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美國次貸危機、日本“3?11”大地震、歐債危機、難民危機、英國脫歐等諸多大事接踵而至,每一件的影響都不隻局限於一時一地,誰也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既然身處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就有必要瞭解它何以如此。《用圖錶看懂世界經濟》就是幫助讀者輕鬆概覽世界經濟的入門讀物。
本書由日本頗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傢宮崎勇和田榖禎三執筆,全麵細緻地介紹瞭世界政治經濟的方方麵麵,共涉及各國概況、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區域一體化、能源與環境、金融危機、世界經濟格局等十大主題。書中一頁文字配一頁圖錶,分99個話題清晰直觀地呈現齣世界經濟的緣起與現狀,讓讀者瞬間掌握世界經濟的整體圖景。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常常會感到被來自各方的信息碎片所淹沒。本書用一目瞭然的圖錶、平實易懂的語言幫你把零散的知識串聯起來,為看懂世界、看懂未來做好鋪墊。
著者簡介
宮崎勇(1923—2016),日本官廳經濟學傢中的代錶人物。1947年畢業於東京大學經濟學部,後就職於日本經濟安定本部。曆任日本經濟企劃廳事務次官、大和總研理事長、經濟企劃廳長官(村山內閣)等,長期活躍在經濟政策研究和製定的第一綫,是傾斜式生産、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等政策的重要製定者。他30多年來堅持參加中日經濟知識交流會活動,為中國的區域發展、企業改革和行政改革貢獻頗多良策,影響深遠。著有《用圖錶看懂世界經濟》《日本經濟政策親曆者實錄》《宮崎勇集》《裁軍經濟學》等。
田榖禎三(1945—),畢業於立教大學社會學部,後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就職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大和證券,後曆任大和總研常務理事、日本銀行政策委員會審議委員。現為立教大學經營學部講師,著有《浮動匯率的運行》等。
譯者簡介
榖文詩,北京大學日語係翻譯碩士,譯有《日本法西斯侵略戰爭圖鑒》《我愛下午茶》《學會花錢》等作品。
第1 章? 世界經濟輪廓
第2 章? 國際貿易
第3 章? 國際金融
第4 章? 多元化與區域一體化
第5 章? 計劃經濟和“南半球”的市場經濟化
第6 章? 人口、糧食、能源、資源
第7 章? 保護地球環境
第8 章? 裁減軍費與“和平紅利”
第9 章? 經濟危機
第10 章? 世界經濟結構的變化
後記
世界經濟年錶(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縮略語
齣版後記
第1 章? 世界經濟輪廓?
1. 國傢數量與國土麵積
一般來說,國傢管理著一定的領土和在該領土範圍內生活的居民,是一個具備獨立自主的權力機關且享有統治權的政治社會,國際社會承認其是擁有領土、人民和主權的獨立對象。當前,世界上共有 195 個國傢(截至 2011年 12 月底),其中有 193 個國傢加入瞭聯閤國。
從曆史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傢的數量呈現增長趨勢。查閱這195 個國傢的獨立時間,可以發現,20 世紀 60 年代時,非洲地區有很多國傢宣布獨立,在接下來的 90 年代也新獨立瞭許多國傢。可以說以民族上的聯係為中心,全球國傢的劃分會越來越細。同時,經濟上的國傢邊界漸漸消失,區域化特徵逐步增強。
這 195 個國傢,以及處在特定國傢占有或保護下的地區,共同存在於13,400 萬平方公裏的陸地上(如果將格陵蘭島等非主權國傢地區以及南極洲計算在內,地球陸地麵積約為 15,000 萬平方公裏,約占地球錶麵積的 29%)。
國土麵積排在前幾名的大國依次為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中國、巴西和澳大利亞,印度、阿根廷、哈薩剋斯坦等國傢緊隨其後。國土麵積狹小的,有很多是加勒比海、南太平洋上的島嶼國傢。日本的國土麵積為37.8萬平方公裏,不到地球陸地麵積的 0.3%,約占世界國傢平均領土麵積的一半,在國土麵積排名中位於第 61 位(排列順序由大至小)。
1990 年時,兩德閤並統一,香港和澳門也分彆於 1997 年和 1999 年和平迴歸中國。但朝鮮半島目前仍然處於分裂狀態。
後記
過去、現在、未來——曆史長河一直在嚮前流動,不曾中斷。但河道並不平坦,總是在不斷發生變化。有的變化小如層層漣漪,有的卻大得仿佛舞颱轉換。
現在(21 世紀初),持續瞭 40 多年的冷戰已經瓦解,人類正處於探索“共生與和平”的轉換期。在我們麵前,還有很多的問題亟待解決。
第一,經過 20 世紀前期的“熱戰”和後期的“冷戰”,人類的價值觀也由“戰爭”轉嚮“和平”。就經濟而言,人們已經不再單純追求收入和生産的增長——雖然這些依然是人類最基本的欲求,而是希望過上“更高品質的生活”。但是人類長期以來構築的政治、經濟、社會的各種係統,要進行轉換並不容易。
現實中,民族紛爭、宗教衝突不斷,動搖和不安在各地持續發酵。冷戰結束後,隻有一部分國傢裁減瞭軍費,實現瞭從軍事嚮民用的轉換。國際武器交易量大增。人類還在摸索落實“和平紅利”的方法。
第二,冷戰結束後,幾乎就在同一時間,世界上的所有國傢,包括曾經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傢在內,都開始推進國內的自由化改革,並且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市場經濟得到進一步擴大和深化。結果就是,世界經濟變成“一個整體的市場經濟”。個人可以自由參與、公平競爭,市場經濟本應該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帶來最大的效率。但現實卻是,由於各國在嚮市場經濟轉型時政策有巧拙之差,或是內外安全保障不健全,從而在經濟上産生“勝者和敗者”的差距,引發社會不平等。由於民族國傢的轉型,國際調整也變得睏難起來。我們還正在摸索改善這種境況的方法。
第三,由於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經濟繁榮、經濟危機的傳播也同樣一體化。經濟繁榮、經濟危機不僅會通過商品貿易傳播,還會通過資本的流齣和流入傳播。近年來,爆發經濟危機的不僅僅是新興國傢和發展中國傢,也包括發達國傢。危機的影響極大,波及全球。雖然國際範圍內的應對非常必要,但各國間的談判卻未必可以順利進行。其中一點就是,在各種國際機構、談判會議中,各國的發言權和決定權並沒有反映齣近年來世界經濟結構的變
化。另外,世界經濟的多極化發展也使國際和談變得睏難。我們正在摸索一種可以應對世界經濟一體化和世界經濟結構變化的協調體製。
第四,經濟學和經濟政策的範圍在不斷擴大。一直以來,談起國際經濟政策或是國際經濟理論,無非就是宏觀的增長、投資、貿易、産業結構,微觀的跨國企業理論、比較勞動生産率理論。最近,人口和環境問題也成為國際經濟政策的內容,此外,作為增加人口移動的一環,難民、移民、外籍勞動力問題也成為國際經濟政策中的內容。艾滋病、毒品、犯罪等問題日趨尖銳化,這也和“經濟”有關。
另外,日本經濟正迎來一個大“轉換期”。應該如何擺脫日本“3·11”大地震的打擊?又應該怎樣從長期的“平成蕭條”中走齣來?雖然還會存在一些後遺癥,但無論如何,日本都必須進行“結構轉換”。“結構轉換”的課題之一就是,冷戰結束後,全球經濟“一體化”傾嚮加強,日本在應對這一傾嚮的同時,還應該積極參與到和平經濟的建設中來。另一個課題是,利用經濟增長的成果提高大多數國民的“生活品質”。日本應該如何去做?
世界經濟正處於由冷戰結束轉嚮新體製的“轉換期”,本書就這一現象,曆史性、總括性地整理瞭觀點,希望能為關注此問題的讀者提供一些參考,這也是本書的創作目的。這次新版的《用圖錶看懂世界經濟》(初版 1998 年,2001 年第二版),我仍然選擇由岩波書店齣版發行。這本書和前幾版是同一係列,匯總方法、錶達形式(每個問題都配有對比性的敘述說明和圖錶)基本都和之前相同。如果可以閱讀成套的“經濟圖說圖解”,我將不勝感激。
原本世界經濟的範圍就非常廣泛,而且時時都在發生變化。我們的認識可能會存在錯誤,也可能有些過時。我自身也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希望可以靈活應對變化,也希望讀者也可以客觀地觀察世界經濟,形成自己的世界經濟觀。如果本書可以起到一些作用,對於作者來說將是無上的喜悅。
本書的舊版是我與友人田榖禎三親密閤作共同完成的,田榖禎三一邊在世界各地奔波,一邊完成自己的工作。這第三版的《用圖錶看懂世界經濟》,無論是論點還是圖錶,都是在田榖禎三的協助下完成的。
最後,我要嚮協助製作書中圖錶的大和總研集團的各位同仁,特彆是鈴木準、小林卓典、保誌泰諸君,以及岩立佐津紀、河閤美智子、大和證券的長榖川雅彬由衷地錶示感謝。在本書編寫過程中,我也得到瞭岩波書店阪捲剋巳與山川良子兩位的溫暖鼓勵,特彆是山川良子,就本書的整體編輯給予瞭非常準確的指導,我在此深錶謝意。最後,還要嚮五島工房的各位錶示感謝,謝謝你們將很費事的圖錶描繪得清晰易懂。
這本書的敘事方式簡直是經濟學的“可視化啓濛”。我一直對那些關於經濟增長、貧富差距、以及國傢間發展差異的討論感到有些力不從心,總覺得缺乏一個清晰的脈絡來串聯起這些信息。而《用圖錶看懂世界經濟》恰好彌補瞭這一遺憾。它沒有堆砌理論,而是從最直觀的圖錶入手,一步步引導讀者去觀察、去思考。例如,書中關於“金磚國傢”經濟崛起的部分,通過一係列精選的圖錶,清晰地展示瞭這些新興經濟體在人口、GDP、工業産值等關鍵指標上的飛速增長,並將其與發達國傢進行瞭細緻的對比。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人口結構變化”對經濟影響的圖解,那些年齡金字塔的形態變化,生動地揭示瞭少子化、老齡化等趨勢如何悄然改變著勞動力供給、消費模式乃至社會保障體係。更重要的是,書中並沒有止步於展示“是什麼”,而是進一步探討瞭“為什麼”以及“會怎樣”。比如,在分析全球債務水平的圖錶時,它會追溯導緻債務纍積的原因,並探討高企的債務可能引發的經濟風險,這種深入淺齣的分析,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經濟學傢在我耳邊細語,將復雜的現象梳理得井井有條。
評分《用圖錶看懂世界經濟》這本書,真的是我近期閱讀中最具啓發性的一本。我一直對經濟學抱有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理論知識太過抽象,缺乏一個具象的理解方式。這本書恰恰解決瞭我的痛點。它沒有直接灌輸晦澀的理論,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圖錶,將復雜的經濟現象可視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章節,那些展示貿易協定影響範圍、以及不同國傢間産業鏈協作的示意圖,讓我對全球經濟的互聯互通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解讀圖錶時所展現齣的深度和廣度,他不僅僅是展示數據,更是深入挖掘數據背後的經濟邏輯和政策含義。例如,在分析某個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模式時,書中會結閤圖錶和文字,解釋其成功因素,以及可能麵臨的挑戰。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解讀方式,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經濟學並非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圖錶,我更能清晰地感受到世界經濟的脈搏。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那些關於世界經濟的討論都感到有些茫然,總覺得隔靴搔癢,無法抓住核心。直到我讀瞭《用圖錶看懂世界經濟》,我纔發現,原來理解宏觀經濟並非一定要沉浸在枯燥的數字和理論中。這本書以一種極其生動有趣的方式,將抽象的經濟概念具象化。它沒有冗長的文字解釋,而是用一係列精心挑選的圖錶,帶領讀者去探索世界經濟的奧秘。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關於“全球資源分配與可持續發展”的圖解,那些展示各國資源稟賦、能源消耗以及環境影響的圖錶,讓我對全球經濟活動的環境代價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發展階段國傢經濟特徵”的對比分析,那些直觀展示人均 GDP、工業化水平、服務業占比的柱狀圖和餅狀圖,讓我能夠迅速把握不同國傢在經濟發展上的差異和特點。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止步於數據的展示,而是通過這些圖錶,引導讀者去思考經濟發展的驅動力、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可能性,這種“寓教於樂”的學習方式,讓我對世界經濟的理解進入瞭一個全新的維度。
評分坦白說,在拿到《用圖錶看懂世界經濟》之前,我對“世界經濟”這個概念的認知,僅限於一些零散的新聞片段和偶爾聽到的專業術語。我曾經嘗試閱讀過一些傳統的經濟學著作,但常常因為晦澀難懂的理論和過於抽象的錶達而望而卻步。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一場及時雨。它以極其清晰和直觀的方式,將看似龐雜的世界經濟圖景展現在我眼前。書中選取瞭一係列具有代錶性的圖錶,從全球 GDP 的構成,到不同國傢之間的貿易逆差順差,再到能源價格的波動對全球通脹的影響,每一張圖都承載著豐富的信息,並且作者都用簡練而易懂的語言進行瞭解讀。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驅動力”的圖解,那些錶示研發投入與專利數量、以及最終經濟産齣之間關係的麯綫,讓我對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更難得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把圖錶當作孤立的數據點,而是將它們串聯起來,描繪齣經濟發展的動態過程和相互聯係,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經濟邏輯。
評分這本《用圖錶看懂世界經濟》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認識宏觀經濟運行的新視角。在閱讀之前,我總覺得經濟學是一個枯燥且遙不可及的領域,充斥著復雜的理論和晦澀的術語,即便是新聞裏偶爾齣現的GDP、通脹率、匯率波動,也常常讓我感到一頭霧水,難以抓住其背後的邏輯和影響。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沒有直接拋齣艱深的定義,而是巧妙地將一個個抽象的概念轉化為直觀的圖錶。當我看到那些起伏的麯綫、擴張的條形圖、以及不同國傢間的對比圖時,原本模糊不清的經濟數據瞬間變得生動起來。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全球貿易流動的可視化呈現,那些密密麻麻的箭頭和粗細不一的綫條,清晰地勾勒齣瞭商品、資本和信息的流動方嚮,讓我對“全球化”不再隻是一個口號,而是真切感受到瞭其龐大而復雜的運作機製。書中的分析也並非僅僅停留在展示數據,而是深入淺齣地解讀瞭這些圖錶所揭示的經濟規律和趨勢,比如某個國傢齣口額的激增為何與其國內就業率的提升息息相關,或者某個地區消費支齣的下降如何引發全球供應鏈的連鎖反應。這種“圖文並茂”的學習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讓我能夠更自信地參與到關於經濟話題的討論中。
評分東西還真不錯的 值得購買
評分正版圖書 好
評分書籍是人類靈魂進步的階梯,京東是書籍購買的電梯……
評分不錯
評分還沒仔細看,朋友推薦的一本書
評分四個角爛瞭三個,五本書一起就不能加個保護的,直接扔快遞袋裏。最受不瞭書有損壞的。
評分四個角爛瞭三個,五本書一起就不能加個保護的,直接扔快遞袋裏。最受不瞭書有損壞的。
評分書挺不錯的,價格也很閤適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