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雄志肿瘤治疗医案精选集:消化系统肿瘤

吴雄志肿瘤治疗医案精选集:消化系统肿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雄志 著
图书标签:
  • 肿瘤学
  • 消化系统肿瘤
  • 中医学
  • 医案
  • 吴雄志
  • 肿瘤治疗
  • 临床经验
  • 中医肿瘤
  • 方剂
  • 医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8197181
商品编码:12280803522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巴山夜雨系列教材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2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出版社: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7月1日)
  • 丛书名: 巴山夜雨系列教材
  • 精装: 282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538197181
  • 条形码: 9787538197181
  • 商品尺寸: 21.6 x 15 x 1.6 cm
  • 商品重量: 499 g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系根据作者及其医疗科研团队十多年中医治疗肿瘤的大量医案精选汇编而成,包括人体五大系统中消化系统肿瘤的一百个典型病例,每个病例的医案特别详细,包括每次开方的药物名称和剂量均如实详细记录,参考和研读价值非常大。本书的出版,可谓是中医临床大数据应用的一次胜利。非常值得广大中西医肿瘤科医生参考和借鉴。

目录

第一章口咽癌治疗验案 
病例1会厌癌1 
第二章食管癌治疗验案 
病例2食管癌肺转移6 
病例3食管癌肺转移11 
病例4食管癌15 
第三章胃癌 
胃癌临床研究23 
胃癌治疗验案30 
病例5胃癌纵隔淋巴结转移30 
病例6胃癌胰腺转移术后37 
病例7胃癌肝转移45 
病例8胃癌肝转移51 
病例9胃癌肝转移59 
病例10胃癌术后标志物升高65 
第四章肠癌的临床研究及治疗验案 
上唇系带结节诊断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相关研究69 
病例11十二指肠类癌术后局部复发76 
病例12结肠癌81 
病例13结肠癌术后多次复发85 
病例14直肠癌肺转移91 
病例15直肠癌肝转移96 
病例16直肠癌肝转移103 
病例17直肠癌109 
病例18直肠癌肝多发转移114 
病例19结肠癌、乳腺癌标志物升高117 
病例20直肠癌肺转移125 
第五章肝癌的临床研究及治疗验案 
中医治疗的辨证分型及处方特点131 
中药组与非中药组患者的生存分析135 
西医治疗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生存分析137 
肝癌患者预后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138 
肝癌的治疗验案145 
病例21肝弥漫多发肿物145 
病例22肝癌151 
病例23肝多发肿物154 
病例24肝多发肿物160 
病例25肝癌肾上腺转移164 
病例26肝癌术后复发170 
病例27肝癌术后复发175 
病例28肝癌放疗后复发180 
病例29肝多发肿物187 
病例30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90 
病例31肝癌196 
病例32肝癌停药后复发200 
病例33肝癌术后多次复发206 
病例34肝癌211 
第六章胆囊、胰腺癌的临床研究及治疗验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胰腺癌患者生存影响的 
临床研究219 
不同治疗组的生存分析223 
胆囊癌治疗验案234 
病例35胆囊癌,胰腺、十二指肠及肝转移234 
病例36乳腺癌术后10年,胆囊癌术后6年余247 
胰腺癌治疗验案254 
病例37胰腺癌、胰周淋巴结转移及多发肝转移254 
病例38胰腺癌肝转移258 
病例39胰腺癌262 
病例40胰腺癌267 
附录:病例舌象图片271








炉火纯青的技艺,凝练济世的智慧——肿瘤治疗医案精选集:消化系统肿瘤 本书并非仅仅是一部医学文献的汇编,而是融汇了临床经验、学术沉淀与人文关怀的宝贵结晶。它精选了消化系统肿瘤领域中极具代表性、复杂性与启发性的医案,由资深肿瘤治疗专家倾注心血,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细腻的临床观察和精湛的治疗技艺,为读者呈现一幅幅生动的临床画卷。这不仅仅是一本供专业人士参考的学术著作,更是对生命尊重、对医学探索不懈追求的精神写照。 精选医案,尽显临床智慧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精挑细选的医案。每一则案例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它们或是对疑难杂症的巧妙攻克,或是对常规治疗方案的创新优化,抑或是对个体化治疗理念的生动诠释。作者团队在消化系统肿瘤这一广阔而又充满挑战的领域,深入挖掘了各种类型肿瘤(包括但不限于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胆道癌等)的诊疗过程。 胃癌: 从早期胃癌的精准内镜切除,到晚期胃癌的综合多学科治疗(MDT)模式,本书涵盖了不同分期、不同亚型的胃癌病例。其中,不乏对胃癌转移灶的挑战性处理,对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在胃癌中的精准应用,以及对老年胃癌、伴有基础疾病胃癌患者的特殊考量。医案细致地描绘了影像学、病理学、内镜学等多种诊断手段的协同作用,以及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等治疗手段的有机结合。例如,某则医案可能详述了如何根据EGFR、HER2、MSI等标志物的表达情况,为转移性胃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靶向或免疫治疗方案,并详细记录了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估、不良反应管理及方案调整策略。 食管癌: 本书特别关注食管癌的治疗难点,如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放化疗联合治疗、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胸腔镜微创手术的应用,以及对于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处理。医案中可能体现了对不同食管癌组织学类型(如鳞状细胞癌、腺癌)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差异化诊疗思路,尤其是在免疫治疗兴起后,对PD-1/PD-L1抑制剂在食管癌中的疗效及耐药机制的深入探讨。一则典型的医案或许会展示,如何通过精准放疗结合免疫治疗,显著改善了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并详细分析了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作为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疗的规范化与个体化同样是本书的重点。医案覆盖了从早期腺瘤性息肉的内镜下切除,到浸润性结直肠癌的手术方式选择(如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再到辅助化疗、靶向治疗(如抗EGFR、抗VEGF药物)和免疫治疗(如MSI-H/dMMR结直肠癌)。本书还可能包含了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时机的把握,以及对肝转移、肺转移等伴随情况的综合管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医案,可能详细阐述了如何针对KRAS/NRAS/BRAF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优选抗EGFR单抗,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疾病进展,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兼顾生活质量的维持。 肝胆胰腺癌: 肝癌、胰腺癌、胆道癌等肿瘤以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而著称。本书精选了许多高难度的肝癌(如肝内胆管细胞癌、肝母细胞瘤的特殊病例)、胰腺癌(如胰腺导管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胆道癌(如胆囊癌、壶腹癌)的治疗案例。这些医案可能深入探讨了肿瘤切除的界限、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介入治疗(如TACE、TACI)的应用、以及靶向和免疫治疗在这些肿瘤中的探索性应用。例如,一则关于晚期胰腺癌的医案,可能展示了作者团队如何通过多学科协作,综合运用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以及姑息性支持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了生活质量,即便在肿瘤无法手术切除的情况下,依然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细致入微,展现诊疗细节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案例的选择,更在于对每一个案例的细致描绘。作者们如同庖丁解牛,将复杂的临床过程层层剖析,展现出其精湛的诊疗技艺。 诊断的精准性: 医案中详细记录了各项检查结果,包括但不限于增强CT、MRI、PET-CT、内镜检查(胃镜、肠镜、ERCP、EUS)、病理活检(包括免疫组化、基因检测、MSI检测等)以及肿瘤标志物。对于影像学上的细微病灶,作者会详细描述其形态学特征、生长规律,并结合临床信息进行鉴别诊断。病理报告则成为诊断的金标准,本书会强调不同病理亚型、不同分级对治疗选择的重要性。 治疗方案的个体化: 每一则医案都体现了“一人一方”的治疗理念。作者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能状态(ECOG评分)、合并症、肿瘤的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子生物学特征、既往治疗史以及患者的意愿,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书中会详细阐述选择某种治疗手段的理由,以及针对不同方案可能出现的疗效评估标准和不良反应管理预案。 多学科协作(MDT)的实践: 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本书中大量的医案都生动展现了MDT模式的威力,包括外科、内科(肿瘤科、消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营养科、心理科等专家如何通过充分沟通与讨论,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综合治疗策略。医案可能会详细记录MDT会议上的讨论要点,以及最终形成的统一治疗意见。 技术应用的深度阐释: 无论是腹腔镜、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精细操作,还是介入治疗的精准定位,亦或是新一代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本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例如,在涉及手术的医案中,可能详细描述了术前评估、术中关键步骤、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在靶向和免疫治疗的医案中,则会深入分析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疗效监测以及耐药机制的应对。 预后评估与随访管理: 医案的最后,通常会详细记录患者的预后评估,以及长期的随访过程。这包括肿瘤的复发情况、转移情况、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以及如何根据随访结果调整后续的治疗或观察计划。 人文关怀,传递生命力量 除了严谨的医学专业性,本书更饱含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在精湛的医术背后,闪耀着医者仁心。 患者的心理支持: 肿瘤治疗不仅仅是身体的对抗,更是心灵的煎熬。本书中的医案,时常会记录作者团队如何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疏导,如何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如何平衡治疗与生活质量。 家属的沟通与协作: 肿瘤患者的治疗离不开家属的支持。本书会体现医患之间、医家之间的良好沟通,建立信任,共同克服困难。 医学伦理的考量: 在一些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病例中,本书会折射出医者在面对医学难题时,如何权衡利弊,遵循医学伦理,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决策。 本书的价值与读者群体 本书适合以下人群阅读: 临床肿瘤医生: 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专业的医师,能够从中学习到宝贵的临床经验,拓宽诊疗思路,提升临床决策能力。 普通外科、消化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的医生: 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消化系统肿瘤的综合诊疗过程,促进多学科协作。 医学院校师生: 是学习临床思维、理解消化系统肿瘤诊疗模式的极佳教材。 对消化系统肿瘤治疗感兴趣的医学研究者: 可以从中获取临床研究的灵感与素材。 希望深入了解自身疾病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在专业人士指导下): 能够帮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更好地与医生沟通。 《吴雄志肿瘤治疗医案精选集:消化系统肿瘤》是一部集学术性、临床性、实践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力作。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消化系统肿瘤治疗的漫漫长征之路,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翻开本书,您将走进一个充满智慧、挑战与温情的临床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吴雄志肿瘤治疗医案精选集:消化系统肿瘤》简直是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福音,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购买了它,希望能在其中找到一些关于治疗的启发。虽然书名听起来相当专业,但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其中详尽的病例分析深深吸引。每一则医案都像是医生在复盘一次精彩的手术或治疗过程,从患者的初诊、症状描述,到各种检查结果的解读,再到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实施,都力求做到细致入微。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的章节,吴教授的思路非常清晰,他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是在阐述他对于疾病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优化方案。书中引用了大量的临床数据和文献,但并不是枯燥的堆砌,而是有机地融入到病例的讨论中,使得论证更加严谨可信。对于我这样一个非医学专业人士来说,虽然有些专业术语需要反复查阅,但整体而言,这本书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让我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它让我明白,每一次治疗的背后,都凝聚着医生无数的心血和智慧。

评分

说实话,在拿到《吴雄志肿瘤治疗医案精选集:消化系统肿瘤》之前,我对肿瘤治疗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我发现,每一个病例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复杂而精妙的决策过程。书中对每一种治疗手段的阐述都十分详尽,不仅仅是介绍药物的名称或手术的流程,而是深入到治疗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如何处理潜在的副作用。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一些罕见并发症的描述和处理方式,这充分体现了吴教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应变能力。这本书也让我对“个体化治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病例中,医生如何根据患者的独特性来调整治疗方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让我看到了肿瘤治疗的希望,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治疗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更坚定的信心。

评分

当我了解到《吴雄志肿瘤治疗医案精选集:消化系统肿瘤》这本书时,我就知道它与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健康读物完全不同。这是一本真正“接地气”的书,它所呈现的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鲜活的临床实践。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不同类型消化系统肿瘤(例如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的深入剖析,以及针对每种肿瘤,吴教授如何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分期、基因突变情况等多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策略。例如,书中对晚期消化道肿瘤的姑息治疗部分,虽然篇幅不算最多,但却让我看到了医生的人文关怀。在无法治愈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吴教授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读着这些医案,我仿佛能听到医生与患者的对话,感受到他们之间的信任和共同抗争的决心。这本书也让我对现代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有了更深的体会,从早期的化疗、放疗,到如今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书中都给出了相应的病例说明,展示了这些技术是如何在临床上发挥作用的。

评分

《吴雄志肿瘤治疗医案精选集:消化系统肿瘤》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实战手册”。我平时关注医学信息,但总觉得隔靴搔痒,不如直接看真实的临床案例来得直接。吴教授的医案,就像是一幅幅生动的肿瘤治疗画卷,将复杂的医学过程变得易于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治疗阶段的过渡处理,例如,从诊断到手术,再到术后化疗或靶向治疗,每一个环节都衔接得非常自然,而且吴教授在书中会详细说明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过渡方式。书中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的讨论也十分深入,他不仅仅是介绍如何发现复发,更重要的是,他会分析复发的原因,以及如何根据复发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肿瘤治疗的长期性和持续性,也让我认识到,这是一个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的过程。虽然我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帮助非专业读者理解肿瘤治疗的复杂性,也能为患者提供宝贵的参考信息。

评分

对于我这个长期关注肿瘤研究的爱好者来说,《吴雄志肿瘤治疗医案精选集:消化系统肿瘤》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其科学性和前沿性。吴教授在医案中,不仅仅是记录治疗过程,更是在分享他对于肿瘤发病机制的理解,以及如何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来指导临床实践。比如,书中关于微创手术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就让我看到了外科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如何通过更小的创伤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另外,书中对术后康复的关注也让我耳目一新,它强调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包括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方面,这些都是影响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疑难病例的讨论,吴教授并没有回避其中的挑战,而是通过细致的分析,展现了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这本书读起来不像是教科书,更像是一场与顶尖肿瘤专家的深度对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