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设计及专利申请

机械创新设计及专利申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继文,杨红娟,陈清朋 等 著
图书标签:
  • 机械设计
  • 机械创新
  • 专利申请
  • 知识产权
  • 发明创造
  • 工程技术
  • 科技创新
  • 产品设计
  • 技术创新
  • 实用新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843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323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8
字数:3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从事机械设计和发明方法、创新方法的实践人员、研究人员和爱好者以及理工类高等院校师生阅读;也适合创新方法、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的师生选为参考书使用。
创新性:本书详述了实用的机械创新设计的思维基础、技术基础和基本方法,以及基于TRIZ的创新设计理论,详述了专利检索、撰写和审查意见回复相关方面的内容。
创新案例丰富:通过大量的创新设计实例启发读者,实例具有代表性。

内容简介

本书详述了实用的机械创新设计的思维基础、技术基础和基本方法,以及基于TRIZ的创新设计理论,详述了专利检索、撰写和审查意见回复相关方面的内容,所选实例丰富、具有代表性,对实例内容的分析具体、透彻。本书内容的阐述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和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创新设计的类型、机械创新设计的思维基础、机械创新设计的技术基础、机械创新设计基本方法、基于TRIZ的创新设计、专利信息检索技术、专利撰写与实例分析、专利审查意见与回复等。
本书适合从事机械设计和发明方法、创新方法的实践人员、研究人员和爱好者以及理工类高等院校师生阅读;也适合创新方法、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的师生选为参考书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 1
 1.1 创新与产品创新 / 1
  1.1.1 创新的概念 / 1
  1.1.2 产品创新 / 2
 1.2 创新设计 / 3
  1.2.1 创新设计的概述 / 3
  1.2.2 创新设计的类型 / 4
 1.3 机械产品常规设计、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 / 4
  1.3.1 机械系统设计的重要性 / 5
  1.3.2 常规设计 / 6
  1.3.3 现代设计 / 7
  1.3.4 机械创新设计 / 7
  1.3.5 机械创新设计主要内容 / 9
第2章 机械创新设计的思维基础 / 10
 2.1 思维的特性与类型 / 10
  2.1.1 思维的特性 / 10
  2.1.2 思维的类型 / 11
  2.1.3 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 14
 2.2 常用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法则 / 16
  2.2.1 创新的基本原理 / 16
  2.2.2 创新法则 / 17
 2.3 常用的创新技法 / 19
  2.3.1 群体集智法 / 19
  2.3.2 类比创新法 / 19
  2.3.3 系统分析法 / 20
  2.3.4 仿生法 / 21
  2.3.5 组合创新法 / 22
  2.3.6 移植创新法 / 23
  2.3.7 联想法 / 24
  2.3.8 功能设计法 / 24
2.3.9 反求设计法 / 24
  2.3.10 形态分析法 / 26
第3章 机械创新设计的技术基础 / 28
 3.1 机器的组成分析 / 28
  3.1.1 机械及其分类 / 28
  3.1.2 机器的组成及基本形式 / 31
  3.1.3 机械系统的发展 / 33
 3.2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 36
  3.2.1 机械运动系统 / 36
  3.2.2 机械运动机构 / 38
  3.2.3 机械运动控制 / 40
 3.3 机械系统方案的评价 / 44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4
  3.3.2 评价指标体系 / 45
  3.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7
第4章 机械创新设计基本方法 / 48
 4.1 机构创新设计 / 48
  4.1.1 机构的变异、演化与创新设计 / 48
  4.1.2 机构的组合与创新设计 / 55
  4.1.3 机械创新中几种常用的实用机构 / 62
 4.2 机械结构创新设计 / 66
  4.2.1 机械结构设计的概念与步骤 / 66
  4.2.2 结构元素的变异与演化 / 67
  4.2.3 机械结构创新设计的基本方法 / 71
  4.2.4 机械结构创新设计的发展方向 / 81
  4.2.5 机械创新设计的实例 / 84
 4.3 机械创新与结构创新设计案例 / 89
  4.3.1 传送装置创新方案设计 / 89
  4.3.2 工业机械手创新方案设计 / 92
  4.3.3 直线滑台创新方案设计 / 95
  4.3.4 电梯轿厢的创新方案设计 / 96
  4.3.5 电梯轨道创新方案设计 / 98
第5章 基于TRIZ的创新设计 / 100
 5.1 TRIZ概述 / 100
  5.1.1 TRIZ的定义 / 100
  5.1.2 TRIZ对发明问题的分级 / 101
  5.1.3 TRIZ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 102
  5.1.4 经典TRIZ的体系结构 / 103
5.1.5 TRIZ解决问题的模式 / 104
 5.2 TRIZ1141体系 / 104
 5.3 TRIZ的“思维桥” / 106
  5.3.1 “思维桥”的概念 / 106
  5.3.2 最终理想解 / 106
  5.3.3 九屏法 / 107
  5.3.4 STC 算子 / 109
  5.3.5 金鱼法 / 109
  5.3.6 小人法 / 110
 5.4 TRIZ的“进化桥” / 111
  5.4.1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 111
  5.4.2 技术进化的S 曲线 / 113
  5.4.3 雷达图 / 114
 5.5 TRIZ的“参数桥” / 115
 5.6 TRIZ的“结构桥” / 117
  5.6.1 功能模型分析 / 117
  5.6.2 从功能模型到物场模型 / 118
  5.6.3 一般解法 / 118
  5.6.4 标准解法系统 / 119
 5.7 TRIZ的“功能桥” / 119
 5.8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ARIZ )  / 120
 5.9 运用TRIZ解决冲孔机钢珠脱落问题 / 121
  5.9.1 项目背景与问题描述 / 121
  5.9.2 TRIZ解决问题设计的步骤 / 121
  5.9.3 解决方案分析与评估及其方案验证 / 123
第6章 专利信息检索技术 / 125
 6.1 常用专利文献检索资源简介 / 125
  6.1.1 主要专利局提供的专利文献数据库 / 125
  6.1.2 主要商业机构提供的专利文献数据库 / 130
 6.2 检索对象与检索范围 / 132
  6.2.1 主要检索类型的检索对象和检索范围 / 133
  6.2.2 权利要求的理解 / 134
  6.2.3 常用检索字段介绍 / 136
  6.2.4 特殊领域的检索 / 138
 6.3 案例检索及陈述意见书或权利要求书查询 / 139
  6.3.1 案例检索 / 139
  6.3.2 查询陈述意见书或权利要求书等文件 / 143
第7章 专利撰写与实例分析 / 147
 7.1 基础知识 / 147
7.1.1 可授予发明专利权的保护客体 / 147
  7.1.2 可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客体 / 148
  7.1.3 可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客体 / 151
  7.1.4 不授予专利权的客体 / 152
 7.2 说明书的撰写 / 155
  7.2.1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概述 / 155
  7.2.2 技术领域 / 158
  7.2.3 背景技术 / 158
  7.2.4 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 / 159
  7.2.5 附图说明 / 161
  7.2.6 具体实施方式 / 162
  7.2.7 说明书附图 / 163
  7.2.8 说明书具体实例 / 163
  7.2.9 说明书摘要 / 166
 7.3 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 167
  7.3.1 与权利要求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 167
  7.3.2 权利要求的类型 / 167
  7.3.3 权利要求的基本模式 / 169
  7.3.4 撰写权利要求书的主要步骤 / 171
  7.3.5 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 172
 7.4 权利要求中语言的应用 / 180
  7.4.1 权利要求书中语言的基本要求 / 180
  7.4.2 权利要求书相关案例分析 / 180
 7.5 权利要求书撰写的具体要求及常见缺陷 / 183
 7.6 发明撰写时常见问题总结 / 188
  7.6.1 无法克服的不清楚和/或不完整问题 / 188
  7.6.2 实施例公开的内容不足以支持上位概括的内容 / 194
  7.6.3 发明专利常见问题总结 / 194
 7.7 专利撰写实例 / 196
  7.7.1 一种面向宽面花架的长期升降自动浇花护理机方案设计 / 196
  7.7.2 一种长期可旋转自动浇水护理智能花架方案设计 / 201
  7.7.3 一种面向环形建筑的直线电机驱动电梯方案设计 / 204
  7.7.4 一种电梯轿厢围壁涂装自动下料装置方案设计 / 208
第8章 专利审查意见与回复 / 214
 8.1 意见陈述书的撰写 / 214
  8.1.1 撰写意见陈述书的总体思路 / 214
  8.1.2 几类主要实质性缺陷的处理及意见陈述 / 215
  8.1.3 意见陈述的期限、形式及注意事项 / 225
  8.1.4 如何撰写意见陈述书 / 226
 8.2 对申请文件的修改 / 227
  8.2.1 对申请文件和权利要求书修改的要求 / 227
  8.2.2 对说明书及其摘要的修改 / 228
  8.2.3 不允许的修改 / 229
  8.2.4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时的修改要求 / 231
  8.2.5 修改的具体形式 / 231
 8.3 审查意见、陈述和补正实录 / 232
参考文献 / 248

前言/序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生活的影响日趋明显,知识经济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而技术创新又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机械创新设计是机械工程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机械创新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出能达到机械工作目的,结构新颖和具有科学原理的机械系统。机械创新设计的成果经常被研究仿制,对机械创新设计的成果进行专利保护是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重要途径。对于专利的撰写,由于申请人或发明人的专利知识不足,会造成所提供的发明内容不清楚、不完整,以及缺乏发明的技术手段,造成发明审查时间过长,申请文件错误等问题,因此应提高专利申请撰写质量,以更好地对机械创新设计的成果进行专利保护。
本书主要阐述了机械创新设计及专利申请的相关知识,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创新与产品创新,创新设计的类型,机械产品常规设计、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思维的特性与类型、常用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法则、常用的创新技法;机械创新设计的技术基础;机械创新设计基本方法;基于TRIZ的创新设计;常用专利文献检索资源简介、检索对象与检索范围、案例检索及陈述意见书或权利要求书查询;专利撰写基础知识、说明书的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权利要求中语言的应用、权利要求书撰写的具体要求及常见缺陷、发明撰写时常见问题总结和专利撰写实例等内容;专利审查意见陈述书的撰写,对申请文件的修改,审查意见、陈述和补正实录等内容。本书在选材上,以机械创新设计及专利申请知识为主要内容,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又兼顾了知识面的拓展,内容比较新颖丰富。
本书适合从事机械设计和发明方法、创新方法的实践人员、研究人员和爱好者以及理工类高等院校师生阅读;也适合创新方法、知识产权相关专业的师生选为参考书。
本书由陈继文、杨红娟、陈清朋、崔嘉嘉、李鑫编著。山东建筑大学于复生教授为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成果,在此向相关作者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电梯技术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由于笔者经验不足,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切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点石成金:从灵感到创意的实现之路》 简介: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每一个伟大的产品、每一项颠覆性的技术,都源于一个闪光的创意,一次不懈的探索,以及一份将设想化为现实的决心。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领域的技术细节,而是深入剖析了从无到有、从概念到落地的创意实现过程。我们将带领读者踏上一场思维的旅程,探索那些隐藏在伟大发明背后的普适性原理和方法论。 本书的核心在于“转化”。我们关注的是如何将抽象的灵感转化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规避风险、优化设计、提升价值。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操作特定软件或掌握某种工程技术的工具书,而是一本关于“如何思考”、“如何创新”的思维指南,旨在激发读者的创造潜能,并为他们的创意实践提供一条清晰的路径。 内容梗概: 第一章:灵感的源泉——洞察与发现 需求的本质: 深入剖析用户痛点、市场空白以及潜在需求,强调从“看见”到“理解”的转变。 跨界碰撞: 探索不同学科、不同行业知识的融合如何激发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观察的艺术: 教授读者如何以敏锐的触角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发现被忽视的问题和机会。 类比与借鉴: 分析如何从自然界、其他领域成熟的解决方案中汲取灵感,进行创新性迁移。 第二章:创意的孕育——发散与收敛 头脑风暴的升级: 介绍超越传统头脑风暴的创新性思维技术,如SCAMPER法、六顶思考帽等,帮助读者系统性地生成海量创意。 意图驱动的设计: 强调在创意生成过程中明确设计意图和目标用户的重要性,避免“为了创新而创新”。 原型思维: 讲解如何通过快速、低成本的原型制作来验证创意,并从中学习和迭代。 批判性评估: 探讨如何在众多创意中,运用逻辑和常识进行初步筛选和评估,找出最有潜力的方向。 第三章:设计的骨架——结构与逻辑 功能分解与组合: 教授如何将复杂问题拆解成易于管理的部分,并探索不同功能的组合可能性。 系统思维: 强调从整体和相互关联的角度看待设计,理解各组成部分如何协同工作。 效率与优化: 探讨如何通过流程设计、资源配置等方式,提升创意的实现效率和经济效益。 信息架构: 关注用户与产品或服务之间的交互逻辑,如何清晰、直观地引导用户完成任务。 第四章:创意的落地——可行性与实现 技术可行性评估: 分析如何初步判断创意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实现可能性,以及潜在的技术挑战。 资源整合与管理: 探讨如何识别和获取实现创意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流程构建与优化: 介绍如何设计合理的生产、研发、推广流程,确保创意能够顺利推向市场。 风险预判与规避: 教授读者如何识别创意实现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五章:价值的升华——市场与用户 用户体验至上: 强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打磨和优化产品或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 商业模式探索: 探讨不同的商业模式如何为创意价值的实现提供支撑。 价值链的构建: 分析如何通过优化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最大化创意的商业价值。 持续迭代与进化: 鼓励读者将创意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不断收集反馈,进行迭代和升级。 本书特色: 强调思维方法而非具体技术: 适用于任何领域、任何背景的读者,无论您是学生、创业者、产品经理还是普通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 案例丰富,引人入胜: 穿插大量跨行业、跨时代的成功和失败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抽象概念。 actionable insights: 提供实用、可操作的建议和工具,帮助读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鼓励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 引导读者形成自己的判断体系,而不是盲目模仿。 《点石成金:从灵感到创意的实现之路》将是一本激发您内在创造力,点亮您创新之路的启迪之作。它将帮助您理解,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想法,都可能成为改变世界的种子,而您,正是播种者。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机械创新设计及专利申请》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许多关于机械创新的想法。我是一名长期在制造业领域工作的工程师,亲身经历过很多因为技术创新而带来的突破,也见证过许多优秀创意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而流失。这本书的出现,恰逢其时,它正好填补了我一直以来在创新设计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知识空白。我期待它在“机械创新设计”部分能够深入讲解如何激发创新灵感,如何运用系统性的方法进行设计,比如是否会介绍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如数字化设计、绿色设计等,以及如何将这些理念应用于实际的机械产品开发中。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从实践中学习,理解创新设计的关键要素,并从中获得启发。而“专利申请”部分,更是我关注的焦点。我深知,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份详细的专利申请指南,从专利的类型、申请的条件,到专利检索、撰写方法,再到审查流程和后续的维护,都能够进行深入的阐述。我期待它能够教会我如何准确地描述一项技术发明,如何清晰地界定专利保护范围,以及如何有效地应对专利审查过程中的挑战。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看来,将是一本集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宝贵资源,能够帮助我提升机械创新设计的能力,并为我的创新成果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评分

当我翻开《机械创新设计及专利申请》这本书的封面,我的内心就涌起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我一直对机械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坚信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核心动力。然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瓶颈,不知道如何突破现有的框架,提出真正具有原创性的想法。这本书的书名,恰好点明了我所需要的两个关键方面:如何进行“创新设计”以及如何进行“专利申请”。我希望在“机械创新设计”部分,能够学习到一些系统性的创新方法论,例如头脑风暴、TRIZ理论的应用,或者其他能够激发设计灵感的工具和技巧。我期待作者能够通过丰富的案例,生动地展示如何将抽象的创意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机械设计方案。我希望能够理解不同类型的机械创新,例如是颠覆式创新还是渐进式改进,以及它们各自的设计思路和挑战。更令我兴奋的是“专利申请”这一部分。在我看来,将一项优秀的机械设计转化为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是实现其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关键一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份详尽的专利申请流程指南,包括如何进行有效的专利检索,如何撰写清晰、准确、具有法律效力的专利申请文件,以及如何应对专利局可能提出的各种审查意见。我希望它能教会我一些关于如何避免侵犯他人专利权,以及如何策略性地进行专利布局的知识。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学习创新设计思维和掌握知识产权保护技能的绝佳机会。

评分

《机械创新设计及专利申请》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实用性和前瞻性。作为一名工业设计的学生,我一直对机械结构和创新性解决方案很感兴趣,并且深知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优秀的设计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我希望这本书在“机械创新设计”部分,能够提供一些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例如如何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参数化设计,如何将用户体验融入机械设计,以及如何进行跨学科的创新融合。我期待它能够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机械创新案例,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成功的经验和创新的思维模式。同时,我也对“专利申请”这一部分抱有极大的兴趣。我明白,一项创新的机械设计,只有获得专利的保护,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并获得应有的回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专利申请的整个流程,包括如何进行专利检索,如何撰写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专利申请文件,以及如何应对专利审查过程中的挑战。我希望它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避免侵权,以及如何进行专利布局的实用建议,这对于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将大有裨益。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将创意转化为现实,并赋予其法律保障的百科全书,能够帮助我在机械设计领域走得更远。

评分

当我第一眼看到“机械创新设计及专利申请”这本书时,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作为一名在职的机械工程师,我深知在日新月异的技术浪潮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多么重要。我们每天都在与各种机械打交道,解决各种工程难题,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沿着既定的技术路径前进,真正能够跳出思维定势,提出颠覆性创新的机会并不多。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尤其关注它在“创新设计”部分会分享哪些独特的方法论。是会介绍一些经典的创新思维模型,比如TRIZ理论,还是会提供一些更具实践性的头脑风暴技巧?我期待它能够打破我固有的设计思维模式,教我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如何发现隐藏的需求,如何将看似无关的概念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诞生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专利申请”这个部分更是让我跃跃欲试。我曾经也尝试过了解一些专利申请的流程,但感觉信息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的认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专利申请指南,从前期调研、专利挖掘,到撰写、提交,再到后续的审查和维护,能够涵盖各个环节的关键要点。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如何用专业、严谨的语言来描述我的发明,如何避免遗漏关键的技术特征,以及如何有效地与专利审查员沟通。我坚信,如果能够成功地为自己的创新成果申请专利,不仅是对自己智力劳动的肯定,也为产品的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评分

对于“机械创新设计及专利申请”这本书,我首先被其直观的书名所吸引。作为一名对机械工程充满热情的爱好者,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将我的创意转化为更具实际意义的设计。虽然我并非科班出身,但凭借着对机械运作的浓厚兴趣,我常常会进行一些小型的DIY项目,并尝试设计一些改良的机械装置。然而,我总觉得自己的设计还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和创新性的思维训练。这本书的“机械创新设计”部分,正是我所急切需要的。我期望它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创新设计流程,从如何识别和定义问题,到如何生成和评估创意,再到如何进行概念设计和原型验证。我特别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运用现有的机械原理,通过组合、变形、简化等方式来产生新设计的技巧。此外,对于“专利申请”这一部分,我也充满了好奇。我知道,一项成功的发明,如果能够获得专利的保护,其商业价值将大大提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专利申请的基本概念,例如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区别,以及申请专利的必要条件,如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我更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专利检索的技巧,如何撰写具有法律效力的专利申请文件,以及如何应对专利审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是一本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它不仅能提升我的设计能力,更能让我了解如何保护我的创意成果。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机械创新设计及专利申请”,让我产生了一种学习的冲动。我目前是一名在校的机械专业研究生,我的研究方向虽然侧重于理论计算,但在实际应用层面,我也渴望能够掌握一些创新的设计思路,并了解如何将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发明。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其应用和创新上。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提供了一个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非常好奇它在“机械创新设计”部分会涉及哪些前沿的理念和方法。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仿生学、人机工程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或者会介绍一些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创新设计的新趋势?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让我看到成功的机械创新是如何产生的,它们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对于“专利申请”这部分,我更是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学生,我还没有太多实际的专利申请经验,但我知道,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学术研究的成果转化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揭示专利申请的整个流程,包括如何进行背景技术调研,如何确定发明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以及如何撰写一份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我特别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避免侵权和如何进行专利规避的建议,这对于我们在实际研发中规避风险非常有帮助。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将创新想法转化为有价值、有保障的知识产权的实用手册。

评分

拿到《机械创新设计及专利申请》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内容可能会非常实用。作为一名在制造业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工人,我见过太多优秀的发明创意因为缺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专利保护意识而被埋没。我们经常会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会想出一些新的解决方案,但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或者随手画个草图,对于如何进一步优化设计,如何让它成为一项有价值的专利,就显得无从下手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非常期待它在“机械创新设计”部分能分享一些简单易行,但又非常有效的创新技巧。是不是能够教会我如何从日常工作中的痛点出发,找到创新的切入点?如何通过结构优化、材料选择等手段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接地气的案例,让我看到普通的技术工人也能通过创新设计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专利申请”方面,我更是充满好奇。很多人觉得专利申请是律师或者专业人士的事情,但我觉得,作为发明者,我们应该首先了解自己的权利,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希望这本书能用最朴素的语言,一步步地讲解专利申请的流程,告诉我们申请专利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在填写申请表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及如何应对专利局的审查意见。我希望它能够消除我对于专利申请的恐惧感,让我有信心去尝试为自己的想法申请专利。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工具书”,希望能帮助我将工作中的点滴创新,变成更有价值的知识产权。

评分

《机械创新设计及专利申请》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是为机械领域的探索者们量身打造的一份指南。我是一名对工程技术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经常会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各种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尝试将我的想法转化为一些小型的机械模型。然而,我总感觉自己的设计过程缺乏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很多时候是凭着感觉在进行,创意也比较零散。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的“机械创新设计”部分能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路和方法。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如何从生活中发现设计灵感,如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创造出新颖的机械装置。我特别希望它能介绍一些关于设计思维的训练方法,帮助我培养更强的创新能力。同时,“专利申请”这个概念,对我来说,一直有些神秘。我虽然知道它很重要,但对于具体的申请流程和要求,却知之甚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解释专利申请的各个环节,例如如何撰写专利说明书,如何确定专利的保护范围,以及如何应对专利审查。我希望它能够让我明白,专利申请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达成的目标。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是一本能帮助我将业余的机械设计爱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并为我的创意成果提供保护的实用教程。

评分

这本书的名称——“机械创新设计及专利申请”,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作为一名长期在机械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经常在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也常常会萌生出一些改进现有工艺和设备的想法,但往往缺乏系统性的方法来将这些想法落地,更不用说去申请专利保护了。我非常期待这本书在“机械创新设计”方面,能够分享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比如如何通过分析现有技术、用户需求等来发掘创新点,如何运用一些思维工具来拓展设计思路,如何进行原型设计和实验验证,从而能够真正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我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成功的创新案例,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同时,对于“专利申请”这一部分,我更是充满了期待。我理解专利是保护创新成果的重要法律武器,但对于具体的申请流程,我一直感到有些模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份清晰、完整的专利申请指南,从专利的类型、申请条件,到如何进行专利检索,如何撰写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以及如何应对专利审查过程中的问题,都能够有详细的阐述。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掌握申请专利的基本技能,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公司的创新成果,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科技感,深邃的蓝色背景,上面点缀着齿轮、电路板的抽象线条,中间是醒目的书名“机械创新设计及专利申请”。作为一名对机械领域一直保持高度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激发创新灵感,又能提供实际操作指南的书籍。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它的标题就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虽然我目前还不是一名专业的专利申请者,但对于将自己的机械创意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产品,并受到法律保护,我有着强烈的愿望。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我期待它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机械创新的思维方式,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如何进行概念设计,以及如何将这些概念具象化。更重要的是,我非常好奇它在专利申请部分会提供哪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专利申请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望而生畏的过程。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进行专利检索,如何撰写清晰、准确的专利权利要求,以及如何应对审查员的意见等方面的详细指导。我理解专利申请需要严谨的逻辑和专业的知识,因此,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流程和要点。从封面设计到书名,这本书已经成功地在我心中播下了好奇的种子,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索机械创新的奥秘,去学习如何让我的想法得到有效的保护。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可能是我未来在机械设计和知识产权领域道路上的重要伙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