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名傢書法珍品》叢書共32冊,精選曆代書法名傢精品,如王羲之《蘭亭序》、《十七帖》,孫過庭《書譜》、草書《韆字文》等代錶作。采用大8開,高清全彩影印,鎖綫裝訂,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的鑒賞功能。
許裕長,男,1953年齣生,廣東陸豐市人。中國美術傢協會、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廣東省第八、九、十屆政協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會長,廣東省粵風書院院長、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廣東畫院特聘研究員,廣東省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廣東省海外書畫交流會會長,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省、市展覽發錶並獲奬。
米芾(一○五二—一一○八),初名黻,字元章,原籍山西太原,後遷居湖北襄陽。北宋時期的書畫大傢,與蘇軾、黃堅、蔡襄等並稱『宋四傢』。其傢世顯赫,祖上曆代多為宋朝大臣。其父米佐官至左武衛將軍、贈中散大夫。米芾傢教甚好,且天資聰穎,博聞強記,自幼就纔名在外。十八歲時便被授秘書省校書郎,此後三十餘載,遷任各處,足跡踏遍兩廣、兩湖、江蘇、浙江等地,飽覽山河,多方遊學,師法自然,從山水氣象之變化參悟藝術的錶現形式。五十三歲時又受詔入京,任太常博士、書畫學博士,再為禮部員外郎等(古代稱禮部為『南宮』,故人稱他為『米南宮』)。其因職務便利,又得以飽覽曆代書法名帖,極大地開闊瞭他的眼界,終於創立瞭光耀後世的『米體』書法藝術。
不僅在書法藝術上,在繪畫上米芾也卓有建樹,開創瞭講究墨韻氣勢的繪畫新風,注重墨色的變幻,達到如雲如霧、似真非真、氣象萬韆的藝術效果,為後世山水寫意畫的發展開闢瞭新的方嚮,世稱『米傢山水』。
然米芾最大的成就、最為人稱道的還是他的書法藝術。其書法用功最深,擅寫諸體,尤以行書為最,對後世的書法藝術發展影響深遠。在『宋四傢』中,其行書可說首屈一指。宋代書法藝術講究意趣和個性,在這方麵,米芾的書法是非常有代錶性的。米芾習書,自稱『集古字』,雖有人以為笑柄,然清代書傢王文治評說其『天姿轅轢未須誇,集古終能自立傢』。由此可證米氏書法的由來。米芾學書,先遠師唐朝顔真卿、歐陽詢、褚遂良、瀋傳師、段季展等,後接受大文豪蘇軾的建議,又研習魏晉書風,自齣新意,終成一傢。其以數十年集古字的渾厚功底,揮毫潑墨,齣於天真自然,絕不矯揉造作。其書法之用筆特點,善於在正側、偃仰、嚮背、轉摺、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沉著痛快的風格。字的起筆往往頗重,到中間稍輕,遇到轉摺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捺筆的變化也很多,下筆的著重點有時在起筆,有時在落筆,有時卻在一筆的中間,對於較長的橫畫還有一波三摺。
米芾寫書自稱『刷字』,雖為自謙而實點其精要之處。其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牘、題跋等均具痛快淋灕、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
米芾學書之勤,常人難以設想。他每日臨池不輟,悉心學習與臨摹,前朝書法名傢名作他幾乎都下過很深的功夫。史料稱其『一日不書,便覺思澀』。上行下效,他的兒子米友仁也深受他的影響,日後也終成大器。米友仁在為他臨習的《右軍四帖》題跋時稱其『所藏晉唐真跡,無日不展於幾上,手不釋筆臨學之。夜不收於小篋,置枕邊乃眠』。
米芾不僅在書法創作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對書法理論發展,也建樹頗多。先後著有《書史》《海嶽名言》《寶章待訪錄》《評字帖》等,對前人書法得失一一列舉,雖偶有偏頗之處,但也顯示齣他卓越的膽識和精到的鑒賞力。
米芾的書法在宋代就已經天下聞名,蘇東坡贊嘆其書法是『風牆陣馬,沉著痛快』。黃堅褒譽其書法是『快劍斫陣,強弩韆裏』。其不拘禮法、不循世俗、傲骨嶙峋、飄逸放達的風度,也為曆代書傢所推崇,成為書壇佳話。其個性獨特,為人灑脫不羈,酷愛奇石,見奇石就拜,口稱『石兄』,因之也被人稱為『米顛』。他的氣質獨特,個性灑脫,錶現在書法藝術上,正是『字如其人』。
米芾傳世的作品很多,如《苕溪詩捲》《蜀素帖》《方圓庵記》《天馬賦》《多景樓詩》《虹縣詩》《研山銘》《中鞦帖》《清和帖》《珊瑚帖》《吳江舟中詩捲》等,風格多樣,異彩紛呈,是中華書法藝術寶庫中的珍品。
這本書的裝幀和內容排版,充分體現瞭“人書俱佳”的理念。除瞭正文中的高清作品展示外,它在細節處理上極其考究。比如,在關鍵作品的旁邊,往往會輔以一些相關的曆史背景介紹或者當時的用印情況分析,雖然文字不多,但恰到好處地點明瞭作品的來曆和重要性,為讀者提供瞭一個完整的鑒賞語境,而不是孤立地去看待每一個字帖。而且,書中的留白處理也十分得當,既突齣瞭作品本身,又不至於讓版麵顯得過於擁擠或空洞。這種對閱讀節奏和視覺舒適度的拿捏,使得長時間的閱讀和臨摹都不會感到疲憊。它仿佛在用一種非常優雅的姿態,邀請你進入米芾那個充滿靈動與灑脫的書法世界,讓人在學習技法的同時,也能體會到一種心神上的愉悅和精神上的放鬆。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用心瞭,光是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那種對藝術的敬畏之情。封麵選用瞭那種帶著微微粗糲感的紙張,觸感溫潤,米芾的行書氣韻仿佛透過紙麵就能流淌齣來。內頁的印刷質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每一個筆畫的細節、墨色的濃淡乾濕,都得到瞭最精準的還原。我特意將它與我收藏的其他幾本古代碑帖對比,這種“超清原帖”的說法絕非虛言,那些細微的飛白、漲墨處的肌理變化,都清晰可見,仿佛米芾老人就在眼前揮毫潑墨。尤其是那些被前人拓印時損失的微妙之處,在這本影印本中得到瞭最大限度的保留,這對於研究他的用筆習慣和結字演變,簡直是無價之寶。裝訂處處理得非常平整,即便是大開本的書頁,翻閱起來也毫無壓力,可以完全平攤,方便臨摹者對著書頁細細揣摩。可以說,光是視覺和觸覺上的享受,就已經值迴票價瞭,它不隻是一本字帖,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被小心翼翼地收藏瞭起來。
評分從文化價值和收藏角度來看,這本書也絕對稱得上是一次成功的投資。米芾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他的作品是研究宋代文人精神和審美取嚮的重要切片。這本書匯集瞭不同時期、不同體裁的代錶作,涵蓋瞭尺牘、題跋乃至部分重要法帖的精選片段。這使得它不僅僅是一本供人臨習的工具書,更是一部可以陳列在書房中,供人隨時翻閱、品鑒和研究的藝術史料。它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是並存的,能滿足不同層麵的讀者需求。那些對米芾生平略有瞭解的人,可以通過這些墨跡感受到他那“癡絕”的個性和他對書法的執著追求。收藏這樣一本高品質的碑帖,本身就是對中國傳統藝術的一種尊重和傳承。
評分我一直對宋代的書法風格非常著迷,尤其是蘇黃米蔡“宋四傢”中,米芾那種瀟灑飄逸、不拘一格的“刷字”風格,對我有著緻命的吸引力。這本書提供的這些珍品範本,讓我有機會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去審視他一生的藝術軌跡。我驚喜地發現,原來他早期的作品在用筆上還帶著一定的晉唐餘韻,相對工整內斂,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曆的豐富,那種“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的個人麵貌纔真正成熟起來,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這種清晰的階段性梳理,對於像我這樣試圖模仿並學習的愛好者來說,提供瞭極佳的參照係。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作品,更像是一部無聲的藝術發展史,讓人能清晰地感受到,一位書法大傢是如何通過不斷的自我突破和對前人的汲取,最終形成自己獨樹一幟的“米體”的。這種深入骨髓的風格演變,比單純的臨摹字帖更有啓發性。
評分購買這本書之前,我其實有些疑慮,畢竟市麵上“超清”的宣傳太多瞭,但實際效果往往大打摺扣。然而,這本《米芾:曆代名傢書法珍品 超清原帖》徹底打消瞭我的顧慮。它展現齣的那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體現瞭齣版方極高的專業素養。舉個例子,在臨摹一幅小楷作品時,我通常需要藉助放大鏡來觀察筆鋒的收束和提按的力度,但在這本帖中,即便是最細微的“顫筆”或“枯筆”處,細節都銳利得如同針尖。這對於我們這些非科班齣身,需要依靠視覺反饋來揣摩古人筆法的學習者來說,意義非凡。它極大地減少瞭因看不清原作細節而産生的誤判,讓我能更直接地與古人的筆墨進行對話。這種可靠性和真實感,是任何電子版或者普通影印本都無法比擬的,它讓你相信,你正在看的就是最接近原作的版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