》的魅力,還在於它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佛教的核心思想——“緣起性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融入到普通人能夠理解的故事之中。它不是高高在上地講授佛理,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讓我們在笑聲或嘆息中,體悟到人生的真相。那些看似荒唐的比喻,其實都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投射。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好笑,是因為我們在這些故事中看到瞭自己曾經的影子,或者看到瞭自己可能會犯的錯誤。 閱讀《百喻經》,就像在與一位充滿智慧的長者對話。他不會用嚴厲的口吻批評你,而是用耐心而生動的比喻,引導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指引你走嚮光明。它教導我們,不要被錶象所迷惑,要看到事物的本質;不要被虛幻所牽引,要追求真實的價值;不要被情執所睏擾,要學會放下執著。 這本書,對於每一個渴望增長智慧、獲得內心平靜的人來說,都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它讓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一處寜靜的角落,藉由古老的智慧,照見當下的自己,從而開啓更加通透、更加自在的人生。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麵鏡子,一麵照見我們內心深處,引領我們走嚮覺醒的鏡子。每一頁,都可能是一個新的啓發,每一次閱讀,都可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用最簡單的方式,訴說著最深刻的道理,讓我們在似曾相識的故事中,獲得永恒的啓迪。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國學經典·典藏版:百喻經》這本書,我最想稱贊的是它帶給我的那種純粹的閱讀體驗。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能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尤其是一本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書,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享受。這本“典藏版”的齣現,無疑為這份享受加瞭分。首先,它的裝幀就足以讓人肅然起敬。布麵精裝,不僅在視覺上顯得穩重典雅,觸感上更是溫潤如玉。書頁的紙質也相當齣挑,厚實且有韌性,印刷清晰,色彩柔和,完全沒有廉價書籍那種粗糙感。捧在手裏,你能感受到一種來自歲月的沉澱,一種對傳統的敬意。更重要的是,這種高品質的包裝,讓我更加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細細品讀書中的內容。它不像一些電子書那樣可以輕易忽略,它要求你慢下來,去感受文字的力量,去體會作者的用心。這種沉浸式的閱讀,讓我感覺自己與書中的世界有瞭更深的連接,仿佛穿越瞭時空,與古人進行瞭一場心靈的對話。

評分

我一直在尋找一套真正配得上“國學經典”這個稱謂的書籍,而這本《國學經典·典藏版:百喻經》無疑給瞭我一個完美的答案。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的精美裝幀所摺服。布麵精裝的設計,不僅讓它在視覺上顯得沉穩大氣,觸感上也帶來瞭一種溫潤而有質感的體驗,與書名所傳達的文化厚重感完美契閤。打開書本,內頁的紙張選用也非常講究,厚實且帶有天然的紋理,印刷清晰,字跡飽滿,排版布局也十分閤理,讓閱讀過程成為一種純粹的享受。我特彆欣賞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比如書脊的設計,以及封麵上的元素,都恰到好處地展現瞭中華傳統文化的韻味。這種高質量的製作,讓我感到物超所值,它不僅是一本可以帶來知識和啓迪的書籍,更是一件可以作為傳傢寶收藏的藝術品。它讓我在翻閱時,不僅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也體會到瞭一種對經典的尊重和傳承。

評分

這本書拿到手,第一感覺就是“精緻”。這個“典藏版”確實名副其實,從外殼的布麵材質到內部的紙張印刷,都透露著一種低調而奢華的質感。我一直認為,好的書籍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種藝術品。這本《國學經典·典藏版:百喻經》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到位。打開書本,那種沉甸甸的分量感,以及翻頁時發齣的輕微沙沙聲,都帶著一種特彆的韻味。封麵設計的簡潔大氣,沒有過多花哨的裝飾,但那種沉靜的色調和考究的字體,本身就傳遞齣一種文化底蘊。我特意摸瞭摸布麵,那種略帶磨砂的觸感,讓我想起瞭小時候傢裏的老書,有一種親切而溫暖的感覺。內頁的印刷更是清晰銳利,字號大小適中,排版也十分閤理,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而且,這本書的裝訂非常牢固,感覺可以長久保存。這種用心的製作,讓我覺得物超所值,不僅僅是買瞭一本書,更是獲得瞭一件值得細細品味和珍藏的藝術品。

評分

剛收到這本《國學經典·典藏版:百喻經》布麵精裝,迫不及待地翻開,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麵而來,著實讓人心生歡喜。一直以來,我對傳統文化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很多經典著作要麼過於艱澀,要麼就是版本良莠不齊。這次入手這套《國學經典·典藏版》係列,完全是衝著“典藏版”這三個字來的,也確實沒有讓我失望。書的裝幀極其考究,布麵觸感溫潤,顔色沉靜內斂,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非常有分量感。翻到內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厚實且不易透墨,字跡清晰,排版疏朗,閱讀體驗非常舒適。我特彆喜歡這種古樸典雅的設計風格,總能勾起我對古代文人雅士的無限遐想,仿佛置身於書香門第的靜謐之中。書中的一些插圖和設計元素也恰到好處,既增加瞭藝術性,又沒有喧賓奪主,完美地襯托瞭內容的意境。作為一個對書籍細節有著較高要求的人,這款“典藏版”的品質無疑達到瞭我心中“珍藏”的標準,相信在日後的閱讀過程中,它定能成為我書架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綫,也讓我對閱讀本身多瞭一份儀式感和期待。

評分

這次入手這本《國學經典·典藏版:百喻經》,簡直是為我這種“顔控”和“質感控”量身定做的。當快遞小哥把包裹送到我手裏,我迫不及待地拆開,眼睛就被那質感十足的布麵吸引瞭。不是那種光滑得有些虛假的亮麵,而是帶著一種沉靜的啞光,顔色也非常耐看,感覺非常“國學”。打開來,更是驚喜連連。內頁的紙張厚實,觸感細膩,翻頁的時候聲音清脆,完全沒有普通書籍那種軟塌塌的感覺。字體的選擇和排版也都非常考究,大小適中,行距和字距都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花。而且,這本“典藏版”的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比如書脊的設計,還有封麵的壓紋,都透露著一種精緻和用心。這種高品質的書籍,拿在手裏就讓人覺得心情舒暢,也更有動力去翻閱和學習。我真心覺得,這樣的書籍,纔配得上“國學經典”的名號,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件可以長期珍藏的藝術品。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