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的“大中東計劃”,到歐盟的“地中海聯盟”,再到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世界格局的演變,遵循的其實是一套經濟學的邏輯。
★被廣大讀者譽為“一本真正接地氣的財經奇書”。瞭解大國博弈、世界政治經濟的必讀書。
★中國的當傢人為何在十八大後提齣瞭“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倡議的特點和優點是什麼?
★中國的經濟增長有沒有持續性?中國經濟的機會在哪裏?中國經濟奇跡齣現的原因是什麼?本書精彩地迴答瞭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提齣的這些問題。
★美國人禍害中國人的所謂“東南亞模式”,為何對中國不起作用,卻在無意中擊垮瞭中東歐國傢?
★中國為何異軍突起?美國為何成為強弩之末?
★ 美國為什麼那麼愛管閑事,到處插手彆國政治,充當世界警察?
★世界經濟格局又一次大洗牌之後,誰將成為後的贏傢?
★“爭霸邏輯”和“
邏輯”誰將主導這個世界的未來?
★中國經濟的真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說中國踏上瞭全球化後一班車?
★中東混亂的根源是什麼?
★為什麼美國人自己的經濟問題,能讓全球一切國傢為它埋單?
★為什麼中國的房價一直保持著上漲?誰是背後的力量?
★為什麼中國可以躲開經濟危機的衝擊,還有能力在危機之後在全球到處“掃貨”?
★為什麼經驗老到的索羅斯會在俄羅斯一敗塗地?
★為什麼裝備精良的伊拉剋正規軍25天內就被美軍打垮,而戰後的伊拉剋遊擊隊卻能夠越打越強?
★為什麼說國企是中國賴以對抗國際金融危機的護身寶甲?
★美國的“大中東計劃”為什麼會破産?
★特朗普為什麼要廢掉奧巴馬和希拉裏辛苦推銷瞭幾年的TPP?
西瓜子,大學教師。十餘年來,見微知著,由搭建世界經濟框架入手,將平淡無奇之新聞報道轉換為波瀾壯闊的大國博弈。其筆下毫不留情,將被捧上神壇之一眾牌位打得粉碎,將當今國際政治經濟鬥爭之迷霧層層剝去,將帝王將相之神聖事跡盡皆還原為血腥無恥之黑幫火拼。
十多年來,西瓜子潛心研究經濟世界的運行規則,將自己從社會底層感知的經濟冷暖與世界棋局的動蕩相映照,完成對最近一輪經濟周期的推演。西瓜子的使命,是揭露真實的世界政治經濟運行的規則和軌跡,緻力於讓大眾擁有分析政治經濟局勢的基本意識與能力,不至於被海量的信息所濛騙。
第一章
列王的紛爭:諸強的小格局,美國的大格局
大廈將傾,王侯將相寜有種乎?/002
挑戰者:日元經濟區/011
資本的清算,小龍小虎再定位/020
歐元區成立,火藥桶爆炸/038
上海閤作組織:聯俄抗美/048
第二章
世界工廠的力量:中國異軍突起
惡性循環:中國經濟曾命懸一綫/062
改革,改革!/067
全球化的最後一班車,以後沒有瞭/074
史無前例的大繁榮/089
第三章
美國的運作:齣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美國開國精英的政治智慧/100
韆鞦大業,在此一舉/111
霸王硬上弓/117
戰而不勝,勝而不利/124
to be or not to be,那根本不是個問題/130
“新十字軍東徵”和滔天大浪/135
第四章
圖窮匕見:世界經濟格局又一次大洗牌
歐洲人的夢魘/142
中國的軟肋和美國的選擇/157
鐵索連舟——中國經濟的真相/164
地中海聯盟——薩科齊的野心/178
北極熊蘇醒:大中東計劃破産/183
美國人的金融核戰/197
第五章
歐亞大整閤:“一帶一路”倡議
“白馬騎士”救瞭大傢/204
火燒“歐洲超級連環船”/221
歐洲人闖進瞭中東,端起瞭槍,瞄準瞭以色列;英國人對歐盟說瞭拜拜/237
特朗普廢掉瞭TPP/249
亞歐大陸經濟整閤——新體係偉大力量的根源/257
史無前例的大繁榮
2001年到2008年9月的這段日子裏,非洲和拉丁美洲諸國、東南亞、中東各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分彆將本國地上地下最優質的資源原材料采齣,或者從地下挖齣礦石,或者把森林砍倒變成木材,或者把糧食、羊毛裝箱,或者從地下抽齣“黑金”,然後送上萬噸巨輪,從四麵八方齣發,而目的地卻一緻:世界工廠——中國。
繼而,送來的原材料、半成品由中國那數億廉價而吃苦耐勞的工人加工成成品,然後這些工業製成品再次裝箱,被送上萬噸巨輪,沿著無數的貿易航道分散開去,送到世界各國。
然而,其主體(約50%),卻是送去美國、歐洲或者日本,在那裏,巨大的消費市場像黑洞一樣,似乎具有無限的吞噬能力,可以將無限多的産品統統吃下。
換言之,美、歐、日,尤其是美、歐,是世界化大生産的“最終消費者”。他們支付給生産者的,是一張一張似乎永遠也用不完的鈔票——或者叫作美元或者叫作歐元,要“生産”這些支付物,非常簡單,開動印鈔機即可。
西班牙《起義報》報道,2001年美國的貨幣發行量比上年增長瞭12.75%,達到7.8萬億美元,其中在美國國內流通的美元隻有6000多億美元,所占比重不到美國發行貨幣的8%。換言之,這一年發齣的7.2萬億美元都跑到瞭美國之外,反過來說,就是同樣價值的實物財富或者服務流入瞭美國。
這背景,便是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釋放的史無前例的流動性狂潮。2001年到2008年,美國貨幣供應量暴漲,其中最重要的指標廣義貨幣供應量M3增長幅度太過驚悚,其暴增的幅度,連臉皮厚過城牆的格林斯潘都無法忍受,於是他選擇瞭做鴕鳥——把腦袋插到沙子裏麵,裝作看不見。
於是, 2006年之後的M3變成瞭沒有人知道的秘密,因為那一年,格林斯潘宣布,M3屬於國傢機密,從此不再公布其數值。
實際上,格林斯潘做瞭什麼跟我們沒有關係。我們隻需要知道他的這些作為的後果就行瞭——他製造瞭有史以來 “最偉大”的流動性大潮。
這大潮湧齣美國,衝嚮世界,造成瞭“大水漫灌”的局麵。全球一切經濟體,因為這“大水漫灌”而逐漸受益:流動性短缺帶來的經濟蕭條由此減退、緩解、消失。隨之而來的是,各國經濟逐漸繁榮起來。最終,經濟大繁榮竟然同時齣現在每一個開放的經濟體。
中國加入WTO,於是,那個“阻礙全球投資者進入中國的藩籬”終於消失。隨著格林斯潘製造齣有史以來最大的流動性大潮,全球資本湧入中國之勢,如同大河奔流一般不可遏製。隨之而來的,是中國的外匯儲備的變化:1978年,中國外匯儲備1.67億美元,中國人拼命苦乾,攢瞭24年,到2001年,纔攢瞭2121.65億美元。然而,2001年以後,一切像瘋瞭一樣,到2008年年底,隻花瞭七年時間,中國外匯儲備已經突破19000億美元,並且在隨後的幾年內,這個數值再次翻番,最終一度突破瞭4萬億美元大關。
“這是一本極具啓發性的作品,它成功地將經濟學的分析框架應用於解讀錯綜復雜的國際政治與社會議題。我一直對那些關於全球化、貿易戰、技術封鎖等話題感到一頭霧水,總覺得背後隱藏著一些我無法觸及的深層原因。《用經濟思維看懂世界格局》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通往這些深層原因的大門。作者的論述邏輯嚴謹,語言通俗易懂,使得我這樣非經濟學專業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特彆是在分析大國博弈時,書中並沒有簡單地將原因歸結於意識形態的對立,而是深入挖掘瞭雙方在資源獲取、市場爭奪、技術優勢等方麵的經濟動機。例如,關於能源地緣政治的章節,我纔瞭解到,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波動,不僅僅是市場供需關係,更是國傢戰略、地區穩定甚至地區衝突的重要誘因。作者還強調瞭“比較優勢”在國際分工中的作用,讓我明白,不同國傢根據自身的稟賦和優勢進行生産,纔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促進全球經濟的繁榮。但同時,我也看到瞭這種分工模式可能帶來的挑戰,比如某些國傢對特定産業的過度依賴,以及由此引發的經濟脆弱性。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對世界運作的規律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再被錶麵的新聞事件所迷惑,而是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強大的分析工具,讓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去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我一直覺得,國際新聞裏充斥著各種復雜的名詞和概念,讓人望而生畏,難以真正把握其核心。《用經濟思維看懂世界格局》就像一本“世界說明書”,它用經濟學的語言,將那些看似晦澀難懂的國際現象,解讀得清晰明瞭。書中對“技術壁壘”和“知識産權”的討論,讓我深刻理解瞭為何科技巨頭能夠擁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力,以及它們如何在全球範圍內構建自己的經濟帝國。作者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結閤瞭大量的現實案例,比如某個國傢如何通過保護本國産業,逐步發展成為經濟強國,或者某個地區如何因為爭奪稀缺資源而導緻長期動蕩。這些鮮活的例子,讓經濟學原理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變得有血有肉, relatable。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全球價值鏈”的闡釋,它讓我明白瞭,一件看似簡單的商品,背後可能牽扯著跨越多個國傢的生産、加工和銷售環節,而每一個環節的變動,都可能對全球經濟産生漣漪效應。閱讀這本書,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能夠主動地去分析和判斷,去理解不同國傢和地區之間為何會産生如此復雜的互動關係。這是一本能讓你“看見”世界內在邏輯的書。”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我看世界的新視角!我一直對國際新聞和地緣政治充滿好奇,但總覺得那些分析要麼過於宏大敘事,要麼充斥著我聽不懂的專業術語。而《用經濟思維看懂世界格局》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把復雜的全球經濟現象掰開瞭揉碎瞭講給我聽。比如,書中對於全球供應鏈的分析,我以前隻覺得是“買東西”,看完之後纔明白,原來背後牽扯著國傢間的博弈、技術競爭,甚至還有意識形態的較量。作者巧妙地將經濟學原理融入到對具體事件的解讀中,讓我能理解為什麼某些國傢會采取某種貿易政策,為什麼某些地區會發生衝突,以及這些衝突的根源往往又與資源、市場和技術等經濟因素息息相關。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比較優勢”的講解,它不僅解釋瞭國際貿易的邏輯,還讓我思考,在當前全球化遇到挑戰的背景下,各國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産業優勢,以及這又會對全球格局産生怎樣的影響。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參加一場由最智慧的大腦主持的關於世界運轉規律的深度討論,讓我從一個被動的觀察者,變成瞭一個能夠主動思考和分析的參與者。強烈推薦給所有想擺脫信息繭房,真正理解我們所處時代的人。”
評分“讀完《用經濟思維看懂世界格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思想的“脫胎換骨”。一直以來,我對曆史、政治和經濟的理解都是碎片化的,它們各自獨立,缺乏一種能夠貫穿其中的邏輯綫索。然而,這本書給瞭我這樣一條綫索,而且這條綫索是如此的清晰和有力——經濟。作者不是簡單地羅列經濟數據或者理論,而是將它們置於宏大的全球背景下,解釋它們如何驅動著國傢的行為,塑造著國際關係。書中對於“産業空心化”和“製造業迴流”的分析,讓我對發達國傢和發展中國傢之間不斷變化的經濟地位有瞭全新的認識。我曾經以為,技術是萬能的,隻要掌握瞭核心技術就能掌控一切,但這本書讓我看到,即使擁有頂尖技術,如果缺乏強大的製造業基礎和完整的産業鏈條,也可能在經濟競爭中處於劣勢。作者通過生動的案例,比如對某個新興經濟體如何通過發展特定産業,一躍成為全球重要參與者的描述,讓我看到瞭經濟力量的真實威力。同時,我也開始反思,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如何纔能辨彆那些真正重要的經濟信號,而不是被海量信息所淹沒。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看懂”世界,更給瞭我“如何看懂”世界的工具。”
評分“我必須說,《用經濟思維看懂世界格局》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過去對國際事務的認知。我一直認為,國際關係就是各國之間的政治博弈,或者說是軍事力量的較量。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意識到,經濟因素纔是這一切背後最強大的驅動力。作者用一種非常宏觀的視角,將經濟學理論與現實世界中的政治、軍事、文化等現象巧妙地結閤起來,為我勾勒齣一幅幅清晰的世界圖景。書中對“全球化”的解讀,讓我不再簡單地將其視為一個模糊的概念,而是能夠理解其背後的利益分配、成本轉移以及由此産生的國傢間的張力。我特彆佩服作者在分析具體案例時的深度,比如關於新興市場國傢的崛起,他不是簡單地贊揚其經濟成就,而是深入剖析瞭其産業升級的路徑,以及在國際貿易體係中如何爭取更大的話語權。這本書讓我明白,所謂的世界格局,本質上就是一場由經濟利益驅動的,各國之間不斷調整和重塑力量平衡的博弈。它不僅僅是關於“我們有什麼”,更是關於“我們如何利用我們所擁有的”,以及“我們在世界中扮演怎樣的角色”。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從中汲取智慧的書。”
評分,,,,,,,,,,
評分有點像貨幣戰爭,比貨幣戰爭更不正經
評分好。。。。。。。。。
評分書的內容不錯,印刷質量好。
評分很有見地的時局與世界格局分析著作,很有參考價值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這本書是好書
評分還不錯
評分書質量不錯,包裝也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