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会兵,邱新民 等 著
图书标签:
  • 园林植物
  • 植物栽培
  • 园艺
  • 园林绿化
  • 植物养护
  • 园林工程
  • 景观植物
  • 花卉园艺
  • 园艺技术
  • 植物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472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112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2
字数:33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供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园林植物养护等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科员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园林景观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园林绿化规模大幅提升,园林植物的种类也大大增加。各地城市绿化中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任务比较繁重,对于园林植物管理养护的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
本书主要介绍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园林植物栽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重点强化对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基本方法的掌握,并且与园林绿化生产实践以及技能鉴定相结合,将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与职业性、实用性和开放性有效融合,培养读者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实践能力和管理经验等。
本书适应园林绿化现状和新的形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职业性、实践性,操作性强,易于学习,可供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园林植物养护等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科员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园林景观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园林植物栽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重点强化对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基本方法的掌握,并且与园林绿化生产实践以及技能鉴定相结合,将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与职业性、实用性和开放性有效融合,培养读者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实践能力和管理经验等。
本书可供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园林植物养护等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科员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供高等学校园林景观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作者简介

孙会兵: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园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盆景学》等课程。在《北方园艺》、《中国农学通报》、《山西农业科学》、《山东林业科技》、《林业实用技术》、《落叶果树》、《江苏农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4篇。

内页插图

目录

0绪论 001
0.1园林植物概述001
0.1.1园林植物的概念001
0.1.2园林植物的作用001
0.1.3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任务002
0.2我国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002
0.2.1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及主要法律法规002
0.2.2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现状003
0.2.3当前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004
0.2.4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发展趋势005
0.3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研究内容与学习方法006
0.3.1本课程的教学内容006
0.3.2学习方法006
思考题007

第1章 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008
1.1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008
1.1.1一年生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008
1.1.2二年生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009
1.1.3多年生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009
1.2园林植物的年生长周期010
1.2.1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010
1.2.2物候形成与变化规律011
1.2.3树木的主要物候期013
1.3园林植物的营养生长016
1.3.1根的生长016
1.3.2茎的生长022
1.3.3叶的生长029
1.4园林植物的生殖生长031
1.4.1园林植物的花芽分化031
1.4.2开花与坐果035
1.4.3园林植物果实的生长发育037
思考题042

第2章 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043
2.1气候因子044
2.1.1温度因子044
2.1.2水分因子045
2.1.3光照因子047
2.1.4空气因子048
2.2土壤因子050
2.2.1依土壤酸碱度分类的植物类型050
2.2.2依土壤含盐量分类的植物类型050
2.2.3其他植物分类类型050
2.3地势地形因子051
2.3.1海拔高度051
2.3.2坡度坡向051
2.3.3地形051
2.4生物因子051
2.4.1动物051
2.4.2植物052
思考题052

第3章 园林树木的栽植053
3.1园林树木栽植概述053
3.1.1园林树木栽植的概念053
3.1.2栽植成活的原理053
3.2树木栽植技术053
3.2.1栽植的季节053
3.2.2栽植前的准备054
3.2.3栽植技术055
3.3栽植后管理060
3.4大树移植060
3.4.1大树移植的意义060
3.4.2大树移植的特点061
3.4.3大树移植技术061
思考题065

第4章 花卉繁殖与养护066
4.1花卉繁殖066
4.1.1有性繁殖066
4.1.2无性繁殖072
4.2花卉的栽培与管理081
4.2.1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081
4.2.2盆栽花卉的栽培与管理085
4.2.3花卉的无土栽培088
4.2.4花卉的花期调控092
思考题097

第5章 草坪建植与养护098
5.1草坪基础知识098
5.1.1草坪的相关概念098
5.1.2草坪学与草坪业099
5.1.3草坪的类型100
5.2草坪草101
5.2.1草坪草特征与分类101
5.2.2草坪草102
5.3草坪建植105
5.3.1坪床准备106
5.3.2草种的选择107
5.3.3建植方法110
5.3.4幼坪养护111
5.4草坪养护112
5.4.1修剪112
5.4.2施肥115
5.4.3灌水117
5.4.4辅助养护措施119
5.4.5退化草坪的修复与更新121
思考题123

第6章 园林植物的土肥水管理124
6.1园林植物与土壤124
6.1.1植物要求的土壤状况124
6.1.2土壤类型126
6.1.3土壤(地)资源状况与利用保护130
6.1.4园林土壤的改良及管理措施133
6.2园林植物营养和施肥136
6.2.1植物养分与肥料种类137
6.2.2肥料施用142
6.3园林植物水分管理146
6.3.1园林植物的水分要求146
6.3.2园林植物灌水技术147
思考题149

第7章 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150
7.1园林植物整形修剪的涵义150
7.1.1整形修剪的概念150
7.1.2整形修剪的作用150
7.1.3整形修剪的原则151
7.1.4整形修剪时期152
7.2园林植物常用的造型152
7.2.1自然式造型152
7.2.2规则式造型152
7.2.3混合式造型153
7.3修剪技术及运用155
7.3.1修剪的基本方法及其作用155
7.3.2常用的整形修剪术语158
7.3.3整形修剪技术的具体运用159
7.4不同类型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161
7.4.1行道树的整形修剪161
7.4.2庭荫树的整形修剪162
7.4.3藤本植物的整形修剪162
7.4.4花灌木的整形修剪163
7.4.5绿篱的整形修剪164
7.4.6花坛的修剪164
7.4.7造型树的整形修剪164
7.4.8苗木阶段的整形修剪164
7.5园林树木损伤与修复165
7.5.1自然灾害及其防治165
7.5.2市政工程对树木的危害168
7.5.3树体的保护和修补170
7.6园林树木综合管理172
7.6.1园林树木的管理标准172
7.6.2园林树木综合养护技术173
7.6.3化学处理方法在园林树木栽培中的应用174
思考题179

第8章 园林植物的病虫草害防治181
8.1园林植物常见的病害类型181
8.1.1叶、花、果病害181
8.1.2枝干病害186
8.1.3根部病害190
8.1.4病毒病194
8.2园林植物常见的虫害类型197
8.2.1食叶类害虫197
8.2.2刺吸类害虫199
8.2.3钻蛀类害虫201
8.2.4地下害虫202
8.3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203
8.3.1综合防治的涵义203
8.3.2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203
8.4草坪杂草的综合防除205
8.4.1常见杂草种类构成205
8.4.2草坪杂草的综合防除206
思考题208

第9章 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209
9.1古树名木的涵义209
9.1.1古树名木的概念209
9.1.2保护与研究古树名木的意义210
9.2古树名木的调查研究211
9.2.1古树名木的调查、登记、存档211
9.2.2古树年龄的判定211
9.3古树的衰老与复壮212
9.3.1古树衰老的原因212
9.3.2古树复壮的理论基础213
9.4古树名木复壮技术214
9.4.1地下部分复壮措施214
9.4.2地上部分复壮措施215
9.5古树名木的管理与利用220
9.5.1古树名木的管理220
9.5.2古树名木的利用221
思考题221
参考文献222

前言/序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园林绿化规模大幅提升,园林植物的种类也大大增加。各地城市绿化中,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的任务比较繁重,对于园林植物管理养护的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本书就是在此背景下,结合笔者多年的科研成果及教学经验编著而成。
本书共9章,主要介绍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生态习性,园林植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草害防治以及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等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此外,本书在相应位置配置了插图,图文并茂,生动直观。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职业性、实践性,操作性强,易于学习。本书的重点任务是强化读者对园林植物进行栽培与养护的基本方法的掌握,并且与园林绿化生产实践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相结合,及时融进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呈现内容的专业性和开放性,培养读者进行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实践能力、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同时培养读者的创新意识。本书主要针对园林建设及相关专业的从业者,并适应园林工程绿化现状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供园林绿化、设计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园林景观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本书编著分工如下:孙会兵编著绪论、第3章、第7章至第9章;邱新民编著第1章、第2章;张桂玲编著第4章;杜启兰编著第5章、第6章。全书最后由山东农业大学赵飞教授主审。
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参考了相关专家的大量文献资料,仿绘了部分图例,由于种种原因参考文献未在书中一一列明,敬请谅解,在此谨向有关专家、单位深表感谢!图例由北京电影学院孙小童同学帮助绘制,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著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及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7年6月
好的,这是一本图书的简介,其内容与《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无关,专注于其他领域: --- 《古罗马的荣光:从共和国到帝国的权力演变与社会变迁》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古罗马文明波澜壮阔的千年历程,聚焦于其政治结构、军事扩张、法律制度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迁。这不是一部简单的编年史,而是一部旨在揭示罗马何以崛起、如何统治广袤疆域,并最终在其内部矛盾中走向衰落的深度研究。 第一部分:共和国的基石与冲突 (公元前509年 – 公元前27年) 古罗马的早期历史,是一部从一个小小的城邦,通过不懈的奋斗和精妙的政治手腕,逐步确立其在意大利半岛霸主地位的历史。本部分首先考察了罗马早期共和国的政体结构——由元老院(Senate)、保民官(Tribune)和各种公民大会构成的复杂权力制衡系统。我们将详细阐述“等级斗争”在塑造罗马公民权和法律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平民与贵族的长期对抗,最终催生了《十二铜表法》等重要的法律里程碑,这些早期法律奠定了西方法制的思想基础。 随后,叙事转向罗马向外扩张的阶段。布匿战争(Punic Wars)是理解罗马如何从地区强权蜕变为地中海霸主的关键。本书不仅描绘了汉尼拔的军事天才与罗马军队的韧性之间的较量,更着重分析了战争对罗马社会结构的冲击。征服带来的巨额财富和奴隶劳动力的涌入,极大地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使得小农阶层面临生存危机,为后来的政治动荡埋下了伏笔。 共和国末期的动荡是全书叙事的高潮之一。格拉古兄弟的土地改革尝试、马略(Marius)的军事改革及其对军队忠诚度的改变,以及苏拉(Sulla)的独裁实践,都预示着共和体制的内在结构已无法适应其庞大的帝国版图。凯撒的崛起与遇刺,标志着共和理想的最后挣扎。我们对“前三头同盟”的形成与瓦解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力图还原那个充满个人野心、军事荣耀与政治阴谋交织的时代。 第二部分:帝国的辉煌与制度重塑 (公元前27年 – 公元180年) 屋大维(奥古斯都)的胜利并非简单的权力更迭,而是对罗马国家形态的根本性重塑。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元首制”(Principate)的建立过程。奥古斯都如何巧妙地保留了共和的外壳,同时将实际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是政治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本书将阐释“Pax Romana”(罗马和平)的本质——它既是军事控制的产物,也是高效官僚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果。 在“五贤帝”时期,罗马帝国达到了其疆域和文明影响力的巅峰。我们对图拉真(Trajan)治下的帝国版图、哈德良(Hadrian)的巩固政策,以及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哲学思想的探讨,勾勒出一个看似坚不可摧的庞大体系。本部分特别关注罗马化(Romanization)进程:罗马的法律、语言(拉丁语)、建筑技术和城市规划如何在不列颠、高卢、西班牙乃至北非地区扎根,形成了跨越欧亚非的统一文化圈。 第三部分:经济、社会与日常生活 超越政治舞台上的将帅与皇帝,本书花费大量篇幅描绘了普通罗马人的生活图景。 经济基础: 详细分析了罗马帝国赖以维系的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网络。通过对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等地的考古发现,我们得以窥见工匠作坊、商业活动和市场运作的细节。书中对帝国财政体系的剖析,包括税收的结构和货币的铸造与流通,揭示了维持庞大军队和公共工程的经济逻辑。 社会阶层: 罗马社会是一个严格分层的结构。本章区分了公民、行省居民、自由民(Freedmen)和奴隶的权利与义务。奴隶制在罗马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被重点讨论,并探究了奴隶在家庭、农业或矿业中的不同境遇,以及他们获得自由的可能性。自由民在社会流动中扮演的角色,是理解罗马社会活力的重要方面。 城市生活与文化: 罗马的城市是其文明的缩影。本书描绘了宏伟的公共浴场(Thermae)——它们不仅是洗浴场所,更是社交、运动和政治讨论的中心;斗兽场(Amphitheater)的残酷竞技如何服务于社会控制与大众娱乐;以及水道系统(Aqueducts)的技术奇迹如何保障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对罗马文学(如维吉尔的史诗、西塞罗的演讲)和哲学(斯多葛主义的流行)的分析,展现了罗马精神世界的面貌。 第四部分:帝国后期的挑战与转型 (公元180年之后) 公元2世纪末的“五贤帝”时代结束后,一系列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开始侵蚀帝国的稳定。本部分着重探讨了“三世纪危机”的深层原因:通货膨胀、瘟疫的冲击、军事干预政治导致的皇帝更迭频繁,以及边境防御压力的持续增加。 戴克里先(Diocletian)和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的改革,构成了帝国转型的关键节点。我们详细审视了四帝共治制(Tetrarchy)的尝试,以及君士坦丁迁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的战略意义。对基督教的接受与最终成为国教的过程,被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下考察,探讨了它如何重塑了罗马的身份认同。 本书最后总结了西罗马帝国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的结构性弱点,以及蛮族移民浪潮对这艘巨轮的最终冲击。重点分析了“继承”问题——西罗马的最终瓦解并非单一事件,而是持续的权力下放与地方化的结果,为中世纪欧洲的形成奠定了地理和文化的基础。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严谨的史料考证为基础,结合最新的考古发现与历史学研究,力求避免将罗马的兴衰简单化。它着重于制度的韧性与脆弱性、文化适应性与内在张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为读者提供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古罗马全景图景。通过对权力、法律、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的细致梳理,读者将能深刻理解古罗马文明对后世西方世界的持久影响。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获得一份详尽的植物图鉴,并且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具体的养护方法。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却出乎意料地偏向了园林设计的理论和规划方面。它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阐述如何根据场地特点、气候条件以及个人喜好来构思一个园林空间,如何进行功能分区、植物配置的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等。虽然这些内容对于园林设计师来说可能很有价值,但对于我这个只是想在家里的阳台或者小院子里种些花草的普通爱好者来说,显得过于宏大和抽象。书中对植物本身的介绍,更多的是从它们在整体景观中的“角色”出发,而不是从它们作为个体的“需求”出发。例如,它会告诉你某种植物适合作为背景,某种适合点缀,但很少会深入讲解这种植物在光照、水分、土壤酸碱度等方面的具体偏好,以及如何通过日常的修剪、施肥来保持其最佳状态。我翻遍了全书,也没有找到一个系统的关于不同科属植物的详细介绍,更不用说关于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措施了。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设计一个漂亮的园林”的“概念书”,而不是一本“如何养活你的植物”的“实用手册”。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空泛”。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充满期待的,以为能学到很多关于如何让我的植物健康生长、如何处理它们遇到的各种问题。然而,读了几章之后,我发现书中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非常笼统的、甚至可以说是“废话”一样的论述。它会反复强调“因地制宜”、“尊重自然”这些大道理,却几乎不提供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例如,在讲到土壤改良时,它只是泛泛地说要“改善土壤结构”,要“增加有机质”,但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并不知道应该使用什么样的土壤,如何检测土壤的PH值,或者有哪些具体的改良剂可以选择。同样,在谈到浇水时,它只会说“要根据天气和植物的需水量来判断”,但具体什么样的天气算“天气”,什么样的植物“需水量大”,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标准。更别提什么病虫害防治了,书中几乎没有提及任何关于常见病虫害的名称、症状以及防治手段。我尝试着在遇到植物问题时,去书中寻找答案,但总是找不到切实的指导。这种感觉就像是有人告诉你“你要好好学习”,却从不告诉你“怎么学习”,或者“学习什么”。我需要的是具体的知识和方法,而不是一些哲学层面的空谈。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令人失望了!我抱着学习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知识,期待能找到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深入的理论,结果拿到手后,发现内容完全偏离了主题。书的开篇就洋洋洒洒地讲了一堆历史故事,从古埃及的皇家园林讲到中国古代文人的雅趣,虽然这些内容本身可能有些趣味,但对于一个想要学习如何科学种植花草树木的读者来说,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我花了大量时间去辨认那些古老植物的名字,试图从中找到一些跨越时空的栽培智慧,结果却发现它们与我想要了解的现代园林养护技术毫无关联。接着,书的内容又转向了对各种园林艺术流派的评论,什么英式风景园、法式对称园,讲得头头是道,但这些都是关于“看”和“欣赏”的,完全没有涉及“种”和“养”的具体操作。我更关心的是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修剪技巧这些实际问题,但书中对此的着墨少得可怜,甚至可以用微乎其微来形容。最后,全书充斥着大量的哲学思考和美学探讨,读起来像是一本园林理论的哲学导论,而不是一本操作指南。对于我这种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来提升自己园艺技能的人来说,这简直是浪费时间和金钱。我期望的是能够指导我如何让我的植物茁壮成长,而不是让我去思考园林艺术的本质。

评分

这本书的编写风格,让我感觉它更像是一本给专业园林设计师看的“设计鉴赏”手册,而不是给普通植物爱好者提供的“实操指南”。它大量使用了专业术语,并且围绕着“空间”、“构图”、“意境”等抽象概念进行展开。书中对植物的提及,更多的是从它们在景观设计中扮演的角色来分析,比如“作为视觉焦点”、“作为空间分隔物”、“营造季相变化”等等。我尝试着从中找出一些关于如何进行科学修剪的技巧,如何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来选择合适的盆土,或者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施肥计划,但这些内容都非常零散,而且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它更多的是在“描绘”一个理想中的园林,却很少“教导”我如何一步步去实现它。例如,它会告诉你某种植物适合“地被”,但并没有说明这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土壤湿度和光照条件,或者在种植后需要多久进行一次维护。我希望读到的是关于如何让我的植物“活下来”、“活得好”的实用知识,而不是关于如何“设计”一个“看起来很美”的园林。这本书的实用性对我来说,几乎为零。

评分

我本来期望这本书能成为我的园艺“百科全书”,可以让我深入了解各种植物的繁殖、病虫害防治、以及不同季节的养护重点。结果,它更像是一本园林历史和文化解读的读物。书中花了很多篇幅去讲述不同历史时期园林发展的脉络,介绍那些著名的园林大师和他们的设计理念,甚至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园林植物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的探讨。这些内容固然有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但对于一个想要学习具体栽培技巧的读者来说,实在是不太对路。我渴望知道如何才能让我的月季开得更灿烂,如何让我的多肉不徒长,如何识别和处理常见的叶斑病,但书中对此的描述少之又少。它更像是带我参观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悠久的园林,讲述了那些园林背后的故事,却很少教我如何去“建造”和“维护”属于我自己的那片绿意。我甚至在书中找不到一个详细的植物分类索引,或者关于不同植物种植密度、株距的建议。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侧重点完全不在栽培和养护的实践层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