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城市之美·汕头

发现城市之美·汕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肖岳山,徐子雅 著
图书标签:
  • 汕头
  • 城市风光
  • 人文地理
  • 旅行摄影
  • 岭南文化
  • 城市漫游
  • 广东
  • 汕头旅游
  • 城市之美
  • 纪实摄影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ISBN:978755071968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6364
包装: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铜版纸
字数:5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以旅行者视角,以所见引出汕头的历史与文化。较全面反映了汕头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今天。配大量精美实景照片,为身临其境感。是了解汕头、记忆汕头的优秀读物。


内容简介

分区介绍汕头市的自然地理、古老建筑、人文民俗、美食、历史名人、传奇人物等。以镜头和文字带领读者:足不出户,游遍汕头。


作者简介

肖岳山,原生态文化的记录者,专注记录中国城市文化,开发“发现城市之美”系列读城图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金平区

金平,百年商埠的印记 006

23.5N上的江 008

北回归线标志塔 008

海滨长廊 012

西浦的风华 014

沟南许地 014

龙泉岩 020

蓬洲所城 026

石炮台 029

老妈宫 034

存心善堂 038

中山公园 040

乾太厝内 044

开埠记忆 048

小公园,大时代 048

虎豹双楼 052

外来宗教文化传入汕头 056

蒋介石的桂园情缘 058

香园,变身钢琴博物馆 060

外马路,一个时代的记忆 062

开埠文化陈列馆:汕头的史书 066

侨批馆 068

海关钟楼,开埠的钥匙 070

邮政总局大楼 074

汕头大厦,开埠第一楼 076

红色汕头 078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078

东江各属行政公署旧址 080

抗战胜利汕头受降处旧址 084

国民革命东征军旧址 087

红色央企,结缘汕头 090

岛古早味 092

月浦狮头鹅 092

老妈宫粽球 094

汕头牛肉丸 096

遇见历史熟人 098

翁万达与翁公书院 098

金平民俗 100

潮汕手信 100

第二章龙湖

龙湖,汕头经济特区的发祥地 105

三江奔流汇南海 107

妈屿岛 107

东浦的荣光 110

腾辉塔 110

证果寺听禅 112

准清庵 116

辛氏大宗祠 118

许氏大宗祠 120

蓬沙书院 122

名贤王公祠 124

蓬洲都的故人 126

吴复古 126

翰林佘志贞 128

小吃里·烟火气 130

菜头粿 130

无米粿 132

朥粕粥 133

龙湖民俗 134

灯首盛会 134

潮乐 136

第三章澄海

澄海,红头船的故乡 141

澄海在这里沉思 142

塔山风景区 142

远去的故园 144

樟林,红头船的始发港 144

千年古村程洋冈 148

祖姑祠,谁说女子不如男? 152

黄氏家第,进士世家 156

泰王郑信故里 158

西塘幽翠,澄海名园 162

礼义永宁寨 164

陈慈黉故居,岭南第一侨宅 170

文人荟萃 176

北宋书法家卢侗 176

理学名卿唐伯元 178

哲学家杜国庠 180

散文家秦牧 182

忘不掉的乡土味 184

樟林鼠曲粿 184

隆都米糍 186

苏南麻薄酥 187

澄海风俗 188

灯谜 188

蜈蚣舞 189

第四章濠江

濠江埠市,千金之港美名扬 192

河渡溪畔望巨石 194

青云岩 195

石风景区 198

濠江观沧海 208

达濠古城 208

青篮珍珠娘娘庙 211

青篮三山国王庙 212

玉石玄帝古庙 213

达濠万人墓 214

渡江亭 216

凤岗古村 218

那人那街那些事 220

邱辉与苏州街 220

靠海吃海 222

达濠鱼丸 222

濠江民俗 224

拜月 224

第五章潮阳

山南水北是潮阳 229

山海酝正气 230

海门莲花峰 230

双髻山 234

潮阳的文脉 238

潮阳双塔 238

潮阳古寺 244

海棠古观 250

潮阳三园 252

厦霖居士林 260

风雨梅康里 262

莲峰书院 266

四序堂 270

宋大元帅墓 274

下底提督府 276

赵厝巷铜门闾 280

贞姑坊 282

郑氏孔安堂 284

古城过客 286

一代名儒林大春 286

劝课农桑郑之侨 288

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 289

电影巨匠蔡楚生 290

棉城绝味 292

鲎粿 292

潮阳民俗 294

潮阳英歌舞 294

潮阳剪纸 296

潮阳笛套音乐 298

潮阳双忠文化 300

第六章 潮南

山水平原哺潮南 307

山水里的风物 308

仙湖风景区 308

红色潮南 310

大南山革命遗址 310

港头农民协会旧址 313

宫庙访古 314

胪山古庙,儒释合一 314

五皈寺,五戒三皈成正果 316

祥符塔,峡山的标志 318

姚氏正贤堂 320

郑氏绥福堂 322

遇见历史熟人 323

周光镐 323

寻常方是家味道 326

豆酱沙尖 326

反沙芋头 327

潮南民俗 328

抢鸡头 328

中秋烧塔 330

第七章 南澳

南澳: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 334

汕头屋脊 336

南澳的海湾 336

黄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346

南澳大桥 348

木石砖瓦里的南澳史 350

闽粤南澳总镇府 350

宋井怀古 354

陆秀夫墓 356

长山尾炮台 358

雄镇关 361

郑芝龙坊 362

深澳天后宫 364

后宅武帝庙 366

大夫第与康厝祠 368

海丝印记 370

海丝遗珠——南澳Ⅰ号 370

总兵们 372

抗倭名将陈璘 372

民国海军之父萨镇冰 374

山珍海味 376

南澳紫菜 376

龙须菜 378

南澳金薯 379

南澳民俗 381

麒麟舞 381

车鼓舞 382


前言/序言

序一

汕头,自开埠之日起,就具有开放的秉性。在中华文明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汕头是刚刚涌现的一小片绿洲,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与中国众多城市相比,它少了悠久的文明古迹,却多了包容的现代特征。它的商埠意义得到恩格斯的肯定,很早就名扬海外。汕头印象,铭刻世界。

一个法国朋友说,世界上只有两座城市的街区是以蜘蛛网形的道路放射出去的,一座是巴黎,另一座就是汕头。老一辈人都知道,汕头网状街道的汇聚点在著名的小公园凉亭。对这一座城市的历史,歌谣和传说似乎已经沉寂,但古老建筑还在热情诉说。汕头的风雨骑楼,依然在叙述中国近代化的故事。这座“百载商埠”,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民国初年就延续下来的“四永一升平”,以及后来的“四安一镇邦”,是一代人难以抹去的集体记忆,也是海外赤子和友人乡愁与眷恋的精神原点。

创作《发现城市之美·汕头》的是一群有家乡情怀的人。他们用笔墨和图片,留下这座城市最动人的一页页。罗素说:“这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相信这本书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汕头这片美丽多情的热土。

序二

汕头,近代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在1860年开埠之后,曾有“商贾云集,楼船万国”的盛况。作为潮汕地区的滨海重镇,这里工商繁华,是连接穗、港、沪及海外的新兴城市。汕头不曾修建过城墙、城门和护城河,从接纳落脚汕头的第一代移民开始,它就是包容、开放的。正如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中所说,“汕头这个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自开埠之初就一直对世界敞开它的大门。从第一条窄小的街道、第一个集市,到后来的通商互市,车水马龙,这座百年商埠在历史浮沉中深深镌刻出近代中国的烙印。东征的烽火,抗战的硝烟,造就了这座城市坚韧不屈的精神。

那些历经风雨的骑楼,深幽安静的巷道,让旅外游子无限怀念的潮汕小吃,仿佛在述说这座城市的荣光和风霜。这里本是一片烟波浩渺的海湾,是川流不息的韩江水携来大量泥沙,才让这片土地逐渐从海底浮聚起来,在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长廊里,汕头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然而快速的城市化,让汕头的城市历史正在被遗忘,汕头的文化积淀正在流失。值得庆幸的是,在一众汕头乡贤的合力支持下,来自深圳市点石文化传媒的创作团队,为传承汕头的历史文脉写下厚重的一笔,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客观、细致地记述了在汕头的见闻,用朴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再现了汕头的城市格调和人文气质。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在他们的笔触下,却有着别样的风情。

《发现城市之美?汕头》成书之际,汕头的旧城活化保育工作正在加速进行,凝聚汕头人集体记忆的老建筑、老街道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呈现新的活力。期望本书的出版发行,能进一步展示汕头底蕴厚实的人文景观,擦亮汕头的城市名片,让读者更全面地发现、感受汕头之美。



发现城市之美·汕头 一份关于汕头的邀约:超越山海的遇见 海风轻拂,带着咸湿的记忆;潮水涌动,诉说着古老的传奇。汕头,这座坐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年轻城市,承载着百年的潮汕风情,也涌动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脉搏。它或许没有北上广深的繁华都市光环,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值得你放慢脚步,细细品味。 《发现城市之美·汕头》并非一本简单的地理风物志,更不是一本干巴巴的旅游攻略。它是一次沉浸式的体验,一份穿越时空的对话,一场关于“美”的多元解读。这本书试图从更深邃、更细腻的视角,去揭示汕头这座城市的灵魂,去触碰它跳动的脉搏,去感受它在山海之间、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独特气质。 一、 历史的印记:岁月雕刻的潮汕风骨 汕头的历史,是一部与海洋搏击、与世界对话的史诗。从早期先民的迁徙定居,到明清时期作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再到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直至如今的经济特区建设,每一段岁月都为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海丝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汕头,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这里的海港,曾是万国商船汇聚之地,潮商的足迹遍布世界。书中将细致描摹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从妈祖信仰的传承,到红头船的远航传奇,再到古老商号的兴衰变迁,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海浪拍打着船舷,闻到异域香料的气息。我们将深入探讨潮汕商人“敢为人先、勤俭诚信”的精神是如何在这种海洋文明的孕育下形成的,以及这份精神如何延续至今,成为汕头这座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 殖民时期留下的建筑遗韵: 在旧中国动荡的年代,汕头曾一度被西方列强租界。这些历史遗迹,如今已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们将带领读者穿梭于小公园骑楼群,感受那些饱经风霜的建筑所散发出的历史气息。每一块斑驳的砖瓦,每一扇雕花的木窗,都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也展现了中西方建筑风格的融合与碰撞。我们将探寻这些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了解它们在近代汕头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今它们被赋予的新生命。 红色印记与时代记忆: 作为革命老区,汕头也留下了许多革命先辈的足迹。书中将提及一些重要的革命历史遗址和事件,讲述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以及革命精神对汕头城市性格的影响。这些红色印记,不仅仅是历史的陈迹,更是激励后人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二、 文化的瑰宝:潮汕韵味的人文风情 潮汕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汕头,正是这颗明珠的重要载体。这里的文化,既有古老的传承,也有鲜活的创新,独具魅力,令人着迷。 潮剧的婉转与深情: 潮剧,作为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生动的表演和丰富的内容,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书中将深入浅出地介绍潮剧的艺术特点,从唱念做打到行当脸谱,让读者对这一古老艺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们还会分享一些关于潮剧名家、经典剧目的故事,以及潮剧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潮汕美食的传奇: 提起汕头,怎能不提潮汕美食?这里的美食,是无数游子魂牵梦绕的味道,是体验汕头风情的绝佳方式。我们将不仅仅罗列美食名称,而是深入挖掘每一道菜背后的故事,讲述它们如何与潮汕人的生活、历史、习俗紧密相连。从精致的潮汕工夫茶,到鲜美的海鲜粥,从酥脆的春卷,到香甜的糕点,每一口都饱含着匠心与温情。我们将探寻这些美食的起源,了解烹饪的奥秘,并推荐一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地道美食店铺,让你的味蕾也能跟着书中的文字一起旅行。 潮汕方言的独特魅力: 潮汕方言,带着浓郁的乡音,是潮汕人最亲切的身份标识。书中将尝试解读潮汕方言的独特性,分享一些有趣的方言词汇和谚语,让读者感受这门古老语言的生命力。我们还会探讨方言在潮汕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以及它如何承载着潮汕人的情感和记忆。 民间工艺的精湛与传承: 潮汕地区拥有悠久的民间工艺传统,如潮绣、潮州木雕、潮州瓷器等,都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书中将聚焦这些民间工艺,介绍它们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并走进一些传承人,听他们讲述自己与这些传统工艺的故事,感受他们对技艺的执着与热爱。 三、 城市的脉搏:现代活力与未来展望 汕头,这座城市,并非只沉浸在历史的怀旧之中,它同样拥有着现代化的活力和蓬勃发展的朝气。 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作为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汕头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书中将回顾汕头特区的建设历程,探讨它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我们将关注那些为特区建设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也是汕头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 如今的汕头,正积极拥抱新时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力量。我们将关注那些在科技、文化、设计等领域崭露头角的新兴产业和青年创业者,展现汕头面向未来的勃勃生机。 宜居宜业的生态之美: 汕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海岸线绵长,海岛风光旖旎。书中将描绘汕头独特的自然风光,从礐石风景区的奇峰怪石,到南澳岛的碧海蓝天,再到红树林的生态湿地,展现这座城市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我们也将关注汕头近年来在城市建设、公共服务方面的提升,描绘一个宜居宜业的美好画卷。 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 汕头,作为一座因开放而兴的城市,始终保持着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这种性格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体现在对新事物的接纳,体现在与世界的连接。书中将通过一些生动的人物故事,展现汕头人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品质。 四、 遇见之美:触碰心灵的独特体验 《发现城市之美·汕头》所追求的,是引领读者去“发现”汕头之美。这种美,可能藏匿在街角的一家老字号茶馆,可能流淌在渔民出海归来的笑脸上,可能闪烁在孩子追逐浪花的眼眸里。 行走在城市的角落: 我们将带领读者深入汕头的街头巷尾,去探寻那些不为人知的风景,去感受那份真实的市井烟火。从 bustling 的市场,到宁静的巷陌,每一个地方都可能隐藏着令人惊喜的美丽。 品味生活的慢时光: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汕头似乎保留了一份难得的从容。书中将展现汕头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一杯茶,一碟花生,一段闲聊,便能消磨一个下午。这种慢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值得发现的美。 聆听心灵的声音: 城市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物质的繁华,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情感和记忆。我们将通过文字,去触碰汕头这座城市的灵魂,去感受它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喜怒哀乐,去引发读者对生活、对家乡、对“美”的思考。 《发现城市之美·汕头》希望成为你走进汕头、了解汕头、爱上汕头的一扇窗,一份指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它不是告诉你“应该”看什么,而是邀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在这本书中,你将有机会遇见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更加动人的汕头,一个值得你细细品味、深深眷恋的城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发现城市之美·汕头》真的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这座海滨城市的好奇心。一直以来,我对汕头的印象模糊,只知道它是一个港口城市,或许还有一些潮汕美食的传说。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细腻且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将汕头的灵魂一点点地剥开,让我看到了一个远比我想象中更丰富、更迷人的地方。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个老朋友在娓娓道来,从那些看似寻常的街巷、建筑,讲到隐藏在其中的历史故事和生活哲学。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老建筑的描写,那些骑楼、洋楼,它们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是时代的见证,承载着无数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令人惊叹,仿佛能透过文字闻到海风的气息,听到南国特有的口音。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想象着书中描绘的场景,试图在脑海中勾勒出这座城市的模样。它让我意识到,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美丽,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发现,去感受。这本书无疑给了我一次绝佳的发现之旅,它让我对汕头的兴趣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起,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去探索那些文字中勾勒出的每一个角落。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历史不太感冒的人来说,《发现城市之美·汕头》却成功地激起了我对这座城市历史的好奇。它没有用冰冷枯燥的年份和事件来堆砌,而是将历史融入到人物的故事、建筑的细节以及流传的传说之中,让历史变得鲜活有趣。例如,书中对一些老商号的讲述,让我看到了潮汕人民在外打拼的艰辛与智慧,以及他们在家乡留下的印记。这些故事,就像散落在城市里的珍珠,串联起来,就形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巧妙,常常在描绘一个街景时,就自然而然地带出了相关的历史背景,或者在一个人物的口述中,揭示了城市的变迁。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讲述方式,让我在不经意间吸收了大量信息,而且不会感到厌烦。它让我明白,历史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我们身边,藏在那些老物件、老房子里,等待着有心人去发掘。这本书让我对汕头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故事的过去,充满了魅力和吸引力。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它不像一般的旅游指南那样,罗列景点和美食,而是更像一次深入的文化探索。作者将自己完全沉浸在汕头的环境中,以一种非常个人化、主观的视角去观察和体验。我尤其欣赏它在描写人物时所展现的同理心,那些普通市民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喜怒哀乐,都被真诚地记录下来,让我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它没有刻意去营造某种“完美”的城市形象,而是展现了汕头多面的真实,包括它的过去和现在,它的光鲜与朴实。这种真实感,反而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书中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让我了解到这些传统技艺和习俗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它不是简单地介绍,而是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细节,展现了这些文化如何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读这本书,就像是和一位见多识广的朋友一起漫步在汕头的街头巷尾,听他娓娓道来这座城市的故事,每一次翻页,都仿佛又一次深入了这座城市的肌理。

评分

《发现城市之美·汕头》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介绍城市的书,不如说是一次关于“慢生活”和“人情味”的致敬。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作者却能用一种沉静而温柔的笔触,展现了汕头这座城市所特有的悠闲与宁静。它没有喧宾夺主地讲述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将焦点放在了构成城市肌理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一个老街区的早晨,一家传统小店的日常,一次街头偶遇的寒暄。这些细节,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城市生活画卷,让我感受到了城市最本真的温度。书中关于美食的描述,更是让我垂涎欲滴,但它又不仅仅是关于食物本身,更是通过食物,展现了当地人的生活哲学和社交方式。那种围炉而坐,分享美食的场景,充满了温馨的人情味,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吃”在汕头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城市之美”的定义,它不仅仅在于壮丽的建筑或繁华的景象,更在于那些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连接,在于那些被时光沉淀下来的独特韵味。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城市读物,不应该仅仅是枯燥的地理信息或历史陈述,而应该能够触动读者的情感,引发共鸣。而《发现城市之美·汕头》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书中那些关于市井生活、风土人情的描绘,简直是活生生的画面,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些熙熙攘攘的街市,感受着当地人的热情和朴实。它没有刻意去拔高或美化,而是真实地展现了汕头这座城市的脉搏——那种既有古老韵味又不失现代活力的律动。读到关于潮汕工夫茶的章节时,我更是被深深吸引,那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那种对于仪式感的追求,与当下快节奏的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引人深思。作者的文字充满了温度,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爱意和眷恋,这种爱不是盲目的赞美,而是源于对城市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理解。通过这本书,我开始重新审视“城市”这个概念,它不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城市最真实、最动人的一面,那种源自生活本身的美,朴实无华却又动人心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